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经散加减方对月经先期阳盛血热型调周效果的临床观察研究
2019-10-09李爱茹孔令颖
李爱茹 孔令颖
100051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西城
月经先期也可称经期超前、经早、经行先期、经水不及期等,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 d 以上,甚至10 余天一行,连续3 个周期[1]。气虚和血热是常见病因病机,临床上阳盛血热型较为常见。为了探讨观察清经散加减方对月经先期阳盛血热型的效果,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患者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月经先期阳盛血热型患者82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妇科学》中关于月经先期阳盛血热型的诊断标准[2];年龄20~50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不愿参与研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失聪失语、无法正常交流,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年龄21~45 岁,平均(34.29±5.13)岁;病程3~34 个月,平均(14.95±1.39)个月;研究组41例,年龄20~47岁,平均(35.41±5.38)岁;病程4~31 个月,平均(15.39±1.27)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固经丸口服,6 g/次,2次/d,早晚服用,月经干净后持续用药14 d,持续用药2个月经周期,停药后,观察第3 个月经周期情况。②研究组:清经散加减方治疗,组方包括:丹皮9 g,白芍9 g,大熟地9 g,地骨皮15 g,青蒿6 g,白茯苓3 g,黄柏3 g。其中阴虚火旺添加旱莲草、女贞子及生地等;实热添加泽泻、栀子、麦门冬等;肝郁血热添加柴胡、川楝子、郁金等。1剂/d,水煎服,2次/d,早晚温服,月经干净后持续用药14 d,共用2个月经周期,停药后,对第3个月经周期情况进行观察。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41 11.48±2.93 2.35±0.26对照组 41 10.96±3.13 3.94±0.51 t 0.893 4.281 P 0.214 0.000
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月经周期、经量以及经期恢复正常,其他症状基本消失,停药3 个月未复发。②有效:月经周期、经量及经期有所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并无明显变化,甚至有加重倾向[3]。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根据症状严重程度,采用4 级评分法,计算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
统计学方法:数据录入SPSS 20.0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月经先期病因病机在于热伏冲任,伤及子宫,血海不宁,临床上阳盛血热型是常见类型。月经先期阳盛血热型,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或者伴有心烦、面红口干等症状,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滑数。月经先期阳盛血热型治疗中,根据“治本调经”理论,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根据病情,对症治疗[4]。清经散出自于《傅青主女科》,强调清热养阴、凉血,达到“治本调经”的目的。清经散方中包括多味药,且功效不同,例如,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大熟地,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主要功效在于补血滋阴;青蒿,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的作用;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主要作用在于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清经散加减方治疗月经先期阳盛血热型患者,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