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需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

2019-09-25刘以雷

新西部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质量一带战略

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取得的成绩很大。但是,问题也比较多。比如说,个体小、产业层次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新格局,要处理好四点关系,即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的关系,西部大开发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西部大开发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系以及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深改委第七次会议,讨论审定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意义重大。十多年来,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和中部崛起,到“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在不断作出调整和布局。西部地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战略回旋余地,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新格局既是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增强防范各类风险的能力,支撑全国经济稳中向好形势的内在要求,其重要性对我国发展的大局、实现中国梦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西部大开发还在路上

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开始,中央政府及各部委相继发布了关于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多项政策,西部十二省区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速长期高于全国整体增速,2018年西部十二省的GDP总和已达到全国的20.5%,比1999年的17.47%,增长2.03个百分点。随着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西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望得到改善,为新时代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尽管二十年西部大开发取得成绩是大的,但西部地区发展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诸如底子薄,平均体量还小;产業层次低,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还不足;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还较低;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未得到根本改变;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劳动力尤其高素质人才缺乏等等问题,集中表现为新经济增长点少,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西部地区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中央和地方政府今后仍需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西部大开发还在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当前距离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差距仍然较大,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未来切实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

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总额出现了较明显的上升,陕西、贵州、四川等省份对外贸易额增速提升明显。2017年新疆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为284.2亿美元,较2016年增91.9%,占其对外进出口总额的93.3%,占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的19.8%;广西、四川、重庆和云南的占比达到10%以上。西部大开发有规划,有新的指导意见,而“一带一路”也有规划、有愿景,两者政策有并列、有包含、有重叠,如何梳理抓重点,协调落实,本身对各级政府就是难点,也是考验。在新时期,西部地区要更加主动、有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完善口岸跨境运输通道、内陆骨干通道等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利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内陆开放性经济试验区、国家级新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开放平台,不断扩大对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国投资、产能与工程合作等领域,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培育新的经济、产业增长点。

西部大开发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所谓高质量发展,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增长有效、创新驱动、发展稳定和可持续的。虽然我国已经开始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但是距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差距。当前西部地区资源要素配置还未完全实现从粗放型转向集约节约型,产业层次低,产品优质化程度也不高,过度依赖投资,消费增长潜能尚待挖掘,创新能力不足等等。

因此,西部地区要找准方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经济发展从数量增长转向效益增长,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区域增长转向协调发展,加快创新驱动,补齐发展短板,进一步凝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跨越发展关口,和全国同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西部大开发与新旧动能转换

当前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加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放缓,有效投资增长乏力等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坚持新发展理念,寻求新的发展思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不仅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投资、稳预期”即期工作的需要,也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需要。

近年来,西部地区各项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速快于中东部地区,但其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基建投资占很大比重,先进装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规模依然较小,尚不足以填补传统行业增速放缓留下的空白。但新动能的培育壮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如果新旧动能不能及时接续转换,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就会面临下滑风险。

因此,西部地区一定要紧抓机遇,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同时,也应完善发展环境,狠抓“放管服”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运用新技术和“互联网+”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现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促进提升西部产业竞争力。

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

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区,同时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西部地区资源性产业和重化工业比重大,加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导致其经济发展呈现出“高消耗、高排放”的高碳经济特点。2018年西部地区宁夏、新疆、青海万元GDP能耗达到1.5吨标准煤,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9)。其次,我国西部地区年降雨量大都在400毫米以下,多为草原、荒漠和雪域高原之地。受生态条件限制,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承载力较低,聚集大规模产业、大规模人口的能力较弱。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的功能区大多位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

因此,西部地区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应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促进产业升级,同时通过制度创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破解西部地区当前经济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

作者简介

刘以雷 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兵团原副秘书长

猜你喜欢

高质量一带战略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