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之光的风采韵味
2019-09-28○蔡毅
○蔡 毅
“光”一个闪闪发亮的名字,一种予人温暖和力量的现象。众所周知,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是人类生活的重要依据。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光是一种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传播方式。光也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是信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但本文所要研究的“光”,主要不是一种作为自然物理现象的光,而是指向文艺现象和心灵现象的光。它基本不是一个物理学概念,而更多是一个人学和心理学的概念。其指向主要不是一种可见的自然之光、物理之光,但却是一种可感的心理现象和精神能量,更多是指向心灵和丰沛的创造性力量。
《圣经》上曾说“要有光”。这个光是什么?它既是扫除黑暗,普照万物的太阳,也是思想之光,启蒙除蔽,让智慧之光驱散愚昧。法国大文豪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强调: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本文就是希望通过研究文艺,来追究文艺价值之光的类型、来源风采、韵味和意义,从而深化文艺的本质属性和多种功能。
一、光之性质与分类
对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柏拉图曾将其区分为可感世界、灵魂世界和理念世界。弗雷格则把它们区分为外在世界、精神世界和意义世界。波普尔更进一步把世界分为世界1——物理世界,如物质和能量,指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及其各种现象构成;世界2——人的精神或心理的世界;世界3——思想内容的世界,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①这几种将世界一分为三的分类法,对我们研究文艺价值问题的理解与区分有着很好的启示,因为世间之光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实难尽述。从来源上可将光分为自然光与人造光两大类。自然之光有太阳、月亮等星宿之光和火山、地热、电闪雷鸣、森林大火、矿物燃烧等发出的光热,人造光则只要是人类自己为了生存发展制造的光,如火、火炬、火炉、火炮、火电、激光、红外线、X光等等光热统统包含在内。再进一步说,人造光又分为看得见,用得上的实存光和看不见,不能用的虚存光。比如火柴、蜡烛、电灯之光是看得见用得上的人造实存光,而人们通常爱说的生命之光、心灵之光、精神之光等则是看不见,也难以交互使用的虚存光。本文打算集中论述的主要是人造之光,是人造光中的第二类——生命之光,从具体内容上来说又侧重于心灵之光和精神之光。
自然光的来源是世界1——物质物理世界,人造光的来源既有世界1提供的物质基础,更有世界2和世界3——人的心理精神世界及其产物的创造。自然物理之光是实体性的存在,可见可感,有常规定律可循,也能进行技术测定和科学分析;心理精神之光则是观念化的存在,微渺不可见,只能用心理感知,身心灵魂去体验接纳,基本无规律可循。自然之光是外在光,它扫除黑暗,照亮万物,将事物和世界的轮廓、形态一点点打开,从线条到结构一一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照亮前行之路,帮助我们从眼前纷繁的事物,一个人一张桌子,看到前边的一幢房屋一条街道,再看到远处的一条河一架山、一座城市,看到中国、世界和宇宙。心灵精神之光是内在光,主要是消除来自内心精神的黑暗、恐惧、忧虑和愚昧,照亮心扉和万物。它分辨美丑妍媸、是非对错,排难解疑,指点迷津,超越于现实之上,成为一种精神光源,帮助人们看到生活、生命和社会的真相,进而看到整个人类的发展方向。在这个精神光源的指引下,帮助人们顺利到达心中的目的地。
自然之光是实存,涉及的多是实在物理世界,取决于物质。心灵精神之光是虚存,涉及的多是观念心灵世界,取决于自我理解与感知,虚实交融是其特性。无论心灵精神还是观念世界都是非常庞大的概念,因此我们又可以依据不同内容将它们作更细致的区分,比如依据时间我们可区分过去之光、现在之光和未来之光,依据内容我们可区分现实之光、历史之光文化之光、哲学之光、自我之光等,依据来源和性质又可将其分为思想之光、情感之光、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理想之光、人性之光、诗性之光、智慧之光等等不同性质的光彩,它们都同属照亮生活温暖人心、予人力量的光热。
康德曾把文学艺术确认为是区别于天地自然之物的人工制品。我想进一步把文学艺术及其价值确认为是由人创造,为人服务和供人享用的精神营养品。这精神营养品作用和养育的是人类整个的心灵和观念世界,它之性质与功用涉及语言、视听、身体及多种形式和认知模式,涉及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世界观方法论等所有精神存在方式。因此它能够将人们从过分地关注重视物质实在世界转向关注艺术乃至人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根本性的改变,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思维转移。因为心灵精神之光是来自人之生命、行为和内心的灵光,是靠知识、经验积累,靠劳动、思索和创造而绽放出的明亮崇高之光。来自文艺和文艺价值的光亮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构成,是心灵精神之光中独具风采、情调和个性的光亮,需要我们重点论析阐述。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的“光采玄圣,炳耀仁孝”②,钟嵘在《诗品序》中说的:“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祇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③,其实都是以不同方式在描述和论说文艺价值之光。
尼采曾在《夜歌》中狂热地发出过“我必须是光明”的深情呼唤,“我是光明:呀,过去我是黑夜!但我的孤寂,要用光来围绕!呀,过去我黑暗和黑夜似的!我怎样吮吸于光的怀抱里!”④他期待的眼睛渴求灿烂星空的夜,思谋着怎样更多吮吸光明之乳汁,成为强大的“超人”,其实正代表着广大人类对一种黄金般的光芒和激情所照耀的殷切企盼。
二、文艺价值之光的来源与功用
从科学角度来说,任何光源之所以发出光,是因为光源中有原子、分子和光子的运动,粒子性与波动性在源源不断地释放能量。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往今来人类创造的庞大丰厚的艺术宝库,其中的精品珍藏——宝贵价值也在持续稳定地放射着不竭的绚丽光彩,照彻着人类的心灵,照亮着人们的前行之路。
文艺作品和文艺价值之光源既来自于作家艺术家特殊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和个性风格,更来自于他们特殊的独创性,强盛的生命活力、美好的心灵世界和巨大的思想艺术成就。唐代画家张璪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恰切地概括了“心”是照亮艺术,照亮生命,创生价值的光之源。什么样的心才能散发出什么样的光,一切光都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就谈不上任何的光与美、艺术与价值。能够放射出照亮人心之光的作品非常不易,那是无数知识融合、众多苦难煎熬,长久心血积累而凝聚成的珍宝,它靠的是对世界、时代、社会和历史的透彻认识,对生活、事态与人心的精准把握,对美、艺术和形式的熟知与精耕,对理想和真理的热爱与勇敢追求。当源于生命深处的精神力量——人的思想和情感,一旦与独特的艺术创造碰撞,灵魂与审美相融合,并被发挥到极致,其所焕发产生的光亮就将是巨大、持久和感人的。
1.文艺价值之光是照亮事物,消除黑暗,揭开存在真相的一把钥匙。
世界之大,万物之繁,一切事物既呈露于人前又隐匿于世间,需要阳光普照,也需要知识之光、科学之光和文艺之光去照亮其形式与构成、本质与内核。抛开自然之光、知识之光和科学之光不谈,仅谈文艺和文艺价值之光,那也是一种不能忽视也不可缺少的光源。它能将许多人们日常不能看清的事物和关系暴露揭示,使之无所遁形。卢卡契指出:“伟大艺术家一向是人类进步的先驱者,通过自己的创作,他们揭示了前所未知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以后科学和哲学才能将这些联系以确切的形式表述出来。”⑤关于这一点,米兰·昆德拉专门讲过:小说在弗洛伊德之前就知道了潜意识,在马克思之前就知道了阶级斗争,在现象学之前就实践了现象学,在心理学诞生之前就投入到开发人的内心生活的道路上了。⑥这仅只是文艺之一种,若扩大到整个文学艺术的所有品种和范围来讲,那么它们对世界、事物、生活和人心、人性的探究揭示就更为多种多样、广泛而深刻。
文艺与哲学、科学、历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所有其他学科有许多相同之处,即都把世界、社会、事物和人作为自己的研究思考对象。但文艺与这些学科的不同在于,文艺研究的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不是脱离了人的自然世界;文艺研究的社会是与人之生活紧密联系的人类社会,而不是仅仅作为客观存在的物质社会;文艺研究的事物是与人发生关系的事物,而不是独立存在、与人毫无关联的单纯事物。一言以蔽之,文艺是以活生生的人为中心(而不是以抽象、概念、玄虚的人为中心),以人之生活、命运去辐射世界、社会和一切事物。如果说科学、哲学、历史常爱分门别类,容易把人导向各专业学科的窄路,把人变成一种简单的东西,那么文艺则细大不捐、包罗万象,致力于无限制无边界的全面发展,将人引向健全健康的自由成长。昆德拉曾说:“小说不研究现实,而是研究存在。存在并不是已经发生的,存在是人的可能的场所。是一切人可以成为的,一切人所能够的。”⑦沿用此话,我想说:文艺既研究现实,更研究存在。存在是现实加上了变数和各种可能性。变数与可能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所以存在大于现实,也高于现实。大于和高于现实的存在,将虚构、虚拟、假定、想象、梦想、幻想甚至夸张、变形、抽象、诡异全都一并接纳收养(这些内容大多是遭到各种学科排斥放逐的),使之具有合法身份和显赫地位,并利用它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艺术和美学的价值生命建构中。可能性的加盟极大地扩张了文艺的表演舞台与施展领域,也大大增添了文艺的吸引力和魅力,因而营造出的艺术世界才比现实世界更浪漫,更奇幻,更真实,更美,也更有情味。昆德拉就此认定:卡夫卡的小说是“梦与真实的绝妙混合。既有对现代世界最清醒的审视,又有最疯狂的想象……首先是一场巨大的美学革命,一个艺术的奇迹。”⑧这其实是告诉我们,在艺术中,梦与梦想、想象与幻想乃至虚构、假定、编造都非常重要,它们是透视事物,照亮现实的灯火,是促成奇迹诞生和美学革命的催化剂,帮助人们进入“超真实”的宇宙,进入一个仿佛不可能但却比现实还要真实的世界。
文艺价值之光源于文艺却又超乎文艺,照亮现实,又照亮心灵与精神。价值之光打破隔绝,扫除阴影,凸现隐藏之物,努力揭开存在之物不为人知的一面,以特殊的视角与光亮帮助人们看到平时你根本看不到或看不清的东西。比如变幻莫测的社会历史现象、专制国家机构的冰冷无情、管制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机器、一眼望不尽的迷宫、人性的丧失与人心的硬化……很多其它学科知识根本看不到或发现不了的现象,文艺价值之光将其揪扯到光天化日之下,审视、暴露、鞭笞、讨伐。当然对相反的有益于世道人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现象则惊喜发现、勇敢肯定、热情赞扬。从平凡低微的东西中,发现生活的真实可贵,发现底层的人性光辉,给困顿的人指路,给寒冷的人送去温暖,给郁闷者带去慰藉,那也是文艺价值之光的本分。
只消稍微回想,我们每个人这一生看过、听过和观赏过的文艺作品,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不同的生活之门,向我们展现过各种时代的多彩生活,描述过无数命运之起伏波折与演变,给我们揭示过人心人性之复杂、微妙、曲折与奥秘,一次次开启过我们的大脑与智慧。文艺价值之光每一次降临,就照亮一个领域,擦亮人们的双眼,扩大了人类的视域,扩展了认识的地盘,引导读者和观赏者进入一个有价值的想象世界、幻觉世界、虚构世界、可能世界和未来世界。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江上吟》:“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⑨赞扬屈原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和天地共寿,而权势赫赫、喧嚣一时的楚王及其宫殿、楼台,如今安在?渺然无存,只留下空悠悠的山丘。其诗表达的思想,赞扬的文艺之光,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值得人们深思回味。屈原、李白、杜甫、卡夫卡、歌德等一类杰出艺术家对人生意义的揭示、对人类命运的描述以及对“内心生活”“心灵图景”的展现是任何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科学和历史学思考永远没有说出过,也没有涉及到的。比如“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得意须尽欢”“天生我材必有用”“语不惊人死不休”和告诫“事情比你想的要复杂”“要每时每刻去开拓生活和自由,然后才能做自由和生活的享受”“谁游戏人生,谁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等,统统皆成为放射着思想光芒的人生指南、精神箴言。因此他们的名字将载入时代、民族和人类的史册,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辉耀人类的艺术史、思想史和精神史。
2.文艺价值之光是照亮自我,使自己光芒四射,力量倍增的神器。
倘若说上面所论主要是文艺价值之光对外物和世界之照亮,是外在纬度的指向;那么现在我想来说说文艺价值之光对人,对自己内部和内心世界之照亮,也即是内在纬度的指向。
古希腊作家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说:“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森罗万象的宇宙中来,仿佛引我们去参加盛会,要我们做造化万象的观光者,做追求荣誉的竞赛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的心中植下一种不可抵抗的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⑩说得真是太好太精辟了!让每个人顿时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和肩负的重任。
老实说,每个人心中都有私密隐晦的角落,有黑暗与不愿告人的念头,这些秘密隐蔽处所是人心灵的避难所,也是不时会兴风作浪、危害自己和他人的渊薮。西谚云:人,半是天使,半是野兽,说的就是这种情形。文艺价值之光首先照亮这些阴暗和讳莫如深的地方,让人自检,自惭形秽和自知缺陷,发现和感知问题与差距,知耻而后勇,从而奋起直追。尼采说他手中有一把火炬,一道锐利的光线,可以照亮尘世和自己。普通人没有这火炬,因此要靠外在和别人的光亮来照亮自己。比如借助文艺价值之光来认识自己的个性和内心世界,认识自己之优长与局限,同时也更好地理解别人,感知事物的“内在意义”,更好地扬长避短,壮大自己,以更好地探索人类、人性的秘密。
文艺关注心灵、个性和自我之谜,关注非理性对人决定与行为的干预,研究人们内心所发生的事情,勘察许多被人们遗忘或忽略的事件,探索无法捕捉的历史与现在,抵抗人造的谎言和欺骗。文艺价值之光则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把转瞬即逝的“生活”“意念”“自我表现”等一切活动置于永恒的光芒下,审视、检查、反思、筛选,帮助人们弄清许多细微、纠结、复杂和无以名状的东西和感觉。这些东西和感觉构成了我们存在的基础,人们大多时候是不易看穿识透它们的。虽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对真正的自我不断回避,虽然长久以来大多数人对自我的寻找会感觉无力,最终常常以一个悖论式的结果宣告结束,但只要有价值之光的照耀,它就总会有所突破,有所发现,并使人们憬悟: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奇迹,一个不断使我们惊讶的无限。
美国诗人艾略特在论述崇高性时说:“从那些书页中升腾起一种高尚道德的芬芳;一种对正义、真理和光明的热爱;一种待人处理的博大宽宏;一种要为人类良心的暗昧之处高擎火炬的不懈努力。”⑪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这样将仁爱与光明、审美与道德融为一体,让艺术与道德共生共荣,从而让文艺价值之光成为养育人们生命成长之精神源泉。
文艺永远行进在致力于开发人内心世界的道路上。它发掘自我,反思自我,改造自我和壮大自我。价值之光则照亮一切,帮助人们看清方向和目标,直接走向事情的中心,找到自我成长、自我更新的路径和动力。艾略特在《传统和个人才能》中表达的诗学观点是:“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消灭自己的个性。”他坚称诗歌:“诗并不是放纵情绪,而是避却情绪;诗并不是表达个性,而是避却个性……”⑫其用意是消灭个人化、私欲化的东西,包括许多不良的情感和思想,扩大具有包容性、普遍性、崇高性和真理性的成分,使自己的作品熠熠生辉,益己益人益世。
任何的光无非是来自心灵或外部世界,是靠劳动或创造使事物具有坚实形象而向人们放射出崇高的精神之光。文艺价值之光蕴涵在敏锐观察、独特感悟、深刻体验和形而上的哲思之中,也体现在内容的尖新、表演的精致、叙事的从容不迫、形式的新颖、符号的耳目一新之中。它寻常看不见,需要我们用感官的眼睛寻找,用精神的耳朵聆听,也用全身心去捕捉和感知。一种崇高的思想像闪电一样迅即显现,便能照彻长空;一段饱含智慧和真切感悟的妙语,能让你如醍醐灌顶,喜出望外;一段美妙动听的音乐能让你听得如醉如痴,沉迷不已;一幅情深意浓的画作,能亮人眼目引人入胜。所有发自艺术家博大深邃心灵中迸吐出的珠玉,皆是闪耀着夺目光芒的奇珍异宝,显现出巨大的征服性的力量。它们既能荡污除垢,扫灭黑暗,让隐藏的秘密凸显,又能穿透模糊混沌,帮助人们分清是非,认准美丑,明确自己之真爱,还能帮助人们自立自强,用自己内心的光,去照亮生命的年华。
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让自己像盏灯一样闪闪发亮,有人说这是傲慢狂妄,我说它是清醒自救。因为自带光芒,内心才能保持敞亮;热爱阳光,心里有光,生命和世界才会温暖。民间有句箴言:“眼有光,使人喜乐;好信息,使骨滋润。”我们就是要借助文艺价值之光和各种光亮,将自己的身体滋润内心照彻。同时把光留在生命里,让自己时时沐浴着灿烂的生命之光,生活得欢天喜地。惠特曼在爱默生墓前高度赞誉说:“一位正直平和的人,爱心四溢,包容一切,清澈明白如同太阳。”⑬广受好评的小说《解密》的作家麦家也表示:“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是我阅读生活中的‘太阳’。”⑭他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太阳,太阳是发光发热的自足天体,能够提供能量和温暖,借以减弱哀痛,增强力量;也可以破除人之迷茫,照耀前行之路。所以如果说人世间,总是有光明就有黑暗,每个人必须自己选择趋向光明之路,那么,人若能让自己成为一束光,一个发光发热的太阳,那既能被人追逐,向别人贡献光热,也能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光明朗照、通体透明的幸福者。
3.文艺价值之光是照亮世界,举世共享的可贵精神资源。
文艺价值作为精神性的光谱,不仅可以照亮外物,照亮内心,还可以照亮世界和人类社会。因为文艺不仅仅是在描述、解释和想象世界,它同时是在参与介入世界,是在改造和建设世界。
这首先是因为文艺不仅要对过去的传统和历史和发言,也要对当下的现实和未来发言,发言发声不论是对现状的支持、赞颂或反对、批判,都能构成一种强有力的驱动,从思想观念、精神意识和创作活动方面影响和推动社会变迁。价值之光则指明方向,照耀前进之路,促进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最典型的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在呼唤解放思想,打破禁锢,冲破文化藩篱,点燃艺术创作自由的燎原之火方面曾推波助澜,呼风唤雨,促成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巨变。在这过程中,文艺价值之光穿云破雾,摧枯拉朽,审视历史,见证时代,呼唤人性的回归,树立民族前行的精神坐标,起到了巨大的指迷导航贡献。高尔基曾说过“用火烧毁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文艺价值之光就是用光亮火焰揭露旧世界的黑暗,彰显旧文化旧制度反人性非人性的荒谬,倡导新文化新制度,促使新世界的诞生。
其次,文艺历来是最自由无拘,最活跃多变的精灵,它反对保守僵化,不屈从蛮横的意识形态,用相对、怀疑和批判眼光去抵御封锁,培养人们的梦想。价值之光则暴露一切丑陋,展示一切良善,启蒙民众变革社会,将和煦春风送给冷漠,把光热源源不断注入人们内心。1979年1月,上海《十二人画展》以“探索、创新、争鸣”为题开幕,这个画展之所以能轰动一时,一方面预示着严寒已过,冰雪消融,一方面宣告着新时代的到来,正像前言所说的“从密封固锁中解脱出来/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们的艺术生命复活了/每一个艺术家有权选择/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有权表现/自己深深眷恋的题材内容/把灵魂融化进去/使艺术之树常青”⑮。展览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在思想史、美术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为许多人津津乐道,而这样的事例就多不胜数了。
文艺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自己反映和表现的对象,将内外世界提升到心灵意识面前,用自己的认识、理解、感受和醒悟去解释、对照和比较。价值之光则通过抽象、简化与超越把看得见的无用之物隐蔽悬置,进而使看不见的东西昭然若揭,成为每个人的可辨识之物,并对之做多重解释,使其为人所用和为人类服务。
不妨回想一下,俄罗斯文艺曾经给一代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以极大影响,比如托尔斯泰的《复活》《战争与和平》,陀斯妥耶夫思基的《穷人》《罪与罚》,列宾的《伏尔加纤夫》《意外归来》,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悲怆》,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曾深刻地感染过我们的心灵,照耀过我们的思想,影响和塑造过我们的性格与人生,不知不觉潜隐地融入了我们的血液骨骼。俄罗斯文艺的诚挚、宽厚、尊贵和优雅,那是举世瞩目,万众钦佩的。一切真正绚丽的文艺价值之光都是这样,任其时光流逝、世事翻转、潮流更迭,虽然许多问题随社会变迁已烟消云散,但卓越的价值纹丝不动,依然会向世人传递着莹洁、仁慈、辉煌的光焰,展示它动人的至善至美,且历久弥鲜,照彻苍茫生灵。
司马迁在创作《史记》时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此言既展示他吞吐宇宙,包揽历史的远大抱负和雄心,也表明了他以人为中心,通过人来呈现历史变化的精神追求。这话其实也恰好能概括一切文艺之总体性质与根本目的。文艺价值之光则与此精神特质紧密相连,互动互涵。文艺家用灵魂叩拜的对象是天和地、人和神,他真心赞颂真理、正义与良知,歌颂全人类的自由意志和美好善良的情感,这些如同阳光一样美好的东西,是人类的至宝,是通往广义的、宇宙的终极概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名志》诗中说:“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他在个人生死存亡时刻,选择了与国家民族从容进退、荣辱与共的态度,表现出九死不悔的满腔忠烈之心。惜乎在今日这个只注重功名利禄,却丢弃了风骨气节的消费时代,已难见“以身殉道不苟生”之人和事。但“道在光明照千古”之原则精神却是需要永远发扬光大,并付诸文艺创造和美学实践行为中去的。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上,艺术圣哲的思想光芒,虽然时强时弱,但终究不绝如缕,穿过漆黑无边的时空向广泛人群传递。艺术的圣光好似一道明亮的光注入血液,只要照进内心,便能一扫心中的阴霾,释疑解难,让人好像灵魂突然被叫醒,思想猛然被打开,由于光明朗照而变得惊讶和欣喜。因此我们要热爱文艺,珍惜文艺价值之光,让有用的,最佳的光芒,融入生活与心灵中,滋润生活养护生命。
三、光之多种显现与魅力
诗人艾青在长诗《光的赞歌》中从多方面赞美光之伟大作用意义:“每个人的一生/不论聪明还是愚蠢/不论幸福还是不幸/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只是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人间也显得可爱/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光帮助我们创造出不朽的形象”。“艺术离开光就没有生命”,“愚昧就是黑暗/智慧就是光明”。“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它是伟大的存在。”⑯
不论从诗人的话语还是从文艺创作实践都可看到:墨海腾波,笔底惊雷,乐曲送暖,舞台荧屏都可大放异彩,每一种文艺形式都以其不同的方式迸射着光芒与价值,向人世间传送着源源不断的热能力量。大多数的价值之光都寄居于文艺魅力中,文艺之光与文艺魅力是一致的,相互彰显的。有魅力就会产生光芒,无魅力就谈不上光芒,这几乎是不用分辨就能大体获得共识之事。
当然,文艺价值之光的存在和影响并不完全局限于魅力,它其实是伴随着整个文艺活动范畴而跃动不息的一种光和力。比如心灵投射到物体上会发光,梦想照进现实会发光,真实地展现生命本色与人性真相会发光,固定审美范式的打破和独特审美范式的建立会发光,力透纸背的书写或独创的抒情叙事会发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摘星揽月的豪情会发光,突破现实水准登上艺术巅峰会发光……题材选择、主题开掘、结构叙事、人物刻画、新形式探索任何一个环节的突破创新,都可能焕发光彩。光彩与魅力、创新和创造是直接相连,如影随形的。所以,构思的神机妙算、内容的新颖独创、技艺的巧夺天工、形式的精雕细刻、活泼的“精气神”、高雅别致的韵味都是闪光体,创见、灼见、独见也是闪光体。任何能让人眼睛一亮,精神焕发,情绪高涨并趋向美好的东西都是光。当然严格说,我们讨论的“光”许多时候只是一个比喻,一种象征,甚至是一种暗示,言在意外的暗示,而不是一种精准实在的描述。它不一定是真实的存在,肉眼也往往看不到,但却是人之内心发生过化学反应的智慧与真理,是思想意念中的真实感知与启悟,是情感心灵中的火焰光亮。虽没有具体的物之形,却有物之用,物之精。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爱与善、正义与良知、梦想与理想,它们是人之生命能感受的美好事物,却不易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准确具体的对应身影。这一点也不妨碍它们的真实存在,反而让它们更加自由自在地存活显灵于任何一种美好的事物之中。因为它们并不是纯粹玄虚的思想和观念,而是以人心事理为基础,有物理事实作支撑的心之美意善念。
文艺价值之光是照亮各种隐秘暗处,助人分辨与择取的武器。它投射进人之内心,将欲念、人性剖析透现;它刺穿思想与生活的混沌,让其确定与显形;它打开精神通道,助人仰望浩瀚星空广大世界。总之光能刺激和调动读者观赏者的想象力,而不是堵塞和窒息人的想象力;能启发诱导读者观赏者,而不是把情况和结论一股脑端给人们,因之任何一个读者观赏者都乐于看到和感知到光之存在与演化。
下面举几个事例来展示文艺价值之光的风采魅力。先以电影《战马》为例,这部由英国作家迈克尔·莫尔普戈写的小说,经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将男孩艾伯特与一匹名叫乔伊的爱驹之间的故事,演绎得一波三折、如泣如诉。这匹马由艾伯特父亲在竞拍时以30金币的天价购得,它肩负起一家人还清沉重债务的重担,居然长成一匹力大无穷,能听从指挥驾辕犁地,吸引附近居民围观的好马。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突然爆发,它因还债又被迫卖给军队。投身战争烈火,经历无数枪林弹雨、严酷战火的考验,最终在多位爱马人的呵护下返乡回家,与艾伯特一家共享天伦之乐。乔伊在一次次非凡磨难中成长为一匹英勇无畏闪闪发光的“神马”,它与爱马如命的艾伯特一家的故事让观众看得心潮澎湃、潸然泪下,因为其中每一次波折都令人感到痛苦绝望,而每一次波折都加倍焕发强化着他们之间的忠诚、爱恋、拼搏与坚强。比如正在殊死交战的英德两军,竟然为一匹被铁丝网重重缠绕的战马而放下仇怨和武器,联手共同解救困厄濒危的乔伊。所以电影不只是塑造了一匹英武的“霹雳神驹”,也歌颂了一种人马之间不离不弃的坚贞友谊,同时还赞颂了一种义薄云天的忠勇精神。用观众的影评来说,影片“人文主义关怀与精妙的特技辉映,以人马情谊表现反战主题”,“从头至尾满是神奇的魔法与难以置信的奇迹”,感天动地的故事,摄人魂魄的画面,生死不离的真挚之爱,使影片充满梦幻色彩,放射出一种罕见的强烈光华,征服了无数观众,因此影片问世后便赢得奥斯卡奖六项提名,成为“2011年最出色的影片之一”。奇幻神光,往往是靠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描绘非凡事件与非凡之人命运,加上缠绵悱恻之情思,营造出气体高浑,难以迹窥的景象,去达到惊人惊世的艺术效果。
再说一个集中营造高强光,让众多圣杰奇才济济一堂,使之焕发出无以伦比的艺术效果的事例。诞生于1510年的大型油画《雅典学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三杰”之一的画家拉斐尔创作的一幅杰作。此画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不懈追求。油画以圣彼得大教堂为典型环境,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中心,分别展现了四五十位赫赫有名大学者神情姿态各异的画像。26岁的拉斐尔不拘一格,以打破传统,用重组生活的方式,将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各色人物齐聚一堂,让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第欧根尼、伊壁鸠鲁、芝诺、托勒密、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等逐一展现。群英荟萃,星光灿烂,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一尊神,一个发光源。他们自由讨论,各展其才;奋臂疾书,探求真理,这就把古典与现代、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无阻隔联系在了一起,按自己的心愿描绘了充满“人文主义”的理想国应是怎样一幅美好动人的情景。其大胆构思,精心安排,使时空、人物同台交汇,人性与理想自由交融,独创了人物众多,阵容空前绝后的宏大场面,成为文艺复兴盛期艺术表达理想的巅峰之作。画题可说是歌颂崇拜希腊精神,描绘百家争鸣的群英会,全面展示为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们的风貌和精神,也可说是讴歌人类最智慧的代表和最高尚的生活理想,以此定义什么是“永恒之城”,用以回忆历史上最辉煌的黄金时代,寄托他对美好人物、美好未来的无限热爱和向往。为达此目的,集中,高度集中;汇拢,将百代汇拢。让多个时代的圣贤云集欢晤,使他们之光彩互照辉映,创造出群星闪亮的艺术效果,使整幅画放射出永不熄灭的光华,成为人类艺术史上最精彩的巨作,这样集中的高强光自然是高不可攀无人可及的。
再讲一个雨果在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中描写的故事,苦役犯冉·阿让服刑19年被假释后,在四处碰壁走投无路时,卞福汝·米里哀主教收留了他。在吃饱喝足睡好后,一心要报复社会的冉·阿让却偷走了主教的两个银烛台。潜逃途中被抓获送回,岂料失窃的主教却声称银器并不是冉·阿让所偷,而是自己送给他的,这样宽宏大量的开脱使冉·阿让重获自由,免于再次被捕入狱。这个故事我从年轻时读到便像被闪电击中一样,一种无法理喻的慈善仁心、一种以德报怨的反常举动和一道强烈的摄魂光芒使我惊叹不已,永不忘怀。为主教之卓绝胸怀,为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为一种永恒的济世宏愿。这道强烈的光,深深地震撼和感染了冉·阿让,使性野凶顽、心怀鬼胎的他惊骇、战栗、惶惑,唤醒了他长期沉沦的良心,挽救了他惨淡无光的人生。从此他被宽厚与爱心所感化,获得了去恶从善,悔过自新的勇气。于是他隐名换姓,埋头工作,兴办企业,成了一位乐善好施,兴办福利,救助孤寡的大富翁,并由于多种善举获得民众爱戴,当上了市长。主教在最关键时刻说:“我赎的是您的灵魂,我把它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面救出来,交还给上帝。”⑰“我活在这世界上,不是为了生命的,而是为了来保护世人的心灵的。”⑱显现出他的精神理想就是在黑夜中点亮一支蜡烛,照见肉身,照见灵魂,也照见宇宙,促使人性战胜魔性,高洁品格代替卑劣品性。所以主教身上放射出的是一种圣洁高贵的人格之光、超世脱俗的灵魂之光、救人于水火的救赎之光。真骨凌霜,高风跨俗,文艺作品展现的这类人物是最宝贵最动人也最具魅力的光亮。
有关光明诞生和显灵的故事是说不完的,需要每个人自己去慢慢揣摩体会,学习掌握。在文艺价值之光的多种魅力与多面折射之中,我觉得最终要归结到人自身有没有光,发不发光。心中有光,自己放光,才能看得见光,能寻找到光,并用光照亮自己和温暖他人。心中无光,就像一个精神瞎子,既看不见心灵之光,也找不到精神之路,甚至也分不清是非功过、谎言真理,那就很可悲了。广为传唱的电影歌曲《男儿当自强》歌词:“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似铁打骨似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誓奋发自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热血男子/热胜红日光/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看碧波高涨)/又看碧空广阔浩气扬/既是男儿当自强/昂步挺胸大家作栋梁/做好汉/用我百点热/耀出千分光/做个好汉子/热血热肠热/热胜红日光”。作曲家黄沾用傲气、傲笑、热血、热肠、胸襟、眼光多种元素全面深刻地唱出了人之自立、自强的心声豪气,自身有光,自强不息,便能无所畏惧顶天立地。所以每当歌曲响起,便能使人心驰神往,获得一种正义之情感认同和思想启迪,激励人们去建功立业,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总之,文艺价值之光充溢着真、善、美、青春、光明和希望,形成一种纯正、向上的力量,照亮天地宇宙,照亮事物之隐匿,洞察人心之幽微,如太阳、月亮般惠及所有人类和生命,如永动机般更新着我们对世界感知的边界,深化着我们对人、人性与心灵、意识的探索。心光常驻,心光常放,那是一种极其美好的景象。音乐歌舞片《阿诗玛》的词云:“云散我不散,日灭我不灭。我的影子永不散,歌声永不歇。”这“永不散,永不歇”之光能帮助更多人看清世道人心,鼓舞人们勇敢去追求梦想,让生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因此也可视为对文艺价值之光的一种最好概括与描述。
①参见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09页。
②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第21页。
③钟嵘《诗品序》[A],见《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8页。
④尼采《瞧!这个人——尼采自传》[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年版,第87页。
⑤《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2页。
⑥⑦⑧参见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0页,第42页,第78页。
⑨李白《江上吟》[A],见《唐诗选》(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⑩缪灵珠《缪灵珠译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⑪⑬转引自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第215页。
⑫艾略特《传统和个人才能》[A],王宁、顾明栋《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149页。
⑭《麦家谈阅读:博尔赫斯是我阅读生活中的“太阳”》[N],《广州日报》,2016年4月 23日。
⑮黄阿忠《我和〈十二人画展〉》[J],《世纪》,2018年第 6期。
⑯艾青《光的赞歌》[J],《人民文学》,1979年 1月号。
⑰⑱雨果《悲惨世界》[M],李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31页,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