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

2019-09-30陈彦彩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小学生

陈彦彩

摘  要: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道德修养特别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才能成功。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家庭教育  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通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对孩子的个性、品质和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所走的每一步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大多数的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都不尽如人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尽快予以解决。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一)家庭教育缺失

在农村,很多家长把心思都放在家庭经济收入上,每天起早贪黑,忙于赚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更谈不上科学地教育孩子。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农村出现了许多“空巢家庭”。而“空巢家庭”的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等亲属看管,但这些人多数是“看而不管”、“管而不教”或 “管不住”,对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的。

(二)家长缺乏责任心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供他们吃穿,将他们抚养长大,送孩子上学。至于孩子学得怎样,是学校的事。至于孩子是否努力,没有明确的要求。

(三)家长期望过高

一些家长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好的大学,找一个满意的工作,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但这些家长的教育方法,大多是简单粗暴,信奉“不打不成才”,全然不顾孩子的特点和想法,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二、对策及建议

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显而易见,因此,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解决家庭教育中的上述现象,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建立家长教育培训机构

在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家长学校,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形式开展家长培训工作,包括帮助家长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提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组织学生和班主任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进行评价;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流,等等。

(二)建立学校与家庭互相沟通制度

学校要适时召开家长会或组织教师家访,向家长通报学校的工作和班级活动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进而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加深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理解。同时要建立学生家庭教育信息档案,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中人员组成、每个人的姓名、出生年月、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的工作单位或地址、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联系方式及学生的有关成长信息等,以便能及时向学生家长或家庭成员了解或报告学生的情况。

(三)发挥家访的多向性作用

家访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化通信技术的普及,登门家访已渐行渐远,但上门家访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和家长面对面的交谈,可以向家长反映学生取得的成绩或闪光点,让家长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时与家长配合,帮助学生清除身上的消极因素,扬长避短,促使学生积极向上;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针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向家长提出建议,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能够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尤其对解决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有着独特的作用。

(四)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言传身教,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幸福的家庭气氛中。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 1.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2.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精神生活内容; 3.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 4.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为此,在孩子的学习之余,家长可以订阅一些有益智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知识的积累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更重要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作为一个家长,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在家中营造和谐、温暖的氛围。《三字经》中有句话:子不教,父之过。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只有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孩子的心灵是敏感的,也是脆弱的,如果家长之间经常大声呵斥,或无意义的争吵,孩子的内心就会紧张,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变得孤僻、内向。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做严父严母,这是我一直在心中跟自己说的一句话。虽然有时上班回家后很累很烦,也会说出一些“严母”的话,可我还是经常提醒自己,努力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在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里健康成长。

(五)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很多孩子没有竞争意识,什么事都是顺其自然。例如:在过去的社会里,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经常会为一件事“争抢”,如孩子们之间抢着吃饭,已是司空见惯,使孩子从小养成了一种竞争意识。而现在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事事让着孩子,连饭都是家长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没有与他们“抢”东西的伙伴,使孩子缺少竞争意识。因此做父母的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把别人的孩子领进来,让独生子女多和小伙伴们接触,学习别人的长处,争取做得更好。

(六)家长要让孩子感受挫折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父母都是让着孩子的。有的孩子打大人时,大人都不敢打孩子,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送给什么。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家长就不让它出现在孩子面前,等等。这些做法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什么都要首先满足自己、只能沾光不能吃亏的毛病。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到学校或走上社会,很难与人相处,可能“吃不开”。因为离开了家庭,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让着他们。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变了,甚至厌学或讨厌社会。所以,家长在适当的时候扮演兄弟姐妹的角色,故意跟孩子抢东西,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是大家的,否则孩子很难健康成长。

总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然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责任编辑:晓角)

猜你喜欢

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小学生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我是小学生
Children and media
A Mother’s Day in the hospital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