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何时渗透法制知识最恰当

2019-09-27罗仁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南村法制课文内容

罗仁羽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以文学的视角、充分、合理、科学的挖掘文本体现出的法制教育,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解读,也将使法律的圣洁光芒照射课堂,照亮学生的心灵。

一、注重在导语中渗透

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主旨和思想灵魂。在导语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能起到上面的作用,还能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本文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是法制在文学中的具体体现。

二、注重在写作背景中渗透

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了解书本世界,了解作者的生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体现的人物精神世界,这些都是语文学科特点所致,而在学科教学中注重法制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更有效地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书本世界、精神世界”联系起来,实现学科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时代的目标。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是不是还有可以收回的呢?答案是“有”!然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落在平地上的茅草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教师适时切入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窃取手段,获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要求学生联系个人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就“群童欺我,为盗贼”一句提醒学生对这里的“盗”应该作何理解,群童们“欺老、为盗”的行为对不对等问题来展开讨论、思考,从而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

三、注重在内容中渗透

语文课堂必须把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巧妙结合,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忽视我教材中蕴含的法制因素,因而我们应把语文课的内容与法律知识巧妙结合,突出“巧”字,“巧”重在对分寸的把握,抓住时机进行渗透。如:教授李密的《陈情表》时,文中写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部分时,我抓住时机,把这里的内容与父母长辈抚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长辈结合起来。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我们成年子女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不仅是感恩,更是一份职责。

四、注重在主题解读中渗透

高中语文课文中有相当一部分篇目大都涉及一些法制常识,有的课文的主题还彰显出一定的法律知识,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积极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承担起渗透相关的法制教育的重大责任。如《水浒传》中林冲在山神庙钱厮杀陆虞候、差拨、富安三人的场面,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体现出主人公疾恶如仇、有仇必报的侠义精神,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在封建时代“有理无处讲,有冤无处申”的黑暗背景下,确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教师还可以将“有理无法讲,有冤无处申”的封建黑暗社会背景与今天法制健全、充满民主的现代法制社会进行比较,参照《刑法》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既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又加深学生对宋朝末年封建黑暗统治下“官逼民反”,梁山好汉的悲惨遭遇的批判理解。

猜你喜欢

南村法制课文内容
山东一社区免费送适婚青年婚房
Making scents of history古法制香,感受非遗魅力
必修4 Units 1—2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 5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3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必修4 Units 3—4课文语法填空
用树叶辑成的书
桐南村以北
打开法制文明的大门
玉门市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