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9-10-08卢春香
卢春香
【摘要】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首先,小学数学知识是学生开展理化学习的基础,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后续的学习难度;其次,小学数学与大众的生活之间具有较为直接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但是,在小学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使得其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较大的学习障碍。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形结合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形结合 教学应用 教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127-01
在小学教学阶段,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教学的抽象性以及复杂性比较强,整体的难度较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们就需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结构,结合数形结合的理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分析渗透,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此外在结合这一思想进行教学时,教师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习能力, 适当地调整教学难度,保证学生的稳定发展。
一、应用数形结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缺乏,使其在进行习题解答的过程中很难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最终形成教学障碍[1]。其次,在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具有较高抽象性的知识,例如几何图形、一元一次应用题以及统计概率等等。倘若结合传统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那么就无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造成教学影响。因此,在开展抽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融合数形结合的思想,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鸡兔同笼”的相关应用题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开展如下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只小兔子以及两只小鸡,并用红色的粉笔画出它们的脚。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在黑板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通过计数,学生会给出“4个”这个正确的答案。之后教师可以继续进行提问“那这四个小动物分别是什么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当学生能够发现两者在脚的数量上存在不同时,教师们就可以引进鸡兔同笼的相关问题,加大教学的深入,引导学生对这一类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学习,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
二、应用数形结合,完善学生的思维框架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陶行知先生的生命教育理论逐渐开始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并开始被教师们广泛地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在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中,其曾经指出“生活即教育”,意思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生活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2]。所以,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站在生活化的理论上,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推动学生思维框架的形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与生活内容相关的知识,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几何运算时,就可以开展如下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学课件,并在课件中制作一些简单的碗盘的图片。在正式教学时,教师们可以先为学生提出一个教学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家都有没有帮爸爸妈妈洗过碗呀?”当得到学生的回应后,教师们可以调出教学课件,并为学生营造好教学的情境“今天壮壮同学在家里也帮妈妈洗碗了,但是由于他的不小心,造成了一些问题,你们能够帮助他吗?”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洗碗以及不小心摔破碗的情境引导学生对碗的数量进行计算,在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德育思维,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應用数形结合,加强学生的知识记忆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最常接触的知识类型就是定义以及公式。在解题以及学习的时候,公式会为学生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在小学阶段,教师也通常会组织学生背诵大量的公式内容。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数学公式的种类比较多,其中的差异性比较小,在记忆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混乱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会因此丧失学习的积极性[3]。因此,在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学习记忆时,教师就可以对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应用,通过图形引导学生形成记忆,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比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记忆长方形的周长以及面积公式时,就可以进行如下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然后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周长的定义。比如,教师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围着长方形划一圈,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周长,并给出学生不同边长的长度,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解释以及图形内容进行边长计算;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面积的相关知识,在另一个长方形上,应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对长方形内部的范围进行描画,并渗透相关的定义理念。之后结合相同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计算,以此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四、应用数形结合,拓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理论性的定义以及公式知识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数量关系的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通过口头叙述的方式讲解这部分内容,加之学生对教师的恐惧以及敬畏,使得其自身无法深入了解知识,也不敢与教师进行沟通,最终造成教学障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将数形结合的思想与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加强学生理解,拓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单位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通过植树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转移,通过多媒体设备制作植树问题的表象内容,加强学生思维的发展,以此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此外,在结合这一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证数形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连接性,以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合理的教育渗透[4]。
综上所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味地引导学生进行习题训练是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的,甚至这种过于枯燥的教学方式还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对学生形成较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思维中,教师就可以对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合理的应用,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研究,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
参考文献:
[1]房久波.数形渗透,思维开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179.
[2]胡香敏.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180.
[3]韩英,殷爱明.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9(01):83-84.
[4]张德飞.“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8(3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