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设问以点带面
2019-10-08王婷
王婷
语文课堂教学总是围绕着问题进行,有人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精心设计的有价值的问题,不仅能唤醒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还能将学生的思维由表层引向深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拟从五个方面探索有效提问的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语文教学走向高效。
一、抓词语一关键处质疑
品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能发现一两个高度概括、揭示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词。以关键词为抓手,精讲点拨,从而带动全篇的阅读,阅读教学便能突破逐段讲解的藩篱,呈现别样的精彩。
《北京的春节》一文中,老舍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展现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文中“热闹”一词分别在第七自然段“除夕真热闹”和最后一句“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中出现。教师可以紧扣关键词“热闹”,设计出提纲挈领的大问题:“作者围绕春节的‘热闹,按顺序写了哪几件事?”并通过导学表格给予阅读指引。导学表格的设计分为两列,一列显示时间,如腊八、小年、除夕、春节等;另一列由学生写出与之相对应的风俗习惯,如腊八的风俗是熬腊八粥、泡腊八蒜等。
其中,最能体现春节期间“热闹”的又是哪些日子呢?是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十五。同样是热闹,但热闹中各有不同的味道。接下来教学时,学生可分小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一日的“热闹”来研读,并完成学习表格。学习表格的设计分为三列,分别为“画面”“关键词”“热闹的味道”。以“除夕的热闹”为例,学生看到的画面是“做年夜饭”,摘录的关键词是“家家、到处”,感受到的热闹的味道是“味道香”……经过这样的研读学生会发现,除夕夜的热闹是一种喜庆、团圆的味道。
这样的文本精读,围绕“热闹”从宏观到微观,从对文本整体构思的感知到对字里行间细节的揣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感悟过程。因为有了这样的过程,枯燥的文字符号得以演化为形象鲜活的生动画面。
当然,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将其对生活的感悟化作笔下的文字。比如,北京的春节是“热闹”的,我们老家的春节又是怎样的呢?学生此时的写作就会变得有迹可循,有感而发。
二、品细节——细微处存疑
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有时一个小小的细节品读也能引发学生思想的震颤。如果教师能以这些细节为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便能引导学生透过字面的意思,借助经验与想象,将寂静、平淡的语言逐渐充盈成灵动、鲜活的形象,引发学生新的阅读创造。
《小摄影师》一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的细致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于是,我们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引领学生深入研读:你觉得高尔基喜欢小男孩吗?课文没有提到喜欢或是不喜欢,你能从高尔基的动作和语言中感受到吗?
学生深入文本用心研读,不约而同地发现了这样一句话:“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喜欢孩子,大作家高尔基才会心甘情愿地听—个孩子的“吩咐”。因为有了这一“吩咐”,大作家对孩子的爱便清晰而又立体地显现出来。
如果说文章的开头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还隐藏在字里行间,那么文章的最后四个自然段与秘书的对话,则将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爱表露无遗。这份隋感是那样的真挚、那样的强烈——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学生在自主研读的过程中,觉察到了高尔基的问话中所隐含的期待,也清晰地感受到高尔基对待记者是冷淡的,是拒绝的,而对待小男孩却是热隋的,是接纳的。这种“不见”和“一定要见”的对比,映射出高尔基对待记者和对待小摄影师截然不同的态度,展现出高尔基关爱孩子的高尚品质。
当然,高尔基关爱孩子,这是文本所要传递的人文内涵,但引导学生感知“小摄影师”的天真、聪慧和诚信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师同样可以通过问题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这位可爱的“小摄影师”身上:我们通过细读文本,发现了高尔基很喜欢小摄影师,那么,你喜欢这位小摄影师吗?为什么?
三、觅冲突——矛盾处设疑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抓住文中的矛盾点创设主问题,并围绕主问题梳理结构、品词析句,從作者缜密的逻辑思路中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感悟其作品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意蕴。
林清玄的散文作品《桃花心木》融入了其丰富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仔细研读不难发现,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以悬念贯穿始终,并最终揭开悬念。而这个悬念是伴随着种树人种种“奇怪”的举动而一一呈现的。因此,围绕“奇怪”一词,主问题也浮出水面:你觉得种树人的哪些做法很奇怪?
学生很快发现,种树人的做法确实奇怪:其一,浇水的时间不固定;其二,浇水的量也不一定;其三,面对枯萎的树苗,种树人一点不惊讶不惋惜,而是从容补种。
那么,种树人看似“奇怪”的行为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呢?这样种树究竟是违背常理还是合情合理的呢?
随着阅读的深入,谜底终于揭开。原来,种树人这样做其实并不奇怪。一棵树,只有当它不是一味地依赖种树人的浇灌和培育,而是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在土地里拼命扎根的时候,才能真正成长得茂密而又挺拔。泰戈尔曾说,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将苦难化作甘泉,化作清风,化作生命中最肥沃的养料,在逆境中越挫越勇,风雨过后,终能遇见彩虹。这或许是对《桃花心木》人文内涵的最好诠释。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先去发现种树人“奇怪”的行为,继而探寻“奇怪”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由“奇怪”到“不奇怪”,由质疑到释疑……就这样,学生在与文中人物及作者深入对话的过程中,找寻到文本隐含的深刻意义。这一思维转化的过程,正是学生冲破文本“矛盾”,厘清文本思想内核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寻留白——留白处起疑
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我们常能发现许多留白的地方,这些留白无疑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与感悟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与文本深度对话的机会。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巧妙运用这些留白,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想象与联想对留白之处进行填充。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与作者、文本、文中人物深度对话的过程,更是学生理解文本、积淀语言、形成语文能力的过程。
在《去年的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文本的三次补白,帮助学生感悟小鸟与大树间不渝的真情。小鸟和大树,一个天天唱,—个天天听,真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第一次补白就此展开:“除了歌声,还有什么事情也会增进大树和小鸟的友谊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将简洁的文字幻化成动人的场景。在与文本的碰撞与融合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份友情的纯粹与美好。
“鸟儿向谁打听它的朋友树的下落?”这一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推动故事发展的四次关键对话。通过带领学生用多种形式反复品读对话,使学生设身处地地感知与理解小鸟的心境。紧接着进行文本的第二次补白:“鸟儿一路追寻着树,一路思念着树,在鸟儿心中,一定默念着一句话,呼唤着一个名字。你能用‘即使……也……‘无论……都……‘只要……就……这三组关联词,说说鸟儿此时的心声吗?”在深层次的角色体验中,学生渐渐感受到故事角色内在的品质和光华。
文章最后,面对着已化身为灯火的大树,鸟儿唱起了去年的歌。极简的文字描述,冷静而克制,没有心理活动描写,没有神态描写,甚至连一句语言描写也没有。但这样的“留白”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爆发点,也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语言训练点。因此,文本的第三次补白也就此展开:“你觉得大树还在吗?如果你是小鸟,你能听到大树说话吗?”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小鸟和大树之间不断地进行角色互换,此时此刻,他们不再是故事的旁观者,而是化身成为故事中的角色,人情人境地进行着语言表达。
五、找支点——无疑处生疑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语文课其实并不复杂,有时候找准“支点”,于无疑处生疑,就可达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用优美、准确的文字,展现了一幅美丽、富饶的立体海岛图。紧抓“富饶”这条线索,引导学生研讀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等内容,是教师在教学本课时的一贯做法。然而我们也发现,作者在写这几个方面时,并不是平均用力的。其中,写海鸟的段落不同于写鱼的段落那样,用三个“有的”来展现鱼的不同形态,而是用“各种海鸟”将海鸟的形貌一笔带过。教师抓住这个语言训练点,于无疑处生疑:“‘各种海鸟是什么样的海鸟呢?你能仿照写鱼的段落,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来描述一下海鸟的样子吗?”
接下来,先让学生看一段海鸟的视频,再让学生仿照写鱼的段落来写一写海鸟的各种形态。于是,我们看到了灵动的思维、有趣的童心……
教师渴望自由、开放、灵动、丰盈的课堂,却常常在题海中沉浮,在无效的问题中纠缠。也许,通过精巧设问,以点带面,以简驭繁,就能寻找到打破枷锁的力量,能在语文课堂上瞥见绝美的思维之光,看到温暖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