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研究文献综述

2019-10-07刘睿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政府监管招投标

刘睿

【摘 要】 文章梳理了公共工程招投标政府监管行为的相关文献,并从工程招投标现状、公共工程招投标、公共工程招投标政府监管行为等角度,对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加以归纳总结和评述,为推进我国政府公共工程招投标中政府监管问题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支撑。

【关键词】 公共工程;招投标;政府监管

近年来,随着各类大型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诸如三峡水利枢纽、京沪高铁及港珠澳大桥等一大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超级公共工程项目享誉世界。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中,投资公共工程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这就使得政府需要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公共项目监管方式并大力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在项目工程监管方面,已经开始采用聘用外部监理单位对其进行专业且全方位监管,并利用社会力量使群众可以广泛的参与到公共工程建设当中,这样政府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监督方面。这种形式在国内外受到广泛的认可,在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对工程招投标现状的研究

陈艺娟(2019)发表了《浅议工程招标中的违规行为及防范措施》,文章指出串标、围标现象在招投标过程中最为常见,同时招投标转包、恶意压价等问题也屡见不鲜,需完善招投标管理体制,强化监督执法,加强对第三方代理机构的扶持力度,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监管。[1]闫红(2019)在研究中指出,制度缺位,意识淡薄,招投标活动的相关参与者因素影响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进行,评标人的职业操守及专业素质不够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只有规范管理,杜绝虚假招标及明招暗定,加强监管,从源头上治理招投标领域的腐败行为才能切实解决此类问题。[2]劉辉、李文斌(2018)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分析》中强调,政府应注重开展招投标工作,其中包括:规范管理模式、开展建设应用,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降低建设工程的风险,维持造价市场的稳定。只有完善管理制度,积极开展招投标工作,保证其顺利进行,能从根本上改善工程质量。[3]宋坤(2019)对工程招投标各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主要分为招投标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决标成交阶段,并着重描述了工程招投标存在风险的识别方式:指标风险识别法、结构风险识别法、过程风险识别法,同时对工程招投标各阶段风险的管控对策做了详细的介绍。[4]黄世梅(2018)在《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研究》中指出,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对工程量进行准确的计算,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特征进行详细准确的描述,对综合单价进行合理的确定,以及对工程量清单和招投标合法性控制进行严谨的检查复核。[5]

二、对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的研究

王天浩、孙丹宇等人(2016)认为,我国公共工程政府采购环节中仍然存在政府采购法制不健全、缺乏健全的监督制度、专业采购人员匮乏的问题,并提出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加强制度监督,提升采购人员素质的建议。[6]程龙(2000)针对我国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问题提出,要加强公共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严格基本建设程序管理,采用公平竞争的原则选择承包商,并加强市场管理力度。[7]Ronald O.Hamburger(2007)着重阐述政府在公共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十分重要。公共工程建设过程中在着重保证工程项目设计的同时应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而达到保证项目工程质量,且如实履行合同约定。[8]陈赟、定玲丞(2018)从纵向合谋角度运用数据分析对纵向合谋成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环境、机会、技术、方法四个成因中技术和环境尤为重要,可从监管模式设计、惩罚内容设置、名誉信用体系完善等方面构建约束机制。[9]张德成(2017)发表的《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分析》文章中从投标方、招标代理方、和招标方几个方面分别对问题进行阐述,并指出要采取如下解决方案,即加强程序监督,健全招投标监管网络;落实责任倒查问责机制,保障监督工作成效;强化管理,形成招投标工作长效机制;重视评标专家管理工作,改进评标方法。[10]

三、对公共项目招投标政府监管行为的研究

王爱华、邓晓梅等人(2013)将公共工程主要建设环节的常见腐败行为主要分为三种:业主方腐败、承包商腐败及业主方和承包商合谋腐败,研究重点将廉洁公约引入到公共工程腐败治理中,按照公共工程中参与主体的不同,分别构建两方静态博弈模型和三方静态博弈模型。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廉洁公约会增加腐败成本,提议在公共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强制推行廉洁公约,并配套实行廉洁责任担保,委托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监督。[11]林乃善(2011)提出在公共工程招投标过程中,招投标各方行为不规范,包括出借资质投标、串通围标、欺瞒骗标等问题,可以通过正负向交融自律激励机制、实行多方联合监督,建立行业、司法和社会群众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进行改善。[12]李晗雨(2012)在《公共工程建设的政府监管研究》中指出应该建立政府参与企业与公众积极互动的长效机制,利用行业专家的优势监督监理单位的行为。[13]钱焰青(2014)在课题中就香港对政府公共工程建设进行了阐述。他指出,香港经过多年实践已经在公共工程监管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已经建立了对政府公共工程规制、监管制度助益良多的监管制度,内地学者需对香港相关方面的政策、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运用到内地公共工程项目中,这对两地学者交流及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14]林乃善、李思奕(2010)在《中国政府公共工程招投标监管研究》文章中指出,招投标管理者与监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监管机制不合理等。只有对招投标评标和操作方式的创新,打造“阳光平台”,并加强评标专家建设与监管,打造学习型评标专家组织,在此基础上对招投标监管制度进行重新设计。[15]

【参考文献】

[1] 闫红.工程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9(04)381.

[2] 陈艺娟.浅议工程招标中的违规行为及防范措施[J].河南建材,2019(2)109-111.

[3] 刘辉,李文斌.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33)118.

[4] 宋坤.工程招投标各阶段风险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4)112-113.

[5] 黄世梅.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8(12)47-48.

[6] 王天浩,孙丹宇,令狐莹颖.我国公共工程的政府采购问题研究[J].管理观察,2016(32)80-82.

[7] 程龙.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问题及对策[J].安徽建筑,2000(3)22-23.

[8] Ronald O.Hamburger.Codes and Standards for Performance-Based Design[C].Structural Engineering research Frontiers,2007.23-24.

[9] 陳赟,定玲丞.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招投标纵向合谋成因分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02)30-36.

[10] 张德成.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管理,2017.44(22)82-83.

[11] 王爱华,邓晓梅,冯珂.基于混合博弈的廉洁公约预防公共工程腐败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3.27(04)36-39.

[12] 林乃善.政府公共工程招投标实践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1(01)38-41.

[13] 李晗雨.公共工程建设的政府监管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14] 钱焰青.香港对政府公共工程建设的规制及其启示[A].2014年政府法制研究[C].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2014.44.

[15] 林乃善,李思奕.中国政府公共工程招投标监管研究[J].亚太经济,2010(03)107-110.

【作者简介】

刘 睿(1993—)女,吉林人,吉林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理论.

猜你喜欢

政府监管招投标
关于网约车法律规制的思考
公共服务外包该“放”什么,“管”什么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DEA—GA—BP的建设工程评标方法研究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审计要点探析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探究
浅析我国工程项目中招投标的特点
环保投入、政府监管与大气污染防治
政府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