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 深度思考 落实素养
2019-09-27王晶晶
王晶晶
[摘 要]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运用问题来引领学生展开学习和思考。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线段》为例,设计了以统领教学的大问题为主线,帮助学生有层次、有结构、有深度地认识线段的特征。另外,通过让学生三次画线段,正确处理好“动手”与“动脑”的关系,使学生学会更清晰、更深入、更全面、更合理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深度教学以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动手动脑;数学素养
【教材分析】线段是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这里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由于学生年龄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低,所以教材用直观、描述的方式来说明什么是线段。教材在教学线段时,直接给出几条线段的直观图,告诉学生这些都是线段。并通过让学生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让学生了解到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然后教材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线段“直”的特征。
【学情分析】线段对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教材先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再通过学生画线段的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教学线段时,要把握好教学要求,只要求学生直观了解什么是线段,并通过与曲线的对比知道“直”的特征。
【教学目标】①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②了解线段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③能从生活中找到线段,能够数出一些简单图形中的线段,会画线段。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能借助工具画线段。
【教学难点】几点能确定线段的条数。
【教学准备】一根绳子,每人3张白纸,水彩笔,课件
一、初步感知,具象描述,让学生第一次尝试画线段
师:同学们,跳绳运动时,绳子是什么形状的,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师:这是一根(示范学生画图)——
生:弯弯的线!
师:对,這样的线在数学中叫曲线。
师:用这根绳子还可以做什么运动呢?
生:拔河……
师:至少需要几个人?怎么拔?
生:需要2个人,一个人抓住这头,另一个人抓住那头。
师:在拔河的时候,绳子是什么形状的?
生:直直的……
师:如果把绳子拉直,这两个人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师:王老师也想把弯曲的绳子拉直,可是膀子不够长。谁能帮帮我?
生:把绳子对折一下……
师:你的意思就是取其中的一部分,用两只手把其这部分拉直,它是线段吗?
生:线段就在两个手之间。(学生摸线段)
师:(一高一低)这样叫线段吗?斜一点呢?
生:都是线段,因为它们都是直直的。
师:不管它是横着、竖着还是斜着,都是线段!那再看绳子垂下的这部分是线段吗?为什么?
生:垂下来的部分是弯的,所以不是线段。
(思考:在教学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动手操作。课堂上让孩子跳绳、拔河,都可以理解为“动手”。动手只是一些具体的操作,教师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由单纯的“动手”引向“动脑”。)
师:摸一摸数学书的边,课桌的边,这些都是线段。谁能找找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是线段?
生1:门的边是线段。
生2:盒子的边是线段。
生3:直尺的边也是线段。
……
师:看,我们的身边到处都藏着线段!那数学中的线段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你能用刚才找到的工具把它画出来吗?
(思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起点出发,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线段,再让学生自己去找,初步感知线段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想要找数学中线段的图形的欲望。)
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工具尝试画线段。
师:刚才王老师选了一些代表性的作品贴在了黑板上,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画的?有什么特点?
生1:我用的工具是直尺。我画出来的线段比较直!
生2:我是用长方体画的。我画出来的线段也是直的!
生3:我是用橡皮画的!
师:最后这个同学画的跟其他小朋友画的有什么不同?
生:我画的比别人多了两条短杠杠。
师:关于这两条点,你知道些什么?
生4:有一个点的叫做射线,没有点的叫直线!
师:同学们,数学中的线段的确有这两个小点,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这两个点有什么用?
生2:为什么要有这两个点?
生3:这两个点应该画在线段的哪里?
师:根据大家的提问,我们一起来探讨这样几个问题:1.这两个点有没有名字?2.这两个点有什么作用?3.这两个点的位置有什么要求?4.这两个点应该怎么画?5.物体中线段的两个点在哪里?
师:同学们,结合书上56页小组合作讨论。
生1:我们小组知道了两个点的作用,它能让我们知道物体的长度……
师:那这两个点有什么作用呢?
生1:我们小组觉得加上这两个点就能表示物体有多长!
生2:我们小组解决的是生活中物体的两个点在哪?
师:那请你到黑板上来指一指!(学生依次指出生活中物体的两个点)
生:我们小组解决的是两个点的位置,两个点要画在线段的开头和结尾。
师:第一个问题谁能解决?这两个点叫什么?
生4:端点!
师:你知道它为什么叫端点吗?
生4:因为它在线段的两端!
师:现在两个点的名字也知道了,那这两个点怎么画啊?
生5:就是画两个短短的竖线。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交流,我们现在知道线段有什么特点?
生1:线段是直的。
生2:线段有两个端点。
师:有两个端点恰好也解释“段”这个字。“段”就是某一节、某一部分的意思,你把两个点放在这里就表示线的某一部分。所以线段的特征就是——
生: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师:你能判断下面的图形是线段吗?为什么?
生1:第一个是线段,因为它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
生2:第二个不是线段,因为它是弯的,而且没有端点。
生3:第三个不是线段,因为它不是直的,而且没有两个端点。
生4:第四个是线段,因为它是直的并且有两个端点!
(思考:线段这个图形并不难,学生能容易画,在教学中我没有刻意引导,学生出现很多情况都是十分自然的。学生不仅所画的线段各不相同,画线段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学生针对“其中有哪些可以看成真正的线段”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由简单的动手转向积极的思考,从而建立线段的概念和特征。)
二、问题分享,深度思考,让学生第二次画线段
师:画线段时,我们可以用各种工具来画图,通常用直尺来画,既方便又准确。下面请大家用直尺来画一条线段。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的方法很好,采访一下。
生1:把纸放平。
生2:用手压住直尺。
师:首先,左右按住直尺,使它不能移动,再用笔贴紧直尺的一边画,画出的线段一定要直,不能弯曲,最后在线段的两端画上端点。王老师编了一首儿歌,我们边读边用手势做一下。儿歌:左手压尺用点力 右手握笔轻轻移 画上端点别忘记。
师:同学们,这些线段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點呢?
生1:方向不一样。
生2:有长有短。
生3:都有端点。
师:其实,在图形中,也藏着这些线段,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三角形、长方形、五边形、多边形等)
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你能数数有几条线段?
生:4条线段。
师:不难发现,每个图形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是几边形就是几条线段。
师:在纸上折叠一下,能折出了一条什么?
生:线段!
师:这条折痕也是线段。你能在正方形纸上再折一条线段吗?(学生折线段)
师:谁来展示一下?把折好的线段从长到短排一排。
(思考:当学生充分理解线段的特征时,我要求学生第二次动手画线段:由于学生已经初步形成线段的概念,因此,此时的结果与前一次相比就有了很大的进步。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同学们所画的线段中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既复习了线段的特征,同时也转向了“线段是有长有短”这一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拓展提升,规律探索,让学生第三次画线段
师:如果有两个端点,能画出几条线段?
生:1条。
师:请大家动手画画看,还能画出别的线段吗?
生:不能。
师:说明经过两点只能画出1条线段。
师:画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出头,要通过圆点的中心。
师:现在同学们都会画线段了,那我们来举行一个画线段比赛好不好?
师:如果给你三个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生:3条。
师:什么形状?
生:三角形。
师:还想继续比赛吗?王老师再增加一个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动手试试看。
生1:8条。
生2:6条。
生3:4条。
师:(问画出3条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画的?上来画画看。
生画出外围的4条线段。
生2:中间还有两条斜的没画!
师:画错了的小朋友有没有问题想采访画对了的小朋友?
生4:请问你是怎么画出来的?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2:把外面的4条线画出来,再把中间的两条画出来。
师:他的方法是按从外到内的顺序,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做到有顺序,不重复呢?
生5:把4个点排序1、2、3、4,先把第一个点跟2、3、4相连,再把2和3、4相连,最后把3、4相连。
师:太好了,这个方法就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还想再挑战吗?再加一个点——5个点,你能有顺序地画一画吗?
生:把所有的点排序:1、2、3、4、5,先把1和2、3、4、5相连。有4条线段,接着把2和3、4、5相连,有3条线段,然后把3和4、5相连,有两条线段,最后把4和5相连,有1条线段。
师:一共的条数你们会算吗?
生:4+3+2+1=10条。
师:同学们,2点确定1条线段,3点确定3条线段,4点确定6条线段,5点确定10条线段,点子越多,线段越多。其实这里面啊,蕴藏着数学很多的数学规律呢!
(思考:给两个点看能画出几条线段?当学生明确两个点确定一条线段后,举行画线段比赛,先是3个点,当出现4个点的时候,学生出现了不同情况,通过比较交流,让学生在画图中体会数线段和画线段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让学生挑战5个点,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与实践中思考,体会操作过程中的有序思想,从而感受数线段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一方面在不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应用和发展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要直面儿童思维的多样性,关注儿童的困惑与沉默,并给予适时点拨,即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也是促使每一位儿童深入学习的关键。)
四、感受魅力,广泛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我们身边,几乎每件物品上都会有线段的存在。它可以组成许多美丽的图形,可以用于建筑、文艺、生活、科技、学习,等等。在线段的运用中,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运用,叫做——黄金分割。在工艺美术和日用品的长宽设计中,采用这一比值能够引起人们的美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
师:例如在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就科学采用了黄金分割——古埃及的金字塔;舞台上的报幕员并不是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而是偏在台上一侧;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在拍摄时,也需要将画面的重心放在黄金分割位置……
五、结束语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线段的特征,怎么画线段;
生:我知道了如何来提问题;
生:生活的线段到处都有!
……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做事都要向着既定的目标,不怕困难,要像線段一样有始有终地坚持到底。有始有终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习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附: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一、基于真实起点,动手更要动脑,凸显教学概念的本质
本案例从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具体的动手操作,让学生从动手转向动脑,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在初步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让学生凭着自己的认知第一次画线段,虽形态各异,方法不一,但学生揭示了线段是直的这一特征。而后学生通过讨论线段中还有两个点,从两个点的名字、作用、位置、画法以及生活中的线段展开交流讨论,明确线段的第二个特征,有两个端点。学生进行第二次动手画线段,即采用规范的画法作图,既复习了线段的特征,同时也转向了“线段是有长有短”这一更深层次的思考。最后,为了促进学生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我安排了第三次画线段,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与实践中思考,感受画线段和数线段的方法和技巧,体会有序思想。
二、大问题统领,小问题辅助,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本文以大问题为主线,小问题来辅助,形成问题的串联与并联,较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真正体验,在“玩”中不断产生疑问,通过讨论两个点的位置、名称、画法、作用等问题揭示线段的特征;其次,教师直面儿童思维的多样性,学生在“画”中不断产生追问;最后在巩固旧知,反思总结的环节中,学生在“赛”中不断产生新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是主体,努力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与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自己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 考 文 献]
[1]张丹.问题引领儿童数学学习[J].小学数学教师,2016(12).
[2]黄爱华.一“问”能抵许多问[J].小学数学教师,2014(7).
[3]储冬生.问题驱动教学 探究生成智慧[J].小学数学教师,2017(3).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