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2019-10-08胡彩亚
胡彩亚
摘 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如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入意境,情感充沛地讲授,这样才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语文教师要学会巧用“煽情”艺术。
关键词:煽情; 语文诗歌课堂;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006-00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这就告诉教师对于诗歌鉴赏要注重引导学生去解读诗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如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能够感化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的。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进入意境,情感充沛地讲授,这样才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语文教师要学会巧用“煽情”艺术。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煽情:以精确到位的文本解读为基础
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读书,读的次数多,就自然理解的透彻。道理明白的快些。语文教师是学生与文本间的一座桥梁。教学中,教师必须担负起深入解读文本的责任,认真钻研教材,大到整篇课文,小到一个词语,都要反复品味,仔细琢磨,整体观照,力求读通、读厚、读薄、读准。教师在前面引领着,提示着,点拨着;学生才能自己读,读明白,读得“言”“意”兼得,才能既欣赏文本表面的风光,又领略到文本背后的绚丽。
在教授《定风波》时,教师必须自己对文本精确解读。从文中“吟啸且徐行”“轻”闲适、轻松、从容,视风雨为无物。“谁怕?”是一种轻狂、无所畏惧的口气,“微冷,斜照相迎”给微冷中的人带来温暖,安慰,词人在忧患中看到希望。“一蓑烟雨任平生”,“任”字展现词人无畏、潇洒。下片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说“回去,对词人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雨天晴天对词人来说都是无所谓的。这与上阕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前后呼应,强调词人面对人生的逆境和顺境,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这就在思想上更进一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皆忘,超脱世俗。在精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思考如何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大家还记得高一学过的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吗?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苏轼!苏轼仕途坎坷,特别是“乌台诗案”,对苏轼人生造成了重大打击。他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被网罗罪名,被捕入狱,遭受许多的折磨和屈辱,几欲丧命,后来侥幸免于一死,但是被贬到黄州。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却写出了饱含豪放情怀,渴望建功立业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要学习的《定风波》是和《念奴娇》写于同一个时期,也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那么在《定风波》中又会给我们展现一个怎样的形象呢?结合学生已学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发现同一诗人不同的心态来比较阅读。教师只有在精确到位的文本解读基础上才能设计好导入语,对学生煽情,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提高诗歌审美能力。
二、煽情:用扣人心弦的音樂作铺垫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语文教学中,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煽动学生情感体念,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审美享受中完成审美创造,达到审美教育,把这种活动长期运用实践,可以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种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
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先让学生听《三国演义》主题歌,在音乐声中先感受苏轼的豪放词风,同时体会苏轼在赤壁怀古中的豪迈苍凉的情思。利用音乐,以声感声,唤起学生的充分想象,煽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在教授《燕歌行》时,播放名家朗读,先让学生听一听,感受作者情感,等到文本解读结束后,再播放,让学生比较一下朗读时可以改进的地方,再请学生朗读。学生在音乐中感悟比较,课堂效果可见一斑。
三、煽情:用经典作品生活来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如是说。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要引导学生利用文学作品凝练的特点,拓展阅读,增加阅读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汲取丰富的营养。
在教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提前引导学生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王剑冰的散文名篇《《拜谒三苏园》,去常州的东坡公园玩一玩。让学生跳出文本,去其他作品、生活中发现苏轼。这样的延伸拓展使学生能够全面关照文本中的人物,对人生和历史能够辨证地思考。《拜谒三苏园》中对苏轼有这样的解读:苏轼面对人生的困境,乐观豁达,在黄州,生命中最难堪的一段,空庖寒菜,破灶湿苇,却写出了《赤壁怀古》,留下了《寒食帖》。在惠州,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乐观和豁达。“月有阴睛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虽拣尽寒枝,一蓑烟雨,却是“忧患来临,一笑置之”。随便打开诗词文集,打开书画食谱茶经,他都赫然其中。身后多少追随者,黄庭坚等四学士只是其一。他积极乐观的精神品质支撑他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人生的突围。历史就是这样,毁弃一个人的同时,也成就了一个人。学生通过作品、生活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会有自己的发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那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煽情的作用,以精确到位的文本解读为基础,用扣人心弦的音乐作铺垫,用经典作品生活来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收获诗歌的语言美,思想美,生活美。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