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王母的华夏母亲地位

2022-04-18黑金福

博览群书 2022年4期
关键词:瑶池王母西王母

黑金福

西王母是华夏上古神话中的女神,她的神迹见载于中国古代的四部传统典籍,她的形象经过“层累”而日渐丰满。西王母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历过多次改编和再创造,呈现出文学化、艺术化和宗教化的特点。

每个民族最初的宇宙观来自神话思维和想象思维。在华夏文明初创期,远古居民对宇宙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山海经》中。正如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在《山海经》中,“其最为世间所知,常引为故实者,有昆仑山与西王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P7-8)西王母故事最早见于《山海经》,言“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不难看出其形象为半人半兽,与“人面龙颜”的神農和“人面,朱发,蛇身,人手足”的共工颇为相似。究其原因,李剑国认为“西王母之凶神形象是巫觋故意为之,以此来增加神的神秘性和恐吓性”。(《唐前志怪小说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西王母半人半兽的神格反映的是原始状态下自然神的相貌特征,这种神话背后保留着华夏先民们图腾崇拜的印记。

随着华夏民族历史的演进,西王母亦人亦兽的形象也发生着变化。在先秦战国时期神仙思想的影响下,西王母形象逐渐被美化、神化。在《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形象有很大改变,她自称“我惟帝女”,与周穆王瑶池唱和,形象温和。这为穆王会女神的故事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为后世的创作留下了较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在《庄子》中,西王母“坐乎少广,莫知其死,莫知其终”,一改《穆天子传》中温柔多情的形象,成为一位参透生死的修道者。经过层层改写和再创造,西王母形象逐渐丰满,寄寓着人们各种各样的美好期盼。随着不断被流传与改写,西王母信仰以及西王母故事的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到了汉代,《淮南子·览冥训》云:“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此时,西王母已跻身于众仙之列,掌管长生不死之药,成为民间信仰的神仙,其神迹及形象遍布于文人各类著述中。据《汉书》所记载,西汉末年发生过一次声势浩大的流民运动。因为连年干旱,民不聊生,导致“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王莽为这次民间运动正名,认为“哀帝之代,世传行诏筹,为西王母共具之祥,当为历代母,昭然著名”。针对这次运动,有学者认为“社会的苦难为民众的造神运动提供了契机,西王母作为一名掌握生死的神祇正式登上了祭坛,这种民间的祭祀狂热最终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西王母的信仰也因此成为汉代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道教与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自此之后,西王母登上了民间信仰的最高宝座。东汉以降,道教产生后,吸收了战国以来的神仙信仰、道家哲学思想和秦汉黄老之道,加之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多道士的改造和发展,建立起自己的神学体系,西王母便成为道教的至尊女仙,频繁出现在道家典籍的传道授书故事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道教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带有王权至上的观念,认为“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种思想赢得了统治者的青睐,拉近了道教与帝王之间的关系,为道教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促进了一些与帝王有关的西王母故事的产生,如西王母与汉武帝的故事和西王母与黄帝的故事。两汉文人在各类著述中对西王母神迹及形象也多有涉及,除前文提到的《淮南子》之外,贾谊《新书》言尧见西王母事,焦延寿《焦氏易林》言西王母的吉祥之辞,戴德《大戴礼记》言其舜之时西王母献白玉琯,王充《论衡》言禹见西王母,司马相如《大人赋》、扬雄《甘泉赋》、张衡《思玄赋》对西王母故事也都有提及。

汉代以后,道家开始奉行“不依国主,则法事难举”的君权与神全统一原则,这使道教在发展趋势上开始向世俗政权靠拢,达到君权庇佑的目的。也正是因为此,汉以后统治者多将道教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这为后代统治者及士人在诗歌中吟咏道教神祇西王母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如曹操《陌上桑》《气出倡》其二、曹植《仙人篇》、嵇康《代秋胡歌诗》其七、张华《游仙诗四首》其二、《化胡歌七首》之三、《尹喜哀叹五首》之三和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二、王融《神仙篇》等,或写西王母谒东君,或写西王母神颜,不一而足。有唐一代,文人对西王母故事给予了更多关注。这是因为李唐王朝将老子奉为先祖,在皇家思想的影响之下,文人常将道教神祇的形象化用在诗歌创作中。西王母作为道教重要的神祇之一,在名家名篇中屡见不鲜,如李白《古风》《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寓言三首》其二、王翰《古蛾眉怨》、白居易《八骏图》、韦应物《王母歌》《汉武帝杂歌三首》、刘禹锡《游桃源一百韵》、李贺《神仙曲》、李商隐《瑶池》等。其中仅李商隐一人就创作了近20首关于西王母的诗作,这与他在泾川生活的经历以及熟稔泾川历史文化不无关系。宋元两代,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基本仅在于道教内部,而文学作品中的西王母形象几乎与唐代完全一致。宋元两代仍多有题咏西王母的诗词作品,如晏殊《菩萨蛮》《长生乐》、王禹偁《拍板谣》、苏辙《巫山庙》、王安石《玉簪》、辛弃疾《柳梢青》《感皇恩》、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上元怀旧》、元好问《念奴娇》《和渊明拟古九首之四》、丁鹤年《故宫人》等。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神魔小说《西游记》,在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中,对王母蟠桃会有详细的描述,可视为宋元时期西王母形象再一次转变的标志。明清时期,随着道教的衰落和民间宗教的兴起,西王母信仰开始与民间宗教中的多神信仰杂糅结合,西王母逐渐被民间化和世俗化,成为和玉帝共同执掌天庭的权力象征,其神职也变得复杂化。如清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广东地区祭祀西王母的情况:“广州多有祠祀西王母,左右有夫人,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痘疹者,凡六位。”不难看出,较之前的神职,西王母所能提供给民众的护佑愈发多样。时至今日,西王母已经成为信众心目中无所不能的神祇。

经过上文爬梳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时期和每一种文体几乎都涉及了西王母及西王母神话故事。不仅如此,西王母的神迹和形象还见于画像、砖石、铜镜等文物上。据考古发掘报告统计,西王母图像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发现。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发掘的西王母汉画像墓有200多座,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四川、山西、甘肃等地。从画像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来看,西王母的形象已然成为华夏民族所崇奉的精神对象和华夏文明历史上主要的书写对象,承载着古往今来华夏儿女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现今,西王母庙已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较有名的有新疆天山天池的西王母祖庙,青海的西王母瑶池,山东泰山南麓的王母庙以及甘肃泾川的西王母庙。新疆天山天池的西王母祖庙,隶属新疆阜康市。阜康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西王母瑶池蟠桃会”,民众参与性极高,同时,阜康市西王母文化活动以西王母神话传说故事为核心,构建了西王母文化庙会,认定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八是西王母诞辰日。2014年,阜康天池“西王母神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疆天山天池从2014年开始,每年农历七月十八日举办西王母文化庙会,每届庙会吸引本地及全国各地信众、游客数十万人,可见西王母文化在民间的深厚基础。青海格尔木市的西王母瑶池,是道教信徒崇拜的神湖。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来朝拜、寻根。山东泰安市的王母庙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三国到清代,诗人们对王母庙多有吟咏。据历史文献记载,泰山王母殿曾在宋代重修过,明清时期又经过多次重修。时至今日,王母庙在承载了华夏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也赢得了炎黄子孙的普遍尊敬和虔诚信奉。

而历代文献对西王母的记载多集中在甘肃省泾川县的回中山。山上的石窟、庙宇、石碑、塑像以及西王母庙会和记载西王母的文献一并构成了西王母文化的记忆场。泾川本地还流传着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如《西王母与周穆王、汉武帝在泾川的传说》:

泾川是西王母的故乡,西周时候,周穆王西巡狩猎来到泾川,骑着八骏马来到泾川王母宫山南的瑶池里会见了西王母。美丽动人的西王母使周穆王震惊,人间的人再好,也没有天上的神好。西王母拿出天宫的美酒设宴款待周穆王,一个是天上的女神,一个是人间的皇上,一时之间爱得离不开了。王母便与穆王对歌,王母唱道:“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穆王唱道:“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说他三年之后,一定來这里。结果,穆王一去不能返,王母天天在瑶池里倚在窗边看着泾河川,等啊等啊,终究未能等来周穆王,听到的只是穆王悲哀的歌声……到了汉朝,汉武帝西巡,恰巧是七月初七之夜,汉武帝在泾川瑶池与王母相会。汉武帝不仅见到了天上的女神,还品尝了王母的仙桃,又欣赏天宫里的音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泾川民间故事》)

时至今日,西王母的故事并没有消亡,她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也并没有消失。她不仅被珍藏于图书馆、博物馆的文献记载中,还广泛流传于民间故事中。民间故事的传唱,带动了民间西王母信仰活动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西王母朝圣团根据传世文献和现存碑刻,认定泾川回中山是西王母信仰的发祥地。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春季农历三月二十日是泾川回中山的传统庙会,为了方便中国台湾同胞祭拜西王母,泾川县旅游部门将中国台湾信众以农历七月十八日为瑶池金母生日的这一天定为西王母诞辰,从而在传统的春季庙会基础上,新增了一次秋季庙会。于是每年一度的西王母庙会,改为一年两次。

进入21世纪后,2005—2013年,在泾川县和中国台北举办了五届“海峡两岸西王母文化研讨会”,在2014年和2015年,又以“两岸同根同祖,共祭华夏母亲”为主题,举办了两届“华夏母亲·西王母公祭大典”和“同根同祖,华夏母亲”海峡两岸书画交流活动。西王母不仅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而且成为连接两岸的纽带。2008年,作为泾川县地方传统民俗,西王母信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从而进一步在民间、道教、官方三个层面上重建了西王母祭拜仪式。西王母故事、西王母信仰的发明和重建,都是在古典文献记载和民间口述的西王母神话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建构成果的文化影响力,承载并延续着华夏文明的神话宇宙观和价值观,从而使西王母的华夏母亲地位被海内外华夏儿女所接受。相信在官方保护与民间宣传的双重作用之下,华夏之母——西王母文化必将重现异彩。

(作者系文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瑶池王母西王母
王母的私田(诗)
吟荷
美丽的“人间瑶池”:黄龙
卢华
王丹香
女娲补天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浅析西王母形象演变及其原因
千面女神西王母
钓人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