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泉夜光杯雕:穿越千年的丝路绝技

2019-10-09许承宁

小演奏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西王母酒泉祁连山

许承宁

出兰州一路向西,穿过武威、张掖,便来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酒泉。

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段,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酒泉南屏巍峨的祁连山,北枕北山山脉,两山之间地势平坦,黑河、疏勒河、哈尔腾河三大水系贯穿全境,在广阔的戈壁沙漠之中形成了一块块肥沃的绿洲,是著名的古河西四郡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又因其地处祁连山脚下,从古至今盛产美玉,故而被称为“玉酒泉”。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人王翰诗中所描写的夜光杯就是由酒泉美玉雕琢而成的一种名贵饮酒器皿。大漠边关,残阳如血,出征的号角业已吹响,将土们端起葡萄美酒夜光杯一饮而尽,策马而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从此,诗以杯名世,杯因诗增辉,传承千年,脍炙人口。

有关夜光杯的历史,据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凤麟洲》中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意思是说周穆王时期的夜光杯取自白玉之精,光明夜照,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酒泉就已出产夜光杯,且是稀世之宝。

此外,《海内十洲记》中还曾记载,西周国王姬满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席间西王母馈赠一只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日“夜光常满杯”,姬满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而据《山海经·西次四经》中记载:“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晋学者郭璞解释:“此山多玉石,因以名云。《穆天子传》谓之群玉之山。”这里所说的玉山即古昆仑山。《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人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汉书·地理志》亦称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唐人所撰《括地志》中也曾写道:“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由此可知,当时西王母部族所居住的玉山就是如今的酒泉,并且早在西周之时,已有将夜光杯当作馈赠佳品的历史,只是那时是将和田玉制成夜光杯运往长安、洛阳等地,后来因为玉杯在运输途中易损,改为直接将和田玉运到酒泉,在当地加工成夜光杯后再继续运输,之后和田玉供不应求,又改用从祁连山开采的酒泉玉来制作夜光杯。

实际上,在丝绸之路兴起之时,往来于中亚、东欧、北非等地的各国商贩就已将夜光杯带到了世界。到了唐代,西方商人纷纷前来广收博购,销往各国。葡萄美酒产于凉州(今武威),夜光杯产于肃州(今酒泉),酒因杯而质愈显,杯因酒而名更著,相得益彰,名扬四海。

明末清初是玉器生产的兴盛时代,作为夜光杯的发源地,酒泉当地就有玉器作坊十来家。当时,夜光杯除由本地小贩转售外,其余的或由晋陕一带客商运往京、津、沪转销内地,或由商贩运往康、藏一带换取鹿茸、麝香,或由外国传教士带到国外,年远日久,盛名远播。

夜光杯采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武山鸳鸯玉等优质名玉雕琢而成,造型多样,小巧玲珑,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酒泉夜光杯具有耐高温、抗严寒的优点,斟烫酒不爆不裂,盛冷酒不冻不炸,盛酒后色不变、味更浓,而且保管方式简单,使用完毕不洗不刷,只要用干净棉布轻轻擦拭,装入盒内,避免沾染尘垢,谨防烟熏,就能长久保存其天然的光彩色泽。若在夜晚对着皎洁的月光将酒倒入杯中,杯体顿时熠熠生辉,令人沉醉。

夜光杯的制作材料按颜色可分为墨玉、碧玉、黄玉,其中尤以祁连山海拔四千米以上所产的墨玉最为出众。祁连山终年白雪皑皑,高遠神秘,这里出产的祁连玉呈墨绿色,制成杯盏看上去苍翠欲滴,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也会让人顿生清凉之感。那剔透的玉身上布满了无数深色墨迹和深绿色条纹,仿佛是谁一不小心打翻了墨瓶,在翠绿的玉杯上留下的痕迹一般,浑然天成,而这独特的纹路为夜光杯的梦幻造型增姿添彩的同时也颇具诗意。由于杯身的厚度不同,玉的色彩也有所不同:有的深如一潭幽幽的湖水,有的花纹驳杂,色泽斑斓,还有的晶莹剔透,仿佛要把一切事物都映照在其明镜一般的玉身上一样。

由于受到交通运输的限制,祁连玉的开采和外运至今仍十分困难,供应到市场上的玉料也非常有限。制作夜光杯,玉料的利用率通常只有60%左右,因此夜光杯的产量十分有限,珍贵自不必说。

酒泉夜光杯的制作工艺更是繁复,要求极严,前后要经过选料、钻棒、开坯、切削、冲、碾、拓、掏、磨、抛光、烫蜡等三十多道工序精雕细琢而成。首先是选料,要选用上乘的好料,祁连山老山窝子的料最为上乘,再根据酒杯的尺寸,将采来的玉料切成不同规格、形状的圆柱体,并按一定尺寸切下制作毛坯。毛坯的制作需五道工序,制作的毛坯经过切削、精磨外型,从而形成夜光杯的初型,初型的制作又要经过四道工序,然后是掏膛,掏膛又需五道工序,以上工序完成后,夜光杯便已基本成形。最后再通过细磨、冲、碾、拓、抛光、烫蜡等十四道工序,用马尾网打磨,即可制成晶莹剔透的夜光杯。成型的夜光杯体薄如纸,高矮、粗细、薄厚、颜色一致,表面光滑细腻,制作精良,无不显现出雕刻艺人 们精湛的技艺。

酒泉夜光杯造型独特,式样精巧,分为传统夜光杯和仿古夜光杯两大类。传统夜光杯有大、中、小高脚杯,平底杯,啤酒杯,微型杯,三泡台玉盖碗,仿古杯有爵杯、凤杯、牛头觥、觞、双凤杯、双龙海棠杯及酒具、茶具、玉雕工艺挂件等八十多个品种,种类如此繁多,也彰显出我国玉器工匠们的创造才能。

在形态纷呈的夜光杯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夜光杯雕八角龙壶和夜光杯仿古凤杯。夜光杯雕八角龙壶选用上等大块墨玉雕刻而成的,制作极其考究,工艺极为精细。龙壶壶盖运用镂空技术雕刻而成,盖子上还雕有龙头形状,壶嘴和把手也皆有精致雕刻,壶底呈半圆形,整个壶体呈现为多边形,造型生动,色泽天然,晶莹剔透,纹理奇特美观,极富古韵。夜光杯仿古风杯是根据商代及两周前期鸟兽的变形体状,将其与所雕器物融为一体制作而成的饮酒器具。夜光杯仿古凤杯利用原造型的特点,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去粗取精,以百鸟之王——凤作为造型基础,纹饰上部刻有蕉叶饕餮纹,口、腰、尾部刻有夔纹,改制后的凤杯以凤的变形体和酒杯融为一体,是一种古朴典雅的饮酒器皿,除了仿古凤杯还有仿古龙杯,同样雕刻精良,与凤杯相得益彰。

近年来,经过工匠们对制作工艺的不懈改进,现生产的夜光杯已有三十多种造型六大类产品,各品种造型独特,既保留了传统的生产工艺,又增添了新的花色品种,使夜光杯更加熠熠生辉。

然而由于地理、交通及宣传等各方面的原因,夜光杯雕一直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其制作工艺甚至一度濒临失传和灭绝。2006年5月20日,夜光杯雕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上当地政府认识到古老传统与技艺的重要性,下大力气进行遗产的整治与抢救工作,如今夜光杯的价值被人们重新认识,不仅将古老的工艺技术继续发扬,还渐渐成为藏品市场的新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传世至今的夜光杯,地方政府也已着手组织实施五年保护计划,挖掘、整理民间原始的夜光杯雕制作工艺,使这门古老的制作艺术得到历史的传承并继续发扬下去。

猜你喜欢

西王母酒泉祁连山
西王母的华夏母亲地位
祁连山下
女娲补天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酒泉藏家推介
飞天之都 美玉之城——中国酒泉
酒泉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