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腹心白羊镇清代佛寺碑刻的文献价值

2019-09-28韩红宇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碑刻

韩红宇 何 琴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重庆 404020)

石刻是刻在石壁或石头上难以抹去的文字和图画文献。它集雕刻、绘画、文学、书法于一炉,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一种古老的文化遗迹[1]。古代石刻分摩崖、碑刻两类[2]。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丘陵起伏,溪流蜿蜒,得山川钟灵毓秀,人文繁盛,碑刻众多,以三峡区域文化为背景,以三峡特有的自然风物、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等为题材,再现三峡人文、自然、历史发展进程,是三峡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三峡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变迁的“活化石”。2018年7月,笔者田野调查期间发现,该镇下辖12个行政村、5个社区委员会,其中白燕村、清潭村、大弯村、惠民村、紫金村、三元村、石龙社区均有不同数量的碑刻,包括佛寺碑刻、宗族碑刻、题名碑刻,计56方。尤以佛寺碑刻居多,时间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七年(1742),主要是佛教故事的寺庙碑记。内容涉及佛寺历史、僧人传记、佛教传说、寺院经济、题名记事、记功颂德等,融入了三峡区域佛教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文献价值。

初步统计,白羊镇清代佛寺石刻共34方,其中朝元寺11方、清潭寺8方、中峰山寺1方、方石寺2方、川祖庙12方,现将其文献价值釐析如下。

一、朝元寺碑考

朝元寺位于白羊镇白燕村11组,镇政府东北4公里处,碑刻分布在三处。第一处为朝元寺仙鹤拱桥,有碑刻3通;第二处在庞家墱石壁上,仅魏士良题名摩崖石刻1通,当地人称之为“庞家墱石刻”,距仙鹤拱桥约1公里;第三处在观音洞,洞内外共有碑刻7通。

(一)仙鹤拱桥石刻

据同治《万县志》记载,白羊朝元寺下有一座仙鹤拱桥,咸丰八年(1858)当地耆寿杨大俊捐修[3]卷十四《地理志十三·津梁》97。桥下是一放生池,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呈半圆形。当时朝元寺规模宏大,香火旺盛。随着历史变迁,寺庙主体建筑已损毁,仙鹤拱桥也仅存一段残桥。残桥呈东西走向,桥面宽2.7米,长6.5米。桥栏立三块青石,其中两块将放生池半包围。三块石板上分别阴刻楷书“清澄”“池湖蕴蓄”“峕维”“光绪元年乙亥冬”“本庙建修”十余字,字迹清晰。由于石板下段被泥土、植物掩埋,很难判断碑刻内容是否完整。“峕”为“时”的讹字[4],“峕维”即“时维”,古人行文惯用语,义同“正当……时节”。由此推测,朝元寺曾于光绪元年乙亥(1875)修葺整修过。“池湖蕴蓄”乃仙鹤拱桥下放生池之题词。“清澄”一款,形容湖水明澈。《楚辞·远游》曰:“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5]由屈原诗句可反观当初放生池碧水清澈,功德渊源。惜人事变迁,枯涸无余。

此处碑刻内容不甚完整,文献信息不多,但可补同治《万县志》关于朝元寺记载的阙如,为研究朝元寺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和拓展思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二)庞家墱石刻

图1 庞家墱石刻(滕新才摄)

庞家墱隶白羊镇白燕村13组。该摩崖石刻坐西朝东,镌于道光二年(1822),凿在长50米、高10米的石壁上,形似一块巨大石匾,长4.6米,宽1.5米,离地面6米。因长年无人看护,石壁杂草丛生。除草后,石刻可见全貌,字迹并无毁损。内容为“朝元梵院”4个大字,阴刻楷书,字径1米,间距0.15米,落款作“清道光二年魏士良题”。这位魏士良,字绍翁,号静轩,岁贡生,是远近闻名的善士,“建宗祠,置祭田,修族谱,养老扶孤”[3]卷三十一《士女志八·孝义》198,广布惠施。又募资捐田建乐善堂2处,一在市郭里三块石,一在小湾[3]卷十二《地理志十一·义局》90。道光十五年(1635)官府详请旌表,祀忠义孝悌祠。此处书法,笔力遒劲,气韵流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观音洞

图2 观音洞石刻(滕新才摄)

观音洞在朝元寺西南方,系僧人闭关修行之所。据现有资料可知,清道光二年(1822),住持僧悟聪创修观音洞,以备本寺僧人不虞之需。同治《万县志》载:“观音洞,亦人力凿成……(位于)市郭里四甲。”[3]卷十六《地理志十五·寨堡碉洞》108观音洞位于悬崖之上,掩翳在郁郁葱葱的古木丛中,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95平方米,倚山就势,需沿绝壁攀藤附葛,猴行而上,方能到达。洞外有一布满青苔的灶台,应是当年洞中僧人烧火做饭的炉具。灶台右面被残枝、落石掩埋长段,可测高度为0.16米,上孔直径0.3米,下孔直径0.2米。洞口宽3.7米,高3.7米。洞内宽3.2米,高3.5米,进深5.4米,面积约20平方米。洞内有碑记5通,均楷书阴刻,字体洒脱,字数不等。洞口左侧竖刻“观音洞”3字,字径0.4米,间距0.1米,为住持僧悟聪手书。洞内北面有碑刻3通,从外向内依次为《僧悟聪传》《朝云寺实录》《修洞用金单目》;西面凿有一龛,高 0.7米,宽0.5米,深0.07米,龛内雕一花瓶,取像观音菩萨净瓶,通高0.6米,底座宽0.2米,内壁涂红色颜料,左上方碑刻题为《洞中灵验记》;南面碑刻题记《界至丈尺》,主要记载朝元寺田园地界、土地寺产等规模。因居高悬远的地理优势,各碑记文字不易风化,未遭人为破坏,除《洞中灵验记》碑因崖壁渗水滋潮出现苔绿霉斑外,总体保存完好,对研究三峡地区清代佛教文化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1.《朝元寺实录》碑

此碑位于洞口左侧上方,长0.76米,宽1.5米,镌刻时间为清道光三年(1823)。全文559字,字迹清晰。“实录”本是古代史体的一种,取皇帝起居注、日录、时政记及诏令、章奏,年经月纬,汇编成书,以为国史素材。此处借为私家著述,取譬“真实记录”之意,披露了朝元寺创建及发展历程。全文整理于次:

万邑之南市郭里四甲朝元寺者,不知建于何时,大明正德十二年所铸钟及万历、天启碑尚存。常住界至,多被愚顽磨去字迹,所可见者,万历碑载陈天佑更名本通,偕男陈清道、安道更名性德、性定,在本寺为僧,舍田数处,约种五斗。然明季寇炽,半属豪强侵占,殊难究诘。其余碑载募化修培诸事,字画犹昭昭焉。我朝康熙末年,来楚僧号立中,恪守戒律,朝夕课诵弗懈。于乾隆八年(1743)化众重修梵院,午山子向改作丑山未向,较古形刹势稍停妥,上下二殿,东西两厢,俱浑坚朴素,诸神由此庄严矣。乾隆二十一年(1756),有生员陈武周先生,舍寺门首研盘外田一段,永供香灯,常语众僧云:“此处虽属前人买业,相传为古之常住也。”立中有徒孙号慧先,亦谨慎,积银二百余金,买下河坝数处业,大界石即此常住。有傅家沟,离寺窎远,多岩穴,霸住者二十余家,庙僧恒受累,屡讼莫能驱。嘉庆甲戌(1814)秋,左补就近吴姓之田,名棕树塝,较傅家沟出谷加倍,将众等善遣之,皆迁徙,而此地始称乐土焉。迩日常住田地,俱在庙基四维,择巨石命名镌字,用指南定界,集众详载丈尺,谅不开后日侵占之门,复不揣固陋,著僧俗均安纪略,以备稽考,有志兴培者,或不无刍荛之助。昔闻堪舆门,朝元寺为蓝蛇赶龟。山门外有一大圆石,即龟首也。乾隆四十二年(1777),寺僧劈作研盘,后遂大败,历三十余年,众归咎修造之过。今僧人悉守清规,护持颇尽心力,寺产绝盘踞之患,庙金无侵蚀之虞,十载之间,焚前债,广产业,置器具,庙貌辉煌,复有余资。可知寺之兴败,在人不在形也。兹值修洞告竣,聊记颠末,以俟知者。

图3 《朝元寺实录》碑(滕新才摄)

道光三年岁次癸未季夏中浣,静轩魏士良敬撰。

该碑透露朝元寺创筑时间已无从详考,确凿可信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中叶武宗时期,有正德十二年(1517)铸造的大钟为证。历明清两代300 余年,经陈天佑、陈清道、陈安道父子3人,善士陈武周、释立中及其徒孙慧先等僧俗信众的苦心经营,不断募化培修,恪守清规,竭心尽力,朝元寺得以庙貌辉煌,资产饶余。截至道光三年(1823)六月中旬魏士良撰此碑时,明朝后期的万历碑、明末天启碑尚存。因此,撰者感慨“寺之兴败,在人不在形也”。佛寺的蓬勃发展,除了结合现实的社会环境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外[6],关键因素在于寺僧的宗教觉悟、献身精神和修行态度。

《朝元寺实录》碑记载了该寺许多真实的史事细节,也明确提及明末清初三峡地区的兵荒马乱,主要人物姓名、时间、地点、情节等都有史实根据,“碑载募化修培诸事,字画犹昭昭焉”“择巨石命名镌字……以备稽考”。因此,《朝元寺实录》碑具有档案史料性质,是考察朝元寺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为研究明清之际佛教盛衰及三峡区域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物实证。

2.《修洞塑像镌字用金单目》碑

此碑镌刻于道光三年(1823)八月下旬,位于《朝元寺实录》碑的右下方,宽1米,长0.72米。共163字,全文整理如下:

图4 《修洞塑像镌字用金单目》碑(滕新才摄)

牟天仕、蔡奕仲经理常住耕种所貹之钱,此处用四拾串文;州同杜越捐钱四串文;廪生魏士良经理常住耕种所貹之金,此处用拾六千文,外捐钱捌千文;魏士谦、吴文润经理醮会所剩之钱弍串四百文。主持僧悟聪捐钱拾六串文。塑像,傅德兴捐钱四百文。镌字,魏明诲捐钱四百文。修洞原为本庙僧人备不虞,且便照守林木,嗣后永禁众人进香,勿得复增神像,及招佃户住居滋弊。

道光三年岁次癸未仲秋下浣吉旦。

根据这份清单,可以做出以下推论:

第一,“串文”合铜币制钱1 000 文,“四拾串文”即“四十千文”,“弍串四百文”即“二千四百文”。明清两代,民间贸易禁用白银,只准流通铜钱,金银需到官府兑换,1 000文铜钱兑换1 两白银。牟天仕、蔡奕仲等人辛勤经营朝元寺田产、什物所结余的钱财,用于修洞、塑像、镌字等开支近87 两银,说明观音洞的开凿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碑文对魏士良及其五弟魏士谦等捐赠者的古道热肠给予了充分肯定。

第二,观音洞的开凿并非群龙无首,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宗教行为。朝元寺住持悟聪带头倡导,努力化缘,亲自捐钱16 000 文。洞口的《僧悟聪传》碑明确提及“住持十五年,辉神像,刊庙谱,铸钟全载界至,凿洞以备不虞”。在悟聪带领下,各位信众捐赠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促成了朝元寺的辉煌。

第三,碑文交待修洞目的是为了预备本庙僧人兵荒马乱中出现各种无法预料的紧急情况时的栖身之所,附带守护林木。此后永禁众人进香,也不再增修神像,不再招纳佃户居住,以免滋生流弊。田野调查中,从观音洞山麓攀附至半山腰时,发现一处楷书阴刻“不许众人进香”告示,无款识,内容与碑一致,说明修洞者希望藉此谢绝众人叨扰佛门清净,更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朝元寺的产权。

总之,《修洞塑像镌字用金单目》碑实质上是凿洞功德碑,为后世留下了一份难得的奉献者名单,披露了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史实,是研究观音洞和朝元寺历史的重要资料。

3.《僧悟聪传》碑

此碑刻于清道光七年(1827)八月上旬,位于观音洞洞口左侧下方,长1.4米,宽0.82米。全文679字,除撰者署名被凿损外,其余字迹清晰可辨,内容涉及朝元寺建寺历程、经营理念,住持僧悟聪生平经历、生活态度及其宗教献身精神,也包括对善士魏士良热心资助的赞扬,对研究辖区内佛教生活和宗教文化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全文整理如下:

朝元寺僧名觉明号悟聪者,俗姓周,本里甲人。生于乾隆庚戌十二月十八日,七岁失怙恃,乡老怜其孤而且贫也,爰送入寺为僧。后长成,住持常住,多所裨益。于道光丙戌十二月二十四日卒于疾,时年方三十有六云。窃朝元寺肇自何时,其详不可得而考,然睹其庙貌、基址与碑文所载田地之数,则当日之盛可知已。但其后住持,鲜当经理,亦不得其人,而无所忌惮之徒,渐至侵蚀乎庙金,盘踞乎庙产,所有神前香灯、僧人衣钵,尔时窘迫式微之象,盖有不可胜言者。幸有静轩魏君,善士也,居与庙近,嘉庆壬申春,悯庙之倾圮,而风俗于以大坏也,爰是起而力振之,始除陋习,继立规条,尽心竭力,不数年而风俗丕变,庙貌重新复,时有余积修培各种善果。夫同一庙也,常住不曾加增也,而昔之败也若彼,今之兴也若此,此其转移之机。微魏君,固不能为力,然非住持谙练,亦不能相与以有成也。适悟聪之为人,貌若朴拙,性极灵敏,示之事即能行。庙中每年雇工耕种田地,及鸠匠刊刷法戒、宝训、诸善书,经理出入,俱一一缕晰,无稍遗误。尤复恪守清规,不苟言,不苟笑,亦不苟动。居恒自奉,总以节俭是崇。住持十五年,辉神像,刊庙谱,铸钟全载界至,凿洞以备不虞,诸凡修培,极殚心力。惜多病,临危时谓魏君曰:“僧不幸幼失瞻依,长不能长奉先生教,此皆夙世无缘也。僧囊中尚存二百余金,今日自分必死,死后一切葬具俱宜薄,留所余金用作善果,庶或稍减前愆焉。”魏君深然之。其后卒,卜葬于庙后数武,除荐拔、坟茔用费外,其余百金有奇,悉以修培本庙,印送善书数百部,以终其志焉。噫!世之僧人众矣,上者存养性天,观心面壁;次者朝夕课诵,戒律谨严;次者侍奉香灯,随分度日;下此则藉寺观为藏慝之薮,假缁黄为蠹世之媒,坏法门而玷三宝者,曷可胜道!兹悟聪虽未能参悟三昧、大阐宗风,然而谨守清规,整饬常住,固已加人一等矣!予见是僧之大有裨于庙也,因纪巅末于洞中,以示劝焉。

图5 不许众人进香石刻(滕新才摄)

大清道光七年岁次丁亥仲夏上浣。

燕山牟□□谨撰。

碑文概述了悟聪谨守清规、整饬常住、振兴朝元寺的不凡人生。悟聪,俗姓周,僧名觉明,法号悟聪。1791年1月22日生于万县市郭里四甲,1827年1月23日圆寂,终年36岁。正是由于他的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朝元寺才有了起衰复盛的局面。一句“非住持谙练,亦不能相与以有成也”,点明了悟聪的宗教献身精神,是朝元寺复兴的关键因素。碑文最后“见是僧之大有裨于庙也,因纪巅末于洞中,以示劝焉”,和盘托出写作宗旨,以悟聪振兴朝元寺的努力,劝勉世人奋发有为,不负此生。

朝元寺的振兴,还得力于善士魏士良。前文所述,已足征此君宅心仁厚,乐善好施,泽被遐迩。民国《魏氏族谱》明载他是魏元彬第四子,字绍翁,号静轩[7]卷首。嘉庆十七年(1812)春,有感于朝元寺房屋倒塌无人修治,地方风俗浇漓大坏,于是带头革除陋习,订立条规,不数年风俗丕变,庙貌复新。碑文记载悟聪临终前向他坦然托付后事,葬具从简,念念不忘广种善果,读之令人唏嘘。

显然,《僧悟聪传》主要记述悟聪的生世经历、宗教生活、精神追求,属于人物传记碑。但仔细分析也不难发现,此碑具有补官私史乘之阙、为佛寺治理提供参鉴的价值;关于清中叶僧人勤勉修行的史料,还原了朝元寺由盛而衰、振衰还盛的历史进程,是研究三峡地区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献。

4.《洞中灵验记》碑

此碑位于观音洞最内壁左下角,长0.68米,宽1米。因洞内光照不足,常年积水,空气潮湿,遍布苔斑湿痕,所幸字迹尚勉强可辨。全文404字,整理如下:

观音菩萨誓渡众生,凡有苦难,莫不拯救,人皆知之,而此处之显应为尤奇。道光丁亥又五月初九日,有水仙寺僧名了玉者,具足后忽染哽疾,垂危。自揣身净六尘,反生病苦,虽未出诸口,不能无烦恼心也。是夜,有二童子称:“奉朝元寺洞中观音菩萨命,汝莫说为善无报,因汝讲究修行,朝夕课诵,特来救你。只用净水、布帕,将洞中大士金身拂拭后,再加柑叶七片,同净水煎饮,必愈。”二童言毕辞去。僧极力挽留,忽惊醒,乃是一梦。遂依法祈祷,果全愈。洞中原无水,嗣是乡邻灾疾,恒携水祈祷,亦多有应之者。魏静轩先生云:“世人但知祈祷,而不知神意之攸归,则祈神与侮神者等。凡生灾疾之人,有存心善良而为神所怜悯者,有居心邪曲而为神所忿怒者,有前生作孽应受冤报者,有今生罪过宜速忏悔者,有乐捐功果可以增其寿算者,有命在旦夕大限难以挽回者,须竭诚问卦,以竹筶代之。圣卦,则神必乐于显应也;阴卦,则请水必属无益也;若阳卦则必细叩其由来,庶悉神灵所指示。不然远近祈祷皆若枉,岂吾乡中人人皆进仁寿之域,均得长生不老者乎?”昌修因聆先生所嘱,勒石以与诸善商酌焉。

图6 《僧悟聪传》碑(滕新才摄)

朝元寺住持僧昌修谨书。

中国民间佛教传说以崇拜神灵为主导,最广为崇拜的神灵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弥勒佛等。人们往往结合地方特色,杜撰出具有本地特点的佛教民间传说[8]。《洞中灵验记》讲述的是一个观音菩萨拯救僧人病痛的民间故事,传达神旨的“二童”,不言而喻即善财童子和龙女,他们是观音菩萨的左右胁从,均为文殊菩萨的启蒙弟子,是菩萨教化众生的助手,代表成佛的艰途和捷径两种修行方式,后演绎为人间金童玉女的象征。

这里值得关注魏士良托僧昌修刻此碑的目的:一是为传播佛教服务,有利于扩大观音菩萨的影响,起到吸引信徒的作用。二是表达了包括魏士良在内的乡民们希望进入仁寿之域的诉求,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世俗性、大众性。三是打上了鲜明的地域性烙印,透过传说的神异色彩,可以窥见清代中叶佛寺的发展情况,一境若狂,虔诚祈祷,与鸦片战争前夕三峡腹心深处的封闭社会相适应。第四,提供了本地历史人物的史实线索,除了魏士良随处都能看到他热心善果的忙碌身影外,刻碑者昌修很显然是继悟聪之后的下任住持。碑中明确记载了玉出家(具足)后患病的时间是“道光丁亥又五月初九日”,即1827年6月3日。前文据《僧悟聪传》碑“于道光丙戌十二月二十四日卒于疾”之句,已推算出悟聪忌辰为1827年1月23日。时隔半年后此碑问世,说明昌修继悟聪住持朝元寺,仍以弘扬佛法为己任,可谓得其人矣。

5.《界至丈尺》碑

此碑位于洞口右侧上方,长1.12米,宽2米,面积最大。镌于清道光三年(1823),距今已近200年历史,保存完好,配图清晰。

图7 《洞中灵验记》碑(何琴摄)

石碑右上角有一罗盘图。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罗盘就是指南针的细化和拓展[9]。共有三盘——天、地、人,做立向、消沙、纳水之用。每盘的用法,都有一定之理与一定之法,各尽其妙。罗盘内圈标“指南车图”4字,环绕24 道方位,分别是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壬、子、癸、丑、艮、寅,阴阳家名为“二十四山”,言山则向在其中。如子山则必午向,午山则必子向,壬山则必丙向,丙山则必壬向之类是也[10]。罗盘右侧竖刻“界至丈尺”4字,界至即界碑,记疆界四至之碑,故称“四至”[1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又称“八到”。丈尺,即以丈、尺为单位计量面积。

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规模的田产,通常是维系寺庙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12]。罗盘图下附朝元寺田园地界文字,计913字,详细记述了朝元寺山地、田产等寺院经济,全文整理如下:

注明界至,自昔未有借用指南者,盖人情不无叵测,地方恒多更变,每于边界混淆、争竞涉讼、酿成巨祸者,殊难悉数。兹于寺院就近巨石。命名錾字,择平稳处镌一大圈,将罗盘架于上,定其山向,载明长短、广狭,有一定不移之则,庶寺与邻永相安于无事矣。

四方石

朝元寺前殿左边山头墙角,戌山辰向十九丈七尺至四方石罗盘。

一、四方石由癸山丁向三十七丈至小塆沟沟心。

一、四方石由壬山丙向三十四丈三尺至岩仑。

一、四方石由亥山巳向三十五丈至俗界,此业名棕树塝,又曰生基塝。

图8 朝元寺罗盘图(何琴摄)

图9 《界至丈尺》碑(滕新才摄)

一、四方石由辛山乙向二十一丈八尺至界字石。

一、四方石由庚山甲向三十一丈六尺至吴姓坟外坎,又由坟坎上去十七丈六尺抵小堰塘外坎,此塘之基址与水系属本庙灌溉,他人不得窃放。

一、四方石由申山寅向三十六丈三尺至俗界。

一、四方石由未山丑向三十四丈五尺至俗界。

以上俱系交界之处,逐一开列。至于四方石下抵河心数十余丈,左右前后,概属寺业,勿庸琐载。

落荡石

朝元寺正殿后,由未山丑向二十四丈一尺至落荡石罗盘。

一、落荡石由辛山乙向二十三丈二尺抵铺子外坎。

一、落荡石由庚山甲向十四丈四尺至俗界田边。

一、落荡石由未山丑向六丈八尺至俗界田角。

一、落荡石由午山子向十三丈二尺至俗界田角。

一、落荡石由巳山亥向二十二丈二尺至俗界田角蓝蛇梁边。

一、落荡石下数十余丈至河,前后左右,俱属寺业。

大界石

朝元寺正殿前殿右边山头下墙角,由午山子向七十三丈七尺至大界石罗盘。

一、大界石由乾山巽向十九丈七尺至蓝蛇梁,梁中有“朝元寺界”四字,其丈尺线路,左系俗界,右边概属寺业。

一、大界石由未山丑向三十七丈四尺至俗界,其丈尺线路,右边系俗界,内有庙地,些须错综,左边下抵河沟,概属寺业。

一、大界石由丁山癸向七十四丈至虾筏沟,水沟为界。

以上俱系交界之处注明,至于大界石下抵河心,上至小塆沟沟心,均属寺业,毫无紊乱。

山地

此洞之左大岩新镌石匾,有“朝元梵院”四字,石匾之左刻有“蜂洞岩”三字。蜂洞岩之左山坡,有五十余丈,上齐岩,下齐河,皆属寺业。其大石匾由石梯子上岩,有瘠地二亩许。以上各处皆有界字。

此洞之右,水沟斜下抵岩仑,转右横过抵子梁下河,俱有界字可察。

按朝元寺山林,闻乾隆三四十年时,茂密阴翳,为众所称。厥后斧戕难禁,砍伐无遗,第见瘦土白石,与悼叹濯濯者无殊矣!今始鸠工,栽蓄柏树各种,为后日修培之资,逐年看守,勿得惜费。异日料木成材,若非建修殿宇,勿得擅自砍伐。如违,众神监察,禀官重究。

尺寸式样

清道光三年岁次癸未仲秋月下浣

湖山魏明东谨录

此碑蕴涵的信息颇为丰富。第一,可以确知朝元寺的产业界至范围:以朝元寺前殿山头为界,左边从小塆沟沟心、岩仑、生基塝、界字石、小堰塘外坎等交界之处至四方石,右边从蓝蛇梁朝元寺界处、虾筏沟等交界处至大界石,外加蜂洞岩左山坡50 余丈,均属朝元寺产业。碑文中提及的“朝元梵院”石匾,即前述道光二年(1822)魏士良所题“庞家墱石刻”。左边应当还刻有“蜂洞岩”3字,但田野调查中已杳无踪迹,只在悬崖峭壁、杂草榛莽中可见“朝元梵院”石匾。

第二,可以确知朝元寺僧具有超越时代的生态环保意识。孟子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13]卷十一《告子章句上》在中国古代社会,关注天人关系的理念由来已久。观音洞的开凿,本来就有守护林木的目的。此碑感慨朝元寺在乾隆三十年至四十年(1765—1775)间,山林茂密,郁郁葱葱,生机蓬勃;但因砍伐无度,破坏生态,只剩下瘦土白石,濯濯童山,令人悼叹!地界确定后,朝元寺广招人手,遍种柏树,逐年看守,修复生态,其不懈努力,令人欣慰。碑文严厉申斥生态环境保护意见,林木长成后如果不是用于修造佛寺殿宇等重大工程,“勿得擅自砍伐”,若有违背,不仅有神明鉴察,亦且禀告官府,严查重究,绝不轻贷。朝元寺僧众明确的生态保护意识,是超越同时代世俗界很多人的远见卓识,与当时宗教生活、佛寺建设对自然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这种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界至丈尺》碑关于采伐林木的记载,如果撇开“众神监察”之类的宗教外衣,其内核是生动活泼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界至丈尺》碑记载的是道光三年(1823)朝元寺的地界寺业情况,反映了当时寺庙经济的高度繁荣和建筑规模的宏大,也暗示了该寺彼时的权利和地方声望,对于研究三峡地区清代寺院经济有参考价值,同时对于釐析区域社会地图绘制沿革也大有裨益。

二、中峰山庙碑考

中峰山庙位于白羊镇大弯村2组中峰山顶,坐北朝南。现存庙门镌“国泰民安”“政通人和”8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庙内张贴信息,此庙由当地21位村民于2014年集资重建,共4 重殿,占地100平方米。建庙以来,每年都得到当地居民的捐款,设施逐渐完善,香火日益旺盛。

从寺庙正门步行20 级石梯,右边观音像下方石壁上阴刻楷书《中峰山序》碑记。镌于道光七年(1827)九月,主要叙中峰山庙由来,附捐赠培修名目,属建庙功德碑。由于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严重,许多字难以辨认,现将可识读碑文整理如下:

向家寨中峰山俗名石孔子者,向□□□□□□□□□。华生也晚,莫知其详。□□□□□□□□有□,山左有白□风蓬,凤凰山□□□□,□□阳山,互相环映,诚胜地也。华不揣□□,□□□□,建修观音、地藏二祠,更名曰中峰山庙。□□□□止二尺许,阔亦三四尺焉,鸠工开凿,用□□□,□大宽阔,尽可出入。非华一人之力,皆我□□□□助也。□我地之绅士固多,而富户亦□□□□,万金之家颇能家用,千金之户亦难□□。□瘠□稠,田地昂贵,廿余石之田谷价□□,□□□□之谷□四串有□。而人无常业,何以□□?□□□□,亦□谋生。时势如此之艰,□□□□□矣!卒能风醇俗美,不失礼让之风,必□□□□□□也。余创建与培修,共经三载,方能□□,□□士乐助之名姓,并勒诸石,以志不朽。□□□□志培补,是所厚望焉。

□□会首募化向有华谨识。

(姓名及捐助数额略)

道光七年岁在丁亥九月□立。

据碑文可知,中峰山庙初建于向家寨,具体位置在当地民间称为石孔子的小地方。倡修者名叫向有华,建有观音祠、地藏祠两座庙,合称为中峰山庙。包括向有华在内,共有70 余人参与了中峰山庙的创建与培修工程。由于风化和破坏严重,捐助人姓名、捐钱捐地数额等信息难以辨认。

三、清潭寺、方石寺、川祖庙碑考

限于篇幅,关于清潭寺、方石寺、川祖庙碑刻仅作概况梳理,未深入分析,以为有识之士后续研究提供田野资料。

(一)清潭寺

清潭寺位于白羊镇清潭村5组,原占地面积约2 500平方米,近4 亩地,相当于6个标准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可谓清代白羊镇大庙之一。今天的清潭寺已销声匿迹,被村民改建,仅存一小片残垣断壁。幸存碑刻8通,大小不一,均系楷书阴刻。其中一通刻于清乾隆七年(1742),是截至目前白羊镇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佛寺碑刻,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二)方石寺

方石寺位于白羊镇大悟村4组村民李治量家后山坡,坐西南朝东北。由一条蜿蜒的山路盘曲而上,大约五分钟可见一红色低矮房屋,是近年重建的新庙。庙门左右并立两通清代石碑,下段被杂草泥土覆盖,风化严重,许多字迹已模糊不清,内容主要叙创寺传说、众人募化修培功德、寺规条令等,对研究方石寺历史、流派归属等史实有文献价值。

(三)川祖庙

川祖庙位于白羊镇惠民村9组,与观音岩两庙相连。由于废弃已久,大部分房屋毁坏。遗址共发现12通碑刻,数量多,信息丰富,价值不菲。门口两通石碑题为《观音岩暨灯茶会并寄碑序》,镌刻时间为清光绪六年(1880),叙川祖庙、观音岩依托“灯茶会”作为本地公业的行善事迹。据考查,“灯茶会”这一传统习俗,从光绪年间一直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此碑不仅对研究三峡地区清代佛寺有史料价值,也有助于探索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

四、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14]近年来,白羊镇政府竭力将地域特色文化作为当地文化建设名片大力推广,相关人士对其历史文化遗迹进行挖掘,正是总书记强调的“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努力践行。白羊镇清代佛寺碑刻内容多与建寺历程、佛教思想、信众功德有关,同时渗入了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是对历史记忆、地方特色的最直接反映,也是区域文化的真实记录和传承方式,具有较高的史料文献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书法艺术价值、文学鉴赏价值,从中可以感受清代三峡地区精湛的石刻技艺,体验因年代久远而产生文化隔层中的互补审美情趣。恰如习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所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15]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重任。

猜你喜欢

碑刻
商丘碑刻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研究*
清代雷州半岛糖贸易及其规范化——以新发现的雷州花桥碑刻为例
碑刻
河津市九龙山真武庙及其舞楼、碑刻考
黄永年先生的碑刻学研究与拓片收藏
北京地区现存元代道教碑刻形制研究现状
明清豫西北戏曲碑刻所见的“会”与“会首”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云南少数民族文字碑刻文献存藏现状及保护研究
古交千佛寺戏曲碑刻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