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东皮影雕刻:刻在牛皮上的故乡情

2019-10-09苏菀

小演奏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陇东牛皮皮影戏

苏菀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的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表演声腔不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流派。其中,陇东皮影创作擅长夸张变形,曲意丰富灿烂,唱腔悠扬激越,造型精雕细刻,道具传统灵活,是农耕文化的典型艺术形态和道教文化的民间流传方式,也是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藝术形体。

陇东皮影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非牛皮不用,且对牛皮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要达到平整耐用、厚度适宜、润泽透明、柔而不软、硬而不脆,所以通常选用青草期的黑色公牛皮,经过浸泡、框架、阴晾、刀刮等多道工序之后,才动手设计构图,精心雕刻。皮影的着色也极其讲究,以大红、大绿、滕黄为主色,兼用少许蓝色和黑色,且点染时只用纯色,这样渲染而成的皮影色彩绚丽,色调和谐,人物栩栩如生,景物浑然天成。

皮影雕刻工序繁杂,通常要经过多道工序、手工雕刻三千余刀才能完成。首先需要把准备雕刻的各种白描或彩色图谱包括脸谱、服饰、道具等放在加工好的透明皮子下面,用针细心精确地在皮子上画出纹样,为雕刻提供依据。

在甘肃河西地区及附近的山区有一种独特的落样方法——拓灰工艺,这种落样方法是把皮影原物放在桌面上,上铺一张稍稍喷潮的软纸,再垫上几层麻草纸,然后用肘部挤压,这样就能把皮影的轮廓拓在软纸上,再用柳枝炭或香灰头按照轮廓描画成灰稿,便可把灰稿反拓在牛皮上。每个灰稿可以在牛皮上拓四五个同样的图样,沿图样用铁针勾画出来后就可以着手雕刻了。雕刻皮影因受平面造型所限,只能出现侧面形象,如头盔均采用后斜侧面或前斜侧面。用这种构图法造型,可在表现正侧面物象的同时,把前侧面、后侧面、侧视面,甚至正侧面、背面的特征都表现出来。作为身段,从领口端向下为六分前斜侧面,从腰部往下则为七分或八分前斜侧面,同时将后侧转向过来一直到足履,这样便能使整个人物服饰上自头盔下至足履都得到展现。

雕刻艺人通常都备有数十把各种类型的雕刻刀具,分斜口刀、平口刀、花样模口锉刀三大类,分工讲究。雕刻线条又有虚线、实线、虚实线、暗线、绘刻线等技法之分。虚线镂空为阳刻法,影人主要是以这种线条构成,即留形体线,其余全部镂空,这种方法多用于生、旦、净、丑的脸谱及部分装饰图案的雕镂。虚实线是沿形体实线的两侧顺线刻成,以突出形体实线,显示物象的富丽堂皇,多用于布景、道具以及仕女的服饰上。暗线为实用线,只需将斜刀顺形体线划过即可,为防止影人折损,多用于其活动的着力点。绘刻线是以笔墨代刀,多用于影人装饰品之上,起到补空、点缀、装饰的作用。

皮影雕好后,经平整、磨平、打光后即可上色。上色多用光照效果好的透明色,早期上色用皮胶调制,附着力强,敷色多用纯色,主要有红、黄、蓝、绿、黑五种,颜色相互不加调配,不分深浅,多用平涂的方法,有时也根据对象采用勾线和晕染的手法。

皮影艺术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的戏剧形式之一,也是我国雕刻艺术的完美诠释。观众们在惊叹皮影戏演员“一担挑”的全能演绎的同时,必定也会对皮影雕刻艺人精湛的纯手工技艺所折服,为我国所拥有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豪。

猜你喜欢

陇东牛皮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春日 陇东花事
有趣的皮影戏
浅析陇东窑洞文化
陇东民歌在地方高校合唱教学实践探究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牛皮的用途
为什么说大话叫吹牛?
陇东老区的放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