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地区儿童阅读现状及分级阅读需求调查研究

2019-09-27张小琴李孝滢金陵图书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读物受访者分级

张小琴,李孝滢,王 昊(.金陵图书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有经验的家长会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智力、认知程度、阅读习惯等方面都会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为儿童挑选图书时,56%的受访者感到困难,79%的受访者赞同“儿童分级阅读”。[1]那么现阶段,儿童阅读真实状况及分级阅读需求究竟是怎样的呢?为此,笔者设计了《儿童阅读现状及分级阅读需求度调查》问卷,对其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南京地区的儿童为调查研究对象,调查时间为2018年4月11日-5月18日,通过现场发放纸质问卷和网络发布电子问卷的方式获取样本,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80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6%。问卷的设计以结构问卷为主,围绕儿童开始阅读的年龄、年均阅读量、日均阅读时长等展开,问卷除了指导语和调查者基本资料以外,共有20题,包括13道单选题、6道多选题、1道开放题。

笔者通过问卷星对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样本基本构成情况如下。

(1)儿童性别分布。男孩440人(占54.73%),女孩364人(占45.27%)。

(2)儿童年龄分布。婴儿(0-1岁)1人,学步儿童(1-3岁)12人,学前儿童(3-6岁)68人,小学1-3年级390人,小学4-6年级322人,初中生11人。

(3)父母年龄分布。26岁以下4人,26-30岁28人,31-35岁241人,36-40岁360人,41-45岁139人,46岁以上32人。

(4)父母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 112人(占13.93%),高中或中专185人(占23.01%),大专及同等学历 165人 (占 20.52%),本科 252人 (占31.34%),硕士 75人 (占 9.33%),博士 15人 (占1.87%)。

(5)父母职业分布。国家机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67人(占8.33%),文化教育及科研人员76人(占9.45%),企业职工194人(占24.13%),医疗及卫生服务人员26人(占3.23%),自由职业者241人(占29.98%),体育、娱乐及广播电视行业从业人员6人(占0.75%),退休人员5人(占0.62%),其他186人(占23.1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层次、学历分布和职业类别,调查具有一定代表性。

2 调查内容与分析

2.1 阅读习惯

2.1.1 儿童开始阅读的时间与年均阅读量

随着早期教育重要性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意识到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儿童早期阅读上。调查结果显示,儿童阅读的“开蒙”集中在2岁以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占了66%。此项调查结果,与北京师范大学伍新春教授在《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儿童则普遍要到2-3岁才开始阅读活动”,[2]是相一致的。

除教科书以外,儿童平均一年的阅读量主要在11-30本之间 (占 44.15%),其次是 31-50本 (占21.27%),年均阅读量为6-10本的占17.04%,50本以上的占17.54%,由此可见,年均阅读量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态势,两级分化较明显,有超过80%的儿童年均阅读量在10本以上。笔者对儿童年龄与年均阅读量(非教科书)做交叉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年均阅读量上有较明显的差异(见表1)。学前儿童的年均阅读量是最大的,25.9%的人年均阅读量在50本以上,有近90%的人年均阅读量在10本以上。小学低年级儿童和小学高年级儿童相比,年均阅读量在31-50本的人数两者相当,而11-30本小学高年级人数偏多,50本以上则是小学低年级偏多。初中生的年均阅读量两极化非常明显,100%的人年均阅读量在11-50本之间,6-10本以及50本以上的人数则为零。一方面是可能与本次调查中初中生的样本偏少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初中生已经形成了阅读的习惯,但由于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课外阅读量也相应减少。

表1 不同年龄儿童年均阅读量(非教科书)的比较

2.1.2 儿童日均阅读时长与阅读方式

关于儿童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调查结果显示,阅读时长在30分钟以下的占19.15%,30分钟到1个小时的占54.48%,1个小时以上的占8.08%,无规律的占18.28%。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60%以上的儿童每天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上,近20%的儿童阅读时间没有规律,说明现阶段每天进行阅读的儿童比例不是很高,阅读时间也没有得到很好保障。此外,笔者还对儿童年龄和日均阅读时长做了交叉分析,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儿童的年龄对阅读时长有一定影响,在30分钟到1个小时的阅读时长上,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差异不是很大,阅读时长30分钟以下的学前儿童占比最高,1个小时以上阅读时长则以初中生占比最高。从整体上来看,学龄期儿童每天的阅读时间要比学前儿童多,且随着年级的增加,阅读时间也相应增加,阅读的无规律性相对明显。究其原因,学前儿童正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阶段,很多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且由于识字量少、注意力也不能长时间集中,以上因素都对阅读时长造成了影响。

表2 不同年龄儿童平均每天阅读时长的比较

在儿童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亲子阅读占15.8%,自主阅读占27.11%,两种方式兼有的占57.09%。通过对儿童年龄和阅读方式的交叉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阅读方式上的差异非常明显。从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前儿童亲子阅读占44.5%,自主阅读仅2.4%;小学低年级自主阅读占了16.9%,到高年级以后上升到45%。这是因为随着儿童识字量增加,交际范围逐步扩大,自身各项能力也逐渐提升,自主阅读意识慢慢增强,逐渐能够自己有选择地去完成阅读。

2.1.3 儿童阅读介质选择与阅读读物类型

随着电子出版物事业的蓬勃发展,传统单一的纸质阅读模式被打破,[3]人们有了选用多种介质阅读的可能,数字化阅读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亚马逊中国携手新华网发起的“2018全民阅读大调查”显示,[4]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以电子书阅读为主,19%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主要阅读电子书,而以阅读纸质书为主的受访者仅有12%。数字化阅读对儿童阅读的影响又会如何呢?图1数据显示,尽管数字化阅读已成为普遍的阅读方式,但纸质阅读更受儿童青睐,仍是儿童阅读的主要介质选择,97.5%的儿童选择了纸质书阅读。

图1 儿童阅读介质选择

在儿童经常阅读的读物类型调查中,根据选择人数划分为5个层级,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第一层级是童话故事类(占80.1%);第二层级是科普类(占49.8%)、动漫卡通类(占42.5%)和名家名著名作类(占39.1%);第三层级是益智游戏类、教辅/作文辅导类、历史类、人物传记类、科学技术类(占20%-30%);第四层级是诗歌散文类(占16.9%)和传统文化类(占14.3%);第五层级是艺术类(占7.6%)。由此可见,童话故事是目前儿童最经常阅读的读物,其次是科普读物、动漫卡通和名家名著。此外,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段儿童经常阅读的读物类型(见表4),发现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儿童经常阅读的读物类型比较接近,最经常阅读的三类读物都是童话故事类、科普类和动漫卡通类;小学高年级名家名著名作类、教辅/作文辅导类读物的阅读量明显上升,人物传记类、历史类读物也占较高比值。而初中生最经常阅读的三类读物是名家名著名作、人物传记类、诗歌散文类,艺术类读物阅读的比例也很高(占36.4%)。总体而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童话故事类读物的阅读量在逐步减少,而名家名著名作、人物传记、诗歌散文、科学技术、历史、艺术、传统文化等类型读物的阅读量则逐步增加。

2.2 阅读资源

2.2.1 儿童所读图书来源

图2 儿童经常阅读的读物类型

表4 不同年龄段儿童经常阅读的读物类型比较

关于儿童所读图书的来源,包含了从图书馆借阅印刷本、从图书馆获得电子书、从实体书店购买等7种选择,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从网上书店购买是儿童阅读图书的最主要来源,75.4%的调查对象选择了这一项(可多选),其次是从实体书店购买(占69.3%),从图书馆借阅印刷本(占63.8%),向同学朋友借阅(占34.1%),从社交网论坛、资源分享站点等网站免费获得(占3.1%),从图书馆获得电子书(占2.6%),从原创网站获得(占2.1%)。由此可见,“购买”和“借阅”是目前儿童所读图书的两大主要来源,且图书馆的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儿童欢迎,儿童阅读仍以纸质书为主,这与前面的“儿童阅读介质选择”的调查结果相吻合。

2.2.2 家中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数量

统计数据显示(见图3),94%的家庭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超过了10本,81.8%的家庭拥有20本以上适合儿童看的藏书,其中46.5%的家庭中,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数量超过50本。综合来看,绝大多数的家庭适合儿童阅读的藏书在10本以上,近一半的家庭适合儿童阅读的藏书超过50本,由此可见儿童阅读已得到大多数家长的重视,家庭阅读的氛围逐步形成并日益浓厚,书香家庭的建设也取得一定成绩。

2.2.3 家长对儿童阅读消费的态度分析

图3 家中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数量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0%的家庭给孩子的年均购书量在50本以上,购书量在31-50本的家庭占13.7%,购书量在21-30本的占17.9%,购书量在11-20本的家庭最多,占26.4%,购数量在6-10本的家庭占21.1%,即超过四成的家庭每年给孩子购买的书籍数量在20本以上,孩子的年均购书量在10本以上的家庭更是接近七成,这一调查结果也与前面“儿童所读图书的来源”调查结果相一致。可见,家长对儿童阅读消费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童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2.3 分级阅读需求

2.3.1 儿童阅读读物的选择途径

关于儿童阅读读物的选择途径,问卷中有同学朋友介绍、老师推荐、同事介绍、孩子自己的兴趣、家人介绍、专家书评等共16个选项,被访者人均选择3.82项,说明儿童阅读读物途径还是比较广泛的(见图4)。在参与调查的家长中,孩子自己的兴趣是他们选择适合孩子阅读读物的首要途径,这个结果很让人欣慰,他们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不是只追求“功利性”阅读。除此以外,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适合孩子阅读的读物:老师推荐(占81.2%),同学朋友推荐(占51.4%),图书馆、图书室、书店随意浏览(占30.8%),网络书店的排行榜(占21.5%)等。除了孩子自己的兴趣、老师推荐和同学朋友推荐以外,近三成的家长选择了图书馆、图书室、书店随意浏览,说明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阅读读物时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此外,图书馆排行榜被选择的频率远低于网络书店的排行榜,说明目前图书馆的排行榜在图书推荐、指导儿童阅读方面所起的作用有限。

2.3.2 儿童阅读读物选择困难

关于选择儿童阅读读物时遇到的问题,问卷中包含了“书的种类太多,很难挑选哪些书最适合自己的孩子”“好书太少,内容参差不齐”等7个选项,调查对象人均选择1.92项,说明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阅读读物的时候,普遍碰到了一定的困难。调查显示(见图5),“书的种类太多,很难挑选哪些书最适合自己的孩子”是目前家长给孩子选择阅读读物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占75.6%),其次是“网上买书看不到实物,很难判断图书内容与质量”(占36.2%)和“获得书籍的渠道有限,不知道哪里有好书”(占30.3%)。

图4 儿童阅读读物的选择途径

此外,笔者还分别对儿童阅读读物选择困难与调查对象的年龄、职业、学历做了交叉分析,结果发现,在给儿童选择阅读读物遇到的困难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家长并没有显著差别。

图5 选择儿童阅读读物碰到的问题

2.3.3 “儿童分级阅读”相关情况

问卷中对被访者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包含是否了解“儿童分级阅读”及其相关标准和产品、是否赞成“儿童分级阅读”、“儿童分级阅读”的依据标准等方面。被访者中有43.9%的人不了解或没有听说过“儿童分级阅读”,仅16.4%的人了解或非常了解。关于国内外儿童分级阅读的标准与相关产品,问卷中设置了蓝思(Lexile)分级法、A-Z分级法(Guided Reading Level)、《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5]等8个选项(可多选),选择频次最高的是“阶梯阅读”(占58.09%),其次是“中国儿童分级阅读参考书目”(占44.57%)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分级阅读内容选择标准》(占30.16%)。在是否赞成“儿童分级阅读”上,84.1%的受访者表示赞成和非常赞成,仅1%的表示不赞成,可见“儿童分级阅读”在受访者中的期待度还是非常高的。关于“儿童分级阅读”的依据标准,问卷中有智力发育、心理特点、年龄等6个选项(可多选),受访者人均选择3.27项。阅读兴趣是“儿童分级阅读”的首要依据标准(占75.12%),其次是心理特点(占65.42%)和智力发育(占64.05%)。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儿童分级阅读”的知晓度偏低,对国内外儿童分级阅读标准了解的受访者少之又少,绝大多数受访者赞成“儿童分级阅读”,认为“儿童分级阅读”的依据标准应该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选择频次最多的三个是阅读兴趣、心理特点和智力发育。

2.3.4 使用基于分级阅读的儿童阅读推广服务的意愿度

问卷中将使用基于分级阅读的儿童阅读推广服务的意愿度分为“愿意,希望这项服务是免费的”“愿意,通过知识付费的方式接受专业服务”“无所谓”“不愿意”“非常不愿意”五个等级。选择愿意免费使用的占83.0%,选择愿意付费使用的占9.7%,选择无所谓的占6.8%,选择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的占0.5%。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受访者对于开展基于分级阅读的儿童阅读推广服务还是抱有较高期待的。

3 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南京地区儿童阅读现状尚可,基于分级阅读的儿童分级阅读推广活动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 目前儿童阅读的两级分化比较明显,整体水平层次不齐。② 儿童的年龄不仅影响阅读时长,也影响到阅读方式的选择。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平均每天的阅读时长也相应增加,学前儿童以亲子阅读为主,进入小学以后,儿童自主阅读意识慢慢增强,逐渐能够自己有选择地完成阅读。③ 尽管数字化阅读已成为普遍的阅读方式,但纸质阅读更受儿童青睐,仍是儿童阅读的主要介质选择。童话故事类、科普类、动漫卡通类是儿童最经常阅读的三大读物类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童话故事类读物的阅读量在逐步减少,而名家名著名作、人物传记、诗歌散文、科学技术、历史、艺术、传统文化等类型读物的阅读量则逐步增加。④ 在阅读资源上,“购买”和“借阅”是目前儿童阅读图书的两大主要来源,儿童的阅读已得到很多家长的重视,童书消费市场潜力巨大。⑤ 孩子自己的兴趣是选择儿童阅读读物的首要途径,其次是老师推荐和同学朋友推荐,部分家长在给孩子选书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图书馆的排行榜在图书推荐、指导儿童阅读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⑥ 受访家长在给孩子选择阅读读物的时候,普遍碰到了一定的困难。⑦“儿童分级阅读”的知晓度偏低,绝大多数受访者赞成“儿童分级阅读”,认为“儿童分级阅读”的依据标准应该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选择频次最多的三个是阅读兴趣、心理特点和智力发育。⑧ 愿意使用基于分级阅读的儿童阅读推广服务的人群占绝大多数。

本次研究主要从儿童阅读习惯、阅读资源、分级阅读三个方面来调查儿童阅读状况和需求,以期为图书馆开展基于分级阅读的儿童阅读推广服务提供有效参考借鉴。但本次调查还未能深入研究影响儿童阅读的一些细节因素,这将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重视。

猜你喜欢

读物受访者分级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中国城市运营 地产首脑读物 房地产导刊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书虫来袭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一本人人可读,人人可受益的经典心理读物
幼儿读物网络市场供应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