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若将助手当主角 无限风光尽被占

2019-09-27徐惠红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沙画圆明园创造力

徐惠红

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其形、声、光、色、意相统一的优势,以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感知,补充了传统教学中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为学生创设了喜闻乐见的学习情景,开阔了学生视野……所有这些优势使得其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新宠”,深得教师的喜爱。但凡事皆有度,过之则适得其反。多媒体作为辅助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过度泛化使用,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案例一:是赏心悦目还是扼制思维

有一位低学段语文教师在执教公开课《从现在开始》时,把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所有细节一览无余,甚至连课文本身、课堂提问、作业也都做成字幕配在画面上。整节课孩子们基本上不用翻书,一边欣赏动画片,一边照着字幕读课文或回答问题,学生兴致盎然,课堂气氛看似非常活跃。

[剖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认真阅读、静思默想的时机。一味地满足学生的视觉享受,以课件替代课本,以动画代替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始终停留在休眠狀态,必定会扼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会始终游离于语言文字的表面,无法深入到语言文字的内涵,原本属于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活动也成了不着边际的空中楼阁。

案例二:是拓展延伸还是过度泛化

许多教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毫不犹豫地想到了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执教者的每一个板块都配有相应的课件,从课始至课尾多次响起渲染气氛的背景音乐,到课间两次呈现的《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段,及至出示各种奇珍异宝的大量图片资料让学生来猜测十二生肖铜像的价钱,以及最后发给学生阅读的文本资料《圆明园之最》等圆明园史料,使得整堂课学生始终处于一种高密度的接收信息状态,少有时间去品读文本,更没有时间去静心体味文本精妙的语言。

[剖析]学习本课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但如果过度泛化,无限拓展,那么过度拓展的背后缺失的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占有的是应该属于学生阅读、感悟、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寄予厚望的高强度、高密度的课堂吸纳也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超负荷学习负担。

案例三: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

有些教师片面认为一堂好课必定得有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因此,凡是公开课必用课件。有位教师讲《少年闰土》,课前忙活了好几个晚上,把“闰土刺猹”的故事做成了课件,本来刺猹的动作是一次性完成的,可课件演示分了五六次,教师将鼠标点击一下,闰土手上的钢叉动一下,似乎在放“慢镜头”,原本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来感受的“月下刺猹”的美妙情趣荡然无存。

[剖析]语文课堂崇尚“简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只要设计合理,处理得当,一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的教学中,是否选用和何时、何处使用多媒体,都离不开为教学目标服务这一主旨,必须全面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研读文本,适时适度选择教学媒体,才能真正体现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魅力。但不少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错误地认为只要用了多媒体就能提高教学效果,更有甚者,把多媒体的使用当作课堂上的“点睛之笔”,不考虑实际需求,意欲锦上添花,结果却适得其反。

通过多元化材料的投入,孩子们在沙画制作时,同一个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正是孩子们创造力的体现,在沙画活动中,沙画作为一种很好的载体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

三、结语

沙画以一种传统而又新颖的艺术形式,出现在幼儿园中,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通过活动区环境创设、投入新型材料,使得沙画活动开展更加顺利,在此过程中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培养,沙画成为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有效载体。

猜你喜欢

沙画圆明园创造力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游圆明园有感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浅谈沙画在中国的现状
圆明园里过大年
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