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科的核心素养

2019-10-06刘训华

文理导航 2019年32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刘训华

【摘   要】生物核心素养是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教师必须以课堂为载体,对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拓展和内化,从而使学生在解决社会和生活中的实际生物问题过程中有相应的品格和释疑的能力。因此,生物教师必须从研究课堂教学入手,在熟识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生物科学探究能力,使其具备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核心素养;高中生物

高中新课程目标提出了生物学的核心素养,突出在四个方面,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是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总和,这四方面内容也是生物学的本质。笔者认为,让学生形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应以夯实生物学基本概念和规律、形成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学以致用等方面为出发点。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1.以夯实基本概念为基点,揭示生物科学的规律

概念教学是形成生物科学素养的基础,知识众多的生物概念,才构成了生物科学知识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生物基本概念展开,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不仅要让学生认知生物基本的概念定义,还要帮助学生揭示并能运用这些概念判断和决策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时,学生需要掌握如下去啊基本概念: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制造有机物和O2,贮存能量,与现代农业生产实践密不可分。对此,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景必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

质疑1:草莓是大家的最爱,冬季种植草莓的温室大棚,为什么要经常打开棚的两头进行通风?

质疑2:在种植草莓时为什么看到的总是“合理密植”?

质疑3:在冬季时为什么露天的草莓总是很难挂果,而大棚内的草莓却依然大丰收,足够人们的采摘?

通过以上背景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形成概念。通过分析大棚草莓种植的背景材料,可以借助周末带学生去大棚实践,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然后总结光合作用的实质,通过亲历活动去构建合理的生物知识体系。所以,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在于驾驭课堂的教学方式,在于引导助学生抽象和概括生命现象,促成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知、内化和应用。

2.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抓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合作探究的分组实验和参与生产过程的自主探究活动等形式。

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实验是在传授新课时,引导学生認识生物现象和规律的常见形式。规范化的演示实验操作规程,不但可以使学生明确正确使用仪器和试验操作的方法,还能在观察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实践技能。生物实验演示过程中是对生命科学需要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的提炼过程,也是扣住学生心弦的过程。学生通过演示实验能够获得启发,通过释疑创设的实验问题,能够积极思考得出结论,从而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拓展思维能力。

学生在分组实验中,通过亲历实践,更有利于驱动自身的探索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学生遵循实验标准,通过理清实验目的、内容及注意事项等相关问题,再进行实验设计,然后进行合作探究,能够促进学科素养的提升。例如,“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分组实验,教师可让学生大胆操作,在操作中综合观察,最重要的是在交流中注意分析,并针对实验现象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教师还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融入一些典型问题:(1)假如将洋葱表皮细胞浸润在与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中,这些表皮细胞会不会出现质壁分离现象?(2)假如红细胞细胞膜两侧的溶液有浓度差,红细胞会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与实验结果进行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参与生产过程的自主探究实验活动,在于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学以致用,灵活应用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例如,“探究花瓣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范围”的实验,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主设计,通过成立生物兴趣小组,组成几个研究组。每个小组在全员参与的情形下提出假设、制定方案和实施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分组进行课外探究实验。春季时茶花、杜鹃花开得鲜艳夺目,面对大自然美丽的鲜花,学生总是充满喜爱。实验后组内成员通过讨论交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形成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在教室里汇报与交流,这是一种团队荣誉的展现,也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毋容置疑,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的兴趣高、思维活跃,在实践活动中真正激活了创新思维。

3.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统一为动机,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

地球上的生灵都是和谐共处的,人类的文明与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众所周知,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相成的:一方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是赖以生存的基础,现代人充分享受着自然界生态系统提供的种种恩惠,但在快乐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质侵害了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起着制约作用,这包括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态退化、地质灾害等。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人与环境》的两节知识《人类影响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重点介绍了人口自然增长发生的前提(让学生构建出生率和死亡率两个概念);我国人口发展所处态势(用生物学的观点解释当前我国放开二胎计划生育政策的基本原因);环境污染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过程(需要每个公民都做到防微杜渐,真正理解当污染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危害自然就产生了,如海洋的赤潮等);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随意引进的外来物种入侵等,都使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可以解释美国的“非洲鲤鱼”的泛滥成灾的成因)。旨在使学生将眼光放在社会层面去认识可持续发展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自然环境的优化尽一份力量。

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从社会、生活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还要让学生能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程,并用科学的态度积极参与到社会热点话题和社会事务中,树立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若要使学生形成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则应以夯实基本概念为基点,揭示生物科学的规律;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抓手,构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统一为动机,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等。

【参考文献】

[1]范洁.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染色体变异》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17):94-95

[2]李红春.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8(7X):7-9

[3]陈维.关联性教学: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J].生物学教学,2018,43(12):11-13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