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万州杨氏宗祠文化与乡村振兴

2019-09-28王志清张艳姣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卷首杨氏族人

王志清 张艳姣

(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重庆 404020)

祠堂是宗族成员祭祀祖先的庙堂,其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张禹传》:“禹年老,自治冢营,起祠室。”[1]卷八十一《匡张孔马传》此为墓祠。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家礼》确立了祠堂制度。明世宗嘉靖十五年(1536)“诏天下臣民得祀始祖”[2]卷二,放宽对官民祭祖代数的限制,允许自始祖以下皆可立祠祭祀,祠堂建设在民间迅速落地开花。有清一代,民间宗祠普遍存在。祠堂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同时也是宗族活动的公共空间,宗族活动与族规宣讲皆以祠堂为载体,是家族进行伦理教化、维系和强化族人凝聚力的场所。

一、杨氏宗祠及家族名人

(一)杨氏宗祠

杨家山杨氏祠堂位于今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双石社区,初建于咸丰六年(1856),同治十三年(1874)续修。现存杨氏祠堂是建国后修缮的,是当地杨氏族人进行宗族活动的主要场所。杨家山杨氏自明代中叶太禄公迁居此地,至民国六年(1917)三修族谱时,已历十五代,逾四百年历史。

《杨氏族谱》叙祠堂方位:“杨家山在邑之南市郭里四甲,离城九十里,乃先祖落业之所,旧有老屋三间(品公分业),今改作祠。”[3]卷首《宗祠前后左右坟茔里名注释》今祠堂内仍有十一世孙杨兴杰咸丰六年(1856)《创建宗祠序》碑及魏明谦同治十三年(1874)《续修宗祠序》碑,皆保存完好。两碑镌立于墙面,字迹清晰,详细记载了杨氏族人修建宗祠、续修宗祠的原因及过程,附族人捐金细目。

关于杨氏族人建祠目的,碑中记载:“《礼》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庶人无宗庙,祠堂即宗庙之属也。有祠堂而后,先代灵爽得所凭;有祠堂而后,后裔诚敬得以申;有祠堂而后,远近亲疏得于岁时合食而联属之。尊祖敬宗、亲亲睦族之道,皆于祠堂攸系,此孝子仁人所必留心经画也。”[4]“将欲联心志,洽性情,使千百年之血脉精神流通贯注于无已,则必昭穆序,宗祊立,钟鼓设,俎豆具,而后格祖考,和神人,继继绵绵,越千百年而馨香弗替。”[5]杨氏族人迁居杨家山二百余年,族谱也于道光七年(1827)辑成,唯宗祠未立。祠堂不建,则先祖神灵无以妥,后嗣敬意无以达。有祠堂之后,远近亲疏族人可一年四季随时聚会,合祭祖灵,加强交流,联络感情,达到延续家族传承的目的。于是杨氏九世祖杨大俊、杨大进、杨大瓄、杨大仪等人积极谋划,“倡募族众,各捐锱铢”,于道光丙午(道光二十六年,1846)以400 多两银子买得石樁湾田地,“置为祠产”。己酉(道光二十九年,1849)岁末,“复置祠基于杨家山老屋”,斥资百余两银。每年收取租息作为维修祠堂的费用,11年间“约积二百余金”[4]。合族筹议,决定将老宅改修为祠堂,于乙卯(咸丰五年,1855)秋动工,次年冬告竣。这种合族建祠的形式,在古代大家族中非常普遍,既体现了宗族成员的平等,又起到了凝聚族人的作用。

图1 咸丰六年(1856)《创建宗祠序》碑(滕新才摄)

咸丰六年(1856)杨氏宗祠初建完成,“其制五间,中三间空为龛台,供俸合族先世神主,左置祭器,右藏遗书、衣物”[4]。其后十余年,“因前厅及东西两廊未备,不足以昭敬畏而肃观瞻”,壬申(同治十一年,1872)秋再次召集族人,“按房佽助,续修墙屋,缮完亭宇,经营周至,布置精详”[5]。至同治十三年(1874)续建完成,距创修已历19年。整个祠堂呈四合院式,左右对称,高低错落,布局严谨,规划统一,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民国六年(1917)《杨氏族谱》(以下《杨氏族谱》皆为此本,不再注明)对杨氏宗祠的规制和由来有更详细的描述:“杨家山宗祠旧有老屋三间,墙系贯斗,侧有厨室一间。”咸丰丙辰(1856)改修祠宇,“仍贯斗墙针,定甲山庚向”。子弟读书于此,夜间每闻鼓声。同治甲戌(1874)添修亭廊,掘地数尺,下有石碓、楼窨、瓷碗等物;又有石碑一块,长五尺余,宽二尺许,上书“金玉寿堂”四大字,其余人名、国号皆剥蚀不可认,匠师之名犹存。这些物什后来被当地人掩埋于祠堂右边瓦砾中,知此地前朝曾为祠庙故址。“按今祠制,上殿五间,中空三间为龛台,供奉神主,三处设案。右左两间,一藏祭器,一作客堂,两廊俱空。左下一间为寝室,右下一间为仓厫。前厅三空,中构讲楼一座,屋皆有楼与甃,以石墙嵌石碑。厅事石梯三级,阶下石梯九级,四围石壁高丈余,上加青砖。大门上有排坊一座,上下山头皆三字垛,石柱、木柱各六。左右基长四丈一尺五寸,前后长七丈一尺五寸,四围都二十二丈六尺。右边构厨房三间,前有土坝,宽二丈一尺。规模高大,朴素浑坚,兹既聚族于斯,真千百年不朽之基也夫!”[3]卷首杨兴咏《宗祠基址规制考》由此可知,杨氏祖屋修建前,此地历史上已为宗族祠堂,有出土文物可证,乃建祠祭祖、敦亲睦族的风水宝地。

图2 同治十三年(1874)《续修宗祠序》碑(滕新才摄)

《杨氏族谱》载十二世孙杨发楷、杨发愚、杨发晋引经据典的考证:“考之典礼:一品至三品官庙五间,中三间为堂,左右各一间,隔以墙,北为夹室,南为房堂。南檐三门房,南檐各一门,阶五级。庭东西庑各三间,东藏遗衣物,西藏祭品。庭缭以垣,南为中门,又南为外门,左右各设侧门。”[3]卷首杨发楷《节录庙制祭礼》可见杨氏宗祠是按一至三品官员的家庙规格修建的。《杨氏家谱》中《绅学明目》记录杨氏族人担任绅学十一世5人、十二世11人、十三世6人,《职衔》记录杨氏族人七至十二世在朝担任职官者39人。杨氏一门人才辈出,与该家族的严明管理和礼义教化密不可分。

(二)杨先富

杨氏祠堂内现存《创建宗祠序》碑及《杨氏族谱》都对四世祖杨先富事迹大加渲染。“惟富公智勇过人,值明季兵燹,两次如楚,曾御贼于湖广施州卫。至我朝定鼎,海内晏如,招抚回籍,仍由楚入川,生五世祖讳仕芳。”[4]“公世居万邑,因明季蜀寇林立,两次至楚,住湖广施州卫。迨我朝扫除群孽,蒙楚制军徐给发路照,招抚回籍。公于康熙廿年赴川复业,逾月病卒。公生乱世,得以保全无恙,非智勇兼优而能若是欤?”[3]卷首《四世祖先富公字桂廷赞》杨先富(1619年6月29日—1681年4月3日)曾于明末清初战乱中,两次应征入湖广省,抵御大顺军余部“夔东十三家”,常驻施州卫(今湖北恩施市),保家卫国,智勇兼备。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杨先富才返回万县,重操旧业。其乱世保全、御敌有方的能力,不愧为一时之豪杰;而战后不为名利、归隐田园的美好品质,更令后人景仰。

据《杨氏族谱》:“旺公三子先富,字桂廷,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己未五月十八戌时南岸陈子头生。享寿六十三,清康熙廿年辛酉二月十三杨家山告终。葬石椿湾,壬山丙向。”[3]卷二杨先富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清两朝交替之际,社会动荡,兵燹连年,他能顺势而为,投笔从戎,血洒疆场,杀敌立功,与中国传统宗族文化宣扬的保家卫国、忠君事亲等儒家思想相契合。杨氏族人将先富公事迹记载传颂,既为族人教育提供真实素材,激发族人的集体荣誉感,也是家族显身扬名、立足万邑的资本。

(三)杨吉甫

杨吉甫(1904—1962),太禄公十三世孙,现代教育家、诗人。自小聪颖,先受传统私塾蒙训,后接受新式教育,考取北平民国大学预科。就读期间与同乡林铁①林铁(1904-1989),四川万县人。1925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后在国立北京中俄大学、法政大学学习,1926年入党。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务活动家,开国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先后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一、二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89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刘静修等创办进步刊物《夜光》,发表杂感、小说若干,初现革命精神和进步思想。1926年,杨吉甫预科毕业回万县,先后在黄柏溪小学、白羊坪南乡小学教书,开启其教育事业的起点。1928年重返北平,在民国大学学习英语,继续文学创作。1931年,与同乡何其芳②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8年奔赴延安,执教于鲁迅艺术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发表《生活是多么广阔》《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代表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77年7月24日在北京逝世。筹办文艺刊物《红沙碛》,发表文章多篇。“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退学回万县,应聘县立万县中学任教。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主编万县《川东日报》文艺副刊,自办《长城》副刊,登载进步作品。1938—1945年,先后担任万县第一区报佛寺小学校长、县立万县中学校长。为践行平民教育,1945年秋在双石乡全安寨创办私立万县鱼泉中学,支持贫苦学生上学,同时面向社会筹办学校物资,聘用进步教师,学校教育逐步走上正轨。期间掩护进步人士,传播革命思想,培育人才,为革命事业增砖添瓦。1946年10月,杨吉甫被国民党特务诬陷逮捕,在学校106 名教职工和广大群众的帮助下成功救出,辗转流亡万县、云阳两县边界。1949年秋,杨吉甫策动外甥——万县反共自卫队副队长兼第五区区长熊孔言率部起义投诚。在杨吉甫积极周旋下,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2月8日和平解放万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担任万县市副市长、四川省人民政府委员、四川省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化局局长等职,继续为终生热爱的文化教育事业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对于人民教育事业,杨吉甫自撰一幅对联:“育良才似淘金万次洗浊获几许,施教化如理水百端导引成河流。”横额:“莫非出自劳力。”[6]33作为一名教育家,他努力践行新式教育,将教育平等的观念撒播至每一位学生,教学中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更具有时代前瞻性。他把进步的新文学引进学校和课堂,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让学生认识新事物,吸收新血液,是川东教育战线上的先驱者[7]322。

作为一名乡村诗人,杨吉甫的诗简朴、可爱,充满了乡村风采,体例似松尾芭蕉的俳句,内容似陶渊明的田园诗,何休教授称赞他是中国唯一的“京派诗人”[7]330。杨吉甫一生为文化教育、革命事业奔波,未真正投身田园生活,却能写出像露珠般清透的田园小诗,得益于他一直保留儿时回忆、向往美好的乡村生活。这些田园小诗未在国内引起关注,却先在大陆以外得到学者的赞赏。20世纪70年代,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先生将杨吉甫的诗歌译成瑞典文,发表在欧洲《RADIX》杂志上。1981年香港中文大学将他的《石子》《片片》两首小诗中英对照发表于《译丛》。近年来国内对其诗歌关注与研究越来越多,诗集、散文集陆续出版③方敬主编《杨吉甫诗文选》,万县日报社1988年印刷;向云鹤、徐寿瑶、邓汝伦编辑《杨吉甫小说散文选》;何其芳编《杨吉甫诗文选》,1992年四川省文化厅内部发行;何休著《永不泯逝的两颗诗星:绿蕾、杨吉甫——中国新诗史钩沉》,2011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辑录杨吉甫田园小诗114 首。,广泛流传。

杨吉甫一生坎坷,多为疾病困扰,但他从不萎靡,在革命风雨的搏击中,正气凛然,宁坐牢也决不屈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勤于职守,全心全意为文教事业奉献,为党和人民服务[8]1。正如其好友——诗人、散文家方敬(1914—1996)所说,杨吉甫是像他的诗一样纯粹的人。

二、杨氏宗祠的社会功能

祠堂是宗族文化的主要载体。通过祭祀仪式的举行及相关祭祀制度的执行,以融洽宗盟、收拢人心、增强宗族凝聚力,进而达到尊祖敬宗、合族收族、控制族人的目的[9];通过对族人进行一系列的教化、规范活动,约束族人的言行和提高基本素质;通过扶贫济弱,严明奖惩,整合、协调族内资源与关系,实现调节利益的作用。

(一)教化

杨氏宗族是典型的传统世家,鼓励族人勤奋读书、考取功名以光宗耀祖,有许多关于规劝读书和奖励子弟的族规族训:“光前裕后,莫若读书……以中学毕业为定额,有期限足四年者,给奖钱十六串文。有程度与中学相等而年限不及者,则照中学年限推论分派。至高等毕业,奖励倍于中等京师毕业,奖励倍于高等……愿诸子奋身前往,同臻上品,则幸甚。”[3]卷首《宗祠议约》祠堂活动中,对族内士子还有讲解族规族训的要求,“读书士子当祭祀毕,务将族谱所载规条及关系伦常有益身家之文,讲演数则以示训诲”[3]卷首《宗祠议约》。通过对族内读书人的宣讲,加深族人对族规族训的理解。

杨氏宗族强调长幼有序的伦理纲常,“建祠所以明礼让、敦孝弟、尊卑宜、循坐次,言语必须谦恭”[3]卷首《宗祠议约》;“神主入祠,坐次仍分昭穆。后嗣命名,必依行派,庶几长幼有序”[3]卷首《序谱入祠小引》。倡导宗族成员团结一致,“族姓甚繁,支派各别,当受姓之始,本属一家……往来各论长幼,大结团体,互相关切,勿庸聊合入祠,恐觊觎旋生,有乘伦纪”[3]卷首《宗祠议约》。对于违反族规的族人严惩不贷,以严肃家族纪律:“如其目无尊长,抗颜箕踞,直呼名讳,是少教育之人,当以家法治之。甚有逆伦犯分、大为不道者,窃恐罪坐房族,首事按家法如国法,一面禀官,一面处死,勿玷先灵于地下。”[3]卷首《宗祠议约》“族纲宜整伦纪、收关俾,弟佔兄嫂、叔佔侄妻、填房、聚麇等恶习,一经房长查获来祠,定当严惩,处罚不贷,立予取销。如有拐卖妇女、嫁女与人作妾者,一并严究。”[3]卷首《宗祠议约》“劝惩勿得偭规越矩、倚强凌弱,违者凭族处罚不贷。”[3]卷首《序谱入祠小引》通过制定家规族训、劝族纪事琐言及厉行惩罚等措施,确立了宗族内整齐划一、积极向上的管理秩序。

杨氏宗族提倡勤俭节约、严禁奢靡的生存之道。“凡我族人,务宜守先业,培祖墓,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修砦洞以防变乱,广储积以备凶荒,讲亲睦以资守望,庶基业可保,身家可保,合族子孙可相保无虞矣。”[3]卷首《劝族纪事琐言》“资本既厚,则一切善举皆可次第为之。我族自建祠后,负债难偿,前车可鉴,慎勿习尚奢靡,有伤元气。”[3]卷首《宗祠议约》这些谆谆告诫,至今读之,仍有教育意义。

通过扶助族内孤寡贫弱、奖赏道德品质卓越的族人,形成互帮互助、多行善举的族风。“族中节孝之妇,理合敬重;寒畯之士,理合培植;鳏寡孤贫,理合赒恤;穷乏嫁娶丧葬,理合佽助。”[3]卷首《宗祠议约》“如有大孝出弟、行事端方、存心忠厚者,是为立德;有乐捐功果、广行方便、提携亲族、保卫甲地,是为立功;有常说果报、化导愚顽、息事睦邻、苦口排解,是为立言。三者俱堪称述,当于续谱时,拔其尤者褒赞之,以为子弟楷模。”[3]卷首《宗祠议约》即使家族资本雄厚,也不可骄奢淫逸,仍需勤俭节约,持家以德,方能保守祖业,子孙后代,瓜瓞绵绵。凡族中广行善事,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楷模,务须大力褒扬,子弟效尤,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带动优良族风的建设。

通过上述实践,杨氏家族内形成了遵守法纪、尊老爱幼、崇尚节俭、勤奋读书、互帮互助的族风。家族名人事件的宣扬,能激发族人荣誉感,形成踊跃学习楷模的风尚,这也是宗祠教化的重要内涵。这些教化措施,引导族人奠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正确践行族规族训,起到维护国家法纪和稳定当地社会秩序的作用。

(二)维系

宗族祭祀是在祠堂进行的主要活动。族人通过祠堂祭祖,强化宗族内部联系,保持宗族组织内部稳定传承,并以此维系宗族延续的生命活力[10]。祠产则是维系宗族建祠、修谱、义学、赡族等宗族活动的经济基础。

杨氏宗族规定,因居住远近不一,每年仅清明一祭。“每岁清明日致祭,勿论远近大小,务宜沐浴身体,整洁衣履,各展诚敬,以祈歆格,勿得轻浮陨越,致干责究。”[3]卷首《宗祠议约》每逢清明祭祀,杨氏族人汇聚一堂,祭祀祖先,此乃交流维系、宗族感情之绝佳机会。通过宗族祭祀,身为同一先祖的族人归属感、荣誉感也更加强烈[11]。

杨氏宗祠的祠产主要由祠田收取租息、入主输银及宗族成员捐献等方式组成。杨氏宗祠专有祠田供祠堂使用。“木主进祠须服满后,即奉新主,附入祖位以歆祀事,每主上香信钱四百文,勿庸吝惜。间有共主尚未入祠者,亦当筹费公送,其亦数典不忘之意与。”[3]卷首《宗祠议约》这便是入主输银,将祖先牌位入祠安置需交纳相应的费用。“如族中有好善乐施,捐业数石数十硕、捐钱百串数百串入祠者,真是笃厚根本。祖宗功臣,均许祠中刊碑,永昭懿行,以励族人。”[3]卷首《宗祠议约》宗族成员的捐赠也是杨氏宗祠祠产的重要来源。

祠产作为宗族的公共财产,管理、使用都十分严格。杨氏宗祠祠产由族长、族正、经理管理,均由族人推选,是族中有德行、有威望之人。“祠中择其年高有德者立族长一人,族正二人,经理族中之事,大小诸务,合族悉听嘱咐。”[3]卷首《宗祠议约》各项具体事务则由经理承办,“祠宇就近择其精细谙练者,议经理二人,凡祠中桌几、旗伞、灯彩、帐被,一切瓷、锡、铜、铁等器,及山林竹木、兴作工匠事件,俱归经管。其赁借器物,亦听经理收发,绝不徇私”[3]卷首《宗祠议约》。族长、族正主要负责祠产的筹划、监督工作,经理则是族中具体管理收支、使用之人。

有了祠产的支持,宗族活动得以开展延续,族人情感与凝聚力得以维系加强。

(三)规范

杨氏宗祠的祭祀活动、祠产使用皆有规范,这些规则既确立了宗族秩序,同时也是对族人的伦理道德教育,是杨氏宗族延续的根本保障。

1.祭祀规范

杨氏宗祠祭祀乃每年清明日,族人勿论远近大小,须沐浴身体、整洁衣履前来。节前,宗族执事人预先分配祭祀事务,张榜晓谕族人,早做祭祀安排。每年祭祀时,议推二位首事,统计各房参祭人数。凡参祭者出钱六十文,满旬者出香信钱二十四文,作祭祀费用。执事人不出钱,但须收发签票以便稽查。另外对祭祀物品、祭祀对象、献祭礼仪等皆有严格规定。

关于祭品陈设、献祭礼仪、祭祀牌位的摆放,《杨氏族谱》规定:“前一日,主人陈器(将合用之器陈之)、省牲(监视宰牲并呈毛血)、具馔(将合备之物预为办妥),厥明夙兴,设菜、果、酒、馔(主人及执事者每案分列四行,盐、醋、鱼、肉等物相间而陈)。祭时,赞礼立堂东檐下,西向。诸执事并立,东西相向。赞就位。主人升自东阶,诣中檐拜位立。族姓行尊者立东西阶上,卑者立于阶下,皆重行,北面拜献。主人右堂左门入,右门出。初献,荐七箸,荐衣。庖人解牲体实于俎,执事者奉升供案。主人正荐毕,分荐者遍献袝位,讫,退立拜位。亚献,实羹于铏,实饭于敦,及脯胾,出荐于案,遍跪,兴,退如初礼。三献,荐饼、菜、果分荐,均如初献仪。”[3]卷首杨发楷《节录庙制祭礼》祭祀前按规格准备,按位置摆放祭品,鱼、肉、菜、果、酒、茶、面、饭,均需齐备。对祭器也有严格要求,俎盛肉,铏盛菜,敦盛饭。祭祀环节分初献、亚献、三献,一如国家祭典。

关于祭祀牌位的摆放:“堂皆以后为北,前为南,左为昭,右为穆。高祖以上,亲尽则祧。由昭祧者主,藏东夹室;由穆祧者主,藏西夹室。迁室祔庙,均依昭穆为次。东西序为祔位,伯叔祖、伯叔、父母之成人无后及其长殇(十六岁至十九岁)者,兄弟成人无后及长殇、中殇(十二岁至十五岁)者,妻先殁者,子姓成人无后及长殇、中殇、下殇(九岁至十一岁)者,皆以版按行辈墨书,或纸牌位,男统于东,女统于西,东西向。致祭日,子孙及冠以上者皆会行礼。”[3]卷首《杨发楷.节录庙制祭礼》杨氏宗族按五世则祧的原则,将先祖牌位分昭祧、穆祧分藏东西夹室,祭祀时与五世祖共享后人祭祀。族中无后及早殇者也于此时接受后人祭拜行礼。

《钦定大清通礼》对品官修建家庙、祭祀礼仪有明确规定:“一品至三品官庙五间,中三间为堂,左右各一间隔以墙,北为夹室,南为房堂。”“高祖以上,亲尽则祧。由昭祧者,藏主于东夹室,由穆祧者,藏主于西夹室。迁室祔庙,均依昭穆之次。”“凡在庙所出子孙,年及冠以上者,皆会行礼。”[12]卷十六《品官家祭》祭祀前须有精心准备,“前一日,主人率子弟盛服入庙,视洁除拂拭毕,执事者于各室前设几,几前供案。堂南总香案一,炉擎具。祔位东西各统设一案,设祝案于香案之西,设尊爵案于东序,设盥盘于东阶上……辨祭器之实,俎实牲醴,铏实羹,敦实饭,笾实时果饼饵、鱼腊、兽腊之属,豆实炙胾、时蔬之属”[12]卷十六《品官家祭》。正式祭祀时,“赞礼立堂东檐下,西面;诸执事分立东西序端,相向。赞就位。主人升自东阶,盥诣中檐拜位立。族姓行尊者立于东西阶上,卑者立于阶下,皆重行北面,赞恭神”[12]卷十六《品官家祭》。其初献、亚献、三献,皆如仪。《杨氏家谱》所载家庙建制、祭祀规范与官修钦定的《大清通礼》基本一致。万县偏居西南一隅,但杨氏宗族无论家庙修建,还是祭祀礼仪,都谨遵国家礼制,严格按照礼仪规范执行,说明杨氏宗族对国家礼制的认同,对儒家思想的践行,家国一体的观念已深入宗族成员内心深处,是对国家法制的自觉维护。

2.祠产规范

杨氏宗祠对祠产的管理与使用,要求十分严格。首先是对掌金者的要求,“祠宇就近择其精细谙练者,议经理二人……事件俱归经管。其赁借器物,亦听经理收发,绝不徇私”[3]卷首《宗祠议约》。经理都是族中精明干练、行事公平之人,经推议产生,代表族长、族正行使各种器物的管理权。祠产使用需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祠金原贵殷富,若能尚节俭以惜财用,储余积以广祭田……勿习尚奢靡,有伤元气”[3]卷首《宗祠议约》。族产、祠田乃家族公共财产,“首事交迁时,务同下属接管之人与界邻齐集,踩踏一番,使无紊乱。如遇外人侵占界水,窃砍树木,佃户即速报告经理,首人追究,则诸弊无自而生”[3]卷首《宗祠议约》。祠产要一代一代传承流转,“宗祠田地,务须永传无替,倘有不孝子孙霸耕霸住,及左掉典卖等弊,合族攻治,绝不宽恕,遇异姓侵夺者亦然”[3]卷首《宗祠议约》,从根源上堵死霸占、倒卖、侵吞等各种漏洞。

祠产使用不可随意,主要用于清明祭祀、宗祠坟茔培修、奖励劳绩和帮扶宗族成员等方面。“祖茔务须培修……妥人拜扫,倘遇土石倾圯,即便培补,勿吝公资,致失本源。”“祠中之族长、族正、经理掌金,如果公正勤劳任事,多载其人,年当周甲,或于没后,酌取公银,同申庆吊,以昭劳绩。”[3]卷首《宗祠议约》前述敬重节孝、培植寒畯、赒恤鳏寡、佽助穷乏等项,以及奖励中学毕业、高等毕业、中等京师毕业等措施,都体现了祠产使用的导向性。这些宗祠活动,旨在念亲怀祖,加强宗族的凝聚力;扶弱济困,促进宗族大家庭的和谐发展。

杨氏宗祠祠产的严格管理,践行了中国传统家族勤俭、和谐、互助、向上的美德。正是因为杨氏宗族对祠产的严格管理、合理使用,使杨氏宗族历经四百余年发展,仍在现代焕发活力,人才辈出。

(四)调节

宗族脉派延续,成员众多,要维系一个大家庭的和睦,保持良好的族风,宗族调节必不可少。如调节族人矛盾、援助孤寡族人、维护宗族利益等。

杨氏宗族是一个和谐互助的大家庭,但族人条件各异,帮扶贫困孤弱的族人,便是宗族组织的重要工作。“族中女子及孤弱无力之人,或被人谋害欺凌,事非得已,理应呈讼,只可族中商议帮费,不得支动祠金。”[3]卷首《宗祠议约》鳏寡孤独者,予以周济;婚丧乏资者,予以佽助。对于族人间的摩擦和纠纷,宗祠也要出面进行调节,维护宗族的团结。

宗族组织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维护族众利益。如上述维护宗族公共财产,防范外人侵占界水、盗伐林木,佃户有义务报告经理,经理有责任派人查究。族内不孝子孙不得霸耕霸住宗祠田地,更不允许典当出卖,一经发现,合族攻治,绝不宽恕。

杨氏宗祠以族规族训建立族人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以祠堂为中心开展一系列宗祠活动,确立宗族秩序,以族长、族正、房长为代表维系宗族的血脉,四百多年间发展为万州本地一个重孝义、敦友爱、勤耕读、优奖恤的大宗族。

三、杨氏宗祠文化于乡村振兴的价值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针对当代农村发展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是包括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的国家战略,目的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生态化、文明化的新农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期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13]。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制度,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一种重要的基层管理方式[14],在农村基层治理与发展方面,对于现代乡村振兴有借鉴价值。

(一)传统文化

杨氏宗祠文化中的尊老爱幼、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遵纪守法、互帮互助等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乡村文化振兴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重要内容。

自改革开放以来,宗族在农村逐渐复兴。宗祠祭祀、修族谱、建宗祠、成立宗亲会等宗祠活动的开展,将族人又联系在一起,宗族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传统的家规族训在当代仍有效,如杨氏家族大力倡导的“明礼让,敦孝弟,尊卑宜,循坐次,言语必须谦恭”[3]卷首《宗祠议约》,“宜守先业,培祖墓,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3]卷首《劝族纪事琐言》,“往来各论长幼,大结团体,互相关切”[3]卷首《宗祠议约》,等等,其间蕴含着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家和万事兴、耕读传家的伦理道德,仍是当代杨氏宗族成员悉心秉承的。

深入挖掘宗祠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传统宗祠文化得到升华,是新时期学术研究的绝好课题。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15]以家庭、家族为单位,振兴传统宗族家风,可以促进当代乡风、民风呈现新气象。

宗祠文化对民俗保护也有积极的一面。现代乡村传统民俗正慢慢消逝,传统民俗的传承保护可以以宗族为载体,将乡村民俗作为宗族活动的重要环节。民俗活动贴近农村人的生活,能够得到村民的有效支持。村民学习优秀民俗,既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又能丰富村民的精神世界,丰富乡村文化生活[16]。

(二)乡贤代表

中国古代国家权力未下放到基层,乡村一般由当地有文化、有威望、道德水平较高的乡贤管理。他们承担一部分乡村公共事务,同时自身的崇高道德和卓越威望,也有一定的宣传教化作用。其中大部分乡贤是当地的宗族管理者,如族长、族正、房长等,乡村治理与宗族管理有一些交集区域。当代乡村也有乡贤,意义较古代乡贤有扩充,不仅有文化、威望和道德,还扩充到有技能、财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贤能之士[17]。他们可以通过自身能力,为乡村发展承担新的事务,包括现代教育、发展经济、保护环境、调整产业、脱贫致富等,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现代新乡贤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外发展获得成功返乡的乡贤,因浓烈的乡土情怀,他们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愿意利用自己的财富、地位、技术和社会资源,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另一部分是坚守在乡村的本地乡贤,他们熟悉乡村,又接受过现代教育,本着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景服务乡村。

新乡贤作为乡村能人,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在乡村新发展理念和技术实践中,可以发挥他们的领头作用,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新乡贤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要注意将传统的优秀文化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将现代生态建设要求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讲、展示传递至村民;要保存好乡村的共同记忆,如祠堂、族谱等代表物,重建乡村传统文化,让村民找到归属感[17]。对于宗族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如三纲五常、重男轻女等腐朽思想,则要毫不犹豫地摈弃。

在乡村治理中,乡贤代表作为乡村管理的非体制人员,对村委会、村干部等,还可以起到监督、预防基层政府腐败,保护村民合法权益等作用。

(三)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传统的乡村治理以德治为主,但弊端明显,一旦乡村内人员道德败坏,乡村便不能维持秩序。当代村民自治制度下同样如此,在乡村治理的内部场域,一些村庄的乡村事务在一定程度上被当地的宗族甚至黑恶势力控制,传统乡规民约、道德教化停止运作[17]。而现代村民自治制度不完善,村民法治观念淡薄,在农村保障、法治政策推行过程中存在较大阻力。

道德是基石,法律是准绳,在乡村建设中单纯靠道德或法律都是不可行的。要考虑到乡村治理的实际,利用村民自治制度的法治与传统乡村德治相结合制定村规民约,使法治与德治在实际运用中相结合,促进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

对村民要加强法制观念的培养,健全农村法治建设。通过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识,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学会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权力。村民知法懂法后,对腐朽的宗族观念以及黑恶行为有了清醒的认识,能明辨是非,净化农村的政治环境。

乡村治理要坚持法治为本、德治为要的观念,牢固树立法律制度的权威,提升乡村道德的影响力和约束力[18]。通过法律普及教育,引导村民形成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养,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将传统宗族治理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育,树立新时代道德意识。

(四)社会保障

传统宗族注重对族内弱势群体的关照,如杨氏宗族“族中女子及孤弱无力之人,或被人谋害欺凌,事非得已,理应呈讼,只可族中商议帮费……节孝之妇,理合敬重;寒畯之士,理合培植;鳏寡孤贫,理合赒恤;穷乏嫁娶丧葬,理合佽助”[3]卷首《宗祠议约》。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现代农村劳动力大量迁移至城市,儿童、妇女、老人留守情况普遍,如何保障这一弱势群体的权益,是乡村振兴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仿照宗族管理,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加快建立健全农村养老、医疗、教育等各类社会保障体系,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为农民提供更有力的社会保障,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16]。

宗祠文化在道德规范、乡贤治村、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乡村振兴战略一定借鉴。同时,宗族组织在实际生活中对维系乡村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调解纠纷、开展互助合作等方面,也有积极影响。综上所述,宗祠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局面。宗祠文化要在融合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消减负面影响,积极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宗祠文化的积极作用,使宗族成为当代乡村振兴的助推剂。

四、结 语

万州杨氏宗族自明代迁来,历四百余年历史,发展成为万州一大宗族,与其宗祠文化建设分不开。杨氏宗祠的祭祀活动使宗族内部秩序得以确立,也使祠堂在宗族内的地位更加巩固。祭祀仪式表达的是对祖先的敬重,通过对族人进行一系列的教化、规范活动,约束族人的言行,提高基本素质。杨氏族规中体现的长幼有序、勤俭持家、团结和睦等思想,在当今仍有教育意义。对宗族成员的奖惩、救助,不仅维系了宗族和睦,对地方社会稳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宗祠活动一方面体现了对先祖的怀念,让后人感知祖辈们的创业奋斗史,不忘先祖们的功德;另一方面族人也通过情感交流,形成了家族血缘亲情的认同,共同构建和谐家族氛围[19]。

宗族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要积极引导正向的宗族文化参与到乡村建设中,规避宗族消极文化因素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宗祠传统文化、乡贤等宗族治理手段,同时借鉴德治与法治结合、农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新启迪。对于宗祠文化在新时代的利用,只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一定能延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卷首杨氏族人
卷首·六月
(21)新航线
卷首·四月
卷首·六月
Fort Besieged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重建了506次的大索桥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灸法运用
消失的金粟瓜
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