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沿革考略
2016-11-07石洁茹
石洁茹
摘 要: 山西省定襄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在此活动。定襄之名最早指汉代内蒙古地区的定襄郡,直至东汉末年,现在的定襄县才被称之为定襄。本文考察了定襄名称的演变,并梳理了自西周至清定襄的沿革情况。
关键词: 定襄 定襄沿革 战略意义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偏东北地区,北临原平市、五台县,东南为盂县、阳曲县,西倚忻府区,现为忻州市所辖。县城坐落于忻定盆地,三面环山,西部为平川,东高西低,形呈簸箕。境内四水贯流,最大的河流滹沱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定襄历史悠久,早在龙山文化时期便有人类活动,至今县城中仍有西汉遗迹。
一、定襄名称的由来
定襄之名,最早见于《汉书》,该书称定襄“高帝置”①,可见定襄设立于刘邦统治时期。汉时的定襄郡与现今的定襄的位置大有不同。据《汉书》记载,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云中郡中析出定襄郡,郡治成乐,下辖成乐、桐过、都武、武进、襄阴、武皋、骆县、定陶、武城、武要、定襄、复陆诸县。辖地大致相当于现在内蒙古长城以北的卓资、和林格尔、清水河。
东汉初,云中、雁门两郡被匈奴逐渐蚕食,定襄郡处在两郡之间,战略意义丧失,故汉光武帝在建武十年“省定襄郡,徙其民于西河”②。此后几十年,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郡落入少数民族统治,但定襄郡并未取消,其辖区不断南移,郡治迁至善无县,已位于今山西省境内。东汉末年,“羌胡大扰,定襄、云中、五原、朔方、上郡等五郡,并流徙分散。建安十八年,省入冀州。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兴郡”③。《三国志》则称“建安二十年,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④。可知,东汉末年设立新兴郡,新兴郡下辖五县,对应五郡,并将旧郡民众向南迁徙。新兴郡位于山西中部,其中所设定襄县与现今的定襄县所处地理位置基本相同,此后虽辖境时有伸缩,但大体位置再无变化,名称也一直延续至今。故现在所称的定襄,其有记载的历史实际应始于东汉末年所设立的新兴郡。
二、定襄沿革
(一)上古至汉
定襄所在地域很早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历史十分悠久。考古发掘证明,在龙山文化晚期,定襄县西社村已有人类活动的痕迹⑤。东周末年,定襄已有戎狄族人长期生活⑥。
《元和郡县志》最早记载了定襄的沿革:
古并州之域,春秋时为晋地。战国为赵地。秦为太原郡地。今州即汉太原郡之阳曲县也,按汉阳曲县在今州东四十五里,定襄县理是也⑦。
按此记载,定襄在上古时期处于并州的管辖之下,春秋时期属晋,三家分晋后,定襄为赵国所据。汉朝时,定襄地区称阳曲县。
《太平寰宇记》也有类似的记载:
忻州定襄郡,今理秀容县,古并州之域。春秋为晋国。战国为赵。秦为太原郡地。今州即汉太原郡之阳曲县地,黄河千里一曲,此当曲之阳,故曰阳曲⑧。
此记述与《元和郡县志》记述大体相同,并解释阳曲名称的由来。“河千里一曲,此当曲之阳,故曰阳曲”⑨最早见于《汉书》注所引东汉应劭之言。按此解释,黄河在山西转向,因定襄地区在这个转弯处以北,故被称为阳曲。但定襄在山西中部偏北,黄河弯折处在晋西南,两者相距几百公里,汉代黄河中游也未曾改道,所以阳曲的解释有些牵强。笔者认为,阳曲之名,应当与定襄境内的滹沱河有直接关系。滹沱河上游呈凸字形,河流中途流向北,再向东,再向南,最后又向东奔涌而去,阳曲旧址恰在此造型的西北侧,故此处的曲,应当指滹沱河,与黄河没有直接关系。
《定襄县志》所记载的定襄上古至汉的沿革最为详细:“定襄,古冀北之野。舜疆理天下,分冀州东恒山之地为并州,则隶并。禹贡复为冀州。殷因之,则隶冀。周成王以封弟叔虞曰唐,囙有晋水起,子燮更号晋,则隶晋。战国时赵襄于灭智伯,分晋地三之一,属太原郡。汉为太原阳曲县地。”⑩此记载的关于舜、禹的内容,没有其他材料佐证,不太可靠。据考古发掘,直至春秋早期,定襄地区仍为戎狄族居地,春秋中期才成为晋国实际控制的领土。战国时,晋分三家,定襄被纳入赵国。但匈奴势力急剧发展,定襄成为赵国与匈奴不断争夺的区域,其归属屡有变化。秦朝建立,定襄属太原郡管辖。汉沿袭了这一区划,此时定襄之名指内蒙古地区的定襄郡,现今的定襄地区则称阳曲。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末年,汉朝北方领土不断被蚕食,故定襄郡南迁至现今的定襄地区,前文已阐明,此处不再赘述。
两晋南北朝时期,定襄县基本沿袭了东汉末年的建制。晋惠帝时期,迁“弘农人杨钊等三千户于此”,相应地,定襄的疆域也有所扩大。北魏以平城为都,今忻州地区就成为帝都的近畿地带,北魏政府在此大量设置郡县,以加强行政控制。据《山西历史政区地理》研究,北魏真君七年,忻州地区内设肆州,州治九原。先后领有永安郡,秀容郡,雁门郡三郡。永安郡领有九原、定襄、云中、崞治和驴夷五县,治九原。“孝武孝建二年,又省九原县,汉旧名属五原。并定襄、宕渠,并广牧,凡今领县三。户二千三百一,口九千五百八十四”{11},云中县、九原县先后被撤销,并入五原、定襄、广牧县,定襄的辖区扩张了很多。此后新兴郡下属县城虽有变动,如《南齐书》载新兴郡下辖定襄、新丰、广牧三县{12},但定襄始终未被撤销。
河清三年,定襄开始大规模筑城。《肇域志》称:“北齐武成帝河清三年,周将杨忠因内城重筑,周三里二百三十四步。”{13}《定襄县志》称:“周将杨忠袭并州,不克而还,遂于古城北面筑城。”按这两条记载,定襄地区为周、齐争夺之地,河清三年,周将杨忠奔袭并州,虽未全胜,但占据定襄作为前哨基地,其所修城池周三里二百三十四步,已属当时中等规模的城市。
(三)隋唐时期
隋朝初年,定襄县建制被撤销,并入秀容。
《元和郡县志》:隋开皇十年,移平寇于崞城,今代州崞县是也。
隋开皇十八年,改置忻州,因州界忻川口为名也{14}。
《舆地广记》:秀容县,本汉汾阳县地,属太原郡。东汉省之元。魏置肆州。北齐置平寇县。隋开皇初置新兴郡。十年废平寇县,而自今宜芳秀容,故城移县治此。十八年置忻州{15}。
《太平寰宇记》:隋开皇十八年,移平寇县于崞城,今代州崞县是也。
开皇十八年改为忻州,取界内忻州水为名,至炀帝初,废忻云二州,以其地属楼烦定襄二郡{16}。
由上述材料可知,隋朝初年,定襄被撤销,归入秀容,这当与秀容从平寇移到崞县的时间相同。但这几则材料所记载的时间却有所不同,分别为开皇十四年、开皇十年、开皇十八年。据《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秀容”条载:“开皇初,置新兴郡铜川县,郡寻废。十年,废平寇县。十八年置忻州。大业初州废。”{17}是在开皇十年在忻州这个地域废掉了平寇县。又繁峙条载:“开皇十年改县曰平寇,大业初改为崞县。”{18}由此可见,开皇十年现忻州之地不再称为平寇,而现繁峙所在地称为平寇,即在开皇十年至大业初年繁峙地称为平寇,且后来改名为崞县。那么秀容从平寇移到崞县的时间应当为开皇十年,定襄县也应在该年被撤销,并入了秀容。开皇十八年,秀容改称忻州,定襄归忻州管辖。隋炀帝统治初期,忻州被撤销,其地称定襄郡。这一改变,与隋朝的政区调整有密切关系。隋统一全国后,为了有效地控制全国,改变南北朝以来政区滥置的局面。隋文帝全面废除郡级建制,实行以州统县的政区二级制。隋炀帝时,改州为郡,名称虽变换,其他却未变化。这样东汉末以来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制被郡县二级制所取代。定襄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下,成为一个独立的郡。
唐代定襄屡有兴废,尤其是在唐初,定襄一地的行政区划经过多次调整。
《定襄县志》:唐初复新兴郡领秀容。武德元年,罢郡复忻州仍秀容。二年,为刘武周伪将杨长材所掳。四年,大将李大恩讨平,封定襄王,析秀容复置定襄。天宝初改定襄郡。
《旧唐书》:忻州,隋楼烦郡之秀容县。义旗初,置新兴郡,领秀容一县。武德元年,改为忻州。四年,又置定襄县。天宝元年,改为定襄郡。干元元年,复为忻州,旧领县二{19}。
《太平寰宇记》:唐武徳元年,改为忻州。四年,又置定襄县。天寳元年,改为定襄郡。干元元年,复为忻州定襄者,以汉有定襄城为名{20}。
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唐朝初年,重设了新兴郡,下辖秀容一县,定襄亦在其管辖范围之中。武德元年,废新兴郡,再设忻州,忻州下置秀容县。武德二年,忻州被杨长材所攻陷。武德四年,李大恩收复忻州,被分为定襄王,同时,在秀容中析出一部分,重设定襄县。
武德四年重设定襄县,据《元和郡县志》所载:“武徳四年,分秀容县,于汉阳曲城重置定襄县。”{21}可知县址选在汉代阳曲旧城处。
(四)宋金元时期
北宋时期,定襄成为宋、辽、夏三国交锋之地,战略地位凸显。现存材料只记载了这一时期宋朝治下的定襄状况。《定襄县志》载:“宋元祜初,复置定襄县。”《宋史》亦称:“元祜元年,定襄复为县。”{22}由此可以看出,在元祜元年,重新设置了定襄县,属河东路忻州府。元祜已是北宋晚期,复置一词说明此前定襄县的建制已不存在。据笔者所见,尚无材料可以反映唐末至元佑年间定襄的沿革状况。笔者认为,自燕云十六州被割让后,界线两侧变成为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主要地区,辽人长期以“打草谷”的方式劫掠南方汉民,使燕云十六州以南近百里的区域人烟稀少。
宋室南渡后,定襄被纳入金王朝的统治之中。“金仍定襄秀容,属定襄郡,属河东北路”。金朝统治者基本沿袭前朝的区划,定襄、秀容分别为县,属于新设的定襄郡,归河东北路管辖。
元灭金之后,多次改变定襄所属州郡的名称。按《定襄县志》载“元仍定襄并秀容并属忻州太原”及《元史》载“忻州,唐初置新兴郡,后改忻州,又改定襄郡,又为忻州。金隶太原府。元因之。领二县秀容、定襄”,可知元时定襄与秀容都隶属于忻州,忻州隶属于太原。《元史新编》则称:“忻州,唐初置新兴郡,后改忻州,又改定襄郡,又为忻州。”
(五)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始终以大一统王朝的形式存在,定襄处于国家腹地,其建制较稳定,逐步发展为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经济活动频繁的小城镇。
按《定襄县志》载:“明并秀容于忻州仍定襄,编户二十里。嘉靖十一年,并一十九里。万历二十一年,置中路宁武道,遂为三关边县。”可知明时定襄仍属忻州管辖,万历二十一年,中路宁武道设立,定襄县成为三关边县之一。关于清朝定襄的情况,《定襄县志》称:“国朝因之,隶忻州,编户一十八里。”可见定襄在清朝的建制与明朝基本相同。
三、结语
定襄地区依山临水,自新石器时代至今,一直是忻定盆地附近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可考历史亦源远流长。定襄之名,最初并不是指现今的定襄,而是指汉朝在内蒙古设立的定襄郡。东汉末年,定襄郡逐步落入匈奴人之手,统治者将定襄郡居民迁徙到忻定盆地,设立定襄县,自此,定襄就指现今的定襄地区。
定襄地区的沿革历经很多变化。龙山文化时期,定襄地区已有人类聚落出现;东周末年,在定襄居住的主要是戎狄族人,定襄属晋国管辖;战国时期,赵国控制定襄地区。汉时设阳曲县,此后阳曲县南移,定襄地区逐渐荒废。
由以上叙述可知,明以前,定襄位于封建王朝统治的边缘地区,时有战争,常被易主,故而其名称、建制多有变化。明清时期,定襄深居腹地,故而基本没有变化。
注释: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1620.
②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57.
③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428.
④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45.
⑤张德光.山西定襄县西社村龙山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7(11):973.
⑥李有成.定襄县霍村东周墓发掘报告.文物,1997(5):15.
⑦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68册:334.
⑧乐史.太平寰宇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69册:359.
⑨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1552.
⑩王時炯,修.牛翰垣,纂.王会隆,续纂修.定襄县志.清康熙五十一年刊本,第54-57页。下文所引《定襄县志》与此相同.
{11}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1121.
{12}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275.
{13}顾炎武.肇域志.《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590册,第302页.
{14}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34页.
{15}欧阳忞.舆地广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71册,第384.
{16}乐史.太平寰宇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60页.
{17}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853-854.
{18}魏征.隋书.北京:中华书局,第852页.
{19}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1484.
{20}乐史.太平寰宇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59页.
{21}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35页.
{22}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