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

2019-09-25何小丽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20期
关键词:生活能力治疗依从性精神分裂症

何小丽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护理时间均为3个月,实施前后采用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能力,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理、社会、情感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总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社会、情感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社会、情感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精神分裂症;治疗依从性;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7(b)-018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 nursing duration was 3 months i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self-knowledge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 (ITAQ) and the daily living ability scale (ADL)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ompliance and life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The physical, social, emotional function scores and total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also compared. Results The ITAQ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DL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the physiological, social, emotio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physical, social, emotional function score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improve their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living ability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by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care.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care; Schizophrenia; Treatment compliance; Living ability

精神分裂癥作为临床较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具有较高致残率、较高复发率及病情迁延等特点[1],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认知行为和情绪出现障碍,造成精神活动不协调,行为、思维以及情感等方面产生障碍等情况[2]。加之患者遵医行为低下,大多数患者及家属会丧失治疗信心,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反复发作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社会功能缺损,生活质量明显下降[3]。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患者的服药性、遵医嘱行为可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因此,为加快疾病快速康复和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治疗依从性显得非常重要。循证护理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循证护理是运用科研结论与患者的具体病情相结合,在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下进行综合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以健康教育活动为主展开的一组高质量护理活动[4]。为证实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有效性,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对照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20~58岁,平均(40.21±5.35)岁;病程1~5年,平均(3.15±0.95)年。观察组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2~60岁,平均(41.56±5.55)岁;病程1~4年,平均(2.87±0.6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60岁;②符合ICD-10的诊断标准[5];③病程≥12个月。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②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智力障碍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首先加强患者和家属的临床认知程度,口头宣教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及影响等,其次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服药情况,保证及时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时间为3个月。

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具体如下。①护理前评估:开展护理工作前,应用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以了解其护理前的依从性及生活能力。②建立循证护理小组:组长为精神科护士长,组员为其余护士,患者入院后需根据ITAQ与ADL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③循证护理问题:明确循证问题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能力的护理方法”。④实施文献检索: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作为资料库进行检索,其检索关键词分别为“精神分裂症”“护理”“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能力”。⑤获得并评价循证证据:通过检索、整合研究报道内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5个方面,分别为患者及其家属认知程度不足、住院环境变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形成的不良反应、家庭支持程度不足以及社交能力减退。⑥引入循证证据,开展临床护理,具体内容如下。a.开展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健康教育,重点强化疾病病因、症状以及复发防治等内容,促进认识理解程度[3]。b.转变住院环境:尽量将病房环境家庭化,营造舒适环境。c.防治不良反应:在患者服药过程中护士持续观察记录其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上报由主治医师进行处理。d.改善家庭状态:与患者家属进行深度交流,要求家属在病情許可的情况下每周探视1次,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如未探视由责任护士及时与家属沟通探视。e.提高社交能力:通过开展每月1次工休座谈会、小游戏、小讲课、讲故事、手指操等方法逐渐恢复患者的人际沟通能力。f.展开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积极交流和沟通,针对负面情绪进行安抚和疏导,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6-8]。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能力。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采用ITAQ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服药时的态度。问卷共包括11项问题,评定结果包括没有认识、部分认识与全部认识,分别计0~2分,合计分值为22分,分数越高表示治疗依从性越高。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采用ADL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ADL量表中包括躯体生活自理能力与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两方面,评定结果分别为完全自理、部分困难、需要帮助与无法自理,采用4级评分制,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能力越差。③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的生存质量问卷调查表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内容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及情感功能,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转换为正态分布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ITAQ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IT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ITA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ADL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理、社会、情感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总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生理、社会、情感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社会、情感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生理、社会、情感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临床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根治方法,该病病种较为特殊,多半选择隐瞒或逃避,因受到传统观念和精神疾病的认知影响,极度缺乏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认识,加之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从而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低,且复发率较高,使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功能出现逐渐衰退现象[9]。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利用循证护理方法并与患者的临床基本情况相结合,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并为其展开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10]。循证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9]。通过强化护患和医患之间的沟通,加强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同时强调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作用,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从而为患者提供高效、合理的护理方案[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ITAQ评分、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ITAQ评分、ADL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后ITAQ评分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临床症状。在生存质量方面,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社会、情感功能评分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循证护理模式下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比常规护理模式下生理、社会、情感功能及生存质量改善更显著。通过采取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提高社交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信心,早日回归社会[13]。通过实施循证护理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同时缓解患者家庭的压力与负担,改善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在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管理压力,取得较好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14-15]。

綜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玲芳,邓燕.循证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7, 16(5):527-531.

[2]孙岚.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 20(31):3921-3923.

[3]陈玉琴,张毅,翁英,等.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7,43(6):1077-1079.

[4]郑英君,吴超,宁玉萍,等.用药态度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症状影响的1年随访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7,43(7):385-390.

[5]律东,林举达,李明颖,等.7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内毒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24):3000-3002.

[6]马明芳,邵灿,梁杏莉,等.人文关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 29(5):891-893.

[7]何益梅,张德伦,李伟明,等.用药技能培训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早期依从性的效果[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4):598-600.

[8]吴洪军,张伟娟,徐丽萍,等.精神分裂症复发再入院影响因素及管理治疗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19(4):378-381.

[9]潘赞,马继东.循证护理对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5):4462-4463.

[10]陈映妹.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9):1248-1250.

[11]杨晓肖.循证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25(4):265.

[12]黎晓艳,童莺歌,张月.循证护理实践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7,24(3):35-39.

[13]徐逸,黄楠,刘娜,等.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婚姻质量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5):102-107.

[14]辛春萍.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交往训练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6,23(6):66-68.

[15]张萍,栗克清,司天梅.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负担及其与服药依从性的关系[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6,38(2):129-133.

(收稿日期:2019-02-30  本文编辑:闫  佩)

猜你喜欢

生活能力治疗依从性精神分裂症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减少幼儿调皮行为的策略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影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抑郁症状及生活能力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