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起“立德树人”的教育旗帜

2019-10-08钟启泉

新教师 2019年7期
关键词:表达力思考力学力

钟启泉

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是同“立德树人”根本对立的。我国基础教育界存在一股不良之风,口头上讲一套,实际上做的是另一套,形成“素質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依旧。这个事实表明,我国中小学教育思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当下一些所谓名牌学校的扩张及其经验传播,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这只能导致应试教育的再生产。京沪一些名牌中学任性地拔高基础教育的定性定位,口口声声张扬这是所谓“卓越教育”“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宗旨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牛津大学的宗旨是“培养有教养的公民”,北京一所名牌中学居然提出“培养有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杰出公民”之类,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

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是为每一个儿童的“人格发展”“学力发展”奠基的教育。基础教育学校培育的“学力”本质上指的是“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比如数学的思考,数学的判断,数学的表达,以及跨学科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而不是离开了基础教育的基本性质与功能,随心所欲地拔高到培育“思想力、领导力、创新力”的大话。

我们应当高高举起“立德树人”的大旗,基础教育的基本功能不容损毁。基础教育是成“人”的教育,不是成“家”的教育。中小学是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教养的公民”。在教育中,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整体的人,整体的人背后有个关键的词——“学习权”。保障“学习权”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制度建设应当秉持的基本底线。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学习的主权者。

(摘自《核心素养十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有删改)

猜你喜欢

表达力思考力学力
指向表达力提升:语言革命的应然必然
Logic Dots
Logic Dots
表达力的多元设计与实践探索——台北市南湖高级中学语文组“写∞手”教学活动探析
学历与学力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语文“学力发展”课堂“形态论”
做有思考力的历史教育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思考力探究
语文教育表达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学力评价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