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高效课堂”
2019-10-08刘国辉
刘国辉
记不清从何时起,“高效课堂”的话题犹如一阵旋风刮进中小学校园,以“高效”为议题的各种活动和要求接踵而来。如花样翻新的教学模式纷纷出炉,以课堂模式改革为重点的“高效”公开课、比赛课也相继登场;以“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为主导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时尚”;以“教学手段现代化”为标志的先进的多媒体覆盖了城乡各级各类学校……这些教育策略和手段让人为之一振,似乎契合了新课改的理念。但在具体操作中却有令人担忧的问题。下面撷取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时尚”的教学模式掩盖了教学的内在规律
谈到“高效课堂”,课堂“模式”是避不开的话题。我们把目光投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当时的教改开展得如火如荼。但目光大都聚焦在教学方法(实际就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上,精心雕琢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引进所谓先进的教学方法成了那个时代的热门。结果不顾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生吞活剥,“大跃进”式的课堂改革达到空前,最终教师失去了个性的发展,教育质量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提高。然而,时至今日,我们仿佛又回到了老路上来。比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辽宁沈阳立人学校的“124”模式,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五环大课堂”等等,不一而足。仿佛有了这些“模式”,课堂教学就会奇迹般地高效起来。于是诸多学校纷纷前往学习,回到学校亦步亦趋地进行模仿,结果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然者何?只重视教学外在的表征,而忽视教学内在的规律所至也。
曾经参加过一次“高效课堂”研讨会,听了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模仿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上的一堂课,老师让同学们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把对课文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手法等一段一段地写在教室四周的黑板上。课上,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出一到两名同学作为代表到黑板前进行交流——其实就是读自己提前写在黑板上的文字,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不时地进行点评。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其他同学都是在静静地看和听,即便是有一两个同学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是机械地读自己课前准备好的材料。那么我们不禁要问:这既然是新课,不是应该深入到文本中对语言进行细加品味和体验吗?课堂上学生对答如流,足以说明学生在课下已经把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那么这节课还有上的必要吗?继续追问的话,公开课应该是我们平时教学的一种示范。别的不说,就学生在课前往教室四周的黑板上撰写那么多“体会”这一条,课课都这样做能实现吗?我私下问身边一名同学平时上课也这样上吗?这位同学回答根本不这样上。他接着说,为了准备这次课他们耗去了多个晚自习(黑板上的内容均是住宿学生完成的)。
无数事实证明,别人总结出的教学方法固然好,但不能机械地套用,否则教学改革就有可能走进死胡同。“语文教学是个人技巧性很强的活动,其效果是通过个人的观察和实践才能得到,而这种实践又多半无法按一定的法则进行,而要由实践者个人的知识、经历和个性来决定。”(朱绍禹)前些年,有人曾感叹钱梦龙老师的课,也有人想复制他的课,可形式是可以复制的,但其中的“味”却是怎么也复制不出来的,因为这“味”是钱老师集几十年教学智慧于一身,是一生的教学智慧在一节课上的体现。
二、“泛化”的合作学习,丧失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切感悟
“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称为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亮点。这是针对以往教师过分“统治”课堂,将学生置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继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提出来的。其实,我国第一部教育论著《学记》就提到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之谓摩。”曾几何时,以“小组讨论”为主的合作学习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管学科性质,也不管问题有没有必要讨论,一律安排合作,弄得课堂“热闹”非凡。似乎“消停”了一段时日,时下突然“东风”又起,有的教研部门以“命令”的方式,要求学校必须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不可否认,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得好,的确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然而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对“合作”理解得不深以及“功利”思想作怪,使小组合作走向概念化、标签化的俗套。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小组讨论似乎成了落实新课改精神的一种“装饰”。如,当教师宣布小组讨论开始后,学生便四人或六人一组地坐在一起,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过后,教师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张嘴便是“我怎么怎么看”,教师在提问时也说“你认为如何如何?”……在这里,从学生的“我怎么看”和教师指向的“你如何看”,仍然是个体行为。更有甚者,合作完了,教师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进行总结或是评点,便宣布进入下一个环节。表面上是“合作”了,实质仍是“各自为战”;形式是组成了小组,实际就是换了一个位置而已。
二是只考虑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首先表现在教师设计的讨论问题思维价值低,甚至没有思维价值。问题呈现以后,学生马上就能从书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其次,教师设计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给学生合作的时间过短,学生围在一起不到几分钟,有的连问题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已经宣布结束了。学生答不上来,没办法,教师只有自己讲了。
学习方式的转变同其他教育行为一样,必须要从实际出发,该讨论要讨论,该读书的必须让学生读书。尤其是语文学习,我个人认为,尽量少一些讨论,多给学生静心读书的时间。在此问题上,不如我们的古人做得亲切、实在。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而努力地钻研才会彻底领悟。他非常重视学生自己钻研、自己探求,因为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朱熹认为:“读书是自家读书,为学是自家为学,不干别人一成事,别人助自家不得。”如果真正理解什么是阅读的话,就会明白读书讲究的是养心静气、沉潜涵泳,忌讳的是别人打扰,那是一种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的过程。每一次阅读都是无可替代的一段段完整的生命体验。试问,我们动辄讨论、分析的课堂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吗?
三、现代手段的“装饰”效应,使我们的教学过犹不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寻常百姓家”,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和一块黑板的时代的确一去不复返了。各种多媒体(电子白板、触控一体机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说,已成了新时期课程改革和办学条件改善的一道亮丽风景。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装饰”效应,导致我们的教学过犹不及。
曾经看过一位老师执教一年级《小池塘》的课例。文章堪称一篇美文:“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邊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课是从朗读开始的。读完第一段,老师在多媒体上出示第一幅图片——“像明亮大眼睛”的小池塘,孩子们一下子把目光全都集中在屏幕上,老师兴奋地说:“大家说,像不像明亮的大眼睛?”“像!”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老师接着问:“大家看池塘边的芦苇又像什么?”“像长长的睫毛!”其实这个问题是多余的,因为答案是书里现成的。
老师继续朗读:“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月亮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然后展示两幅图片,内容是白云、太阳、月亮和星星倒映在水里的情景……
说实话,老师的基本功不错,课堂上的气氛也活跃,字认识了,词语也学会了,课文中的答案也找到了,该解决的问题似乎都解决了,但给人的感觉是这节课缺少一种厚重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在发展语言的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从上述的教学片段来看,小池塘的图片有了,学生的思维却没有了;课看上去很严谨、很扎实,但是学生的认识是表层的,只是知道了“什么”,没有“为什么”的深层叩问。这样过早地进行多媒体演示,把教学中有价值的东西,即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掩盖了,人机对话取代了师生之间的思维交流。说白了,教学目标可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但是课程目标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