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的应用

2019-10-08陈巧敏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24期
关键词: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陈巧敏

(龙岩人民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主要是由非外伤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诱导因素为颅内血管畸形、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1],临床常表现为心率和血压升高、恶心呕吐等。在我国,脑出血作为心脑血管常见疾病,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如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导致后遗症甚至死亡,对脑出血患者及脑出血患者家庭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随着更深入的对脑出血的研究,我们惊奇地发现脑出血大多与患者血压波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我们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对脑出血患者病情是否有更好的控制。为了深化研究,我院对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来院就诊的102例脑出血患者进行急性期护理观察,选取51例脑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同时实施预见性护理模式,由此得出最终结果。本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源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接受诊疗的脑出血患者共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男26例,女25例,年龄为45-72岁,平均年龄为(59.61±5.42)岁;观察组 51 例,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为46-75岁,平均年龄为(60.13±5.67)岁。两组脑出血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经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故没有统计学意义。作为本次研究脑出血的对象,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符合脑出血的诊断标准;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严重精神病史的患者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健全的患者;配合性差者;伴有急性期感染疾病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具有肿瘤、外伤、动静脉血管急性、溶栓后出血、梗死后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在一个月时间内,患者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双侧脑室积血都超过一半或者一侧脑室完全性积血;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已经接受过手术治疗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急性期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进行健康护理,普及健康知识,实时监控记录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处理上报。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1)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控:实时监控记录患者血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对发热患者进行退热治疗,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支持治疗,如降压治疗等。

(2)对口腔进行护理:由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口腔紧闭,极易在口腔内滋生大量厌氧菌,因此医护人员影每天两次,每次大约10min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护理;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提醒指导其漱口、咳痰,患者出现嘴唇干燥的情况时,应给予石蜡油涂抹。

(3)对呼吸道进行护理:医护人员为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应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敲背,帮助患者将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必要时可采用机械通气,并做好感染护理。

(4)对泌尿系统进行护理:及时为患者更换导尿引流袋,并做好尿液颜色和尿量记录,并及时引导患者自行排尿,减少感染。

(5)对消化道进行护理:鼓励意识清醒的患者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防止便秘;给予昏迷患者鼻饲方式保证其基础营养维持,并定期检查胃液;根据患者排便情况进行支持治疗。

(6)对皮肤进行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皮肤护理,每一小时进行翻身,保持床单和患者衣物干燥清洁,定期清洁擦拭皮肤,预防压疮。

(7)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疏导意志消沉患者心理,用科学专业的态度为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保持患者心情愉快,避免患者血压升高,复发脑出血。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从日常生活、活动、健康、总体精神4个方面进行评价,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佳[2]。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按照80~100分、60~79分、<60分分别评以非常满意、较满意、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比较

从表1可知晓患者并发症主要表现在便秘、肺部感染、压疮、尿路感染等方面,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8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的差异比较[n(%)]

2.2 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上的比较

从表2获悉,治疗后,观察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上的比较(±s)

表2 两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上的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5151日常生活1.67±0.231.48±0.214.014<0.05活动1.96±0.321.49±0.265.006<0.05健康1.71±0.211.28±0.445.703<0.05总体精神2.01±0.271.69±0.236.904<0.05

2.3 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从表3获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 论

作为一种心脑血管常见疾病,脑出血不仅发病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很高,对患者生命构成了极大威胁,严重影响着患者生命质量和患者家庭的幸福程度。脑出血在临床上多表现为意识语言模糊、嗜睡甚至昏迷、恶心呕吐和眩晕等,一旦发现不及时,错过治疗最佳时机或者得不到良好治疗,很容易留下后遗症。据相关研究统计,在幸存的脑出血患者中,高达70%左右的脑出血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受损后遗症,并且在患病前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3,4]。而脑出血跟患者血压波动又密切相关。由此,考虑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治疗脑出血。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表明,给予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利于平复患者情绪,降低血压,以降低脑出血患者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预见性护理模式相比较常规护理方法,护理更全方位,更科学,能最大限度降低脑出血患者的痛苦,防止脑出血复发[5]。

本次研究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健康、总体精神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9%,可见,预见性护理模式比常规护理方法在更有助于减少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减轻脑出血患者的痛苦,有利于使脑出血患者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这不仅提高了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减轻了脑出血患者家庭的负担。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护理中可取得较为确切的效果,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面较常规护理更具优势,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预见性急性期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