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研究
2019-10-07甘垚
甘垚
【摘 要】 本文介绍了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背景,分析了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并具体阐释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蕴含的实践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统一于实践;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关键词】 马克思;费尔巴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背景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写作的以备日后研究使用的笔记,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实践思想。欲深入研究《提纲》中的实践思想,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加以考量。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迅猛发展。在这一片繁荣的景象下,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也日益呈现——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日趋尖锐,经济危机爆发,工人运动此起彼伏。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成为历史舞台上的独立政治力量,并开始了有组织的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斗争。革命的发展呼唤科学的理论产生,马克思在当时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1845年的春天写下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需要的《提纲》,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第二,马克思自身思想的发展。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这样一个过程。1836-1841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读书,这一时期深受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思想的影响。1842-1843年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他站在广大贫苦人民的立场要求实现人的普遍自由,并阐发了物质利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844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两篇文章提出“人类解放”,第一次明确阐述了无产阶级肩负着实现人类解放的伟大历史使命的思想,这标志着他真正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
二、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
在《提纲》中,马克思阐释新的世界观是从批判唯心主义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开始的。
1、批判旧唯物主义不能从实践的观点理解客观世界
马克思在《提纲》中首先肯定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者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认为“事物、现实、感性”是主体认识的对象。但同时他又揭示了他们的“主要缺陷”是不能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理解客观世界。马克思认为,在人与客体事物之间存在着实践和认识这两种基本关系,并且在这两种关系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因为人是在改造客观世界这个实践过程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所以认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而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却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人与客体事物的关系,只是直观的把客体事物看作人们认识的对象,而不是看作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并且认为认识是对客体事物消极、直观的反映,他们不了解人们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2、批判唯心主义抽象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
和旧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哲学家们看到并且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他们却把人的这种主观能动性抽象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能动的认识世界。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时候并不是消极被动的,首先在行动之前人们会确立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劃;其次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是有选择的;再次人们不仅能够获得对客观世界的直观认识,而且能够发现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第二,能动的改造世界。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可以把观念中的事物变为现实的事物,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把意识看作脱离实践活动的东西,并且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把精神、意识看作世界的本原,割裂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三、马克思在《提纲》中阐释的实践观
马克思以人改造客体世界的实践观为基础,使社会历史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得到解密。[2]第1—2条总论了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规定了实践的科学内涵。第3—9条把实践观点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从实践出发理解宗教的根源、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等重要问题。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认识人类社会和客观世界,必须确定认识活动的立足点和判断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3]唯心主义者或者把真理说成是主观的,从人的思维方面去寻找真理的检验标准,或者根本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费尔巴哈承认客观真理,他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感性直观。第二,意见一致即为真理。但直观认识具有局限性,大多数人的意见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而费尔巴哈的真理标准同其他唯物主义者一样,都是主观的,不能作为客观的检验标准。
要判断人的思维正确与否,人们是不能囚于理论的牢笼,必须在实践中去检验。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质特性就在于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然而主观认识自身并不能说明自己的正确性,客观事物也不可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同它相符。只有能把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的实践才能作为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的特点在于主观见之于客观,它能够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为直接的现实。人们按照自己的认识去实践,其结果必然会造成某种直接的现实,因此便可把通过实践得到的结果和实践前根据我们的认识产生的预期结果加以对比,如果与预期结果相符则是真理,反之则是谬误。
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自我改变统一于实践
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出生时并不带有任何善恶的倾向,人类后天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所受的教育的不同造成了人们之间才能的差异。爱尔维修提出法律和制度的不完善使人们丧失了美德,所以他主张改造法律。同时,他又认为法律的完善与否根源于立法者,于是他期望“天才人物”创制完善的法律,这样却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家欧文认为人的个性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人们天生的本质,一方面是人们所处的环境。只要造成符合人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就能造出身心健康的人。
但是“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虽然看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但是却片面夸大了这种影响。人作为一种现实的肉体存在物必然会受到自然环境和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但人并不是消极的被环境改造,人还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在塑造环境的同时也塑造着人自身,使人发生改变,而这两个改变是统一的。在实践过程中,人把客观自然转化为合目的性的“为我之物”,所以环境的改变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人们在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必然会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使自己也发生改变,因而人自身的改变也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
3、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
在宗教问题上,费尔巴哈是从宗教把整个世界分为神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出发的,他力图把宗教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费尔巴哈指出上帝和神都是人的自我异化,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但最终却异化为人创造出来的上帝统治着人类,神的世界支配着现实世界。他指出宗教的世俗基础就是人本身,上帝只是人把其分离出去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因此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在宗教批判上的历史功绩,但是他却只是把宗教的根源归结为心灵根源,没有进一步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也没有找到克服宗教异化的产物。马克思把实践引入宗教,深入剖析了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随着生产工具、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的不断发展,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成为现实,在经济上占优势的社会力量取得支配地位,阶级由此产生。阶级产生导致阶级压迫,被压迫阶级开始联合起来反对阶级压迫,而统治阶级为了持续的压迫,便宣扬宗教和神来欺骗大众以巩固自己的统治。被统治阶级面对阶级压迫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神来解救自己。马克思在剖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之后,还提出消灭宗教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阶级斗争、社会革命,建立没有剥削的社会。
4、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从单个人中抽象出來的一种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就是人们的理性、情感、意志。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一是费尔巴哈孤立的、抽象的理解人的本质,把人看成是超历史的抽象的人。二是只看到人的自然属性而没有看到人的社会属性,把人的本质看作类本质。马克思认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不在于其自然性,而在于人的社会性,因而人的本质只能是人的社会性。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界定:“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这里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关系,是对人们社会实践内容的反映。人们在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要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是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人,并且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社会关系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些社会历史条件是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而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的本质也不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是历史的。
5、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与自然界发生着联系,而且不可避免的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5]
马克思对社会生活本质的论述表明:第一,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它们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进而导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时,便会促进促进社会发展;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相适应时,就会促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第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意识不会凭空产生,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如果对社会存在的认识是正确的,便会产生正确的意识;反之,则会产生错误的意识。而对于某些神秘的意识,比如宗教的和神的观念,只要结合它产生的社会实践状况加以分析,就可以揭开他们神秘的外衣,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正是在这个极其珍贵的文件中,马克思对以往一切旧哲学进行了清算,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理论基础——实践观点。《提纲》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和社会历史领域,为马克思建立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注 释】
[1] 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3.
[2] 梅荣政.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3)22.
[3] 田心铭.“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2)1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0.
【作者简介】
甘 垚(1996—)女,四川广安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