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基础教育理念,构建小学数学双边共享课堂
2019-10-07王一婷
王一婷
摘 要:在新基础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应当从四个层面进行提升和改革,即价值提升以实现由“传授知识”到“传授能力”的变革、重心下移以达到由“学生总体”到“学生个人”的转变、结构开放以构建“双向开放”的共享课堂、动力内化以实现学生由“鞭策学习”到“主动学习”的动力转化。
关键词:新基础教育 小学数学 价值观念 双边共享
引言
叶澜教授所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给传统教育指明了新的改革方向,其所强调的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的教育探索方向,从根本上提升了小学教育的宏观理念,为课堂模式、教学管理、班级管理、学校制度改革等构建了顶层设计。本文试图将新基础教育相关理念同小学数学课堂实践结合起来,以理论为指导,用实践去落实,探索一条适合班级客观情况的小学数学双边共享课堂构建途径。[1]
一、新基础教育理念
叶澜教授所提倡的新基础教育的相关理念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基础教育“价值观念”的更新
基礎教育指的是小初阶段的教育活动,在传统教育中,基础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传递,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成果在考试成绩上的体现,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思想。而新基础教育理论要求教育工作者关注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以及“社会性”。所谓未来性是指教育在培养学生未来发展能力上应当承担的责任,教育不光要适应当下,更要着眼于未来。所谓“生命性”是指教育应当回归生命,教育的对象是“完整的人”,教师要从关注个人成长和学生生命存在的角度实施教育。所谓“社会性”是指教育过程应当为学生“社会化”过程服务,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2.教师“学生观”的具体化
班级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普遍形式,因此教师往往承担一个班级甚至更多学生的教学重任,进而更加重视对学生总体的教育。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其“潜在性”,尊重其“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在基础教育中的主体作用。[2]
3.“课堂教育观念”的更新
传统的课堂教育更多是教师的“主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虽然新教育背景下强调学生参与对于提升课堂质量的基础性作用,但距离新基础教育所提倡的“将课堂还给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课堂教育应当是一个“双向共享”“动态生成”的过程,师生双方都是课堂的主角儿,且课堂教育的结构不应当拘泥于桌椅板凳、黑板书本,应当具备更加灵活多变的结构。[3]
二、新基础教育理念与小学数学教学地融合
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价值提升——由“传授知识”到“传授能力”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小学数学不光是传递数学基础知识的课堂,更是传授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平台。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价值,实现由“传授知识”向“传授能力”的转变。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相关知识点时,教学的基础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式,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但是知识点是死的,只有将知识点灵活应用于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上,才能提升学生的能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以生活情境为素材,布置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例如有相同长度的一段篱笆,园丁想将之围成一个花圃,问花圃的形状应该是怎样的才能达到面积最大?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巩固基础知识,并将之内化为知识的运用能力。
2.重心下移——由“学生总体”到“学生个人”
数学能力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多样化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不同学生资质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甚至知识储备不同,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所表现出的水平能力就有所差异。新基础教育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重心下移,即注重学生差异性,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例如,追及类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等是小学阶段常见的关于数量变化的应用题题型,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周长与面积之间的关系等是平面几何中常见的考法。但往往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不止一个,就如鸡兔同笼问题,最繁琐的方法是一个个尝试、最简单的方法是设未知数,借助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除此之外还有著名的“抬脚法”“凑数法”等,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创新思路,不拘泥于固化的思维。在这样鼓励差异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出众之处,如一个个尝试进行解题的学生往往细致认真,用抬脚法和凑数法的学生往往思维活跃,使用方程法的学生大多严谨有逻辑。这样教师就更便于因材施教了。
3.结构开放——由“呆板固化”到“双向开放”
新基础教育理论鼓励教师构建双向开放的数学课堂,一方面在课堂的外部表现上,要改变传统刻板的单向课堂方式,积极将网络、多媒体设施等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适度将课堂从教室里搬到社区、社会、公园等外部环境中,实现课堂的向外开放。例如在知识点的讲解中融入多媒体元素,使用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展示正方体、圆柱体、圆锥、长方体等立体图形的合成过程,使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这些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表面积等表征。在“元、角、分”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开设主题为“我的零花钱”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记录自己零花钱都买了什么,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货币。另一方面,在课堂秩序的管理和作业的布置上,也要实体现出开放性,可以让学生轮流代理“数学作业布置者”这一角色,实现师生互换。
4.动力内化——由“鞭策学习”到“主动学习”
新基础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将长期以来的“鞭策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只有提升了学习积极性,才能主动寻求学习方法,主动提升学习能力,进而实现更加高效地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加应该如此,开放的课堂、关注学生差异等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走近“数学大花园”中,实现学习动力的深层次转化。
参考文献
[1]黄柒学.新基础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48):00205-00205.
[2]周烨.用心感受,绘出生命课堂——小学数学课堂偶拾[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23):54-54.
[3]熊春芝.小学数学课堂合作交流的有效性的实践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