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串珠成链,事半功倍

2019-09-25黄千益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三数学复习能力

黄千益

[摘  要] 初三复习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与提升,还有方法与思想的领悟与应用. 在初三的复习课中,我们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问题设计,开启从基础到提升,从典型到系列,从问题到方法,从解题到能力的进阶之旅,而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得轻松,还可以让教师教得滋润,真正达到减负增效、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初三数学;复习;能力

复习课是初三数学教学的主要课型,是对已学知识的再認识与回忆,但复习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学生认识的继续深化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从“类”的视角实施复习课,就是打破单元和章节的界限,纵观整个初中学段,将该学科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对零散的知识有系统的认识,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下面笔者结合一轮复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教学片段,就如何从“类”的视角设计及实施初三数学复习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标+课本”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复习内容最权威的参照. 详细解读“课标”,了解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及要求,可以确保复习方向不跑偏;深刻挖掘课本内容,熟知每个问题背后最全面的知识,有利于把握重点. 在复习课中,以题目这种最直接的形式呈现知识点,可单点回顾,也可复点回顾,能让学生感知问题的本质,从问题中巩固相应的知识点. 下面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教学片段.

完成以下试题,并思考每道试题所对应的知识点.

例1为典型的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共存图像问题,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发散思维,是对学习权利的“下放”,使每个学生都有动脑的机会,同时利用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将与此相关的一类问题全部展现出来. 此外,组间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例2是例1的变式与延展,由教师主导,这是对学生主动权的“收回”,有放有收才能使复习课发挥实效.

学生的智慧与能力往往会超乎我们的想象,学会适当“放手”,让学生主宰课堂,是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归还.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一个聆听者的角色,但如果学生设计出的问题不够全面,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开放性问题是生成教学的一种形式,其是通过对一个简单问题的改编,引申出与此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同时,开放性问题还有利于分层,能让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得到一定的提高,体会到“课课有新知”.

针对性练习是复习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选题上,教师需要对复习课的练习题仔细“斟酌”,以“面向中等生,帮扶学困生,兼顾优等生”为原则,加大核心知识在运用中出现的频率,增加局部技能训练的比重,注重知识前后衔接的弹性练习. 在实施中,面对优等生,要关注解题速度、一题多解,确保全面发展;面对中等生,要引导方法、调整思路,促进中转优;面对学困生,要放低起点、耐心指导,增强他们的信心. 下面是“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教学片段.

A组题以中档题为主,内容涉及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解析式的求法,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与几何问题相结合,因为k的几何意义为重要考点,所以笔者在课堂上对该内容进行了一定的重复,以加深学生的认识. B组题是综合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未必能完成,因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练习,给优等生提供深究的机会与发展的平台,给中等生提供学习的资源与进步的机会,给学困生减轻压力.

覆盖全面、加强联系、增强弹性、分层训练、限时完成是复习课的实施原则,基于“类”的视角实施复习教学时,教师应将关注点置于知识间的联系及学生的能力发展上,让学生从一个问题中体悟到知识整体性的同时,学会解决一类问题,体现“类”的价值.

复习课承载着温故基础、提高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重任. 数学是一门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学科,成绩虽然不是评判数学能力的唯一标准,但学生成绩的进步却是我们都想看到的结果,只有能力的发展才能促进成绩更持久、更稳定的提高. 新授课的教学应以“点”为主,更注重单个知识点的深入与强化,好比将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擦亮,而复习课的教学以“类”为主,即应该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让每颗珍珠绽放最璀璨的光芒. 教师就是连接这些珍珠的线,从“类”的视角设计每一节复习课,以达到串珠成链、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初三数学复习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论有效提高初三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
浅谈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质量和效率
新课程下自主学习导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