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评价语言,激活学生思维
2019-09-27邱金艳
邱金艳
评价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环节,有效的课堂评价能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评价)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强调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并要求教师要“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领会语文评价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所以要高度重视语文评价的作用,有效使用教学评价手段,尤其是在日常的课堂学习中,优化课堂评价语言,促进师生、生生有效交流,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当前,对于课堂学习中的评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评价用语的随意性还比较突出,模糊性评价、笼统性评价以及不评价现象还比较普遍。基于对新课标的肤浅理解,或许是出于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鼓励,当前课堂上,滥用肯定性评价用语的现象比比皆是,不管学生回答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贴切不贴切、规范不规范,都是一个劲的充分肯定,积极评价,“回答得很好”“非常好”“有独到见解”,如果学生的理解正确、回答规范还好,反之,这样的评价就不能给予学生正确的引领,不能给予学生准确规范的结论,甚而模糊了是非界限,让学生误以为自己的理解完全正确,就会沿着错误的思路思考下去,后果是可怕的。
充分认识到课堂有效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养成给予学生合理性评价、期待性评价的好习惯,利用评价用语实现进一步沟通师生情感、增强学生认同感的目标;要不断反思每节课的课堂评价,反复揣摩、推敲、锤炼课堂评价用语,使课堂评价用语日臻完善,实现以评价促教学的目的。
首先,评价用语要恳切热情,讲求语言策略。对于还不完善、不合理的理解,要引领学生继续思考,对学生的反思、修正充满期待,让学生感受教师对他的关注。要用期待性、鼓励性的语言来激发、引领学生思考,热情洋溢、使学生如沐春风的评价语,可以在瞬间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扉,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有效调动其知识储备,使师生始终在“优美的桃花夹岸之流”中徜徉。
其次,评价用语要因时制宜,适时调整教学思路。我们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推进完全按照预设进行,教师一定要平心静气对待课堂中的“节外生枝”、学生的“越轨”,给予合情合理的评价,尊重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保护学生发挥的积极性。有一位教师在和学生合作探究“怎样拟标题”这个作文教学课题时,课件展示了一组精彩的作文题目,请一位学生评点,可这位学生说:“我觉得这些题目都不好!”教师顿时一脸不悦,说道:“这些题目都得到了专家的肯定,怎么说不好呢?”而后命令学生坐下。其实,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是合情合理的,这时教师如果因势利導,也许会是另一番情景。
鉴于当前语文课堂 “伪探究”现象愈演愈烈,笔者认为,教师的评价用语还应紧扣文本,引领学生回扣文本、品读文本,养成自觉从文本中筛选信息、提炼信息的好习惯。我们看一位教师执教《后赤壁赋》的片段:
师:题目是《后赤壁赋》,说明是作者再一次游览赤壁,你能从文中找出标志性的句子吗?
生: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师:就是这句话。我觉得这句话融入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情感读出来?
生:(再读,语速放缓,重读了“不可复识”)
师:你读出了苏轼再临赤壁时的悲凉、怅然心境,这源自两次游览赤壁所见景色的迥异,请大家结合前面学过的《赤壁赋》,从文中找出两次游览赤壁所见所闻的不同来。
片段中教师的评价围绕文本展开,让学生扣住文本阅读、搜索信息,让评价为学生创设读书情境,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课堂评价用语是教师智慧的外现,是活跃课堂氛围、融合师生情感、密切师生合作的催化剂。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运用、反复锤炼、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评价用语,让包含教师满腔期待之情、热切鼓励之意、精巧点拨之心的评价语言,不断播撒学生心田,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一定会其乐融融,春色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