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圈联动发展研究

2019-09-28俞创业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旅游圈万州三峡库区

刘 铮 俞创业

(重庆三峡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重庆 404020)

体育旅游是集娱乐、休闲融合体育运动为一体的具有特定专属指向的特色旅游活动形式,其衍生出来的商品经济业态被称为狭义的体育旅游产业。由西方发达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已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活跃力量[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该旅游形式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中的新兴贵族产业。长江三峡库区(以下简称三峡库区)地处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核心位置,又是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区位优势明显,具有旅游联动发展的先天优势。以万州为中心,有效整合、适度开发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开州、梁平、垫江、丰都、忠县10个区县的体育旅游资源,必将形成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的新业态。

体育旅游,首先,不仅能丰富旅游者的精神文化生活、拓宽眼界,同时可满足游客对山水旅游、休闲旅游、文化旅游和赛事旅游的需求。其次,可吸引国内外重要体育赛事落户三峡库区,与吃、住、行、游、购、娱相结合,才能有效促成一种双重效益最大化的体育旅游新业态[2]。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产业的联动对适度解决库区经济产业空心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大大缓解移民就业、增收等问题,实现“搬得走、稳得住、富得起”的根本目标。基于此,笔者就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的联动发展进行探讨,提出四种形态的体育旅游和多维交通体系联动发展构想,期望对库区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升级优化提供参考。

一、体育旅游联动发展的理论分析

(一)体育旅游相关理论

1.旅游圈理论。旅游圈理论是区域旅游合作的产物,是根据旅游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发展起来的。旅游圈的形成是旅游活动空间相互协作、选择的结果。从三峡库区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规划的角度出发,体育旅游圈主要以三峡库区体育旅游资源为核心,组成具有一定体育旅游形态的协作区域,其最终发展目标是使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集约化、旅游经济发展均衡化、旅游接待规范化[2]。通过技术手段促进三峡库区旅游圈内交通联动发展,并以此为“抓手”推动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的联动发展。

2.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对旅游来说,绿色即健康可持续发展,健康是游客追求的基本目标,是游客进行旅游活动的目的之一,也是体育旅游发展的核心价值。健康旅游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在保证旅游者自身健康的同时,也改善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营造了更为自然和谐的旅游环境。健康旅游借以实现的载体形式主要有疗养旅游、森林旅游、体育旅游和宗教旅游,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优化和升级正是健康旅游实现之表现[3]。可见,绿色发展理念可用于指导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圈联动发展。

(二)概念梳理

1.联动。联动是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该词最早只是作为机械科学领域专业名词被运用,如三轴联动指x 轴、y 轴、z 轴三个进给轴参与插补运算走出一条曲线(不包括主轴)。随着学科关联愈加紧密,交叉学科融合发展愈加深入,联动一词被广泛运用在诸多学科领域,并发挥着重要理论指导作用。联动大致分为板块联动、上下联动、Vue 左右联动、三轴联动等。上下联动指着力做好成果运用上的承接、整改落实上的对接、组织指导上的衔接,一般用在计划、措施和方法里;板块联动是同一类型的股票同涨同跌的情况,是股市运作的一种现象,用于发现市场热点,增加交易盈利;Vue 左右联动是CSDN 的一种程序,运用于电脑操作方面。本文联动一词主要以汉语词典的含义结合上下联动的理论含义为指导,充分利用、挖掘、升级三峡库区陆路、水路、航空等元素,形成体育旅游圈联动发展格局。

2.联动发展。联动发展指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区域不是孤立存在的,区域与区域之间通过资源综合,形成整体优势,互利共赢,行业与行业之间通过优劣互补形成协同发展局面,以此形成收益最大化的局面。常见于上下游产业间相互协调的关系中,如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制造业负责生产,物流业负责运输,利用行业优势联动发展,产生最大的收益。可见,打破三峡库区各区县独立发展固有思维方式的壁垒,确立各区县交通联动、各区域协调发展已是时代的要求,也为三峡库区体育旅游联动发展带来契机。

二、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发展对策

(一)三峡库区体育旅游SWOT分析

1.优势因素。三峡库区文化、山水自然资源与“水、陆、空”交通优势促进体育旅游联动发展。首先,文化方面,三峡库区厚重的文化历史积淀形成了三国文化、古代巴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资源,如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等。以上传统的文化旅游景观已经为三峡库区旅游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效益。众所周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风情是反映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三峡库区仅万州区就有土家族、回族、苗族等26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为土家族,回族、苗族人口次之。可见,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元素的进一步挖掘已成为三峡旅游发展的主要推进器。其次,三峡库区如画的自然景观不胜枚举,大小三峡闻名中外,大小石城、神女峰、红池坝凡此种种星罗棋布。最后,三峡库区“水、陆、空”三维交通网络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如高铁渝万客运专线,从重庆直达万州;郑万客运专线在建即将全线贯通,届时北联西安、东至上海、南抵广州的三峡库区高铁网络格局的新时代将全面开启,目前三峡库区拥有沪蓉、银百、恩广和万忠高速等国家、地方高速公路,全面形成了区域内高速公路6 小时联动旅游形态的格局;航空运输方面,万州机场开通重庆、南京、杭州、澳门、香港等14条航线,巫山神女峰支线机场在建,已初步实现全国范围内4 小时内通达的具体目标。

2.劣势因素。三峡库区的劣势因素主要表现在体育旅游人才储备不足,联动发展不充分。首先,三峡库区乃至西南片区相关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实体机构较为鲜见,在重庆、贵州诸多高校的体育学院中,该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始终处于空白状态。虽然部分学校开设旅游专业,也培养出大量的旅游从业人才,但其对体育本质、内涵理解较为浅显,对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与理念认识还远远不能满足体育旅游发展的实际需求。全国知名专业体育院校中,只有两所院校开设本科体育旅游专业,分别为沈阳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可见,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发展,相关专业人才储备是重要环节。其次,库区体育旅游联动发展不充分,导致收益无法最大化。例如万州的四国邀请赛和奉节天坑地缝跳伞节、汉丰湖国际马拉松等区域内的大型体育赛事、表演举办方没有积极沟通,无法实现同一阶段时间节点的无缝衔接。因此与国外体育旅游产业相比,收益相去较大,导致赛后的观光旅游不具备联动发展条件,重要赛事吸引来的游客观赏完赛事便盲目游览,匆匆来匆匆离去,浪费大量时间却没有享受到旅游带来的美好。可见三峡库区体育+旅游+交通等部门在联动方面存在短板,没能通过各区县联动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3.机会因素。三峡库区的机会因素主要表现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国内体育旅游发展的强势劲头,以及人们对健康旅游的需求不断扩大。首先,“十三五”面临的外部环境要求这一时期的体育工作必须更加主动地融入经济社会大局,从“全面小康的指标必然包含全民健康和体育发展方面,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来认识新时期体育工作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即充分发挥体育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主体性作用。现代体育是一国经济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社会建设、社会和谐中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体育在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体育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鲜活精神动力方面的引领作用。其次,体育旅游圈的构建及联动发展在我国部分省市已初步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和巨大收益。以安徽省为例,安徽天柱山在已开发、开展体育休闲项目网球运动之外,又积极推出攀岩、骑术和射箭等体育休闲旅游产品[3],与同时期单纯发展旅游产业相比,收入增加120%,极大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可见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积极倡导体育+旅游已大势所趋。最后,人们对健康旅游的需求。追求绿色健康、享受山水风景,已逐渐成为一种风气。绿色健康旅游还体现了可持续的旅游发展观,进一步实践了绿色发展观,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4]。以上三点对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的发展来说是难得的好机会。

4.挑战因素。挑战因素主要是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的特色与创新不足。现阶段的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发展模式太过大众化,体育方面开展的旅游方式如山水景观带动的马拉松、骑行等运动,与贵州、湖北东南部地区的运动规划大量重复,自身特色与创新不够突显,没有形成三峡库区特色的体育旅游模式,更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消费需求。因此,立足库区当前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及形势,不重复规划、发展特色体育旅游是其重中之重,“走深、走实”两化路是库区体育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巨大挑战。

四、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圈的构建和联动发展设想

(一)四种形态下体育旅游圈的构建

基于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的现状,构建体育旅游圈的模式是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各区县体育旅游资源为核心组成一定地理范围的联动区域,即结合各区县文化、山水、赛事和休闲的资源,万州为中心周边10个区县辅助,构建体育+文化游形态、体育+山水游形态、体育+赛事游形态和体育+休闲游形态这四种形态下的体育旅游圈。

1.体育+文化游形态。三峡库区体育+文化游形态是在三峡库区文化基础的创新上构建的,从当前三峡库区旅游市场的总体状况来看,传统市场的拓展空间正在逐渐缩小,旅游产业附加产品量日趋减少。在这种背景下,要想使三峡库区旅游产品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寻求新的发展道路[5],把结构的调整放在首位。2018年,重庆市委及万州文化委在工作总结中都提到:开展文化体育惠民服务、推广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抓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因此,三国历史文化游、红色文化游以及少数民族文化游得以构建。首先,从三峡库区的历史文化中不难发现:云阳张飞庙、忠县烽烟三国、奉节白帝城以及万州名人甘宁都具有浓厚的三国文化色彩。立足三国文化,将骑马射箭、英雄纵横沙场融入特色旅游产业,使游人感受身临其境之氛围。如利用忠县的烽烟三国实景演出,吸纳普通游客扮演其中角色,助推三峡库区特色的三国体育文化游。其次,少数民族的特色传统文化,如土家族、回族、苗族的建筑,祭祀,服饰,饮食等。以土家族为例,吊脚楼式建筑,祭祀文化,土家族的服饰,苞谷、稻米类农作物等,通过衣食住来发展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对三峡库区而言,实现体育+文化游模式对当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有着积极影响。

2.体育+山水游形态。三峡库区体育+山水游形态是在三峡库区山水休闲体育的基础上构建的。山水休闲体育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利用山水等自然资源秉赋所进行的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愉悦身心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6]。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可以借长江一览三峡库区的大部分风景,同时可以结合山水旅游开展体育活动,如绿色三峡公益行,环湖接力跑等;可以依托巫山神女峰、万州大瀑布群等一些特殊地形进行蹦极等极限运动;还可以在平湖万州中开展板桨、游艇等,共同形成三峡库区特色的体育山水游形态。对三峡库区而言,实现体育+山水游模式对当地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3.体育+赛事游形态。三峡库区体育+赛事游形态是在三峡库区大型体育赛事基础上构建的。体育赛事是体育产业的顶级资源,是旅游产业的创新推动力,大型体育赛事的竞技水平、赛事规模及影响范围都令人瞩目。与此同时,两大产业融合形成的体育赛事旅游,所具备的时尚、健康、休闲的产业属性正契合了当下大众市场偏好[7],使得产业间有着紧密融合的现实需求。

三峡库区近年来举办了多个国际赛事,如足球的四国邀请赛,篮球比赛,手球比赛等。三峡库区的水上赛事发展更为迅速,依托长江黄金水道,近年来组建了水上训练基地。从三峡库区的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中也可以看到:三峡库区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水上赛事资源、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山水环境优势。可见三峡库区具有丰富的体育赛事资源以及发展体育赛事的能力和条件,对三峡库区而言,体育+赛事游模式对当地旅游品牌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4.体育+休闲游形态。三峡库区体育+休闲游形态是在三峡库区休闲体育旅游的基础上构建的。由于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具有体育与旅游的双重特性,资源所处的环境不同,开发模式就不同,因此,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具备多元、多类模式特征。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的提出,国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突显出国家对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视,人们自身对休闲、健身、健康的关心[8]。三峡库区独具特色的农家乐,完全是休闲+体育的完美结合。同时,凭借少数民族资源构建少数民族特色旅、居、行,体验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对三峡库区而言,是实现体育+休闲游模式的积极实践,同时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乡村的经济发展。

(二)多维交通体系促进联动发展

图1 多维交通联动发展构想图

1.高速联动。以万州为起点依托高速公路,打造10个区县构建的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线。即依靠三峡库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各个区县通过高速联动联合打造多条陆上旅游线路,让游客根据时间长短规划长期游、短期游,也可以按旅游目的规化体育文化游、体育山水游、体育赛事游和体育休闲游,使游客充分享受旅游的乐趣,并用最短的时间领略到所有的风景,享受到所有的欢乐[9]。

图2 春游路线图

以春天体育休闲游为例,从图2 可以看到,从万州田园观光到巫山油菜花结束,借沪蓉、银百等高速,各区县联动,线路清晰,六天时间把春天的巴渝风景尽揽眼中。

2.长江水道联动。以万州为起点依托长江水道,打造万州—巫山、万州—丰都两条水上主线路。即依靠长江水道,借水上巴士、游轮、客轮,各个区县可以联动发展水上体育赛事游,以平湖万州水上的板桨赛、游艇赛及水上训练为依托,发展漂流、环江骑行、马拉松等大小型赛事,来吸引游客与参赛者,把赛后体育山水游发展为主力。

图3 夏季路线图

以夏天山水游为例,如图3所示,万州乘客轮观看水上赛事,坐水上巴士到巴蜀胜境张飞庙、白帝城,感受三国体育文化的魅力,乘游轮穿过长江三峡第一门夔门,从奉节借高速公路至丰都,继续沿长江水道游览至忠县石宝寨,夜宿游船直达巫山仰望神女峰,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顺江而下到达宜昌,约六天时间,让夏天充满精彩。

3.铁路联动。以万州为起点依托渝万铁路,打造万州—巫山、万州—丰都两条铁路主线路,即依托铁路,借高铁和火车,各县区可联动发展体育休闲游。体育休闲游主打少数民族休闲游,让游客领略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习俗、风情。还可以构建少数民族特色居,以及三峡库区内盛行的农家乐,让游客远离大城市的喧嚣,享受自然田园的生活[10]。

图4 秋游路线图

以秋天文化游为例,如图4所示,从万州乘火车或动车到其它区县的少数民族风情区,沿途观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最后游览开州的刘伯承故居、梁平的双桂堂等。历时六天,一览巴渝文化经典。

4.航空联动。依托航空,即万州机场和巫山神女峰机场。主要发展的是体育赛事游,如足球的四国邀请赛,以赛事带动体育文化游、体育山水游和体育休闲游。

图4 冬游路线图

以冬游为例。如图4所示,冬季的万州四国邀请赛,可以乘坐飞机直接到万州观赏赛事,也可先飞巫山,再至万州。观赏完赛事后,就可就地进行休闲游,如农家乐,体验农家生活,欣赏少数民族特色风情。同时可以联动周边进行文化游、山水游,如周边的云阳张飞庙、奉节白帝城、忠县石宝寨等。花费六天时间,让冬天的气氛不再寒冷。

五、结 语

三峡库区体育旅游联动发展,是在联动发展概念、旅游圈理论以及健康旅游理论的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分析三峡库区的SWOT 发现,优势因素有:丰富的体育旅游景点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较好的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劣势因素有:缺乏体育旅游人才,联动发展不足;机会因素有:“十三五”规划的支持、国内体育旅游发展的强势劲头、人们对健康旅游的需求;挑战因素有:三峡库区特色与创新不足。根据上述构建四种形态下的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圈:体育文化游形态、体育山水游形态、体育赛事游形态和体育休闲游形态。最后从多维交通体系简析三峡库区的区域联动设想,并列出春夏秋冬四季游方案,以期对三峡库区体育旅游发展提供参考。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三峡库区体育旅游的发展,同时对三峡库区体育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其可持续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旅游圈万州三峡库区
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圈构建的原则、目标与设想
万州面的乡愁味
三峡库区万家坝滑坡变形区稳定性复核研究
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背景下肃北旅游业发展之探讨
我困在这座小城二十年
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长江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增收的设想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成效显著
万州有个『草莓王』
重庆万州700亿投入16条高速公路和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