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群的异化及其成因分析

2019-10-08周序黄路遥

新教师 2019年7期
关键词:功利化异化

周序 黄路遥

【摘 要】家校群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为教育而生的特定群组,其设想愿景是利用网络工具进行线上的有效交流,实现家校携手共同育人。但家校群却在教育功利化和家校双方应付心理的双重影响下,逐渐异化为家校之间的无效沟通和隔阂加剧。

【关键词】家校群〓功利化〓应付心理〓异化

中国青年报《谁的学校,谁的孩子》一文的开篇提到:“似乎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家长对教育这么关注。”[1]家长对学生的关注在家校群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关注是好事,但通过家校群关注学生却未必是好事。由于家校群带有社交性强、没有特定规约的特点,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异化。

一、家校群的愿景与现状

家校群是基于互联网平台为教育而生的特定群组,许多教育工作者希望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些网络工具进行线上的有效交流,实现家校携手共同育人。一线教师对家校群有着美好的愿景设想,认为家校群不仅是家长关注学生教育的重要渠道,而且是实现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多方面沟通的交流平台。同时,它还有发展成为线上“微作业”教学平台的潜力。

家校群成立之初,家长、教师纷纷对这一交流平台拍手叫好。但是随着家校关系的复杂化,家校群逐渐“怪相丛生”,其中“马屁群”是争议较大且最为常见的群。它的鲜明特征是“群非群”,而是部分家长的“秀场”,他们常常通过类似于讨好、“拍马屁”等投机的方式让班主任或其他家长关注自己。这样的行为让家校群失去其应有之义,不仅达不到促进沟通、加强交流的效果,反而让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家长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张。这种现象还很容易迁移到家庭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另一种特别的现象是班主任频繁利用家校群给家长“布置作业”。家校群里最常出现班主任的发言是“收到请回复”“×××、×××家长未完成”,这些信息是家长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班主任会通过家校群直接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叮嘱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还会在群里发布一些类似于“预防溺水专题教育”“家长带领孩子训练地震逃生技能”的教育课及课后测试,学生在没有手机或者是不会做课后测试的情况下,家长代替学生完成似乎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以上这些“怪相”非少数案例,在家校群中已经相当普遍。

二、双重异化:无效沟通与隔阂加剧

家校群原本是为了方便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减少家校沟通成本的便捷平台,平台利用得好有利于学生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成长,但上述现象表明,家校群已经在实践中发生了异化。

1. 讨好效应中的无效沟通。

在人际交往心理学和印象管理心理学中,人们把自己为在他人心中留个好印象或者为获得利益而有意增加他人喜欢的表现手法的现象称为讨好效应。产生讨好效应的两种因素包括:一是人们难以准确地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时候;二是讨好者与被讨好者存在着一种相互协作的关系,双方都想从对方身上获取某种利益。“马屁群”的产生主要来自后者,家长作为讨好者在家校群中花式“拍马屁”,一是因为一些家长认为只有讨得班主任的开心,班主任才会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照顾自己的孩子;二是因为部分家长把家校群看作一个较为复杂的人际交往圈,家长与家长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要提前抢占教师的“青睐资源”,讨好是最直接且较为有效的方式。家长出于对学生学习的关心,在家校群中讨好班主任,其出发点虽不宜苛责,但却并不能带来有效的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來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2]当家校合作作为一种关系理念时,家校双方在教育机构群中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是相互协作的合作伙伴关系;当家校合作作为一种联系行为模式时,家校双方的合作具有互惠性、共需性和互动性。但家长讨好教师这一行为一旦发生,教师与家长的平等关系就会被打破,这时班主任属于上位地位,家长属于下位地位,“共需”也会逐渐沦为单向需要。原本家校合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家校群促进家长与班主任的良性沟通,但实际上沟通确实变多了,效果却未必是良性的,反而会使家校合作陷入恶性循环。有些家长看到其他家长讨好班主任,如果自己没有采用相同的方式,自己会不会成为“群中另类”,或者对自己孩子不利等等,只好随大流一起讨好班主任;而班主任需要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但许多家长没有深刻理解家校合作的理念,常常用自己的想法揣摩和猜测班主任的心理,通过讨好这一行为有意或者无意地“绑架”班主任,让班主任在家校群中进退两难。

2. 超限效应中的隔阂加剧。

班主任通过家校群给父母“布置作业”是家校群异化的另一种表现。在学校教育中,家长将教育子女的责任托付给学校,班主任承担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责任。但是在重成绩、竞争大的应试压力和减负改革的影响下,班主任不得已将额外的“作业”通过校外、线上的形式完成。“作业”包括教育课的观看、课后测试和家长帮助或代替学生完成的作业(实践活动、协助做黑板报、手抄报等)。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长的日常负担;后者,教师将学生作业转嫁到家长身上,把教师的责任抛给家长,家长承担着学校里的教师角色。确实,家长有义务配合学校教育子女;但是给家长线上增负的情况越多就越容易产生“超限效应”,即由于刺激过多、过强和时间过久而引起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3]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班主任的“助教”,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完成任务,久而久之,家长看到家校群就产生了恐惧、阻抗的心理。是故,家校群表面上有利于促进家校沟通且有望成为“微作业”实施的教学平台,但也因此导致了家长对家校群的畏惧。

有家长抱怨:“我们每天不只是在线下陪读,线上也没闲着。”有家长疑惑:“家庭教育也要承担学校教育的责任吗?”还有家长质疑:“是不是给教师减负就意味着要给家长增负?”在这种超限效应的影响下,家长变成被动的一方,家庭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和延伸。这样一来,家庭教育的功能容易弱化,甚至移位和消失。一方面,有些家长产生误解,直接将学校布置的线上教育课当成家庭教育,也可能产生抵抗心理,这既不利于家庭教育发挥其生活功能、情感功能和道德功能,又对亲子关系、学生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被学校教育异化为学校的“分部”和“附庸”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教育正常有序运作,因为班主任要管理的不止是学生,还有失序和异化后的家校群,超限效应就有可能反作用到班主任身上。

三、双重影响:家校群异化的成因分析

1. 教育功利化观念的延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的育人周期是缓慢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现代社会迅速变迁,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系统不得不加快发展的脚步,教育功利化便成为快速发展的自然结果。此外,早在科举时代,“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便深入人心,学生读书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之后可做官,功利主义的社会风气由此而生。[4]这种教育功利化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

在家校群中,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往应该构成网络空间上家校合作的生机勃勃的生活场景。但在应试教育挥之不去的今天,家长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在他们眼里,成绩决定了学生的未来;班主任评优评先以及职称晋升的考核成绩直接受到学生成绩的影响。因此,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交往大多数是以利益为主要衡量标准,学生的考试成绩便是利益产生的最直接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非常容易对成绩好的学生产生偏爱,而忽视了对其他学生应有的关注。家长出于这方面的担心和考虑,需要将教师的注意力从优秀学生转到自己孩子身上,但家长无法直接介入教学场景,因此不得不借助家校群这一平台给孩子“打辅助”,即让班主任看到家长带给自己的利好,从而让班主任在学习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孩子。

除此之外,家庭资本直接影响到家长在家校群中的交往情况,因而在家校群中出现讨好班主任、攀比等种种行径就不足为奇了。在家校群中,提供资源的家长是班主任组织校外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容易成为班主任关注的重点。具体而言,班主任借助家长提供的资源展开一些校外活动,这可以帮助班主任积累实践方面的成绩,同时,有利于家长在活动中以提供资源的方式表现自己,加深自己在班主任心目中的印象。虽说班主任利用家长的资源组织活动未必是坏事,但是家校群作为功利化教育的“工具”就十分明显,其功利化作用容易被放大,家长纷纷利用家校群这一交流平台,开启提供资源的抢占大战,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将会日渐紧张。

2. 应付心理的蔓延。

应付心理的蔓延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家长与班主任之间的相互应付,第二种是家长找人代替自己应付,这两种形式都导致沟通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家校群表面上促使家长与班主任的交流增多,但由于应付心理的存在,实际上是加剧了家校之间的隔阂。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常常给学校发布一些类似于“2019年全国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专题活动”“家长带领孩子训练火灾逃生技能”的观课任务,其發布任务的初衷是好的,即让学生学习到必要的日常安全知识、基本的国家政策导向等。班主任应该监督家长帮助学生完成,但是班主任只关心家长是否完成任务,至于通过怎样的方式完成并不是班主任关注的重点。如果班主任只关心结果不关心过程,那么家长就会带着应付了事的心态完成任务,即花点时间随便观看教育课即可,未必一定认真完成课后测试或者帮助学生一同学习相关内容。如果家校双方不是相互应付,而是在互动中、监督下进行,是有可能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的。但在应付心理的影响下,家长应付班主任布置任务,班主任应付教育管理部门的检查,家校双方的沟通就容易流于形式。

其次,完成班主任布置的任务是学校的硬性要求,不完成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但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能力完成?很多家长表示,班主任在家校群里布置的线上作业是最麻烦的。当家长在观课后出现不会做题或者没时间做题的情况时,便打电话给亲戚朋友,让他们帮助自己的孩子观课做题。而线上的观课做题任务几乎每天都有,这些亲戚朋友每天都需要花一些时间“打卡”完成。原本是由班主任与家长在家校群中对接交流,现在由远在异地的“代家长”完成,而“代家长”只完成做题任务,没有进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这便是家长被迫选择的另一种应付方式。

综上,家校群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异化,其异化背后的成因更加折射出家校合作之间的复杂化,甚至是扭曲化。所以,我们要正视家校群这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影响恶性循环,我们需要透析现象背后的本质,进行针对性的治理。

参考文献:

[1]范笑仙. 谁的学校,谁的孩子[N].  中国青年报,2018-11-26(010).

[2]周丹. 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1(2):34-37.

[3]黄大龙. 课程改革中几种心理效应的运用[J]. 教育发展研究,2006(11):72-74.

[4]赵杰. 中国科举制:变迁、反思与超越[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77-82.

猜你喜欢

功利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分裂、异化与虚无——解读《上来透口气》的主题思想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武术异化研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