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解惑,追求科学奥秘
2019-10-08韩佳雯
韩佳雯
摘 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的感知,观察和操作过程。他们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这表明在科学活动中,幼儿自身的活动不能脱离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应该巧妙地运用提问艺术,引导他们的思考。
关键词:提问; 科学探究;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100-001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对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对教师问题的回答是相对单一的,较少的孩子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可以思考,怎样调动孩子的好奇心和热情,把他们的兴趣集中在材料上,那么关键就是老师如何在科学活动中使用提问策略。
一、据实提问,抓住兴趣
兴趣是推动幼儿学习和探究的最大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的心境中完成科学任务。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科学对幼儿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应向幼儿提出一些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观察,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掌握更多的有关知识,激起探究的欲望。
1.问兴趣点
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许多老师从材料和课程入手,导致幼儿对科学内容和动机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必须改变策略,寻找幼儿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最喜欢的科学活动。
2.问疑点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往往对自己的学习内容以及同龄人的说法有疑问。教师应该尽力捕捉孩子们最困惑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并深入探索。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神奇的纸桥”中,幼儿尝试用纸做桥承重书本,有的纸桥可以放1本,有的可以放2本,有的甚至可以放5本。幼儿对此困惑不解,议论纷纷。于是老师及时提问:“为什么你们桥上放的书本数量是不一样的?”有的说纸厚度不一样,有的说纸的纹路不一样,有的说桥的折法不一样,有的说书本重量不一样。我肯定了幼儿的质疑,引导幼儿去探究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3.问盲点
在科学活动中,有些知识往往不易被幼儿所了解,但会影响儿童思维和行为的结果。因此,教师可以用问题来引导儿童正确理解这些知识。例如当科学活动“会跳舞的磁铁”中,当孩子们自由的玩着磁铁,有的抱起来,有的分开来在跳舞,“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直接与磁铁的摆放有关,决定了操作的结果。还有在科学活动“做陀螺”中,有的孩子做的陀螺能转起来,有的转不起来,老师提问:陀螺的中心在哪里?孩子们很快发现,不在中心的陀螺是转不起来的。因此,在教育活动中,可以事先考虑盲点,在幼儿的思维过程中捕捉错误和不适当的位置,立即修改它们,使研究活动更加科学有效。
4.问接点
幼儿的知识是建立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的,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幼儿新旧知识的冲突,使幼儿通过探究,继续扩大,丰富和提高幼儿的认知学习。这就是为什么科学活动开始时的问题应该从最小的孩子的发展领域开始,并在现有的儿童科学知识背景下找到新知识的增长点。
二、深究提问,激发兴趣
孩子有想象力的特点。凭借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儿童早期的想象中会出现一些创造性元素。因此,教师应该就他们所问的问题提出一个具体的探索性和启发性的建议,以便孩子们展开想象力的翅膀。
1.问重点
为了讓幼儿充分认识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方法,有必要反复提问活动重点,促进儿童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例如在科学活动“让球移动”时,老师不断提出关于如何使球移动的问题:“你能帮助球移动吗?”“你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去接球吗?“”你可以用自己的身体直接移球吗?“......在这些问题中,突出不同的角度。孩子总是考虑和猜想“让球移动”并创造性地想出许多方法让球移动。
2.问难点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活动的难度分解为各种梯度的小问题,让他们逐步解决所有小问题。例如在科学活动“魔力气球”中,在组织活动时,老师将“气球为什么会变大”这个难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一个接一个来解决:“盛满水的瓶子放在冰箱里有什么变化?”“瓶子放在水里后又有什么变化?”“然后又看到了什么?”“最后气球套在瓶子上发生了什么?”通过回答每个小问题,幼儿发现气球是被瓶子里的空气“吹”大的,从而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并总结了整个实验的过程。
三、引申提问,拓展兴趣
幼儿科学活动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和寻找物质世界的答案的过程,这表明在科学活动中,儿童的活动离不开老师的启发和指导。
1.问纵点
在每次科学活动之后让幼儿深入地提出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孩子更深入的思考,并提供了一个幼儿巩固知识,不断发展认知的机会。
2.问横点
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理解广泛的学习点,引导孩子通过问题场景回归生活,并加深孩子们对自己学习内容的体验和理解。举个例子,在科学活动中,“站着不要掉下来”,当老师问什么物品可以站立时,幼儿说铅笔能够站立,老师很快向幼儿展示了铅笔并回答说:“铅笔可以站起来,但我还想用罐头,看看谁是第一个?”老师接着问道:“为什么罐头可以快速放置,铅笔慢?”这会促使孩子深入探究站立面积的大小与站立的难度之间的关系。因此,背景中的幼儿对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不仅加深了对三脚架稳定性的认识,更深入地了解了三脚架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总而言之,有效的问题是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索的宝石和垫脚石,当问题得到正确的质疑时,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但掌握有效的问答技巧老师不是一朝一夕的,让我们不断实践,有效地提出问题,引发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无限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