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通络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HCY水平的影响
2019-10-08李方陈蓉蓉
李方 陈蓉蓉
摘要:目的 观察中风通络合剂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浆HCY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规范化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病科协定方中风通络合剂,对照组采用规范化内科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cy水平降低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风通络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疗效显著,能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化痰通络法;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8-0027-03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1]。其致死率和致残率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管损伤及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升高有关,是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2]。该病属祖国医学“中风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多变,众多医家从中风病因病机等进行深入的探索,总结出多种治疗方法,疗效突出。笔者采用中风通络合剂(天地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脑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5~82岁,平均(60.10±10.45)岁,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8岁,平均(62.10±11.41)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Hc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发布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中医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浆总HCY浓度高于15μmol/L[5]。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西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符合中醫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辨证属中经络-风痰阻络证;发病7 d以内;初次发病或者既往有脑梗死病史未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年龄在30-85岁的患者,男女均可;志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由肿瘤、外伤、血液及代谢系统疾病等引起的卒中患者;出血倾向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时间小于3个月;妊娠及哺乳期患者;服用B族维生素、叶酸患者;对本药成分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入院后2组患者均给予基于《指南》的规范化内科治疗。治疗组给予中风通络合剂,组方:天麻10 g,地龙15 g,僵蚕10 g,钩藤10 g,法半夏10 g,陈胆星6 g,橘红6 g,石菖蒲8 g,郁金10 g,赤芍10 g),每日1剂,水煎2次过滤取汁,300 mL早晚分服,连续服药14 d。
1.6 观察指标 (1)标本采集:血浆HCY分别于治疗第1 d和第14 d分别由科室护士抽取静脉血5 mL于干燥管中,送检验科检验。(2)疗效性评价:治疗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测定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评价)。(3)安全性评价①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尿素氮)等检查。②不良事件:包括过敏反应及严重不良事件。
1.7 疗效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6],根据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量表评分,比较2组治疗14 d后的有效率。基本痊愈:NIHSS 量表评分减少≥90%;显效:NIHSS 量表评分减少>45%,<90%;有效:NIHSS 量表评分减少≥18%,≤45%;无效:NIHSS 量表评分减少或增加<18%。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见表2。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 见表3。2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2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不参与蛋白质合成的含硫氨基酸,是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一种中间产物。研究表明:HCY滴度每升高5μmol/L,脑卒中风险升高59%,每降低3μmol/L,卒中风险降低24%[7],它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演变有密切关系,与脑血管病风险呈正相关[8]。HCY会使细胞处于应激状态,损伤内皮细胞,从而使动脉粥样硬化链启动加剧,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与心脑血管病关系密切,因此HHcy受到广大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控制HHcy的发生成为了干预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风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器密切相关,病性多为本虚标实。朱丹溪首先提出痰邪为患,力主中风“痰湿阻滞”说。现代医学有关痰的论述也很多,徐景藩[9]认为多种内外因致使痰浊内聚,阳亢风动时,肝风挟痰以致风痰相兼,痹阻经络,即成为中风-中经络之证。文献研究中指出有形无形之痰,均可用化痰法,针对风痰的致病特点,故治疗多选用熄风化痰之法。当代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病风、痰、瘀之间彼此依存、互相转化,风邪是致病之使,痰浊是致病之源,血瘀是致病之本,初期以风、痰为主,日久则气血痰凝,痹阻经络,形成风痰阻络证,治疗则强调风、痰、瘀同治,治痰需熄风,治瘀兼化痰,痰化风自消观点[10]。王少卿等[11]研究“方证相应”使用熄风法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结果发现熄风法较单纯使用化瘀法更有效。张占英等[12]应用祛风化痰通络法治疗风痰阻络证脑梗死患者,临床观察发现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唐世球等[13]对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HCY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化痰通络汤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HCY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依据痰瘀同治理论,笔者选用本科的协定处方中风通络合剂(天地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方中天麻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用于治疗眩晕、肢体麻木、手足不遂等,为治风要药,地龙通络平喘、清热定痉、利尿,用于治疗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高热神昏等。叶天士云:“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问,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故选用虫类药以增强活血化瘀之功,且用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活血化瘀类中药中,地龙使用频率高[14],两者共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治痰要药;橘红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胆南星祛痰、镇静、抗惊厥,三者共为臣药,石菖蒲开窍化痰,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痉,赤芍清热凉血、活血逐瘀止痛、散邪而泻肝热,僵蚕熄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共为佐使药,综观全方配伍得当,共奏熄风化痰,活血通络之效,切中“痰瘀”的病机,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麻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15],地龙有降血压、抗凝、抗血栓作用。赤芍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应用活血化瘀药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降血脂,抗凝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抗氧化等作用[16-17]。
本研究发现,中风通络合剂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HCY水平,切中病机,从而肯定了中医药对脑梗死危险因素干预方面的作用,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价格低廉,患者依从性较好,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开发院内制剂及新药研发提供了临床依据,找到了新的途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其干预调节机制尚不完全明确,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8.
[2]杜国英.高同型半胱氨酸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335-336.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19(1):55-56.
[5]赵广峰,李存明,董風林,等.化痰通络汤对中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临床观察[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7,23(2):115-117.
[6]The Four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erebrovascular Disease.Diagnosis of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InternalMedicine,1996,9(1):55-56.
[7]白佳璐,杨军.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9):13-14.
[8]梁雪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5(31):383-383.
[9]蔡永峰,招远祺.中风病[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
[10]庄志江.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型患者NSE/HCY因子影响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7.
[11]王少卿,高颖.以熄风法为例的缺血性中风方证相应疗效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6,35(11):1003-1005.
[12]张占英,赵永辰,王涛,等.化痰通络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568-570.
[13]唐世球,杨辉,周丽华,等.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0):1973-1975.
[14]郑薏,林国清,付铁彦,等.活血化瘀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2):84-86.
[15]周晓晖,林道强,莫小文,等.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海南地区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5(18):2734-2735,2736.
[16]黄港.中医辨证运用活血化瘀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88-89.
[17]朱成全,张玉亮,朱兆洪.银丹心脑通胶囊治疗老年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172-174.
(收稿日期:2019-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