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域下的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教育
2019-10-08张昊
张昊
摘 要: 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充分地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这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有力彰显。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层面,探究“以人为本”视域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依据,对当前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以期为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校大学生 自我管理教育
一、“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支撑依据
“以人为本”理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核心要素,就是不管在教学还是在管理中都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目的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意识进行培养。以人为本视域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理念,不是完全否定教师在教育和管理中的地位,实际上更需要教师职能和角色的转变,需要教师将自身定位于“引导者”和“辅助者”。教师的主要职能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手段”,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并非批判教师、学生地位和身份,而是转变教育方式和理念。可以将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看作“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探索和实践,这一实践有着可行的理论支撑。
(一)“以人为本”视域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教育学支撑理论。
教育学理论对教育活动做出明确解释,教育活动有着主客体的区别。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学生是管理和教育的主体,相应的也是管理和教育的对象。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具有能动性,只有他们对教育活动或教育内容进行内化之后才能受其作用。因此,可以说受教育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教育活动实现目标的关键。高校大学生实行自我管理教育正是满足了如此要求。
(二)“以人为本”视域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心理学支撑理论。
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类内源性需求正是学习。学习活动一方面需要外部环境对其进行强化,另一方面需要人们以主体角色进行学习,用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上,可以理解为学生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而非靠学校的教育管理进行自身的强化。学校的结业课程通常以试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实际上这是对学生内源需求的一种忽视。但是实行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正是体现学生主体能动性、满足内源需求的一种方式。
(三)“以人为本”视域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社会学支撑理论。
社会学认为人总是处于社会之中,在社会关系中相互发生关系和作用,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在社会中的互动和交往活动。人类的各种行为意义的产生是在与社会、与他人互动中所产生的。学校教育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种交互活动。从社会学理论看,以往的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较少,基本上都是教师主导一些,不管是教学还是管理。但是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视域下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一)信息网络化背景下,一些大学生认识自我能力缺乏。
学校的社会进修学生、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都是高校学生管理教育对象。国家教育部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工作意见时曾指出,当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改进和改进的关键所在是始终将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鉴于此,高校教师及党政团体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校中进行自我服务、管理及教育。国家及政府部门对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现状是一些大学生没有清楚地认识自我,在很大程度上使高校学生不能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同时现今信息媒体飞速发展,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各种负面和不良信息充斥于大学之中,一些学生难以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而难以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
(二)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管理的意志。
人类学习、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认知、意志及行动,而意志在人们学习、进步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能够促成人们对事物的进一步认知,进而付诸实践。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管理教育时,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实现学习和生活目标,都需要学生自觉、积极地调节、控制及监察自我。不可否认,高校的学习生活环境都比较宽松,相应的在開展学生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中,需要学生有更强的意志力督促自己。自媒体让高校学生变成“低头族”,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少,网络交际普遍增多,网络上的各种负面信息不断诱惑学生,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该如何调节和控制自我?现实状况是,当前的高校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呵护和溺爱,独立性较强,同时因为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过渡到高校宽松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内心本身就处于一种松懈状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互相攀比,这些都是大学生缺乏自我教育管理意志的表现,也是高校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三)高校管理过于直接,影响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效果。
学生主动意识及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是高校开展大学生自我管理及教育的本质所在。大学生自我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自我的管理和教育。现今,一些高校教育日常工作过于重视管理上的便利及教育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干预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学校的直接管理是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能力的培养及学生全面发生的忽视。高校管理形式及观念对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保障学生自我管理教育落实到位的外部保障条件。
当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校中不断深入和推进,高校普遍对这一教育理念给予重视。大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现已成为高校比较关注的一个研究内容。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大学,高校应当将学生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意识到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实行有利于学生在未来和社会接轨。
三、“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学生有效开展自我管理教育的对策
近年来,网络及自媒体快速发展,使得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流行起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观念和思想都在发生转变。高校管理教育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做出改变。
(一)转变管理教育思想和理念。
2003年美国新闻媒体中心的克里斯威及谢因波曼将自媒体这一概念展现给世人,他们将自媒体概念解释为,人们通过数字科技手段联系到全世界最先进的知识体系,可以通过数字科技将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见解传递给世界。现今我国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比较典型的自媒体工具有微博、微信、QQ及微博等。通过这些自媒体软件,人们在无限的网络世界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想。自媒体的特点在于其具备较强的互动性和信息的庞大性,同时又因为其具备即时性和操作简便的特点,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因为网络信息的庞杂性,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存在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相应的自媒体让高校管理教育工作有了新的突破口。
(二)创新学生管理教育方式。
管理教育工作不能脱离学生,只有和高校的日常管理和学习练习起来,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会对学校更加信任。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教育效果才更加明显。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也是一样,高校可以充分运用自媒体这一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学校才能更近距离、更及时地掌握學生的所想所需,进而对于学生的需求做出有针对性的计划。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大学中一些先进分子的带头模范作用,比如学生干部和党员等。对学生中的一些精英群体进行宣传和表彰,让这些学生成为群体中的明星,进而营造出争先的良好氛围,让广大学生学先进、争先进。让学生走上关荣台,发挥自我管理教育作用,进而提升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教育的实效性。
(三)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管理组织。
学生是构成学生自我教育管理团队的主体,学生自我管理教育构成中学生管理组织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校培育和发展的学生管理组织要具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及自我教育功能。学生管理组织的主要作用是为广大学生服务,学生管理组织要尽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以此进行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管理组织要对学校的各种职能部门进行辅助,对校园活动、学生生活学习进行关注,建设有利于学生互动、交流、学习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的各种信息,同时收集学生对学校的各种建议和意见,然后将学生反馈的信息整理给学校相关部门。
四、结语
高校学生自我管理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在学校中通过自我管理和教育,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养。同时,高校学生要充分地认识到对自我管理和教育的意义,加强对自身的约束,进而实现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小兵.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3(2).
[2]任自然.辅导员在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的作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3]叶荣国.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思考[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4]吴绍芬.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教改纵横,2010(3).
[5]曾赛刚,杨庆玲.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出的背景、理论依据及意义——以法学本科教学为视角[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