APP下载

财税政策对企业创新机会的影响效应

2019-10-09王心怡

北方经贸 2019年8期
关键词:多元回归政府采购自主创新

王心怡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主创新日渐成为企业最主要的竞争力。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的财政政策以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本文从需求侧的角度出发,选用2007—2016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通过实证说明政府采购对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一系列理论与实证分析,就完善政府采购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政府采购;自主创新;需求型政策;多元回归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8-0029-02

一、引言及国内外文献综述

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及其在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关键还是要通过政府的政策工具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政府除了运用直接投资和给予政策优惠相结合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政府采购政策从需求侧激励企业自主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着重介绍政府采购对于拉动需求从而促进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关于政府采购与企业自主创新,国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学者近几年也逐渐认识到政府采购对于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作用,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对政府采购促进自主创新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努力探讨更为有效的方法与做法。

经济学家Sehmookler(1966)发现1939年至1947年间的二十多家产业投资数据与随后三年的资本品专利数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得到技术创新受市场需求引导和制约的结论。Schere(1982)以245个行业443家大型企业为样本分析了应用部门投资额与资本品专利数之间的相关性,得到了与Sehmookler相同的结论。

刘志晓(2016)提出我国政府可以合理运用政府采购的二重性,从而达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目的。苏婧、李思瑞和杨震宁(2017)认为公开的、有较大金额的政府采购项目对投资者的实际交易部分有正向效应,但是也形成一种形式挤出。

对于政府采购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效果分析的相关问题,国外文献对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英国著名学者C.Freeman(1987)首次提出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部门、私人部门和机构共同构成的网络系统,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引导、改进的相互作用,从而推动一国的技术创新。Jakob Edler 和 Luke Ceorghiou(2007)则以欧盟在九十年代掀起的技术创新热潮为背景,用理论佐证了政府采购促进了欧盟技术创新的发展。

我国大部分学者赞同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刘慧(2005)认为政府采购不仅能够引导技术创新的方向,而且采购中的竞争原则和其本身带有的优惠政策都能引领一国的技术创新。马大勇(2018)实证考察了我国省级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影响的效应,研究表明:政府采购对自发性技术创新水平的短期效应小于长期效应。

在众多研究中,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质疑,认为政府采购阻碍了企业自主创新。胡凯、蔡红英和吴清(2013)提出了在竞争不足的市场环境中,政府采购不仅没有促进技术创新,甚至会阻碍技术创新。桂黄宝(2017)发现中国政府采购政策在实施初期阶段显著地阻碍了创新,其政策效果虽有所改善,但到目前为止其政策功能仍十分有限。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政府采购政策能否促进企业创新这一问题大多持肯定态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两种途径均证明政府采购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正效应。但是,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政府采购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对于政府采购为企业提供了多少创新机会这一问题较少涉及,仍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思索。

二、实证分析过程

(一)变量的选取及阐述

政府采购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的评价可以具体化为政府采购规模、GDP、R&D经费的投入和增加研发人员对企业专利的申请授权量的影响程度。

本文采用以下一些指標进行评价:

专利申请授权数(IA);政府采购规模(PP);单位研发人员R&D经费(RD);GDP (TD)

(二)模型构建

本文着重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考察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把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为供给和需求两大类。据此,构建模型如下:

(1)

其中,IA代表科技创新能力,用本国年度专利申请总数来度量。对模型(1)中的等式左右两边取自然对数,并进行线性化转换:

(三)数据的来源及描述

本文数据选取的时间为2007—2016年。政府采购规模数据来自中国政府采购官网,其余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局网站。

采用stata13软件对这些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各变量均为正值,且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差值悬殊都比较大,这说明在我国,2007—2016年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企业专利、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研究人员等经济变量差异较大。

根据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可知,我国政府采购总额和公开采购额均值为13228.55亿元,年均专利申请1046387项,研发人员人均R&D经费投入447.65万元,且近十年来不断增长。

(四)模型估计结果

对于政府采购的指示变量,建立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将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代入以上多元回归模型,运用Eviews7软件,运行结果如图一所示,并可以求得以下结果:

lnIA=0.796+1.202lnPP+1.265lnRH-2.007lnRD

由于在运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发现了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于是改为逐步向前回归来修正多重共线性问题如上图所示,检验整个方程显著性的F统计量为154.0306,其对应的p值为0.000005,表明回归方程整体是高度显著的,值显示控制变量能高度解释解释变量,方程的拟合程度很高,并且通过DW检验,不存在自相關性。

运行结果的现实意义为:假定其他三个变量均不发生变化,2007—2016年见政府实际采购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全国专利申请授权数就会增加1.2项。同样地,假定其他三个变量不发生变化,单位研发人员R&D经费每增加一万元时,全国专利授权数就会增多1.26项,但是在此情况下,当R&D研发人员每增加一亿元时,全国平均的专利授权总量会减少2项。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表明我国政府出台的关于政府采购促进自主技术创新的政策有一定的政策效果,而这一措施也是世界各国普遍运用的通则,如美国1993年专门出台了相关法律,90%的政府合同偏向于美国本土企业,尤其是在推动国防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明显效果;韩国政府不仅率先使用国货,还长期在国民中进行宣传,尤其是在韩国汽车产业还处于幼稚期时,通过实施采购本国汽车的制度促使韩国汽车产业迅速崛起。

基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以及政府采购资金来源的公共性考虑,我国政府应该重视将政府采购作为促进企业开展自主技术创新活动的调控工具,继续出台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来推动该项工作。

一是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规模。通过本文上述实证结果,我们得出政府采购的财政政策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有着正向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增加政府采购额的支出,降低企业的自主创新风险,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自主创新机会。

二是提升研究人员的研究效率。通过上述实证结果可看出,研究人员的数量与企业专利的申请数量成反向变动关系,可能是因为研究人员间缺少竞争或者他们的指向不明确。因此,对于我国政府目前的采购体系来说,不仅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的力度,而且更需加强技术采购效率,相关配套措施也需落实:由专门的机构组织专业人员规定科技创新成果采购的种类和数量;建立专款专用制度,明确政府各部门应优先考虑购买的高新技术产品;保持政府采购的连续性,并且根据不同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对其支持力度进行调整。

三是充分发挥重大政府采购项目的“示范效应”。建议选择一些重大政府采购项目购买自主技术创新产品,形成消费上的“示范效应”,以扩大自主技术创新产品的社会认可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一些政府采购项目,规定具有自主技术创新的产品必须达到政府采购总额的一定比重等方法来达到促进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目的。

参考文献:

[1] 桂黄宝.政府采购促进技术创新政策效果空间计量评估[J].科研管理,2017,38(9):161-168.

[2] 胡 凯,蔡红英,吴 清.中国的政府采购促进了技术创新吗?[J].财经研究,2013,39(9):134-144.

[3] 刘 慧.政府采购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推动作用[J].中国政府采购,2005(11):9-11.

[4] 刘志晓.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功能与企业自主创新——基于需求与供给理论的分析[J].全国商情,2016(27):83-85.

[5] 马大勇.我国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J].兰州学刊,2018(3):123-137.

[6] 苏 婧,李思瑞,杨震宁.“歧路亡羊”:政府采购、股票投资者关注与高技术企业创新——基于A股软件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5):37-48.

[7] Dodgson M, Bessant J R. Effective innovation policy[J].1996.

[8] Edler J, Georghiou L. Public procurement and innovation—Resurrecting the demand side[J]. Research Policy, 2007, 36(7):949-963.

[9] F. M. Scherer. Demand-Pull and Technological Invention: Schmookler Revisted[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82, 30(3):225-237.

[10] Kestenbaum M I, Straight R L. Procurement Performance: Measuring Quality,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J]. Public Productivity & Management Review, 1995,19(2):200-215.

[责任编辑:庞 林]

猜你喜欢

多元回归政府采购自主创新
江苏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效性研究
我国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上证综指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政府采购商业保险服务刍议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计量器具政府采购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