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古典诗词,添翼学科教学

2019-10-08李小慧

文教资料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效果古典诗词道德与法治

李小慧

摘    要: 将古典诗词运用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能够为学生学习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恰当引入一些耳熟能详的古典诗词,能够与课程结构设计相得益彰,形成合力,添翼学科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明确了借力古典诗词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究了将古典诗词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方法,最终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道德与法治    教育效果

引言

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内容设计方面更加注重体现深度和梯度,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法治精神及公民素养的培养。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设计主线明确,通过模块化呈现整个教学内容的螺旋式上升。这种教学进程设计是完全符合学生个人认知形成及成长规律的,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及法治观念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底蕴非常丰富的国家,我们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举世瞩目的文化成就。古典诗词作为汉语言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借力古典诗词能够极大丰富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文化底蕴,增加课程的美感和诗意,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个人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的养成,不断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一、引用古典诗词,助力学生发展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

对于学生而言,初中阶段是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正因为如此,更加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充分借用古典诗词丰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结构和内容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的熏陶下形成感恩、诚信、自立、自强的品质。“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古典诗句都能够展现出古人对立世、做人等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认识,具有很好的警示作用。学生在感受古人的胸襟和气概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并在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修为。

2.培养学生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底蕴的深厚。五千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自强、奋斗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帮助中华民族从饱受欺凌走向富强民主,从落后挨打实现自强不息。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行走世界的脊梁,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诸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岳飞的《满江红》等古典诗词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在部编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能恰到好处地应用这些古典诗词,有利于实现学生人文素养不断提升,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荣誉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成长。

3.激发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妙趣横生,纵观古今,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之下,产生了多少诗词大师,他们在浩瀚的古典文学史中熠熠生辉,留给我们能够传唱千古的一篇篇佳作,这些传世的灿烂遗产丰富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带给祖先乃至现代人精神上的陶冶,使得我们一步步搭乘传统诗词文化的精神快车,通向明媚的未来。

古典诗词历史悠久,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当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优秀的诗词没能够传承下来,所以,我们现今能够接触到的各类古典诗词越发显得弥足珍贵,对于传统古典诗词,更应该代代相传,在教学与学习中弘扬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诗词文化要从学生抓起,道德与法治教师如能在教学中适时地进行传统诗词精神理念的灌输,给予学生一定的诗词学习方法,就会帮助学生更好更透彻地理解传统诗词文化的魅力,从而主动承担起发扬传统文化精神的重任。

4.引导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随着现代教育理念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显然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空洞的、单一的说教方式已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将一些韵律优美的古典诗词应用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心灵,让学生融入古人创造美的氛围中,从而感知美、欣赏美,继而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感悟,在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二、妙用古典诗词,添翼课堂教学

1.借力古典诗词,增加课堂文化魅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直接展现,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具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借力古典诗词能够帮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古典诗词带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展现出强烈的美感,能够帮助学生唤起想象、启迪思考。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中,学习“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描写朋友之间深厚友谊的诗句增加课堂的文化魅力,继而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朋友之间友情的珍贵,培养珍惜友情、关爱朋友的道德品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引入古典诗词能够让学生感受诗词的文化魅力的同时品味优美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绩。

2.引入古典诗词,创设趣味教学情境

古典诗词通过精炼的语言、优美的音律、丰富的意蕴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回味。在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古典诗词能够实现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继而帮助学生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情绪的管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教师以这首词为引导设置如下问题:这首词反映了怎样的意境?这首词能够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绪?通过这首词我们能够意识到情绪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在诗句创设的优美教学情境中完成对古诗词的赏析,并在潜移默化中对此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理解,通过这种无缝对接的方式实现了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不断内化,实现了古诗词与教学的相互融合,增强了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个人古典诗词的积累和理解,提高文学素养,进而将古典诗词作为教学资源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效果不断增强。

3.利用古典诗词设问,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是引导学生掌握新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古典诗词进行课堂设问,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設问:“美好的情感体验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和接受的,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面对来自自身情绪的焦虑、挫败感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如何走出消极情绪、变得积极呢?”学生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积极回答自己对坏情绪的看法及就如何实现在品味情感中个人成长的做法。教师在课堂的最后进行教学内容的总结,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这样的设问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调动,进而实现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

结语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古典诗词中大量名句名言能够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带来一抹新绿,与部编版课程教学设计与教学节奏保持高度一致,实现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进而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借力古典诗词能够将诗词中那种意境和美好带入课堂中,让学生体验语言之魅力,不但丰富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视觉和听觉感知,而且实现学科教学的应用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和文学素养,特别是形成对古典诗词和道德与法治课的欣赏和钟爱之情。

参考文献:

[1]杨伟成.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读与写上旬刊,2017(02).

[2]陈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J].学苑教育,2017(23).

[3]陈博.浅谈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4).

猜你喜欢

教育效果古典诗词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谈班级管理中“心理位移法”的应用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