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0-09刘娟蒋春红
刘娟,蒋春红
(恒康医疗瓦房店第三医院责任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300)
0 引言
食管粘膜下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为平滑肌瘤,主要表现为患者食管粘膜层生长出息肉、脂肪瘤、乳头状瘤等[1]。针对患有食管粘膜下肿瘤的患者,如果不加以治疗,会发展成食道癌,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为了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患有食管黏膜下肿瘤的72 例患者在本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对其采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以后,分析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接受患有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患者中随机挑选72 例,将其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n=36),分别对其进行传统治疗和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其中,对比组患者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21:15,患者的年龄均值为(54.36±3.58)岁,患者的患病历程均值为(1.62±0.23)年;观察组患者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22:14,患者的年龄均值为(55.63±3.87)岁,患者的患病历程均值为(1.75±0.32)年。以上对比P>0.0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食管黏膜下肿瘤;(2)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3)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异常,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排除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该组患者采取胸腔镜黏膜切除术,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患者的双腔插上气管,同时对患者的肺部进行单侧通气,使患者保持左侧卧位,从患者的肩胛下的肋骨之间做操作孔,并在腋下的中线7、8 肋骨之间做观察孔,置入胸腔镜,采用电凝到将其切开,分离肿瘤和食管,并将其摘除。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消化内镜黏膜切除术,采用的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麻醉法,并使患者保持左侧卧位,使患者进行吸氧辅助治疗,同时将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清除,使患者能够正常呼吸,利用消化内镜对患者的食管进行观察,利用相关手术刀对患者的肿瘤物质进行分离,通过氩气刀和止血钳对患者的血管进行止血,并利用电凝技术止血。
1.3 疗效评定标准和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评定标准为,显效:患者通过治疗以后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指标恢复正常,术中出血量较少;有效:患者通过治疗以后各项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指标恢复基本正常,术中出血量正常;无效:上述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33/36),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78%(28/36),P<0.05 具体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n(%)]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要小于对比组,P<0.05 具体数据如表2 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s)
3 讨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利用消化内镜,将患者病变的组织、细胞、黏膜进行完整切除的一种手术方法,该手术方法的原理与消化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相似,是一种具有根治性的手术方法[3-4]。
消化内镜粘膜切除术是目前较为新兴的一种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能够有效对早期消化道癌、肿瘤患者进行治疗[5],通过消化内镜完成一次性切除手术,使患者免受传统开腹手术的痛苦,该手术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来说,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能够使患者同时接受多个部位的治疗[6-7],在治疗过程中,使医生能够更好的获取患者的病理组织标本,对患者的发病机制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8],同时,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的肿瘤组织,能够有效提高切除率,降低患者的复发概率[9-10]。
综上所述,患有食管黏膜下肿瘤的患者,对其采用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控制,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能力,使患者能够早日出院。因此,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