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背景下肃北旅游业发展之探讨

2019-08-30段新龙

当代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旅游业

段新龙

摘要:随着旅游业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旅游发展之必然趋势。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的建设也已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纳入到同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合作式发展大局当中。因而,在大敦煌旅游圈建设背景下来探讨肃北旅游业如何通过合作实现其特色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本文通过分析了肃北旅游业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其在角色定位、经济支撑不足上的困境。最后结合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旅游圈;肃北;旅游业

一、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的提出

(一)旅游圈的概念

“旅游圈”一詞被学术界探讨较多,且政府在进行区域旅游规划过程中也常被涉及。通过对已有文献之梳理,旅游圈是基于一定的自然地理区域, 以发展旅游来获取经济利益是其主要目的。阎友兵等在关于旅游圈的探讨中就提出旅游圈是为了获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组成的具有一定地理范围的协作区域,是一定区域内各种旅游经济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组织形式。这其中明确指出旅游圈首先是旅游协作区,以协作化推进旅游业发展是其基本形式。其次,旅游圈虽依赖于自然地理的区域划分,但对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的追求始终是其支撑旅游圈形成及建设深化的根本动力。因而,旅游圈在形式上是以合作化推进旅游业发展,而更根本的在于以利益为驱动。

(二)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应运而生

2018年,由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甘肃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论坛暨中国媒体旅游记者联盟酒泉行活动”在敦煌启动,这标志着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全面建设由此开启。大敦煌文化旅游圈以敦煌旅游资源为核心,整合周边地区旅游资源,挖掘特色,完善旅游要素供给,提升旅游消费水平。发展核心,带动边缘,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举措。

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就在于突出敦煌旅游的中心辐射功能,带动瓜州、肃北、阿克塞三县旅游业发展。从地理空间分布看,以敦煌为中心,阿克塞、肃北、瓜州环绕其周围,构成“一核三辅”的架构;从旅游资源分布看,以月牙泉、敦煌雅丹地貌为代表的地质奇观,以肃北透明梦柯冰川为代表的壮美风光,以阿克塞哈萨克族、肃北蒙古族为代表的民族风情,以瓜州锁阳城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址等众多文化旅游资源,独特性与互补性兼具,为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奠定了深厚基础。

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的建设,一方面是应对区域旅游业竞争加剧的压力之需,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丝绸之路旅游业大发展机遇。从区域旅游业发展而言,区域旅游合作渐成一大趋势,不论是经济发达的东中部还是欠发达西部部分区域都已经建立起诸多区域性合作联盟、旅游协作区等,以客源互送、价格优惠等形式在整合其旅游资源的同时强化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这对以单打独斗式为主的地区而言其所面临的外部竞争冲击就愈大,包括敦煌、肃北、阿克塞、瓜州等地在内的西部旅游地区在旅游合作深度、广度尚处于较浅层次,制约其整体竞争力提升,使之面临较大的外部竞争冲击。因而,构建大敦煌旅游圈成为其深化合作的必要之举。另外,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被提出以来,古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特别是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其中,坐拥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的敦煌,其旅游业发展更是迅速,2018年敦煌年接待游客更是突破千万人次,而反观与之邻近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其旅游业虽也实现较快发展,但同敦煌相比相差甚远。因而,为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下实现敦煌同周边三县的联动发展,进行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可以说是恰逢其时。

二、肃北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1)旅游人数、收入逐年攀升,旅游经济比重逐步增加

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是衡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旅游人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旅游地对游客的吸引力的强弱。旅游人数增速越高,说明旅游地对外的吸引力就愈强。与之相伴随的,旅游人数同样也决定着旅游消费需求量,而这也直接影响着旅游收入的变化。在2013年到2018年间,肃北旅游业在旅游人数、收入两项指标上呈现逐年攀升的势头。如图1所示,2013年肃北县的年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分别达到10万人次、0.79亿元,而到2018年这两项指标则已迅速增至38万人次、3.4亿元。这数据的明显变化说明了肃北旅游业对于外来游客的吸引力在逐步得到增强,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潜力正在逐步被激发。

旅游业快速发展使旅游经济正逐步成为肃北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旅游业依存度是旅游收入同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率,反映的是某一地区经济对于旅游收入的依赖程度。从旅游业依存度变化来看,据统计,2013年到2018年间肃北旅游收入占当地GDP比重由1.9%迅速增至24.11%,这说明随着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旅游经济体量也迅速增加,其在肃北经济中重要程度得到加强。其次,旅游业虽不能完全归属于第三产业,但其同第三产业的联系却是极为紧密的。譬如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服务业都同旅游业有着极强的关联性,而这些产业又都是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化也能够间接反映出旅游业对三地经济的重要程度。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这一指标变化看,肃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3年12.36%迅速增至2018年的53.9%。这一结果的产生这要源于两点:一是肃北长期以来所高度依赖的工业增速下滑明显,地区经济体量出现大幅萎缩;二是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该地区旅游经济体量的迅速扩大,同时也带动了其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总体上而言,在肃北工业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下,旅游业的乘数效应不仅仅引领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更充分说明了旅游经济正逐渐成为肃北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部分。

(2)旅游业对肃北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旅游拉动效应是指旅游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将带动地区经济、就业、相关产业等多方面的发展所显现效果。在此,本文通过对旅游业贡献率和拉动率2个指标的测量来衡量三地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旅游业拉动率是计算通过旅游业的带动,地区相关经济产业获得发展的指标。其中,GRt表示旅游业贡献率,Lt-1表示前一年旅游总收入,GDPt-1表示前一年地区生产总值,LRt表示旅游业拉动率,YRt表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计算公式分别为YRt=GDPt-GDPt-1/GDPt-1 、GRt = Lt-Lt-1/lGDPt-GDPt-1l 、LRt =IYRt×GRtI。在此,选取肃北2013-2017年旅游收入、GDP数据来进行测算。

如表1所示,2013年到2017年间,肃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由15.74%下滑至-26.83%,其中2014年到2015年下滑十分明显,这说明肃北经济增长阻力较大,经济整体增长乏力。反观肃北旅游业贡献率则由2013年的4.22%增至2017年的13.66%,旅游业对于肃北地区经济贡献率呈现出持续提高趋势。在旅游业对肃北经济的贡献率持续提高的趋势下,肃北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率也呈现出持续的提高。这一指标由2013年的0.66%增至2017年的3.67%。这充分说明在肃北经济整体低迷的形势下旅游业对其地区经济增长则表现出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3)旅游基础设施规模小、层次低

旅游基础设施是支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旅游饭店、酒店、旅行社、旅游交通都是旅游业基础性部门。据统计,截至到2018年肃北当地有宾馆、招待所10家,客房447间、床位925张,其中3星级标准宾馆2家,客房数156间、床位290张。较大型餐厅4家,餐位1500余个。农家乐及中小型餐厅21家,餐位1200多个。较大型餐厅4家、农家乐及中小型餐厅21家,地方性旅行社1家。从这些数据来看,具备3星级标准的宾馆仅占其总数的五分之一,餐饮主要以中小型的农家餐厅为主,旅行社数明显偏少,总体上肃北旅游基础设施仍然呈现规模小、经营主体散、服务层次低的特征。另外,从交通设施水平来看,肃北的旅游客流主要依赖于公路运输,航空、铁路运输条件目前尚不具备,2019年敦格铁路有望全線通车,届时肃北实现与阿克塞、敦煌的铁路连接,这对于改善肃北的对外旅游交通条件是大有帮助的。但就肃北目前的公路条件而言,缺乏高等级特别是直达旅游景区的公路,并且旅游专用车辆也是不足的,这恰恰又是构成肃北旅游业发展的制约所在。

(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旅游资源是支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部分。其中,旅游景区又是支撑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部门,其数量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资源的富集程度。肃北在旅游资源上虽具丰富性,但在旅游景区打造上却呈现出等级低、数量少的缺陷。从旅游资源分布来看,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肃北有着西北地区最大的山谷冰川、党河峡谷等多元地貌景观。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肃北依托于蒙古族文化打造了以体验为主的民族风情游,另外借助历史遗迹也形成了以研学为主的佛教石窟游等旅游形式。从总体看,不论自然旅游资源多元性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性都为景区开发奠定了基础条件。鉴于此,肃北县正加快推进党城蒙元风情特色小镇建设,打造民俗文化一条街、民族体育活动中心、党河峡谷民族文化风情园、肃北29号冰川、石包城遗址风景区、五个庙文化风情园、盐池湾祁连山国家公园党河湿地、黑戈壁探险文化旅游景区等景点,可以说也在立足于其特色旅游资源。积极进行景区开发,但从开发的效果来看,截至到2018年,肃北具备等级的旅游景区仅1家3A景区,没有一家A级和2A级景区。显然,肃北旅游业的不足在于其缺乏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高等级的景区支撑,以低等级为主的旅游景区组合正是制约游客游览需求的主要因素。另外,旅游景区数量少的缺陷恰又反映出肃北对旅游资源开发不足。当然,这同肃北现实的经济发展程度是相关的。肃北作为民族自治县,在人力、资金等要素特别是人才是非常缺乏的,而这些要素的不足也就限制了其开发能力。若无外部力量的帮助,在一定时期内这一状况是无法得到改善的。

三、肃北在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一)角色定位之困

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在于整合以敦煌为中心的区域旅游资源,以合作形式来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旅游圈内各地如何形成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敦煌作为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必然是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核心,以肃北为代表三县则是服务于这一核心的从属角色。这是由现实发展所决定的。但在从属性角色中肃北对自身特质性突出并不明显,这体现于旅游资源开发中。肃北有着冰川、峡谷、草原等多元地貌,同时也有着蒙古族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可以说旅游资源是相对富集的,但同其相邻近的地区相比,其资源特色则显得并不是十分突出,不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有着一定的同质性。譬如,同阿克塞相比,其所依托的哈萨克族文化同肃北所依托的蒙古族文化同属游牧文化,且地理上相近,饮食、风俗等或多或少有着相似性,若仅从浅层次去进行开发,不可避免地就将会陷入到同质化的境地。此外,阿克塞同样有着与肃北相似的冰川等地貌,也就是说资源独特性是欠缺的。因而,在旅游开发上肃北面临着同周围地区以同质化为表象的资源竞争,其实质在于肃北陷入了角色定位的困境。在大敦煌旅游圈建设中,如何利用好肃北核心旅游资源,形成适于自身、异于他地的角色定位对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自身经济支撑不足之困

旅游业发展除依赖旅游资源外,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与否也将制约其发展。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又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对旅游资源并不突出的地区而言,旅游投入往往将会陷入两难境地,投入与产出的平衡需要比具有知名旅游资源的地区更长的时间,这同时意味着其中所隐含的风险也是更高的。若加之该地区又在经济上属于欠发达,那么其对旅游投入阻力也就愈大。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从产业结构上来讲,过分倚重工业,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地区整体经济受工业经济波动影响极大。在2014年到2017年间,在国家去产能宏观政策调控、祁连山环保问题整改及甘肃省产业政策调整的多重影响下,肃北第二产业增速出现急剧下滑,由27.14亿降至6.09亿,而GDP也由34.15亿降至13.77亿,肃北经济的持续低迷也使其难以有精力去投入到旅游资源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肃北在之前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本身就十分欠缺,对当前而言也就需要投入的地方是更多的,这俨然对于肃北而言是个很大的困难。另外,虽然肃北旅游经济在其工业经济下滑的同时实现快速增长,但其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的短板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方面,且在短期仅靠其当地之力是难以改善的,所以在当前背景下肃北如何以旅游业兴县就更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四、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背景下加快发展肃北旅游业的建议

(一)深耕蒙古族文化资源,树立特色旅游品牌

蒙古族文化资源是肃北最大的旅游特色。一直以来,肃北作为甘肃省仅有的一个蒙古族自治县,以蒙古族文化为特色的文化风情体验游是其吸引游客的核心,但由于旅游开发上的不足,在旅游项目上呈现出同质化倾向明显,其文化旅游竞争力并未得到充分显现。在当前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背景下,肃北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深入挖掘蒙古族特色,找出与之相近地区的不同,以蒙古族文化为核心要素吸引,以蒙古族风情体验为关键形式深入,结合歌舞、民俗、饮食等要素形成一系列的旅游产品组合。在形式上,搭建以蒙古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品牌,鼓励旅游经营主体注册与之相关的商标。并要结合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敦煌文博会等节会进行有力的宣传,包括借助网络等多媒体进行展示。另外也要认识清楚自身能力有限条件的现实状况,要量力而为,特别是要积极寻求引入外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积极与周边地区形成高效务实的合作,共同开发,共同打造,特别是要同敦煌构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大敦煌文化旅游圈。

(二)以政府为主导,推进互联互通及完善自駕游服务

自驾游是肃北旅游未来发展主要旅游类型。肃北从地理位置来看恰好处于敦煌与酒泉市区之间,具有着构建酒泉地区内部旅游环线(酒泉市区—敦煌(瓜州)—阿克塞—肃北—酒泉市区)重要节点的地理优势,同时来自新疆的客流及前往河西走廊客流都可借道肃北,并且结合肃北旅游景点分布散的特征,自驾游无疑将成为肃北旅游发展主要类型,这样反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肃北地区缺乏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不足。

推进互联互通是支持自驾游发展的先决条件,地方政府又是推进互联互通建设关键主体。发展自驾游最大制约在于肃北连通周围地区的道路通达性较差,道路等级低。但从道路建设来讲这并非肃北一地就可自行解决的,必然需要同周边相邻地区合作进行。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恰恰就为此提供了这一机会。但推进互联互通的关键主体还在于地方政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自驾游相关的服务体系是政府部门的主要任务,也是现阶段发展促进自驾游最有效的手段。

肃北作为民族自治县一方面需要借助国家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特别是要寻求政策、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肃北也要积极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圈,与敦煌等地形成旅游共同体,在投融资、开发建设、运营等方面形成整体,共同打造西北民族地区自驾游重要目的地。

(三)以旅游协同形式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

旅游业协同发展是肃北同周边地区共建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的必然取向。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地区合作必然涉及诸多方面,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的建设同样是依赖于地区间的合作,协调有序、各有侧重的旅游发展局面的形成需各方进行协同。肃北旅游业不论是其特色的打造还是自身的旅游投资能力都无法满足其旅游发展现实之需。要破解这一现实困局,肃北同周边地区旅游业进行协同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因而,在共建大敦煌文化旅游圈的大背景下,进行四地旅游业协同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协调推进的局面。具体而言,在开发上,以敦煌作为中心,其余三地包括肃北作为次中心,以敦煌文化旅游集团为基础,加入肃北在内的三地,形成大敦煌文化旅游游集团,并同时设立大敦煌文化旅游投融资平台,形成整体力,强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能力;构建大敦煌文化旅游联盟,搭建旅游企业协同信息平台,使肃北旅游企业与其余三地旅游企业实现信息、资源上共享,共同服务于大敦煌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最关键的是在旅游产品打造上,一定要紧紧围绕敦煌旅游这一国际知名品牌,进行同步打造具有各自特色的子品牌,譬如肃北就要以蒙古族文化为切入点,并结合其自然旅游资源特色,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系列。在旅游线路上,敦煌、瓜州、肃北、阿克塞更应构建以短、中、长为层次的多条旅游线路,从而丰富游客的旅游需求。协同化发展对于共建大敦煌文化旅游圈是至关重要的,也同样对于提升区域旅游业业整体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阎友兵,李辉恒.关于旅游圈的理论探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06):135-137.

[2]汪宇明.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2(03):372-375.

[3]田云国.我国自驾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2):139-140.

[4]张伟,刘苏,张文新.安徽省旅游业对经济增长拉动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二维度与三指标的探讨[J].旅游科学,2011,25 (6):25-33.

[5]宋鄂平,许辉云,孙毅等.旅游业对恩施经济的拉动效应分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3,31(3):338-342.

猜你喜欢

旅游业
缅甸预计将于2020年第三季度重启国内旅游业
中国低碳旅游发展效率、减排潜力及减排路径
浅析西藏旅游业的发展
行业会计教学中关于旅游业营改增实操问题的若干思考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旅游业网络营销发展态势及其策略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人力资本投资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