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自媒体创设交际语境,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2019-10-08郭穗丛

新教师 2019年7期
关键词:习作笔者交流

郭穗丛

学生怕习作,写不出好作文,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目前的作文成了一种在封闭空间中进行的文章制作,一种为应试而生的技艺,写作失去了基本的交际功能,与真实生活没有了联系”。而在自媒体平台上,每个作者都可以从“旁观者”转变为“当事人”,都能够自主地“想写就写”“想说就说”,都可以传递对生活的感悟见闻,可以表达对事情的看法与想法。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巧用自媒体平台,构建学生自己的社交网络,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欲望,真正实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与交流的目的。

一、请自媒体进课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信息时代,微信已经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利用微信分享自己的生活。教师可以利用这个自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变化无穷的,生活中不缺少可写的事情,而是我们缺少善于观察的眼睛。

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习作《这儿真美》时,在备课之初,笔者以为学生对写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应该是很有兴趣的,想象中的课堂应该是发言踊跃。但在第一次试讲之后,发现学生缺少激情,只是被动地参与。在听取了聽课教师的意见后,笔者认识到,由于学生去过的景点不同,所写内容不同,大家各说各的,没有共同的兴趣点,没有交际的语境。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缺少写作的动力。因此,笔者创设了“美景微信圈中晒”习作情境,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用微信的形式分享到朋友圈,不仅要争取获得点赞,还要让看到的人产生到这里游览一番的愿望。于是,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训练中完成了习作任务。这样角度新颖的设计,将习作教学置于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有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价值与意义。

二、借自媒体看世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的习作空洞乏味,学生腔十足,有时并不是他们对生活熟视无睹,而是无法用心体会,更无法发掘写作素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感悟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想让学生在习作中“有米下锅”,关键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留心生活。

比如,我校开展“最美‘城小人”活动,面向中高年级学生征集照片和文稿。于是,笔者经常抓拍一些镜头,发到班级微信群,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看到这些镜头时的感悟。同时也动员家长们像教师一样寻找校园里“美丽”的同学,拍照留下信息,并交流分享信息,让孩子坚持观察,每人每周至少写一篇习作。学生不仅写出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还把对周围自然界的反应和思考也写了出来。这样的教学活动与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写出的习作真实自然。“留心观察生活”的种子就这样轻轻地播撒在了学生的心中。在以后的“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中,笔者都用这种方法擦亮学生观察的眼睛,打开了学生观察的思路。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慢慢学会了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并主动、及时地写下身边的见闻、感受。学生的习作有了生活的味道,内容也丰满了起来。

三、借自媒体互动,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写作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工具,有活生生的读者,才能刺激作者的写作欲望。如何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呢?从写作角度看,读者意识就是学生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习作方式,如可以把书面习作换成在自媒体平台交流的文章,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提高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

比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习作《我喜欢的一种美味》时,在课堂上以“继光饼”为例,让学生动手实践,并观察交流:1. 看一看,观其色;2. 闻一闻,嗅其香;3. 做一做,察其形;4. 尝一尝,品其味。教师拍下照片,要求学生把写习作换成制作介绍美食的图文编辑软件“美篇”。学生在制作“美篇”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读者能不能在自己图文并茂的“美篇”中了解“继光饼”色、香、味、形”的特点,又要考虑自己的文字是否适合读者阅读,在读者阅读后还要看读者的留言。“美篇”可以反复修改不留痕迹,因此,学生可以依据读者意见或建议反复修改、反复确认、反复发表。在这样的自媒体习作中,学生的习作是自由的、真实的。

另外,教师的指导是动态的。教师可以在浏览作品后,动态生成指导的内容,实现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在这样的自媒体平台上,学生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学生的作文就不再只是给教师一个人批阅了,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互动,都可以对习作做出评价,这改变了原有单一的对话方式。同样的,其他写人的、写景的习作也可以借助“美篇”共享交流。这种变化,让写作的过程变得有趣,也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读者意识,让说和写成为学生的需要。

四、借自媒体做监督,促进学生的真实表达

习作在自媒体平台上发表,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他人共享,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利用自媒体发表习作,借助自媒体读者的监督,必然能促进学生的真实表达。

以一位学生在QQ空间上发表的“说说”为例。“当听到教数学的郭老师说下午的体育课让我们玩个痛快时,我可谓是欣喜若狂。原因是,从开学到现在,我们的体育课都被数学老师挪用了。我怀着急切的心情熬到了上体育课的时间,可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语文老师手里拿着一摞练习册进来了,体育课被语文老师‘借走了。哎,这真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啊”。这篇“说说”真实地写出了学生的心里话,也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好评。笔者这个“罪魁祸首”也忍俊不禁地给他点赞,并决定今后再也不挪用其他课程了。真实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正是促进学生学会自我表达、真实表达,与人交流的基础。

自媒体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自媒体的意义并不局限在人们之间的信息互动,还具有充分的教育价值,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教育工具。它可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创设交际语境,更好地开展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媒体平台上真实地表达自我,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表我情”,让小学作文教学更加丰富有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城阳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习作笔者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老师,别走……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