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质疑”之花盛开在计算教学中

2019-10-08邱惠芳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提升效率质疑计算教学

邱惠芳

摘 要:质疑是追求科学精神的前提要求,是科学精神的初级品格。在数学课堂上品格教育的渗透势在必行。引导学生在计算教学中进行质疑,在计算初质疑,在计算中质疑,在计算后质疑,在质疑中学习、理解、掌握。

关键词:计算教学; 提升效率; 质疑; 数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6-059-001

在小学阶段,计算一直是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必须逐步培养的基本能力,是学生必须扎实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对照学生的错题,最基本的计算掌握不扎实固然是一个原因,对待学习粗心大意、敷衍了事更让人触目惊心。我们不由得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比对学生的生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常态,联系我们的课堂,“喂”的情况也常有,主动提问已成了“难得一见的风景”。是时候有所改变了,不能再主动投食,要让他们“饿”上几天,迫使他们主动“寻食”,并在“寻食”过程中,不断反省,总结得失,优化方法,提升效率。将质疑带入计算教学,引导学生经常反省,定能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

计算初:我该怎样算?

这个问题我们的学生思考过吗?有,但很少。如何引发学生真正的数学思考?那就要杜绝他所有可能得到的依赖,让他只能自己来解决问题。孤立无援,那就只能自救了。

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时,考虑到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自行预习过教材,我给学生另外准备了一组习题。(1)34×13,(我把题目直接交给学生)请你试着计算,并和同学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2)请你出一道相似类型的计算题给同桌做,并进行批阅。(3)你能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怎样计算吗?

学生在尝试计算,老师在巡视摸底。部分预习过的学生很顺利就能解决;部分学生虽然没预习,但能自己想办法解决;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学生,不会、也不做,于是关注的重点就落到他们身上。追着他们问:你该怎么办?本来想要偷个懒,老师如此紧盯,逼得他们不得不动点脑筋,想点办法,大多情况下,也都能正确解决问题。时间一长,当他们碰到新的计算时,也能问自己一句:我该怎样算?学生渐渐摸索出了门道,于是对于“我该怎样算”也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毛病哪里来的?家长惯出来的;学生学习不动脑筋的习惯哪儿来的,老师确实也惯了一部分。当你切断一切依赖的可能,那么,他只能学着问自己:我该怎么算(办)?

计算中:我的计算对吗?

计算完成之后,就进入了下一环节:我的计算对吗?计算正确与否,首先当然是要学生首次计算正确,当不能确定时,后续的检查和验算就极为重要了。计算的检验有如下方法:

1.让我再看你一眼

许多的低级错误——例如抄错数字,就在于学生完成计算以后,完全就不看了。可事实上,这样的错误如果能回过头来再看一下,绝大部分都是能够发现并及时纠正的。因此我在班级中建议学生:完成计算以后,再看一眼。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再看你一眼,就能减少绝大部分的低级错误,何乐而不为。

2.让我再来估估看

苏教版的教材越来越强调估算的价值。确实,估算用得好,对于我们的数学解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们的很多计算题都可以用估算来进行检验,既省时省力,又简单有效。

苏教版第九册的“小数的乘除法”,这部分知识属于学生极易出现错误的板块,尤其是那部分学习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于积或者商的小数位数的确定时不时会出现点错误,这时候估算就能帮上大忙。例如在计算2.165×6.8时,首先我们判断得数应该有四位小数(化简之前);再进行估算,我们发现得数应该在14左右。而有能力的学生又可以更加精确的估算,得数是在13.6~15.4之间。简单的一步估算锁定了得数的范围,一旦出现较大的偏差,马上就能发现。

3.让我再老实算一遍

还有一些计算错误,这些简单的方法很难发现,这时,老老实实地再算一遍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了。可以用它的逆运算进行检验,加法和乘法还可以运用交换律进行验算。

总之,计算千万题,正确第一条。计算不检验,亲人两行泪。

计算后:我还能怎样算?

遇到一件事情,解决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你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解答一道数学题,同樣如此。计算题中也不例外。

1.一式可以多解

用简便方法计算,有时候方法也是不唯一的。例如125×88,在计算的时候,可以125×88=125×8×11=1000×11=11000,还有别的方法吗?还可以怎样算呢?125×88=125×80+125×8=10000+1000=11000。两种方法,分别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思路完全不同,但是最后都完成了简算的目的。

解答计算题,不把得到答案作为解答的唯一目的,而是经常问自己一句:我还可以怎样算?不仅训练了思维的广度,思维的深度也得到拓展,久而久之,习惯性的深入思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不仅学习受益,对生活亦能受益。

2.计算也要尝试拓展

近年来,数学的思维拓展日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确实,思维拓展,扩大学生的数学视野,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计算教学中,我们也要不忘拓展,拓宽学生的计算视野。

例如在学习了用简便方法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了如下习题:请你用简便方法计算134×6.45+13.4×35.5。乍一看,没有一个乘数相同,根本无法用简便方法计算。按照运算顺序算真的特别麻烦,而且题目也不允许,那么,我还可以怎样算呢?在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主导下,慢慢地大家都发现了有两个数是有关联的134和13.4,我们可以通过积不变的规律将它们转化成相同的数,134或者13.4,再往后就可以用简便方法计算了。

我们要看到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拨开迷雾,见其本质,将“质疑”渗透在教学各个环节,不仅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品质。不仅在数学学习中,更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其作用。

猜你喜欢

提升效率质疑计算教学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生本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