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目标转译中“检查单”的设计和运用

2019-10-08仇闽燕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板块目标设计

仇闽燕

课程改革进入“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总目标”阶段后,教学目标的设定越来越得到重视。不少学者发出呼吁:教学目标不应是自上而下的“命令”,而应该是源自学生学习需要的,以学生为主体来提出的学习愿景,教学目标应该转译为学习目标。这一“转译”意味着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目标不再仅由教师确定、教师执行、教师检测,而转为由师生共同商定,在学习过程中共同执行,学习后共同检测,这样学习才能真正发生改变。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译确实有多种策略、途径、方法。本文与一线教师分享的是“检查单”的设计和运用。

乘坐飞机时,乘务长和乘务员在起飞、下降等环节,都要对照‘‘检查单”对操作进行检查。通过搜索发现,不单是乘务员有“检查单”,包括机长、副驾驶在内的各个岗位,都有不同的“检查单”。例如“波音737系列飞机飞行操作快速检查单”大概是这样的——

飞行前:

氧气——测试,100%

导航转换和显示开关——正常,自动

停留刹车——刹住

发动机启动手柄——切断

起动前:

驾驶舱门——关闭并锁上

旅客信号—锁上

方向舵和副翼配平——灵活,0位

滑行和起飞简令——完成

在每一次的飞行过程中,机组人员都会执行这份“检查单”。他们两两配合,一个人读,一个人检查,逐项核对,以免遗漏。奇怪的是,他们每次都要拿着检查单读。我曾经专门询问过机组人员:“读了这么多次,绝对能背下来吧?”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出于谨慎,操作流程规定还是要“照单念”。于是,我不禁又对“检查单”到底有什么特点产生了兴趣。

第一,分板块罗列。“检查单”是流水账,但也不是笼统的。它分成几大板块,各板块中的内容又有细分。第二,分步骤呈现。在每个阶段该做什么并不是随意或者凌乱的,而是根据流程设计的最佳推进序列。第三,强调操作效果。在每一项要做的事的后面,都有对跟进操作结果的表述。联想到教学设计,“检查单”对一线教学大有启发,特别是在效果评价方面,教师之前对于到底怎么教,教了有没有用,教后能否跟进检测,效果是否能被评估,一直是说不清也不愿意去说清的。如果有了“检查单”,教学中“做什么”“做了没有”“做得怎樣”会变得清晰。心里明白,方可执行,效果也才值得预期。而且“检查单”是具体操作者在使用,用以检查教学的整个流程是否合理,能否有效,可以实现对学习目标的确定与检测。

借助“目标研制”寻找象征物和便于学生理解与操纵的象征性原理,我们从飞机操作中的“检查单”得到启发,设计研制教学中的“检查单”。

一、“检查单”什么样

根据航空公司的“检查单”,教学中的“检查单也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描述学习活动的具体实施行为,中间使用“——”,后部分描述该行为的检查效果。例如“检索文本,确定文中出现的角色——已统计”。前部分“检索文本,确定文中出现的角色”,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到文中出现的角色,确定角色的数量;后部分的“已统计”,则是对这一学习活动是否完成的结果描述。

二、如何设计“检查单”

1.紧跟教学板块

教学分为几个板块,“检查单”就可以根据教学板块生成相应的板块。例如,福建省福州市教研员何捷老师设计并执教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时,教学分为五个板块进行:认识“鹿”字,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探索寓言中的道理;抓住描写心情变化的句子,感受鹿领悟道理的过程;复述故事;辨析两种观点。根据教学板块,“检查单”也可以设置为五个板块,即“激趣”“初读”“感悟”“复述”“辨析”。“检查单”的设计紧跟教学板块,成为教学设计检测的一种手段。

板块有大小之分,从更大的范畴看,每一课时的教学是一个板块,每一节课的教学也是一个板块;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是一个板块,整册课本的教学也是一个板块……“检查单”紧跟教学板块设计,是一种泛在的状态,有无限的研发空间。当然,一线教师可以走更为踏实的研究路径,从设计好一个个微观的、局部的“检查单”开始,逐步累积为宏观的、整体的“检查单”系统。

2.呈现目标细化

一节课的教学,有特定的教学目标;课堂上的不同板块,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有时候,目标的表述过于笼统;有时候,目标的设定过于简单。这些都给执教者带来困惑:教着教着就教偏了,不知道教到什么程度算是“教好了”,无法判断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算是“学会了”。借助“检查单”的设计,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细化。细化才能更好地落实。例如何捷老师在执教《鹿角和鹿腿》时,设定的总教学目标为“阅读故事,发现其中的道理”。这是较为宏观的表述,借助“检查单”,可将其细化为:

(1)自由阅读整个故事——已阅读

(2)通过检索式阅读,发现故事中表述道理的句子——已发现

(3)通过细读故事,探索道理是如何一步一步呈现出来的——已知晓

(4)复述故事,将阅读收益转化为个性化表达——已转化

(5)辨析与道理有关的句子——能辨析,会说理

(6)产生属于“我”的感悟——已产生

不仅在整篇故事阅读中可以用“检查单”细化目标,在各个板块的教学中,都可以借助“检查单”继续细化目标。如何捷老师执教《鹿角和鹿腿》时设计的“复述”教学板块,“检查单”可以将“复述”这一目标细化为:

(1)能借助故事文本,同桌互助复述——能合作

(2)能优先复述故事的高潮部分——能复述

(3)能增补复述完整故事——完整复述

(4)能加入自己的理解,实现对复述的拓展,对故事的再造——有创意

3.注重自我核对

借助“检查单”,实现对教学目标的“自我核对”,也就是提示教师要努力实现从设置“教学目标”转变为研制“学习目标”。当从教师教学角度出发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以学生学习的立场提出的“学习目标”时,“教”就实现为“学”服务,真正为学而教。在这个过程中,目标需要被看见,实现“可视化”;目标需要被理解,实现“简易化”;目标需要被执行,实现“交互化”。这三者合并后的最佳选择,召唤并催促“检查单”的设计、诞生。

例如,何捷老师关于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的教学设计,尤其注重这一方面。习作任务为: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大胆想象,编一个童话故事。同时,教材作了如下提示:一旦动物失去了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它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又会发生哪些奇异的事情呢?教材还给出了示范:母鸡能在天上飞,蚂蚁个头比树大,老鹰胆小如鼠,蜗牛健步如飞……

编故事是学生的拿手好戏,而且在这个单元中,学生读了《方帽子店》《漏》《枣核》《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四个有趣的故事。教材范文中有故事如何开头、如何展开想象等各种有益的示范。因此,写出想象故事不难,不能列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写好想象故事,让想象故事有趣,才是真正的难点,也就是真正的目标。而“检查单”的设计,让目标从“教”的要求,转译为“学”的对照,让学生在写作后能依据“检查单”实现自我核对。“检查单”可设计如下:

(1)我选择了想象故事的主角——主角为动物

(2)我的开头符合本单元故事开篇的技巧——开篇出现主角

(3)我在文章开始部分交代了故事的要素——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出现

(4)我的故事中主角的特点与往常不同——出现反差

(5)我让主角在故事中有特别的经历——写出过程

(6)我让主角用特殊方式处理经历的事件——突出反差

(7)我写出了故事的结局——感到意外

三、怎样运用“检查单”

1.在教学前拟定

“检查单”是用以对照教的目标,检测学得是否有效。因此,在教学前拟定“检查单”,成为教学设计第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根据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的“逆袭式”设计原理,确定教学目标逆袭为教学设计的“头等大事”,是教学设计的第一阶段就要完成的任务。而当教师完成“任务确定”后,随即就可以同步设计“检查单”。

2.在教学中实践

在教学推进过程中,每当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都可以用“检查单”进行实时对照,及时检测。如之前提到的“复述”部分的“检查单”设计,在复述学习结束后,就可以进行逐一核对,检查完成情况。结合教学实践运用“检查单”,能让每个教学板块的实施落到实处,让学习过程变得清晰可见,让学习效果真实可验,让学习中出现的漏洞与问题及时得到弥补与解决。

在教学中的运用实践,可以分为个体独立实践与同伴互助实践两类。即可以由学生个人对照“检查单”,实现自我检查,也可以由同伴互助,相互检查。便于学生个体使用的“检查单”,在设计时,多以“我能”“我会”等语言来命制,凸显“我”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交由同伴互助使用的“检查单”,在设计时,可以突出描述学习项目,在“我问你答”的交互式对照中,互相验证学习项目是否已经完成。

3.在教学后改进

所谓的“教学后”,泛指教学各个阶段完成后,例如一节课中的一个板块教完之后,所有课时教完之后,整个单元学习任务完成之后,整本书学习完成之后。各个阶段的教学之后,原则上都应修訂“检查单”。但在具体操作中,改进“检查单”的最佳时机有两个:“完整教完一课之后”与“完整教完一个单元之后”。

“完整教完一课之后”,以“检查单”对照学习目标,检测目标是否达到。同时修订“检查单”,更为准确地描述目标,促进教学设计的调整,提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采用更为恰当的学习策略,实现目标。这些调整都对下一次执教有改善和促进作用。通过改进,可以确定更为精准、细致、可操作的目标。

“完整教完一个单元之后”,要纵览整个单元中各个环节设计的“检查单”,实现整体性调整。这样的调整和修订,辛苦在一时,而效果是深远长久的。教完一轮之后,能形成一整套更为适切学情,符合学习需要,促进学习目标实现的“检查单”。

四、“检查单”由谁来转译

“教学目标不能再仅由教师掌控和把握,教师可以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促进学生认识与理解相应的教学目标,弄清楚怎样才是成功的学习,这就是转译。”从“教学目标”到“学习目标”的转译中,“检查单”犹如一个媒介,也如一个平台,在这里,教师、学生可以在确定“目标”这一项目中,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特别是向“学习目标”的转译,让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未来也将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在当下的教学中要做一个“明白人”。所谓“明白”,就是要清楚地知道:在学习活动中,我该做什么;在学习活动阶段结束时,我该掌握些什么,我能用到什么技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我还有哪些可能……目标不再“神秘化”,转为“透明化”“可视化”。转译目标,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一主体能动性、主观愿望的激活,将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自觉监管学习行为,主动调节学习心理,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最终实现目标。

基于此,我们主张“检查单”的转译设计可以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教师设计,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教师应该优先设计,做好示范,同时还可以邀约学生参与设计过程,同时用“检查单对照教学执行,检测教学效果;第二阶段,在使用“检查单”一两个单元之后,可以让学生参与设计,此阶段教师依然是主导,辅助学生设计,把关审定设计结果,进入师生合作设计过程;第三阶段为学期末的单元学习阶段,学生可以自行设计“检查单”,即便出错,也是经典的“尝试错误”的学习历程;第四阶段是学期末,也可以延展到假期,可以组织师生针对“检查单”的调整,共同完成一个学期的学习“检查单”。此过程与“深层学习即理解”(deep leaming as understanding)的隐喻不谋而合。“学生不仅从世界中接收智慧,而且试图理解为什么要接收”,当然,这样的转译过程,需要经历学习。以上四个阶段未必都能顺利推演,有时可能需要倒转,回车到第一阶段;有时可能需要跳跃,一切都由学情而定。

猜你喜欢

板块目标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本周热点板块表现个股
有种设计叫而专
一周热点板块个股表现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设计之味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