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9-10-08王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

王芳

【摘要】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小学数学是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的一门主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扎实数学基础为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地基,将数学与生活灵活的结合等。小学数学灵活易变,因此多元化的数学教学理念在数学当中的应用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152-01

新课程改革强调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多元化教学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首要选择。我们要在保留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探索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贴合现代化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在完成扎实的教学基础之上,让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一、多元化教学的作用

1.锻炼学生探究能力

当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独立思考,有较好的自主探究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上更是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崇尚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数学能力。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应试教育的考核,弊端就是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了局限性,遇到问题只会呆板的用教师讲授过的方法,不知灵活变通,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新教育背景下的多元化教学强调教师是学习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主体。采取同桌之间交流学习、小组学习、班级之间交流学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数学学习的方法、特点、规律。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教学逐渐的在全国各地开始普及。传统的教学课堂老师只拿一支粉笔给学生教授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思维不发达,数学上涉及到的很多空间知识他们往往不能理解。而多媒体教室中,各种软件、视频的应用,不但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抽象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理解,还能够通过在教学中应用相应的动画、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教学手段得到充分发挥

现代教育提倡人的终身学习,教师要在扎实掌握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科技手段,并将学到的教学手段贯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这不仅是多元化教学的作用之一,也是新课标改革对教师队伍提出的更高要求。现如今是信息化社会,网络发达,教师可以容易地找到很多教学相关的资源,学习不同的教学手段,足不出户就能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小学数学的发展,为小学生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二、多元化教学的应用

1.情境教学,增加学习趣味性

情境教学是让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是加深印象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尤其对于小学生的年龄问题,他们对很多事认知不全,这时候通过情境进行引导,可以让他们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知识点的讲述过程中,老师要积极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小学生的思维就像平静的湖面,设置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就像是向湖面扔一块石子,有了这个刺激,就会激起思维的浪花,也正是通过这种刺激,让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去学,学生学的会更快更好,老师也会教的更加轻松。

2.小组合作,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小组合作,就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在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中,组员之间要发挥各自所长、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数学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利用小组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融入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数学学习氛围中,最终实现教学目的。小组学习的开展,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中,要求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综合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动手能力等等,然后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搭配分組,要求一个组内,有学习能力好的、有理解能力好的、有动手能力好的、有领导能力强的、有擅长思考的等等。分组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要避免是随机分组,因为随机分组不能让这个小组成为一个最优的团队,不能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要严格落实提出的分组要求,做好分组工作,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最优化。

3.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也就是新课标提出的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的要求,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学生出现的不知道学什么的问题,在上课前老师先将本节课所涉及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提出,然后带着问题,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这样学生听课过程中就会带着问题,也会在上课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的答案,如果他们自己在听课过程中没有得到答案,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样有目的性的学习,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让课堂质量得到提高。在课堂结束后,老师还要提出比课堂中解决的问题相对难度高一点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解决,这样,可以让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得到巩固,让学生真正掌握该知识点。做到以上要求,也就满足了前面提出的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的要求,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学习的技巧,形成数学思维,为今后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构建互动课堂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新课标确定了教师学习引导者的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但引导的意义不低于主体的意义,反而是对教师教学的更大考验。小学生大都活泼好动,良好的互动有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课堂纪律的维持。其次,构建“互动课堂”能够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感情,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通过互动,教师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自身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总而言之,学习不只是单独个体的行为,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同样重要。

教育具有多样性,不是一件能简单完成的事情,但是通过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教学理念,不断反思学习,就成了一件不能说不简单的事情。小学数学的教学属于人的启蒙教育阶段,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更要提高对自身的要求,运用多元化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夯实数学的基础,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1]赵冬臣,马云鹏,张玉敏,等.小学数学课堂师生话语的定量研究——以13节优秀课例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12).

[2]石芳.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模式探讨[J].才智,2014(09).

[3]陈保平.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探究能力小组合作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