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云生的三峡记忆
2019-10-09摄影耿云生编辑任红
◎ 摄影 | 耿云生 编辑 | 任红
奉节江边,孩子们喜欢在江边玩耍。
巴东县城,利用楼梯下的空间卖点小百货,也能有点小收入。
黎明: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摄影的?
耿云生:我从1990年开始学习摄影。
黎明:您有这么多年的摄影经历,摄影对您的意义是什么?
耿云生:摄影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生命,它能表达我对事物的真实看法,记录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黎明:您来过几次三峡?第一次来三峡是什么时候?有什么机缘吗?
耿云生:我来过三峡两次。1994年,我第一次来到三峡。台湾摄影师林添福邀请我参加拍摄即将投入建设的三峡大坝原址。
黎明:当时来三峡走过哪些地方?您那个时候对三峡有什么感受?
耿云生:去了不少地方。第一次看了葛洲坝、三斗坪、巴东县城、神农溪、小三峡和大昌古镇;第二次看了重庆、涪陵、云阳、奉节、巴东、三峡大坝、宜昌。沿江两岸景色优美,夔门的险峻令人难忘,每个码头都有匆匆忙忙的人们,以各种方式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黎明:您去三峡总共拍摄了多少作品,当时用的什么设备?
耿云生:两次拍摄用了近50个胶卷。第一次去带的是尼康F3和宾得6×4.5中画幅,第二次用的是徕卡M6。
黎明:讲讲您拍摄得最满意的一幅三峡照片。
耿云生:有一张彩色反转片,拍的是神农溪船上的裸体纤夫。
黎明:国内外很多摄影师都拍过三峡,有哪些作品让您记忆深刻?
耿云生:我看到过颜长江拍的三峡,另有一位记不清名字的摄影师拍过三峡移民搬迁。
黎明:三峡工程建成之后,您还继续关注三峡吗?
耿云生:在电视上看过一些报道,现在的三峡是高峡出平湖,昔日的急流险滩不复存在。
黎明:如果现在再来三峡,您会拍摄一些什么作品?
耿云生:可能会先顺江走一趟,有了感触,才知道要拍什么。
黎明:您对三峡,有什么寄语?
耿云生:期待水质持续清澈,不受污染,两岸人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云阳,背货物下船的人。
小三峡,船工之间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渡过激流。
神农溪,逆流而上时船夫们只能套上绳子一步步向前走。
大昌古镇,茶馆是巴蜀大地上人人都喜欢去的地方。
巴东,通往码头的路上,女孩子高兴地跳着橡皮筋。
奉节白帝城,当年的旅游照片,今天看起来已经非常珍贵。
大昌古镇,这样的电视机如今已成古董。
大昌古镇,老街上的人们看起来都很平静。
云阳县,自己的窑烧出的水缸在当地很受欢迎。
三斗坪,正在建设的三峡大坝工地。
云阳,从县城到码头有很长的距离,于是挑夫们便有了赚钱的机会。
丰都县城,旅游景点的清朝服饰也成为一道风景。
奉节江边,停在临时码头卸载的运煤船。
云阳江边码头,正在下船的人们。
秭归,在江边捡从上游冲下来的漂浮物,有时候也能带来一些惊喜。
重庆磁器口,卖菜归家的农人。
奉节码头,肩挑人扛是江边常见的情景。
1994年的巴东老县城
云阳县,老宅门口是老人们喜欢聊天的地方。
云阳县城,老人们聚在一起谈论养鸟的乐趣。
云阳县城,在家门口,摆个摊给人画像也还是会有收入。
耿云生,1954年生于昆明,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政协特聘艺术家。重要展览:2018年参加美国旧金山福特梅森文化艺术中心《冰+ 煤》摄影联展;2011年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冰+煤》摄影联展,2007年参加第二届“欧洲摄影”在德国海德堡、曼海姆、路德维希港巡回展展出《乌蒙矿工》;2006年参加第二届“连州国际摄影节”展出《乌蒙矿工》;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展出《乌蒙矿工》。重要奖项:2007年获第七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创作奖);2006年获云南文学艺术贡献奖;2004年获第二十一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纪录类金奖;1995年获第七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银牌奖。作品被图录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广东美术馆、大理摄影博物馆及私人收藏。著有《哈尼纪事》《乌蒙矿工》《昆明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