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许浑的下第诗
2019-10-08陈慧敏
陈慧敏
摘 要: 晚唐诗人许浑早年应举期间作过多首下第诗,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他的应举生活,可见他早期诗风的特点,与晚年诗风不同,表明了晚唐科举制度的严酷,是研究杜牧诗风演变及晚唐科举史和文学史的重要史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许浑 下第诗 艺术特质
一、许浑下第诗的成因
下第诗是举子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后所作的诗,反映他落第后离开科场的生活和心态。广义地说,包括写自己和写他人的两种情况。据统计,许浑的下第诗有25首。出现的背景是科举制度的普遍推行。许浑元和初年入科场,在举场徘徊二十余年,直至大和六年才登进士第,其中有不少好诗。此类诗歌的成因是三方面:
一是百里挑一的科举制度。杜佑《通典》:“开元以后,四海宴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两千人,少由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1]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唐代进士科所取的人数,前后期有所不同,但大致在三十人左右……进士、明经加起来,也不过占考试者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可以想见,风尘仆仆奔波于长安道上的,绝大部分是落地者。”[2]报考人数过多,录取比例极少,这是造成许浑多次落第的关键原因。
二是科举制度的不公平。任何制度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唐朝科举制并不像宋代那么完善,仍带有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某些痕迹。如看重名公巨卿评议,录取时可接纳有声望者的荐举,改卷时不糊名。甚至知举者阅卷后所拟名单,在正式放榜前,须亲自送宰相过目,如果宰相对榜中的名单有异议,就可调换。这就形成舞弊风气,使那些没有特权的文人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度过一生。许浑所处的晚唐,社会腐败,宦官当权,藩镇膨胀,科举制度遭破坏,各种弊端更加显现,贿赂内定层出不穷。再加上战乱,国家疆域日蹙,一般士人做官的机会非常少,许多才士长期困顿,甚至终身不第,因此有“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许浑,《唐才子传》以为高宗朝宰相许圉师之后[3]。但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名门的文人,命运却是不幸的,家族发展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没权没势的他空有一颗渴望入世之心,在晚唐社会,即使富有才华也屡屡下第,留下一首首无奈悲愤的下第诗。
三是耿介正直的个性气质。在唐代,由于进士科录取比例极少,许多下层文人纷纷走上干谒道路,因此唐代行卷风气盛行。最著名的便是朱庆馀请谒水部郎中张籍。但许浑不耻于此,有坚贞不屈的人格,更无请谒诗。即使及第任官后,其刚方苛严的性格也未改变。任命监察御史时,不肯阿附权贵,不能见容。大中十二年盐州刺史刘皋遭宦官杨玄价诬构被杀,即作《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力讼其冤[4]。刚正性格是其屡试不第的一个原因。
二、许浑下第诗的思想内容
许浑下第诗的思想内容分为四类:
(一)对家乡的思念
长时间的离家应举,久羁京华,归家无期,再加上传统文人对家庭的看重,落第后愁绪万千,于是思乡怀友的传统主题便被寄寓在下第诗中聊以自慰。如《长安旅夜》:“久客怨良夜,西风吹雁声。云移河色浅,月泛露华清。掩瑟独凝思,缓歌空寄情。门前有归路,迢递洛阳城。”[5](6040)写自己在吹西风、闻雁声的深夜,思念家乡无法入睡,只能通过缓缓的琴声与歌声来遥寄感情。又《下第怀友人》:“独掩衡门花盛时,一封书信缓归期。南宗更有潇湘客,夜夜月明闻竹枝。”[5](6138)远在他乡,只有通过书信作为沟通桥梁,聆听竹枝词缓解思念的情愁。
(二)落第后的无奈别离
有学者统计,唐代下第诗中,送别诗占了三分之一,可见比重之大。许浑的下第诗中,送别诗是最多的。诗中内容有因落第而产生的失望、羞愧颓废等情绪。如《送杨发东归》:“江花半落燕雏飞,同客长安今独归。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著别时衣。”[5](6137)作于杨发及第归吴省亲时,许浑与杨发一同应试,如今却只有杨发荣归故里,而自己却是第二次落第,羞愧不已,一个“羞”字足以表达落第后的羞愧。此外还有一些鼓励劝慰落第友人的诗,如《送文明下第鄜州觐兄》:“征车天一涯,醉赠别君诗。雁迥参差远,龙多次第迟。宁歌还夜苦,宋赋更秋悲。的的遥相待,清风白露时。”[5](6070)是送别落第好友所作,借鲤鱼登龙门即成龙的传说来表达慰勉。又如《别张秀才》:“青桂一枝年少事,莫因鲈鲙涉穷秋。”[5](6100)反用张翰故事,鼓励友人积极入仕。其送别诗中还有希望归家的友人能够给自己带来家乡讯息的。如《送王总下第归丹阳》:“凭寄家书为回报,旧居还有古人知。”[5](6102)希望友人来年应举时能将故乡事物告知。还有些留别诗表达羁旅的孤独,如其《下第别杨至之》写远离故乡,羁旅漂泊之感。
(三)怀才不遇的感伤
许浑生活在科举制度混乱的晚唐,理想价值难以实现,内心多怀才不遇的感伤,如《下第贻友人》:“身在关西家洞庭,夜寒歌苦烛荧荧。人心高下月中桂,客思往来波上萍。马氏识君眉最白,阮公留我眼长青。花前失意共寥落,莫遣东风吹酒醒。”[5](6099)“荧荧”“苦”“寒”将目前的愁苦状勾勒出来,颈联表达希望能碰到像阮籍这样的眼才之人,尾联抒发失意寥落之情。又《长安岁暮》:“独望天门倚剑歌,干时无计老关河。东归万里惭张翰,西上四年羞卞和。”[5](6086)借卞和獻玉的典故暗示自己的怀才不遇。
(四)屡试不第的愁苦
许浑渴望仕进,但这条路漫长坎坷,身体积劳成疾。身体的疲惫及落第的打击,使他内心充满愁苦,因此诗中抒写常年应举的艰辛和落第对身体的损害。如《将离郊园留示弟侄》:“身贱与心违,秋风生旅衣。久贫辞国远,多病在家稀。山暝客初散,树凉人未归。西都万馀里,明旦别柴扉。”[5](6050)“久贫”“多病”反映出诗人长久以来的生活状态。全身心准备科举考试,生命在慢慢消耗,参加考试的次数越多,不仅物质上会越来越贫穷,精神上也会越来越愁苦。其《下第归蒲城墅居》:“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5](6076)《题愁》:“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5](6080)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三、许浑下第诗的艺术特质
(一)善于选取生活中的意象
仔细分析可发现,许浑下第诗中选取的意象是自己周遭环境中的事物,这与他生活的时代及诗风演变有关系。晚唐诗人笔下意境没有盛唐壮阔,他们“唯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6]。通常选取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意象来表达感情。许浑亦是如此,如其《下第归蒲城墅居》:“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薄烟杨叶路,微雨杏花村。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5](6076)屡试不第,有时在崇圣寺过夏,有时在杜陵课业,“蒲城墅居”也是诗人落第后的课业处之一。“九门”即“京城”,诗人怀着落第后的沮丧心情离开京城回课业处,内心是悲伤的,因此眼中的事物也是萧瑟的。“薄烟”“杨柳”“微雨”“杏花”“牧童”“邻翁”,选取的意象都是诗人目光所及之处。又如其《寓居圣崇寺怀李校书》:“几日卧南亭,卷帘秋月清。河关初罢梦,池阁更含情。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前年共游客,刀笔事戎旌。”[5](6078)是诗人下第后居崇圣寺所作,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诗人难以入睡,看着眼前之景,想起曾经的好友,如今在从军幕中,不免感慨万千。
(二)诗风清丽淡冷
许浑生活的晚唐社会腐败。即使心中希望积极入世,但绝望的时代也让他渐渐明白,以自己之力无法挽回,因此失去了对政治的热情,对人与事表现出淡泊的态度,即使心中仍有不甘,也有意地调节抑制,“化悲愤为和平”,使自己向淡泊宁静的方向寻求解脱。因此,在许浑的下第诗中,并没有那种直接强烈的批判谴责,只是缓吐心中不快。如《下第贻友人》:“花前失意共寥落,莫遣东风吹酒醒。”[5](6099)心中的寥落用酒來慢慢冲淡。甚至产生对隐逸的向往,如其《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怀土泣京华,旧山归路赊。静依禅客院,幽学野人家。林晚鸟争树,园春蝶护花。东门有闲地,谁种邵平瓜。”[5](6056)内心怀着广大抱负来到京城,可屡试不第,暂居禅院,鸟儿绕树,蜜蜂护花,农家生活图景令人向往。前人谓许浑“诗格清丽”。这体现在他的诗中多“水”“雨”“雾”“露“雪”等色调偏于清丽、朦胧、湿润的意象,因此被誉为“许浑千首湿”,且尤喜对偶,诗中不少意象都对偶工整,精致工丽。这一写作特点在其下第诗中也反映出来,如《长安旅夜》:“云移河色浅,月泛露华清。”[5](6040)《别韦处世》:“秦原向西路,云晚雪霏霏。”[5](6048)《下第别友人杨至之》:“花落水潺潺,十年离旧山。”[5](6050)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闲旷,甚至萧瑟的意境,体现诗人淡漠的情绪。
(三)喜用典故
许浑的下第诗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喜用典故。典故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古代文人极其喜爱,因为我国古诗讲究一种含蓄美。在这一点上,许浑与晚唐其他诗人有区别,多数晚唐下第诗是不喜用典故的,这与晚唐诗风走向通俗化有关系,诗人追求通俗易懂,例如杜荀鹤,有学者评价:“他不喜用典,不事雕琢,而是将声律对偶与浅近通俗的语言结合起来,叙事抒情委婉流畅,如话家常。”[7]如《下第东归别友人》:“年华落第老,歧路出关长。”[5](7942)许浑却喜用典故,下第诗中经常出现。《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长安岁暮》《留别裴秀才》《瓜州留别李诩》中都以“卞和献玉”的故事暗喻自己的怀才不遇。在《再寄殷尧藩》中用“到蓬莱”暗喻“登科”安慰落第友人。《别张秀才》中反用张翰事来鼓励友人。《送李文明下第鄜州觐兄》中用“宁戚夜歌”的典故来表达内心的愁苦。
许浑的诗歌善于选取身边意象,诗风清丽淡冷,且喜用典,这既是其诗的一大特色,又是历代学者对其争辩不一的地方。褒者如韦庄云:“江南才子许浑诗,字字清新句句奇。”称其诗格清奇。贬者如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十七:“晚唐许浑诸子,偶对工巧,而意多牵合,声韵急促,而调反卑下矣。”[8]虽然历来对许浑诗褒贬不一,但其在晚唐文学上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将其与杜牧、李商隐、温庭筠并推为“晚唐铮铮者”[9]。因此,研究其下第诗不仅有助于更深入了解他的生平与创作,对探究科举制度与晚唐文学的影响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杜佑,著.颜品忠,点校.通典·卷十五·选举三·历代制下[M].长沙:岳麓书社,1995:183.
[2]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序[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5.
[3][元]辛文房,撰.徐明霞,校点.唐才子传[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8:87.
[4]罗时进.丁卯集笺证·前言[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4.
[5][清]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余恕诚.唐诗风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26.
[7]董乃斌,吴庚舜.唐代文学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484.
[8][明]许学夷,撰.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9][明]胡应麟.诗薮外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87.
[10]龙丽.晚唐下第诗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