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意义及思考
2019-10-09吕秉梅
吕秉梅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是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它的建设有利于扩大区域经济的影响力,更好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帮助调整国家政策。虽然意义重大,但是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各个城市群的定位,资源流动的顺畅性、城市群的有效调控发展以及让城市发展普惠社会大众四个方面问题需要在城市群建设中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发展解决。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战略意义
一、前言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我国南部建设的新发展区域,囊括了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珠三角九个城市,这一区域包括社会主义以及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三个独立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形成“一二三四”格局,这一状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前形势下具有国家战略意义以及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将成为除旧金山、纽约、东京湾区外的世界第四大城市群,推动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便于中国经济走出去。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具有其深刻的战略性意义,但是其中也存在问题值得思考。
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战略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级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它直接带动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增长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一)扩大区域经济发展规模,提升经济发展速度
当前经济的发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体的竞争,更是区域类合力的竞争。经济区域化当前经济的重要特征。湾区内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当前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以及日本东京湾区已经成功运作,各个湾区各有其独特优势,湾区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面对外部激烈的竞争环境,单纯依靠某个城市某个产业的发展,难以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对于珠三角区域各个城市,包括香港澳门在内,他们都需要借助周边其他力量辅助自己核心力量的增长。从国家政策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以及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国家对于这一区域的建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例如港珠澳大桥的建立,同时对该区域发展予以政策支持。从产业来说,当前各个城市发展各有侧重点,优势不一致,城市相互之间可以进行互补,为形成区域力量打下坚实基础,粤港澳大湾区内,囊括了从科技、制造、服务、金融等行业,各个行业可以形成百花齐放的效果。从区域自身发展来说,区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区域内形成良性竞争,保持高速发展,扩大区域经济影响力是区域必须要面对的现状。
粤港澳大湾区域占据中国南方区域的重要关口,也包括中国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香港澳门在世界自由贸易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区域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深圳的创新产业,广州东莞珠海等地先进的制造业,都具有竞争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有助于在区域内形成产业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应对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选择
激烈競争的同时竞争也存在全球化全球化,世界是平的,所有的产业最终都需要参与到世界竞争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21世纪开始,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人口红利在中国逐渐消失,各个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优势资源,前期占据中国经济重要制造业已经优势不再,随着智能产业的发展,中高端的制造业又重新回流至发达国家,而低端制造业无法再在中国为继下去;另一方面,面对资源以及社会的双重压力,亟需中国调整经济产业结构,近年来,针对产业调整,国家已经提出供给侧改革,用创新产业驱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在各个区域内都应该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相对靠近,并且各个地方各有侧重点,香港的金融业、物流行业等服务行业在闻名世界,澳门的博彩业以及旅游业、广州的互联网、深圳的科技产业等方面,各有优势,相互之间可以形成资源互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资源在区域内的流动让该区域逐渐拥有打造高端制造业以及优质服务业的基础,更好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应对来自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三)新时代下国家战略调整要求
面对调整产业结构,应对供给侧改革的时代目标,国家已经不能再让经济粗放式发展,经济不仅要发展,还需要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取决于国家政策,一方面,需要大力支持创新产业的发展,创新产业意味着前瞻性的同时也说明产业的竞争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可以更好收获由创新行业带来的创新红利,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另一方面,国家产业结构升级需要支持。在当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第三产业作为经济的主要驱动,第一第二产业也不断智能化、产业化。在我国,虽然产业结构已经在不断调整,第三行业虽然超过第一、第二行业的比重,但是仍然需要通过政策大力支持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此外,全球化趋势下要求中国坚持走出去,以更好的姿态参与国际竞争。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立比世界其他湾区建立更有意义,上世纪开始,中国便开始走出去,在参与世界竞争的同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更是提出“一带一路”政策,粤港澳大湾区是产业调整以及走出去两种国家战略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战略调整的重要尝试。在这种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占据南方沿海区域,加上香港、深圳、广州以及澳门港口的吞吐量,奠定这一区域的交通基础,更好将国家“一带一路”精神传递下去。而同时,在区域内的资源的流动,势必对珠三角九市产业结构进行更好调整,香港发达的金融行业等服务行业带动区域内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立面临的挑战
现阶段,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为大湾区城市群的建立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大湾区依然面临不同制度、不同关税、不同法律体系的现状,大湾区的建立会带来诸多便利,但是其中,目前也面临者一系列问题。
首先,对于大湾区城市群的定位不明确。从分析来看,大湾区城市群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各个城市有其发展的优势所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除了其中大城市如香港、深圳、澳门以及广州基本探寻出其道路之外,其他城市对于自身定位依然不明确,尤其是其中相对较弱城市。城市群的发展壮大一定需要各个城市有其独特竞争力,明确在湾区城市群中的位置,相互之间如何形成合力,加强城市群间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与黏性,成为一个难以分割又具有自身特色的整体。
其次,区域内资源流动是否顺畅。虽然港珠澳大桥的建立破除了原有的一地两检,城市群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但是资源流动依然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首先,港澳与大陆之间目前实施的是不同的关税体系、法律体系,没有统一的关税以及法律体系,势必会影响区域内资源流动的效率以及质量;其次,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大,城市群中,沿海的城市其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开发程度都远远高于内部城市,差异大也会影响资源的流动性。
再次,如何从有效调控城市群的发展。粤港澳大亚湾城市的发展,也是在我国“一国两制”下的发展。当前城市群的发展是有国家发改委与粤港澳四方共同签订,但是这种由国家牵头推动区域建设存在其弊端,即相关问题的解决难以快速有效得到响应。对于其中存在分歧的相关事宜上,缺乏有效的机制从中协调。随着城市群的不断深入建设,涌现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快速响应性以及问题解决有效性则直接影响到城市群的发展。
最后,如何让城市群发展成果普及到社会大众?社会大众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以及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城市群的发展对于相对欠发达城市居民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他们可以享受更多的资源。但是对于其他城市居民来说,他们将面临有限资源将迎来更多的竞争。此外,城市群内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大众对于城市发展成果的感知。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立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工程,促进区域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都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中国国家建设也具有深刻的意义。但是,正在建设中的城市群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在建设城市群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