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部控制的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防范研究

2019-10-08宋金杰李荣霞刘国峰

商业经济 2019年9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内部控制高校

宋金杰 李荣霞 刘国峰

[摘 要] 随着高校固定资产规模的不断增加,面临的资产流失风险也越来越严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固定资产配置、采购、使用和报废以及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过程中均存在流失的风险。要想更好地规避高校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首先应该识别隐藏于资产管理活动中的固定资产流失风险;其次分别从单位和業务层面分析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出现的原因;最后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管理优势,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良性运行和发展。

[关键词] 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防范;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9-0099-0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scale of fixed asse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isk of loss of asse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is not in place. There are risks of loss in the process of allocation, purchase, use and abandonment of fixed assets and accounting of fixed assets. In order to avoid the risk of loss of fixed asse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should first identify the risk of loss of fixed assets hidden in asset management activities; secondly, we should analyze the causes of loss of fixed asse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both the college and the business levels; finally, w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management advantage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overall planning on the existing fixed assets for achieving sound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oss of fixed asset, risk prevention, internal control

一、引言

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三大攻坚战”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行体制下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使国有资产在单位运行中发挥最大作用,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而固定资产是高校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随时可能阻碍这一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一是固定资产流失的现状以及从制定政策法规、完善规章制度、加大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对策;二是固定资产流失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机制研究,其中流失风险的分析主要包括风险等级划分不全面、对风险点的识别不准确、监管流程不到位等原因,防控机制的研究主要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健全制衡机制、公开透明处置资产等;三是通过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从而控制资产流失风险,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由此可见,现有研究中涉及的资产流失风险防范措施涉及方面很广,但是,不同资产有不同的特性,管理中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如何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有效地防范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有效防范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首先应该识别隐藏于资产管理活动中的固定资产流失风险;其次分别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分析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出现的原因;最后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管理优势,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统筹规划,实现良性运行和发展。

二、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的识别

识别固定资产流失风险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基础。资产流失风险可能存在于资产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准确地识别风险是保证后续程序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的识别,主要从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活动两方面进行。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

1.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有待落实,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目前,各大高校结合自身情况分别制定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表面上,财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等均有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职能,但实际上对国家资产管理的职责权限并不清晰,遇到突发状况相互推诿责任,并未形成完整有效的资产管理体系,各部门的管理责任并没有落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广大师生对教育需求的提高,高校固定资产日益复杂化,如果不及时制定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保证各部门对资产管理的衔接工作高效运行,会造成高校固定资产的流失,使其安全性受到威胁。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资产账实不符。高校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低价位固定资产和高价位固定资产。低价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图书、家具等。统一购置的家具分配到学生教室和教师办公室。但是,对于这些家具的后续管理便无人问津,没有人对其进行定期的盘点清查,存在“账面记载,实物毁损”或“账面处置,实物存在”的现象。高价位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大型仪器设备、房屋、建筑物等。据统计,全国高校仪器设备有20%以上处于闲置状态,价格昂贵的大型科研设备利用率最高不超过15%。由此可见,高校固定资产并未被有效利用,依然存在高校固定资产流失现象。

3.固定资产配置不合理,存在资源浪费现象。由于专业限制,大部分理科类专业需要实验室来完成教学任务,各大高校为此类专业学生准备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器材,而文科类专业只是运用课堂讲述的传统方式,只需要教室便可进行教学,教学成本相对很低,有的高校甚至对文科学生课下学习无处可去的现象视而不见。高校在进行资源配置时,明显的表现出“重理科,轻文科”的现象。高校资源配置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导致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

(二)固定資产管理活动方面

1.固定资产采购活动中的流失风险。固定资产的采购到报废所经过的流程都是动态的、相互联系的。高校固定资产的采购主要包括政府集中采购和未纳入政策的自行采购。政府集中采购各环节会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做好预算、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公正采购,相对能优化资产购置;未纳入政策的自行采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对于公立学校而言,政府拨款所占份额高达50%。然而,对于部分采购活动,有时由一人完成采购、付款、验收入库等多个环节,与会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有很大冲突。从而很有可能出现舞弊的现象,增加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

2.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流失风险。高校固定资产分为经营性固定资产和非经营性固定资产。对经营性固定资产疏于管理,不按规定进行评估检查,对资产的毁损毫不知情;非经营性固定资产是高校完成各项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物质基础,大型仪器设备长期闲置、疏于管理,高校闲置资产的占有率竟高达4%,大型设备共享机制不健全,据调查,某高校进行资产处置时发现,1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有251台,其中有78台设备的使用率低于50%,固定资产流失严重,造成资源浪费。

3.固定资产报废过程中的流失风险。各大高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固定资产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需要被淘汰的固定资产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高校中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在报废过程中随意找老师进行评估,通常不会再考虑对该类固定资产进行维修后是否仍具有使用价值,有的到达使用年限但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也会进行处置,弱化了处置资产的效益,加剧了固定资产的流失。

三、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成因分析

分析固定资产流失风险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环节。不同资产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所对应的风险等级就会有差异,相应的防范措施也会不同。

(一)单位层面分析

1.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于资产日常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状况,管理制度有明确规定的,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解决问题,对于实际发生但制度没有规定的突发情况,需要管理人员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职业判断,不同的管理人员应对突发情况会有不同的反应,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了很大的灵活性。

2.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高校资产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固定资产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二)业务层面分析

1.固定资产购置未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大高校关于购买仪器设备的规章制度各具特色,而部分采购人员总是可以避开规定擅自行动,变相的进行操作,违反公平公正原则。

2.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不加节制、浪费现象频频出现。出租出借固定资产疏于管理,评估工作不能按时进行,使用情况没有按时记录,收取的租金未能及时入账等。另外,各学院和实验室为了鼓励广大师生创新研发,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过程中,有的学生并不了解情况将许多零部件按照耗材进行处置,无形中增加了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

四、高校固定资产流失风险的防范

防范国有资产流失风险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根本目标。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优势应用到日常资产管理活动中,同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理念在资产管理中的保障作用,做到人与技术的完美契合。

(一)宏观层面

防范固定资产流失风险,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首先,完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互联网平台制度,建立健全管理部门。好的制度体系能够促使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活动中,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的规定管理平台,保证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能正常有序进行,进而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其次,引进互联网技术型人才,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对兼备管理能力和互联网技术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校应该引进互联网技术型人才,对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培训,培养具有先进技术和较强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各大高校内部现有资产管理人员,应培养其责任意识,切实关注资产动向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在资产使用过程中的浪费现象,与技术型管理人员进行及时地沟通,使固定资产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服务于广大师生。

(二)微观层面

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优势应用到日常资产管理活动中,通过云计算、数据库和智能终端等技术,将资产管理活动从购置到处置整个流程在技术平台上完成。首先保证平台的管理、维护、系统更新和监督等;其次对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整个流程的管理工作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完成,购置的资产直接计入平台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对于资产的出租出借更是要严格把关,收取的租赁费要设立专门的资产账户来体现,对出租出借资产的使用情况更是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防止虚假入账、挥霍资产带来的固定资产流失现象发生,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也不能松懈,账簿、平台、实物资产同时处置,做到账实相符。同时对于平台中的数据要进行备份,对于平台的管理,技术型管理人员要定期维护、更新系统,保证平台能够时刻运行,以此实现高校固定资产的动态化管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固定资产流失的成因有其独特之处,风险主要存在于资产管理制度和资产管理活动中,要想更好地规避高校固定资产流失的风险,将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程序应用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的互联网平台制度,引进互联网技术型人才对平台进行维护,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得在平台上进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能够规范进行,减少固定资产流失风险,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杨诚,袁媛,梁荔.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创新[J].财会月刊,2018(7):55-62.

[2]迟玉收,胡永保,管文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变革[J].教育研究,2018(8):56-60.

[3]郭娟.基于业财一体化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优化[J].会计之友,2018(9):156-160.

[4]王玉香.公立高校固定资产有效管理的策略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0):260-262.

[5]卢琇,宋伟.高校报废资产处置的规范化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4):248-250.

[责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内部控制高校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