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型城镇化战略下中原城市群崛起策略研究

2019-10-08田丽娜

创新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田丽娜

摘要:随着地区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群已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带动下,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也成为中原地区崛起的关键。本文针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核心城市带动力不强、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不完备、产业结构不优化、新兴产业软化程度低等问题,探索了中原城市群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城市群崛起需要在内部规划上形成空间集散内核的格局、强化交通网络设施的空间流通并创新功能新区的空间域等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中原城市群;城市群崛起

1 引言

新时代,以城市群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新形势,在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建设和发展城市群也已成为各地区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重点。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战略目标已确定,京津冀城市群发展也引起了广泛关注,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也为上升为国家战略而积极策划。面对这一态势,中原城市也需要把创新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地区发展的重点,搞好中原城市群建设,尽快提升中原城市群的区域竞争力和核心影响力,以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原力量[1]。

我国对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探索和研究是从“八五”计划开始的,主要决策者是河南省政府决策层以及相关专家,其最初探索的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可能性以及必要性。2003年河南省委、省政府颁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构想》明确指出,中原城市群的空间范围界定即以河南省会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包含洛阳市、开封市、新乡市、焦作市、许昌市、平頂山市、漯河市、济源市在内共9个省辖市。2005年,河南省政府大力推进“郑汴一体化”建设,将两个城市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城市间的交流互通。200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原城市群规划,加快建设“一极两圈三层次”的发展格局。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培育中原城市群,推动区域经济发展。2016年12月29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出,中原城市群主要囊括了河南省18个地市以及安徽、山西、山东、河北等省的部分城市(见表1)。2018年11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以郑州市为中心发挥好核心城市作用,引领中原城市群健康发展。

从城镇化发展角度出发,以城市群为主推力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2]。伴随着交通体系的优化升级,各大城市群之间逐渐整合在一起,勾织出一张相互联结的“城市群网络”,而中原城市群作为其中的“中心节点”,在联结各大城市群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

2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群建设提出的要求

新型城镇化指的是城乡地区统筹协调发展,即大中小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各个小城镇之间互促共进、协同发展的过程[4]。我国出台的首部城镇化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指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城市群发展强调的是相关城市、城镇在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方面共建共享,城市产业经济和功能定位方面互助共赢,资源利用与开发和生态保护上协同共鸣[5]。也即要求完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实施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6]。

2.1 科学定位城市功能和产业分工

对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进行合理定位,一方面,要防止重复建设、简单模仿引起的城市群内各城市(镇)之间的内部损耗甚至恶性竞争[7];另一方面,城市群内各城市(镇)应依托既有产业基础,梳理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创新链条,明确分工,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地理空间[8]。单个城市不宜追求“大而全”的产业链条,只需按照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到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位置。

2.2 构建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

要使城市群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首要前提就是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主体要素合理流动的基本保障。因此,应该在加强能源、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相互联结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将城市群内相关城市(镇)融合联结起来。

2.3 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具有整体性、联动性,在城市群建设中处于优先地位。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形成低碳、生态、集约的城市运营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3 制约中原城市群崛起的主导因素

2018年,由5省30地市组成的中原城市群GDP总量达60 751.94亿元,经济生产总值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城市群,在全国范围内排名第4位。中原城市群中,仅河南省的生产总值就约占整个城市群生产总值的2/3,其余4个省份的GDP情况如表2所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原城市群中有6个城市的GDP在国家平均水平以上。由于在整个中原城市群建设中,河南省在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约占2/3,加之河南省会郑州市是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核心带动城市,因而分析河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9]。

3.1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度不强

中原城市群建设中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度不够,首位度低。首位度是指城市群包含的城市中第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在某一方面数值的比较,反映了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极化与扩散能力的强度[9]。按照城市首位度由高到低排列,排名较高的表示核心城市在城市群建设中发挥作用显著,排名较低的则表示核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力较弱[9]。通过比较2013—2017年郑州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武汉市(武汉城市圈中心城市)、长沙市(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的GDP可以得出,郑州市的GDP状况相较其他两个城市而言略显落后(见图1)。

在城市群建设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尤为重要。城市群在发展中会形成自身的层级辐射,以主要核心城市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辐射以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近几年与开封市、新乡市在产业发展以及资源共享上实现了交融,但在与其他城市产业互融互通方面较为缺乏,没有形成强大的区域产业链。因此,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难以分享中心城市发展成果[10]。

3.2 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不完备

交通是城市间物质要素传递的基础,在交通便利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生产要素流动、产业集聚与扩散。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加强城市群间的物质和信息流动、促进城市之间的经济互动和人文交流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1]。纵观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及发展历程,其在耦合形成的进程中逐渐构建了陆地及空中等多层次的立体交通网络,有力地支撑了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和协调发展。根据河南省政府关于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规划可知,中原城市群未来将打造半小时交通圈,以半小时为标准来判定城市群的城市之间交通便捷程度、交通耦合程度等[12]。

目前,中原城市群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交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不能有效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实需求。例如,中原城市群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长三角地区相比,在公路网密度和技术水平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高速公路通车历程排名靠前,然而其通车的密度及接驳的县市等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差距;高铁的网络布局仍然需要不断完善,郑州市铁路枢纽的地位还须不断加强。总之,在中原城市群发展的过程中,交通网络体系建設任务繁重,需要加快进度,提升交通网络的供给总量及供给能力。

3.3 新兴产业软化程度低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建设生态宜居的居住环境,必须舍弃以往以降低环境承载力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尽管中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但其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依旧难以高质量发展,制约了中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速度。要实现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必须将以传统物质生产为主的工业模式向知识技术型产业结构转换,也就是指不断增加第三产业结构中软产业所占的比重,即产业结构软化[13]。不断增强技术、信息、知识等软实力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要素投入比重,不断加深对软实力的依赖程度。

4 中原城市群崛起的路径选择

4.1 “都市圈”:中心城市建设

集聚功能是大中小城市区域协调发展需要的基本功能。在发展初期,各种生产要素都向中心城市聚焦,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显著;在中心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即自身发展倾向饱和状态后,其外围辐射作用会显著增强,地区专业化分工明显,横向经济延伸不断加强。

社会公认的“都市圈”指的是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形成城市的集合区域,其特点反映在圈内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的紧密联系、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间的相互影响。郑州大都市区的布局合理,集聚和扩散效应易于发挥,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市的人口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核心—外围”格局[14]。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人口集聚能力与经济辐射带动机制已逐渐完善,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辐射媒介,如交通运输、通信网络等。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加快了国家中心城市郑州市以及周边内核城市的发展,有利于将郑州市打造成为创新型、生态型的国家中心城市。

4.2 空间发展:交通网络建设

近年来,中原城市群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陆路交通网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根据《河南统计年鉴》等公开数据可知,近年来中原城市群大力发展公路网络,无论是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还是其密集程度,均在全国排名前列。

交通方式和交通体系深刻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推动着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发生剧烈变革。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日益快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迅猛发展,使得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城市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直接推动城市群、都市区等新型空间结构框架的形成。在现代交通体系的影响下,在全经济区范围内逐步形成沿主要交通通道向外辐射的交通网络、物联网等动态“流”空间,成为中原城市群轴向开发稳步推进的保证。

4.3 节点提升:功能新区建设

与传统的工业园区或开发区相比,作为现代产业升级产物的现代功能新区,其结构更加合理、配套更加完整,同时更加注重集群发展。它不仅是城镇空间的一部分,更是城镇职能的一部分。当下,要想实现产业区与城镇互动融合发展的目标,建设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功能新区,就要顺应现代功能新区的发展趋势,遵循“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并最终实现以产带城、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现代产业功能新区如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的建设,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其产业培植这一明确目标,有利于实现对某一产业项目的集聚和扩张,同时有利于对某一产业进行深度研究,深入了解该产业发展现状、规模、研发和投资动向,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和招商策略[15]。

5 中原城市群崛起的发展策略

中原城市群建设立足于构建“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群的目标,因此,需要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交通布局等方面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互融互通、强化中心城市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以带动城市群快速发展。

5.1 内部格局:空间集散内核

城市群将中心城市作为发展的增长极,因而中心城市的发展对整个城市群的发展起着核心带动的作用。但是仅仅依靠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增长极来辐射带动整个河南省乃至整个中原城市群有些势单力薄[15]。在短时间内,利用政府职权来提升郑州市的发展实力,盲目扩展郑州市的经济发展规模,依托金融机构的力量或者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来催生经济迅猛发展,违背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难以实现城市群长期健康发展[15]。

为全面发展中原城市群,应学习借鉴其他省份的发展经验,在省域内划设经济区或经济带。对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各城市做出明确的定位,合理布局生产力,充分发挥好地区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主两副”,这里的“一主两副”城市分别指郑州市、洛阳市、许昌市,即巩固郑州市省域中心地位,保持洛阳市省域副中心地位,同时提升许昌市为省域副中心地位,形成以郑州市为主要核心发展城市、洛阳市和许昌市为副核心发展城市的模式,三核联动发展。

5.2 交通网络:强化空间流通

中原城市群要想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各类制度保障。首先,建立健全中原城市群各个地市政府间的沟通机制。中原各地市间发展成为一个群体,离不开地市之间的密切合作,这就需要不同地市政府之间加强沟通协调,探索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对接机制,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16]。其次,做好发展规划。研究制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水利工程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航空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与国家有关部门做好对接,确保政策的前瞻性和规划的科学性,从而形成功能齐备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最后,坚持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支撑,持续运作。牢固树立项目带动意识,把实施项目带动贯穿于中原城市群建设的全过程。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大力采用现代技术,借助高科技来提高中原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一方面,积极开发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在中原城市群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公路、铁路、航运等交通形式,要不断实现技术突破,深化相关技术部门的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大多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科技含量高、技术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因而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型的人才队伍[17]。中原城市群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各地政府要积极出台吸引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不断吸引人才,形成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等人才汇聚的局面,有效促进中原城市群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5.3 功能新区:创新空间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各国、各区域、各城市的重视。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可以使城市在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加快以郑州市为中心的核心城市的产业发展,即针对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的问题,加大对一二三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力度,促进主导产业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积极规划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新型区域经济。

6 结语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发展步入新时代,中原城市群的发展也成为中原地区崛起的关键。基于中原城市群建设发展起步较晚,区域内部尚存在核心城市带动力不强、交通网络体系建设不完备、产业结构不优化、新兴产业软化程度低等问题,本研究探索了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路径并提出城市群崛起的发展策略,主要有在内部规划上形成空间集散内核的格局、强化交通网络设施的空间流通、创新功能新区的空间域等,以此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元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推进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路径[J].现代城市,2018(3):7-10.

[2] 杨丹,庞博,张鹏岩,等.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扩展与人口增长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531-541.

[3] 冯云廷,张永芳.中原城市群经济重心变化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5):67-73.

[4] 王彦彭,张高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商业集聚与城镇化耦合关系分析:来自中原城市群17城市的经验证据[J].商业经济研究,2018(14):146-149.

[5] 侯燕.中原城市群经济格局优化建议[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8(6):58.

[6] 苏月.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于增强其城市辐射力的作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8(17):79,81.

[7] 魏琳.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以中原城市群为例[J].黑龙江科学,2018(10):18-19.

[8] 封季媛.中原城市群经济引力空间格局解读[J].时代金融,2018(14):110,118.

[9] 王格格.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8.

[10] 彭俊杰.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的发展格局与调控策略[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2):83-86.

[11] 陈国华.中原新型智慧城市群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18(9):10-11.

[12] 佚名.《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J].新西部,2018(Z1):146.

[13] 于洋,韩鹏,杨楠,等.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407-414.

[14] 謝永琴,曹怡品.基于DEA-SBM模型的中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效率评价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8(2):135-141.

[15] 张喆,刘学敏.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域集散效应特征分析[J].现代商业,2018(5):108-111.

[16] 封季媛.分析大都市圈及中原城市群结构优化[J].时代经贸,2018(4):71-72.

[17] 王振坡,张馨芳,王丽艳.中原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及演进机理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8(1):108-116.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urban agglome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driv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Driven by the country's strategy of promoting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central plains has become the key to its rise.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ed during its development, including weak driving capability of the core cities, in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ystem, unoptimized industrial structure, low softening of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so on,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proposed the strategies for the ris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that is, forming a spatial distribution core in the internal pattern planning, strengthening the spatial circulation of transportation network facilities and innovating the spatial domain of functional new areas, etc.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the ris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