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管理中“心理位移法”的应用
2016-12-06刘晓华
刘晓华
摘 要:心理位移法就是调节彼此的心理位置,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它也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的重要方法。本文从两方面阐述了心理位移法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方法,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要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基础上,经常采用心理位移法去管理学生,就会使班集体形成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敬互谅的良好班风,从而取得良
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心理位移法;班级管理;教育效果
心理位移又称心理互换,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换心理位置,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使用心理位移法能促使人们去体会对方的处境,有助于彼此的心理沟通,有助于相互同情,相互理解,从而使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互敬互让,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一种排除人际障碍,解决班级成员交往中矛盾的重要方法。因此它也是班主任管理班级、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的重要方法。
一、班级管理中心理位移法的应用
第一,班主任要注意和学生之间的心理互换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建设者、管理者、教育者和组织者。为了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就必须根据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的要求,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以便使班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
按着心理位移法的要求,班主任在向学生提出要求,发出号召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班主任从内容到方法一定要考虑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也就是说,班主任应该从组织者、教育者的角色中走出来,站到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而不是完全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这样所提出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才有针对性,才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在活动开展以后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班主任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教育时,也要重视心理互换的作用,注意心理位移法的使用。俗语说,成色再好的金子总会有杂质,再了不起的人物也会有缺点。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讲,缺点错误更是难免。因此班主任在对她们进行批评教育时首先要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出发,掌握住教育和批评的分寸。否则如果一味地使用班主任的权威作用,不分青红皂白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有时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损害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和自己形成对立情绪,从而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如果作为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站在学生的位置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千方百计地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同有缺点错误的学生一起查找原因,帮助他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使得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这样不但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症结,而且在感情上与学生更亲切了,同时更容易了解和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当方法和途径,那么,教育效果就会更理想。例如,某班有这样一个学生,常常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接触,经常不上课也不听讲。这个班的班主任老师面对这种情况没有立即对其批评指责,而是先对其进行了了解。了解中发现这个孩子的母亲是继母,家庭关系紧张,他的吃穿都缺人照顾。这位班主任老师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及时给他补课,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还组织班级互助组,把青少年时期应该得到的情和爱无私地送给他。老师和同学对他的信任和理解,温暖了他的心,这个学生变了,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经过班主任两年的耐心工作,这个学生成为班里品学兼优的标兵。
第二,班主任要注意引导学生之间的心理互换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班主任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是把班主任的话奉为圣旨。他们总是说老师是怎么说的,应该照着老师的话去做才对。比方家长告诉他:“作业该这么做”。他可能会立刻就说:“我们老师说的是这样的”。再比如,老师说饭前要洗手,他才在饭前洗手,尽管家长也曾不止一次地告诉过他同样的话。
班主任的思想行为、对待事物的态度以及性格和工作方法往往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角色地位对学生进行引导。班主任一方面要经常采取心理位移的方法,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处理问题。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示范、引导,推动学生之间的将心比心,心理互换。另一方面,班主任也要注意引导和教会学生采取心理位移的方法思考问题。因为受非理性思维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看事情,想问题习惯于从一个方面去看去想,因而往往只会得出一个方面的简单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例如当一次考试结束后,当他们看到某个学生考试没有考好,给班级拉了分数,就会埋怨说:“这个同学生是不用功。”当看到哪个同学没有来值日,就可能会说:“这个同学就是不爱劳动。”遇到这种情况,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在全面了解情况,分析问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站在有缺点错误的同学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提醒帮助学生查找原因,思考一下班集体对成绩落后的学生帮助不够,看看没有来值日的学生是不是有实际困难等等。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养成客观地、全面地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第三,班主任要教会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心理互换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般要求班主任对学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但是采用心理位移法,并不意味着对有缺点错误的同学不进行严厉的批评。班主任批评学生,往往会使受批评的学生和班主任产生对立情绪,使师生之间产生隔阂,要消除这种隔阂,班主任要采取主动的态度,用具体的事实,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的关心,讲清批评他的道理。同时,引导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我是班主任,对待有缺点的同学是否也要批评,自己是不是应该受到批评。”这样班主任的批评就容易被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从而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有个学生受到班主任老师的批评以后,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在背后咒骂老师,这件事引起了同学们的气愤,纷纷建议老师处分他。当班主任知道事情的后,开始心中也有气,但是当他考虑到这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后,没有采取“以牙还牙”的做法,而是找到这个学生谈心。学生被老师的真诚所感动,逐渐冷静下来,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第二天,在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他给老师的一封发自肺腑的信:“……老师你批评我是为我好,我却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我是多么的无知和幼稚!当我得知有同学告诉了您,我心里特紧张,原以为老师会惩罚我,可是出乎意料,你宽恕了我,这使我感到羞愧不安,我对不起您呀……”
俗语说,严师出高徒。作为班主任,对待学生的优点要给与及时表扬。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提出批评,在批评学生时,即使用昀严厉的批评方式批评学生,都要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批评是出于对自己关心爱护。只有学生体会到老师严中有爱,学生才会真正理解老师的苦心。因此班主任要注意因势利导,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启发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分辨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从而使学生信服老师,形成良好的是非观,达到教育的目的。
正因为心理位移法有上述三方面的含义,所以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位移法会使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相互体谅、情理相通,找到许多可以相融的地方。这样即使有时对问题的处理不那么令人满意,也会因双方的冷静和谅解而不至于使矛盾激化。因此我们说心理位移法是班级管理中昀重要的方法。
二、应用心理位移法的前提条件
影响人心理互换的因素很多。如世界观、性格特征、知识水平、社会地位、年龄差异等。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班主任首先做出努力,打开心理沟通的渠道。
班主任的爱心是心理位移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教育学中有这样一个说法:任何一个人总是为他所爱的对象所控制,对学生的爱,必然使老师趋向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只有教师对学生的爱,才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正如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所说:“当我与学生建立起感情时,我的话学生才会认真地听。”这也就是说,教师只有让学生感到班主任教师的可亲、可敬,从而爱你、信任你,才会愿意接受你的教育。
爱学生是做教师的天职,也是教育好学生的首要条件,对于后进生更是如此,由于他们后进,爱的人少,他们对爱的渴望就越深,他们从内心深处希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爱。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多付出一分爱,尊重他们的人格,对他们对一些多一些关心、爱护。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到心理互换,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只有对学生有爱心,才会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才会站在儿童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查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否则的话,他就不可能去考虑效果,不会去注意工作方法,就会对学生动辄讽刺、挖苦。用一些学生接受不了的语言去批评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说班主任的爱心是在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位移法的前提。
另外,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儿童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不同,再加上每个儿童所生活的环境、经历不同,每个儿童的个性心理发展特点差异很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还要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进行了解,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关心学生。不仅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而且还要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来生活,把学生的喜怒哀乐看在眼里,放在心上,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总之,心理位移法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方法,班主任的爱心和对学生的了解是应用心理位移法的前提条件。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要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基础上,经常采用心理位移法去管理学生,就会使班集体形成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敬互谅的良好班风,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