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桥 流水 乌篷船

2019-10-09吴荞编辑孙钰芳

中国三峡 2019年8期
关键词:乌篷船水乡绍兴

◎ 文 | 吴荞 编辑 | 孙钰芳

打开Google地图,定位到东经120°、北纬30°,我们由东海海域经杭州湾入钱塘江方向,可以看到在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的这一片陆地,地表江河纵横,湖泊密布,大小湖泊透亮如一面面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明镜,纵横稠密的水网把这一大片土地分隔成无数不规则的小块。

这个被水道交织环绕的地方叫绍兴。切换成高清卫星云图,我们还可以看见,这块地方除了一小片北部平原(包括水网平原和滨海平原),向南逐渐过渡为丘陵山地,整个外圈从西到南再到东,几乎全都是山地。

西部为龙门山,中部为会稽山,东部及东南部为四明山-天台山,将北部水网平原重重环绕。四山之间,又错落镶嵌着三个盆地:浦阳江流域的诸暨盆地,曹娥江流域的新嵊盆地以及三界-章镇盆地,可以说绍兴就是一个山环水绕的地方,正像南宋绍兴籍诗人陆游诗里写的那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们所要说到的绍兴城,正是位于北部水网平原位置。

古桥万座,渡世津梁

从绍兴北站出来,即便是五月,南方火热而温润的气息还是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坐在去酒店的出租车上,放眼望去,地势平旷,绿意葱茏,似乎但凡从北京出来,看哪里都觉得绿色多、水分多、空气新鲜。

车入城区,右手边的视野里,一座石桥突然扑入眼帘,坐在我身边的朋友一个激灵就叫起来:“快看,那有桥!”

司机在前面笑起来,“哈哈哈,这桥算什么,后面多的是。你们不知道吗?绍兴是有名的桥乡,水乡,还是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

行前做过功课,绍兴是桥乡、水乡自然知道的,但这“知道”就如教科书里的知识,只能用来对付卷子上的填空题,亲眼看见实景的感觉,是和纸上知识点全然不同的。虽然有首歌唱道:“北京的桥啊,千姿百态……”可北京的桥,几乎都是立交桥、过街天桥,桥下都是车,根本不是水啊,在我的概念里,从来都没把它们当作桥来看。我总觉着,真正的桥就应该是架在水上,帮人过河用的,有桥桥渡,无桥自渡,这个“渡”,都跟水有关。现在,这第一座被我们亲见的绍兴的桥,石质,带着岁月沉淀的暗色,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凌空飞架,我们甚至都来不及知道这座桥的名字,却一下被它点醒了。

石浦码头的船帮古迹 摄影/程昌福

石浦老街拦街殿内景 摄影/程昌福

汽车进入绍兴的古城,我们正为窗外的水乡风景兴奋着,车正巧就在一座古石桥边停了下来,原来我们入住的地方到了。这是府山脚下,2500年以来,历朝历代绍兴的古城核心地带。这里的桥,古味更加浓郁,石材长满绿苔,石缝中生出青草,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感。半圆形的桥拱,与水里的倒影相连,正好合成一个圆,恰如点睛之笔。站在桥拱,望出去,古桥一座接着一座,幻影一个套着一个,倒影重重叠叠,虚实相生,莫辨真幻。

云淡风轻的午后,我们就已经信步在古越城的龙山后街上了。

河道两岸种植着浓密的绿柳,低枝拂潭,掩映水中,波光桥影相接,天地一皆缥碧。傍花随柳,穿行如画般的美景之中,心身无比轻快。经过古老的仓桥,这里的府山脚下有一个春波亭,里面正好有几位越剧票友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歌声甜润婉转,仿似字字滚落于碧水之中。她们演唱的越剧正是我喜欢的剧种,起源就在绍兴的嵊州。我喜欢越剧也是缘于小时候家里有个戏剧迷的文艺妈,从小被各种剧熏陶,作为一个好动好玩坐不住的小姑娘,并不懂什么剧种什么流派,只是单纯觉得那哼哼唧唧、慢慢悠悠的剧里,只有越剧的扮相清丽自然,不夸张,好接受,里面的姑娘甜美俏丽,小生也丰神俊逸,唱的调调又婉转好听,还常常演的是爱情故事,以至于当年惟一能陪着娘亲看下去的,只有越剧了。我就这样靠坐在河边的木椅上,闭着眼睛,听了半晌,直到票友们张罗着撤台子了,我才惊觉时光已逝。现代人都是在忙碌中把时光打发了,没干正事儿仿佛即是对时间的浪费,而能将这样一个日色正好的五月天,拿来闲坐在绍兴河边听戏,真乃是人生的奢侈了。

游走绍兴老城你会发现,人们的房屋大多傍水而建,只在河岸两侧留出宽一米左右的人行步道,沿途商店酒肆通常设有雨廊翻轩,供人休憩。而被河道隔开的两岸居民之间的往来,靠的就是这桥。

绍兴盛产青石,也为架桥提供了便利。据清光绪癸巳年绘制的《绍兴府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城内有桥梁229座,这种密度,为水城威尼斯在“二战”前桥梁密度的45倍,为清末苏州城内桥梁密度的2倍。随着绍兴城市扩容,桥梁更是点多面广,据1993年的统计,绍兴8279平方公里的全境里有桥10610座。

绍兴不仅桥多密度大,而且历史悠久,桥型丰富。其建桥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河姆渡文化时期,现存古桥宋以前13座,明以前41座,清代重修、重建、新建的550座。其中古纤道桥、八字桥、光相桥、广宁桥、泗龙桥、太平桥、谢公桥、题扇桥、迎恩桥、拜王桥、接渡桥、融光桥、泾口大桥、西跨湖桥,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绍兴古桥营造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桥梁形式涵盖梁式、拱式、梁拱组合式、纤道式,应有尽有,桥型系列完整。故而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我国古代传统的石桥千姿百态,几尽见于此乡。”

绍兴的桥可以说是绍兴水乡一种特殊的文化承载体。和西方“桥都”威尼斯不同的是,绍兴的桥不仅有桥的功用,桥的美观,更沉淀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跟桥有关的桥联诗文绍兴是我国典型的水乡,河港纵横,有“桥乡”之称,迄今保存了宋代至民国时期各类桥梁,据不完全统计有700多座。绍兴的古桥历史悠久,桥型系列比较完整,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我国古代传统的石桥千姿百态,几尽见于此乡”。

垂虹玉带门前事,

鉴湖风光 摄影/金伟国

会稽山 摄影/金伟国

万古名桥出越州难以尽数,各具风采;桥谚、桥碑和桥的典故,也是生动丰富、别具一格。绍兴的桥不仅构成了特有的水乡交通景观,也是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

可以这么说,绍兴的桥,不同的人能看到不同的价值。你可以单单看风景,看造型优美的石拱桥在绿树蓝天的映衬下,架凌于碧水之上,柔波荡漾,桥孔倒映成一轮圆满,一桥未尽,一桥又至,层层叠叠,光影无限。你还可以看石材,看年代,看设计风格,那就又值得一番钻研了。若是你还了解一些这里的名人逸事、传说典故、历史地理,那你很难不让艄公在过桥时把船停一下,让你把桥上那副对联看个清楚。

我们在游东湖的时候,看到两座石桥上的楹联,一联比一联妙。霞川桥上有联曰:

剪取镜湖一曲水,缩成瀛洲三山图。

东湖是古鉴湖的一部分,后来形成了一处天然山水大盆景似的景区,景观精美集中。这副对联可以说是由小写大,又由大聚小,妙笔生花地表达了东湖是绍兴稽山镜水的景观缩影这一主旨。

再往前走,见一秦桥,有联曰:

闻木樨香乎?知游鱼乐否?

这对联,精妙俏皮,寥寥十字,给游人扔下两个问号,让你自己去揣摩典故,寻味意趣,顺带还把桥南的桂岭和桥下的游鱼写进去了。

绍兴的桥何以这么有特色?据说古时绍兴要新建一座桥梁,除了择址十分讲究之外,破土动工前,桥梁主持者还会四处奔走,聘请文才泰斗或名人雅士为桥梁题联。绍兴最不缺的就是文人高士,他们题联时,自会尽展才学,将桥的地理位置、与桥有关的名人典故,甚至绍兴作为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等特点巧妙地融入楹联之中。题联的文字确定后,再由著名的石匠精雕细刻而成。所以我们今人乘船漂荡在绍兴的河道上,常还能在古桥的间壁石上看到各种意蕴深远的桥联,再加上桥联的书写又体现了中国书法的韵律美,使得桥梁更呈现出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共通美感,古朴雅致,韵味无穷。

比如八字桥,也可算是绍兴最值得一看的古桥了,这不仅因为现存的古桥中它最老,更因为它的设计实在精巧独特。此桥位于绍兴越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的三河交汇处,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宝佑四年重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再建,1982年修缮。“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这座桥以石材构建,石壁石柱墩式石桥,结构造型奇妙到令人叫绝。因为这里地处三街,位于三河四路的交叉点,桥呈东西向,三向四面落坡,相当于陆连三路,水通南北,设计者几乎是超前地使用了现代立交桥的思路,用石头砌成了一座古式立交石桥。不仅考虑到人行的陆路交通,而且在石桥二落坡下再设二桥洞,使得桥下的水路通达,解决了复杂的水陆两用交通问题。八字桥所在河道南承鉴湖之水,北达杭州古运河,渐渐成为古代越城的主要水道之一。

垂虹玉带门前事,万古名桥出越州。绍兴的桥,水上凌波,源于渡人,与这里的自然地理相辅相成。名士之乡,使这里的水、桥、船,又时时处处蕴含着文化的意味。环境造就人,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整体人群的文化水平也自不一般,不然,看不懂桥、听不懂话、行个酒令做不出诗来,在这儿真是连朋友都不好交,这,算不算得绍兴“士比鲫鱼多”的一个因由呢。

浙东古运河上的太平桥 摄影/金伟国

水城里的乌篷船

沿河古道,十步一桥,河边不时能看见几只静静泊在水面上的乌篷船,闲适而清雅。乌黑的顶篷,两头尖翘的造型,几乎成了绍兴水城的一个独特的象征。

因为绍兴特殊的地理环境,这里千百年来形成了以舟为马、以河为路、以桥为市的水乡特点。乌篷船曾经是绍兴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捕鱼捉虾、走亲访友、婚丧嫁娶,甚至看个社戏都离不开它。周作人在散文里这样给朋友介绍绍兴的乌篷船:“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

“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这种水乡生活实在令人好奇。周作人说:“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若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来回总要预备一天。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柏,河边的红寥和白殇,渔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

坐在船上长时间无所事事,的确能磨出人的耐性,耐性磨到头,就能养出顺其自然的心性和闲淡的雅性,这倒令我想起了南宗的山水画。南宗山水画不仅写意江南风光、丘陵湖水、花柳杂树,整个画面也会令人感到简约天趣,诗意盎然,说不定这风格就是文人画家们坐在船上,看山看水看树看花,百无聊赖中反观自然与人生,悟出来的生机和意趣。

不过,现在的绍兴人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以船为交通工具了,现在绍兴的乌篷船,是预备给游客乘坐观光的。游人可在古城内的乌篷船码头乘坐,也可在东湖、柯岩等景区乘坐。景区乘坐是看景区的美景,比如在东湖乘坐乌篷船,既可以进到石宕狭窄的深处,看到罕见的石刻石景,还可以坐在船上看水上戏台上的演出,有时还能看到乌篷船嫁娶的传统习俗。而在古城内乘坐,更能体验到细致独特的水城风情和文化。沿龙山后街走到仓桥直街,会看到一个乌篷船码头,从这里上船,行进到人民西路酒务桥的这一段水上航程,古色古香,很有韵味,据说很多绍兴风情的镜头都是从此段得来。

另外,城市广场、鲁迅故居也是游客乘坐乌篷船比较集中的地方。

只是现在乘坐乌篷船,在船上的时间是全不如旧时坐船那么悠闲散慢了,旧时候,坐船嫌日色慢,现在坐船是怕时间过得太快。因为游人坐乌篷船,要么按时计价,要么按路线收费,往往还没坐够,就该下船了。

小学时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叫《威尼斯的小艇》,说的是西方水城威尼斯的交通工具小船贡多拉,威尼斯的贡多拉和水城绍兴的乌篷船有异曲同工之妙。贡多拉船身狭长,首尾翘起,因为威尼斯城有很多地方水道窄到两条船都不能并行,所以就衍化出轻盈纤细、两头尖尖的月牙形小舟。绍兴的乌篷船也是两头尖翘,船身狭长,轻盈便捷,这大约是两座水城的人们不约而同的智慧结晶。水城的小船,惟有能自如地穿行在蜿蜒曲折的狭窄水巷才是王道。

贡多拉以栎木板为材料,黑漆涂抹七遍,呈现黑色。绍兴的“乌”篷船,自然也是黑漆。以前绍兴也有白篷船,但那多是夜航船,因为夜间在黑漆漆的水面上行驶,为利于航行安全便于识别,就不用黑色而用“白篷”。现在,在绍兴已经见不到白篷船了。

绍兴东湖景区乌篷船码头 摄影/瑞昌/视觉中国

雁雨茶艺馆 摄影/徐宝根

绍兴是水城,亦是座石城,街道亦由青石板铺就。 摄影/吴荞

绍兴人的小情调 摄影/吴荞

不过,贡多拉和乌篷船也有明显的不同。贡多拉小船是开敞的,没有顶篷覆盖,而乌篷船的船舱有半圆形的船篷,人可以坐在船舱里面喝酒对饮,外面全然看不见。这就像意大利的披萨,所有的馅儿都是露在外面的,而中国的包子饺子馅儿都是藏在里面的;也像意大利的餐厅都爱沿街摆一排餐桌,漂亮精致的桌布餐具,尽显风情,亮成一道城市风景,而中国人进餐馆则更爱上二楼雅座,有不让别人看到的包间更好。

当然,乌篷船有船篷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晴雨两用。乌篷船的船篷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下雨天的时候可以遮挡雨水,竹片上会涂上好几遍桐油黑漆,有利于雨水下滑。乌篷的设计还有更精致的细节,三扇船篷,只有两扇是固定的,称“定篷”,定篷之间的那扇可以滑动,更讲究一点的乌篷船,还会把滑动的那扇篷做成透光的,用一片片一寸见方可以透光的薄蛎壳镶嵌,叫做“明瓦”,鲁迅小时候到东关去看五猖会就是乘坐这种“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去的。晴天时移开明瓦能通风透阳,放眼四望;雨天时盖上明瓦又可挡雨遮风,听雨喝茶,“船底江声篷背面,游人听得最分明”,这样的荡舟行水,又是别有一番情趣。

乌篷船行则轻快,泊则闲雅,甚至连它的划行技艺,也是独特而古拙的。船行走的动力主要靠脚蹬桨,而行走的方向则是靠手掌舵来控制,乌篷船行进时,船夫手脚并用,走河穿巷十分灵活。这种行船方式,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乌篷船是绍兴的独特风景,而乘坐乌篷船经过的古街、古道、古建筑、古桥梁,更是绍兴水乡古朴风情更为直观的铺陈。在绍兴如果不乘坐乌篷船在老城水巷中穿行一次,一定会错失很多水乡桥都的意趣。小船薄薄,漂浮水上,手抚清波,看两边粉砖黛瓦的沿河老街,听身后艄公有节奏的吱呀摇橹,流走的那些河水,穿过的那些石桥,都是在向你讲述这座水城千百年来的故事。

东方威尼斯是这样形成的

江南那么多水乡,为什么偏偏是绍兴,形成了以船为车、街随河走的水城布局,成为一座“东方威尼斯”呢?

我们先来看看绍兴为什么这么多水。

绍兴距离钱塘江口杭州湾有20千米,北部拥有40千米的海岸线。虽然现在的绍兴城并不滨海,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规模围海造田之前,站在绍兴的府山望海亭上,是可以直接看到海的。

正是海洋先后三次叩门,海进和海退,造成了绍兴多水的地貌。据《绍兴市志》介绍:“在第四纪全新世,距今约7000年左右,最后一次海进时,宁绍平原沦为一片浅海,海水直漫会稽山和四明山地北麓的绍兴漓渚、平水和上虞丰惠、章镇一带。由于泥沙来源丰富,溺谷淤浅不畅,填低淤高,长期沉积;同时海水渐退,浅海和海湾填高而变为坦荡的滨海湿地和湖沼洼地,绍虞平原成陆。”

海退后的绍虞平原,吸引了在几次海侵期间躲进南部会稽、四明山地的于越先民,他们经过了长期动荡的迁徙农业和狩猎生活之后,随着海侵的消退,又逐渐从山地出来,向山麓的冲积扇平原地带过渡。

于越先民为了适应多水环境的生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榫卯结构以在泥沼之上修建绍兴不仅以“水乡”名世,也以“石乡”著称。绍兴的路,绍兴的桥,牌坊、凉亭甚至包括房屋都以石头为材料。这些石料都来自绍兴本地,现在的东湖、吼山、柯岩、羊山过去都是采石场,采石场的许多石景观十分罕见。

“石乡”景观

柯桥老街 摄影/徐宝根

住宅,发明了水稻种植,大禹在这里治服洪水,人们获得了更加自由而舒展的生存机会。

可以说,绍兴是在远古时期海进海退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渐渐在泥泞沼泽中生长起来的城市。宁绍平原上的于越先民先后经历了河姆渡时期、大禹治水后的夏商周时期,一直到了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利用卧龙山一带的地形,在沿山麓的一片平地上筑起了勾践小城,这一片水乡洼地,才开始有了绍兴城的雏形。

从越国时的一座水沼泥泽中的小城,演变成最终一河两街、傍桥而市、家家临水、户户看波的丰美水城,这中间绍兴经历了些什么?这种好奇,不光我们今天的游客有,古人也一样好奇。

明代有一位酷爱旅行的官员叫王士性,他在旅行地理方面的建树可以说直追徐霞客。他在其著作《广志绎》里这样作答:“绍兴城市,一街则有一河,乡村一里半里亦然,水道如棋局布列,此非天造地设也?或云:‘漕渠增一支河月河,动费官币数十万,而当时疏凿之时,何以用得如许民力不竭?’余曰:‘不然,此本泽国,其初只漫水,稍有涨成沙洲处则聚居之,故曰菰芦中人。久之,居者或运泥土平基,或作圩岸沟渎种艺,或浚浦港行舟往来,日久非一时,人众非一力,故河道渐成,甃砌渐起,桥梁街市渐饰。’”

王士性的泽国沙洲只说了部分原因,而绍兴城内形成水网密布、河道纵横的局面的决定性原因更在于东汉大型水利工程——鉴湖在后世的逐渐湮灭。

东汉修筑鉴湖时,以城南为上游,城北为下游,湖水穿城而过,是以确保绍兴城内河道的活水源头。唐宋期间,原本穿城而过的鉴湖,由于受源于会稽山、四明山麓众多溪沟的影响,泥沙不断淤积,湖底逐渐升高,鉴湖渐渐失去了蓄水防洪的功能。南宋以后,大批北方居民南迁绍兴,豪强纷纷围湖为田,湖面也渐渐缩小。鉴湖的湮废消失,给绍兴城周围留下了大大小小许多自然湖泊,据《会稽志》记载:鉴湖消失后,形成东西两大湖群,其中东湖群有浮湖、白塔洋、谢憩湖、康家湖、泉湖、西葑湖等等;西湖群有周湖、孔湖、铸湖、贔石湖、容山湖、秋湖、阳湖等等,它们与萧绍运河、北部灌溉河渠以及曹娥江、浦阳江等自然河流连成一体,自成其道。

由于绍兴境内大量河湖的存在,自然地阻隔了古时绍兴陆路交通的发展,船运反倒成为这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河道商贸也成为绍兴人的重要经济来源。当地城乡的居民,开始沿河建房、砌石为埠,到南宋时,府城之内,已形成街随河走,河随街流的“一街一河”、“一河两街”及“有河无街”的街河布局。与城内河网相适应,又陆续新建了一批大型桥梁,如至今犹存的八字桥等。所设9座城门里有7座都是水门。绍兴这时的城乡水上交通发达,达到了“堰限江河,津通漕输,航瓯舶闽,浮鄞达吴”的程度,有“控四郡(杭州、宁波、台州、金华)而势雄,布八邑(山阴、会稽、萧山、余姚、上虞、嵊县、新昌、诸暨)而地广”之称。

而今,我们来到绍兴,就看到了“东方威尼斯”的景象——依山濒海、水网交错,因水而有桥,因桥而生景;因水而有船,因船而生趣。这里既有“千道水陌绍兴流,万古名桥出越州”的豪气,也有“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常家山水国”的温润;既有“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小清新,也有“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宏阔。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园胜景。无论是绍兴古城,还是绍兴周边如东浦、安昌等古镇,都保留下了浓郁古雅的水城情韵。

猜你喜欢

乌篷船水乡绍兴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的精灵——乌篷船
水乡哪里美
故乡的乌篷船
绍兴大闯关
乌篷船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