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可编程控制”实训课程的研究
2019-10-09王杏进
王杏进,何 莹
(韶关学院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成果导向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在美、英等国历经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在各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1]。随着我国正式成为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成员国,成果导向教育的教育理念也逐渐被国内的工科院校所认同,工程认证也成为工科专业实现国际互通的一个有效途径[2]。以自动化专业“可编程序控制”实训课程为例,采用基于成果导向的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传统可编程控制器及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工业现场的大型控制系统中,PLC是被广泛选择的控制方式,为此自动化专业将可编程控制及实训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并安排了充足的课时:理论课52学时,实训课48学时。实训课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用PLC控制器控制实际工业对象,完成设计调试流程。
传统的实训课开设流程是:先给出确定的设计对象和要求,再指导学生完成程序设计和仿真,最后在实验箱上完成效果验证。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首先,实验设备简单,可扩展的选题有限,无法满足不同层次设计和实验。实验箱只能提供基本的控制功能调试和验证,无法让学生面向一个完整工业控制系统,形成系统级设计思想,实现从工程建立、设计、调试、运行和维护过程的训练。
其次,教学方法单一。实训执行中,教师分阶段填鸭式地指导,学生按部就班设计,完全依赖课堂时间。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被一视同仁,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评价体系简单,效果不理想。课程结束时,学生只需要在实验箱完成设计效果验证,并完成实训设计报告,即可以通过考核。这种评价方式已经不适合新工科环境下的要求。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面向成果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
二、成果导向的理论依据
成果导向教育由美国社会学家和教育家斯派蒂提出,其前提是“所有的学生均能学习并获得成功”[3],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等教学实践都聚焦于学生接受教育后获得的学习成果;教学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制定多元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和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特质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评价等级,适时评价和反馈,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修正教学设计与内容,帮助学生获取良好的学习体验,在成功的学习中获得成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2]。
成果导向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其关键步骤为:确立可以清楚表达和测评的学习成果;构建教学的课程体系;规划教学策略;建立自我评价参考体系;目标达成的检验[3]。
三、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可编程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成果导向教育是一个结构模型,用于组织、实施和评估以预期学习成果为中心的教育。实施成果导向教育教育模式主要有四个步骤:确定学习成果、实现学习成果、评估学习成果和使用学习成果,涵盖了规划、实施、检查和行动的四个要素[4]。为此对PLC实训课程提出五步走的教学实施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PLC”实训课教学流程
第一步是设定预期学习成果。学生在学习“电气及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时,就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但是因为PLC实训课的选题面广泛,对实验设备要求度高,因而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模式下确定教学目标,突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建立起面向工业现场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能力。为此在2017级课程标准上就明确有:(1)知识与能力培养。《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理论和编程知识能在实训中灵活掌握;实训能够将课程理论与工业实际相结合,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可选面向工业实际的系统分析和设计,采用翻转课堂方式,以学生作为实训设计的主体,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系统分析设计为指导原则,培养学生建立团队合作的精神,自主学习,互相探究,完成实训系统设计要求。
第二步是合理地构建教学体系。为达成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实训前沿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增减:比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公共基础课程课安排在一年级;“电机拖动”,“自动控制”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二年级;“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上学期,让学生熟悉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在实验箱上完成简单的电路和功能设计。为实现教学目标,实验室还购置了模拟工业现场的机械手自动分拣系统、器件分类自动仓储控制系统、自动恒压供水系统、自动乒乓球控制系统作为实训选题。让学生全面熟悉和了解系统的完整设计,从硬件平台构成,到系统运行的基本设计要求,到系统功能的设计、实现、调试和维护。而在大四的专业实习中,安排学生去企业现场学习PLC控制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在工业现场进一步学习和提升。有了这样的教学体系,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第三步是规划教学策略上,以学生为核心,以自学,同学间互相探讨,教师监督辅导为教学策略。在实训课程开展之初,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择不同控制系统作为实训选题,确定系统运行基本设计要求。接下来课程重点则转向学生:学生自主查询资料,小组成员互相讨论,组建的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定方案,写程序,做仿真,现场调试,按部就班开展实训设计。有了具体设计对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为方便全体学生,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方便学生在不同设计阶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整个实训过程教师的职责则只是提点思路,安排进度,监督安全。
第四步是评价体系的建立。面向成果导向的评价工作,应该关注学生实训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必须要有一个规范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做评判。为此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成长的评价体系分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1)学生必须完成并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可以考核学生的态度和思路,以及总结和收获;(2)实训的不同阶段,都有分阶段的检测和考核报告,教师也会不定期的抽查设计进度,评定出平时成绩;(3)最后还提出了一个模拟工程师的考核环节来检验设计成果。具体方法是:规定考核时间两个小时,教师给出不同设计选题,题目涵盖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维护、调试、检测等不同环节的相关问题。学生现场抽取一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系统程序设计,硬件电路的调试和运行结果的分析和说明。按照学生在现场设计完成的效果给出最终考核成绩。将这三方面成绩加权求和才最终确定这门课程的得分,客观公正而全面。关键是真正做到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
第五步是检验实训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将学生投身到工业现场去检验,才可以判别整个实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此利用假期和学生的专业实习期,推荐学生到工矿企业,让他们在工业现场去丰富和检验自己所学知识。从企业反馈的实习鉴定表可以看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普遍不错,而且上线时间快,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四、结语
从教学改革后的学生完成考核效果来看,指标比率在提升。这个学期课程的考核方式是给出8个面向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选题,分别涵盖了PLC设计的各个方面:基本控制程序的设计,PLC之间的相互通讯实现;PLC与变频器,PLC与触摸屏之间的通讯,PLC的工程实现和维护。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设计并调试系统完成规定操作,有30%的同学可以非常熟练地完成任务,全班有80%的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设计要求,只有不到20%的同学需要延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全班同学都具备了PLC基本的设计和调试能力,效果明显。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可编程控制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实现目标达成为指导,采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开展实训,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并引入合理的考核体系,实现人人都必须动手进行,个个必须达到目标。此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不断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