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效果研究
2019-09-28张志寰邱进锋
张志寰 邱进锋
【摘要】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6例间质性肺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肺泡灌洗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结果 对照组肺泡灌洗液内细胞总数为(13.1±2.3)×106/L, 肺泡巨噬细胞占比为(62.1±1.3)%, 淋巴细胞占比为(16.5±3.2)%, 中性粒细胞占比为(15.4±3.5)%, 嗜酸性粒细胞占比为(5.4±1.2)%;研究组肺泡灌洗液内细胞总数为(10.1±2.1)×106/L, 肺泡巨噬细胞占比为(55.1±1.3)%, 淋巴细胞占比为(26.5±3.2)%, 中性粒细胞占比为(13.4±3.5)%, 嗜酸性粒细胞占比为(3.4±1.2)%;研究组肺泡灌洗液内细胞总数、肺泡巨噬细胞占比、中性粒细胞占比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占比均低于对照组, 淋巴细胞占比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D4+淋巴细胞为(28.4±8.3)%, CD3+淋巴细胞为(66.4±11.3)%, CD8+淋巴细胞为(36.1±10.8)%, CD4+/CD8+为(1.1±0.8);研究组CD4+淋巴细胞为(24.4±8.3)%, CD3+淋巴细胞为(61.4±11.3)%, CD8+淋巴细胞为(31.1±10.8)%, CD4+/CD8+为(0.8±0.4);研究组CD3+淋巴细胞、CD8+淋巴細胞以及CD4+淋巴细胞、CD4+/CD8+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炎可以降低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含量, 改善患者细胞免疫, 但是长期服用会降低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间质性肺炎;肺泡灌洗;细胞学特点;敏感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049
间质性肺炎因疾病类型不同, 其临床症状表现也会存在差异, 该病症的主要病理特征为肺间质和肺泡腔具有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炎症以及纤维化[1]。肺泡灌洗是目前针对该疾病治疗的常用治疗方案, 通过灌洗的方式, 进行局部给药, 提高治疗效果,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炎药物, 但是目前有大量研究证明, 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会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 增加机体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3]。此次研究通过对肺泡灌洗液细胞学特点进行分析, 探究激素药物对间质性肺炎患者细胞学以及敏感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间质性肺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3例。对照组中男23例, 女20例;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45.7±7.6)岁。研究组中男24例, 女19例;年龄25~65岁, 平均年龄(45.3±6.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是在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开展的。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间质性肺炎;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③入组患者对于本次研究的内容知情, 并且在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患者对于本次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②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③患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④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患者接受肺泡灌洗治疗, 具体如下:在进行灌洗前应先进行常规的机械通气, 然后吸入30 min的100%纯氧(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氧厂, 国药准字Q20021903), 沿气管导管注入10 m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上海广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03921), 在纤维支气管镜后涂抹灭菌的石蜡油, 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插入, 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迅速检查患者的气管、支气管黏膜, 在肺叶支气管开口脓性分泌物较多的地方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口缓慢的向支气管内注入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溶液, 等待3~5 min, 在灌洗液回收时使用负压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按照此操作, 反复进行2~3次, 总灌洗量在250 ml左右, 总回收量在150 ml左右。在进行灌洗前应对患者进行使用药物的过敏测试, 如无过敏可以选用头孢哌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3021)+哌拉西林(上海研生实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2389)+庆大霉素(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22390), 灌洗频率为1~2次/周。灌洗时间≤15 min/次。在灌洗过程中氧流量保持在5 L/min , 整个操作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心电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脉搏。
1. 2. 2 研究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 具体如下:采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Glaxo OperationsUK Limited, 注册证号H20090241)雾化吸入, 其中含50 μg沙美特罗和250 μg丙酸氟替卡松, 2次/d。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对患者的灌洗液进行收集, 使用双层无菌纱布对灌洗液进行过滤处理, 然后将过滤液进行离心处理, 1500 r/min, 离心10 min, 将获得的细胞沉淀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加入细胞收集液对细胞悬液中的细胞进行收集, 然后对其进行固定, 使用高倍纤维镜对细胞排列浓度进行调整, 确保在每个视野中有3~5个细胞, 然后对细胞进行染色, 然后分类细胞。取1 μl原液滴在计数板上, 对细胞进行计数, 然后根据进行肺泡灌洗后的回收液数量进行细胞灌洗液细胞计数。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将过滤好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使用磷酸盐将其制成细胞悬液, 将肺泡巨噬细胞采用贴壁法去除, 使用单克隆抗体进行作用,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T细胞亚群进行计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
对照组肺泡灌洗液内细胞总数为(13.1±2.3)×106/L, 肺泡巨噬细胞占比为(62.1±1.3)%, 淋巴细胞占比为(16.5±3.2)%, 中性粒细胞占比为(15.4±3.5)%, 嗜酸性粒细胞占比为(5.4±1.2)%;研究组肺泡灌洗液内细胞总数为(10.1±2.1)×106/L, 肺泡巨噬细胞占比为(55.1±1.3)%, 淋巴细胞占比为(26.5±3.2)%, 中性粒细胞占比为(13.4±3.5)%, 嗜酸性粒细胞占比为(3.4±1.2)%;研究组肺泡灌洗液內细胞总数、肺泡巨噬细胞占比、中性粒细胞占比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占比均低于对照组, 淋巴细胞占比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CD4+淋巴细胞为(28.4±8.3)%, CD3+淋巴细胞为(66.4±11.3)%, CD8+淋巴细胞为(36.1±10.8)%, CD4+/CD8+比值为(1.1±0.8);研究组CD4+淋巴细胞为(24.4±8.3)%, CD3+淋巴细胞为(61.4±11.3)%, CD8+淋巴细胞为(31.1±10.8)%, CD4+/CD8+为(0.8±0.4);研究组CD3+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以及CD4+淋巴细胞、CD4+/CD8+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间质性肺炎患者在进行肺泡灌洗时不仅会冲洗出肺泡内大量的分泌物, 还会冲洗出大量肺组织碎屑以及炎性细胞等物质, 因此目前有大量研究指出, 通过检测肺泡灌洗液细胞学特点的方式, 可以有效评估间质性肺炎患者的疾病发展状况以及患者预后情况[4]。曾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 在肺间质肺炎患者中, 细胞灌洗液中淋巴细胞占比对于疾病预后的影响并不明显, 而中性粒细胞占比升高会使肺间质肺炎患者的死亡率升高, 但是针对该情况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不是很明确[5]。曾有文献中指出, 在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占比高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淋巴细胞占比低的患者, 而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占比升高时, 患者的预后情况会明显降低[4]。
综上所述, 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炎可以降低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含量, 改善患者细胞免疫, 但是长期服用会降低患者对于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马云飞, 杨霖, 于明薇, 等. 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致间质性肺炎的研究进展. 中国药房, 2017, 28(5):698-701.
[2] 赵丽琴. 乙酰半胱氨酸对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血气分析的影响.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7, 45(8):3374-3378.
[3] 徐虹, 卢慧宇. 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效果. 广东医学, 2016, 37(16):2492-2493.
[4] 张曙, 代华平, 王同德, 等. 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3(5):713-717.
[5] 彭守春, 李学任. 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的间质性肺炎临床分析.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7, 34(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