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的重要论述
2019-09-25肖炳南
肖炳南
2005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系统地阐释了“政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地阐释了政德之于社会道德建设的价值。
一、政德主体之于社会道德建设的示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官德”来指称政德。“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可见,政德的主体是为官当政者。政德主体对于社会道德建设应当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融性质、作用、角色、地位、使命、责任于一体的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决定了党本身不仅是一个政治团体,而且还是一个道德主体,官员掌握一定的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官德不仅仅是伦理道德,而且还是职业规范。官德背后是一整套权力运行规范和社会伦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公仆,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对此,必须始终牢记,一刻也不能丢。丢掉这一条,用权就失去了根本,官德就失去了根基,必然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28年前,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谈及“为官之德”时这样说:“当领导要以德服人。”服,强调的是人格魅力,是威信。他还指出:“‘官是人民的表率,为‘官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可见,官德影响民德,‘官风决定民风。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在道德修养方面成为民众的表率。这也说明,领导干部的官德修养,在群众面前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成效。”
二、政德規范之于社会道德准则的统摄作用
1.明大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大德,就是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可见,这里的大德包含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两部分,体现了政治与伦理的统一,彰显了政治行为的道德规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支撑作用。只有坚守理想信念的初心,政德主体才能守住政德。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政德主体必须做到心中有党。这是从政者一刻也不能丢弃的原则和底线,始终把党放在首位,兢兢业业,对党忠诚,为党服务。因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夙夜在公,服务于党的事业就是服务于人民的事业。心中有党,应当是具体鲜活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经得起风浪考验。”特别在政治方向、立场、言论、行为等方面要严守纪律和规矩,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和维护中央的权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政德的内涵包含了政治伦理的要求,因此,政德规范的要求要高于公民道德准则的要求。党员及干部要从更高层次的政治伦理出发,以理想信念为根本,以党性修养为基础,切实做到明大德,提高政德水平。
2.守公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可见,这里的公德包含了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政德既有道德要求,也有职业规范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同人民打成一片是我们永远保持艰苦朴素作风的重要保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这不仅是党员身份给予共产党员的本质要求,还是社会赋予共产党员的道德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们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责任越来越重大。共产党人必须具备责任意识,担当起国家、人民和历史的责任。
3.严私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所有党员、干部都要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防止‘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防止子女打着自己的旗号非法牟利,防止身边人把自己‘拉下水。”可见,这里的私德包含了家风建设和个人修养,并且凸显廉洁反腐的要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对家庭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就强调,“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有的将自己从政多年积累的‘人脉和‘面子,用在为子女非法牟利上,其危害不可低估。”党员、干部要带头转好家风建设。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只有先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指个人按照社会道德规范,积极主动地修正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个人修养,严以修身,把修身落到实处。
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修身的主要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为官从政的底线。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具体来说,党员要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大德、公德、私德“三德”有机结合、相辅相成,以大德为统领,以公德为根本,以私德为基础,不因“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而有高低之别,不因任事多寡而有轻重之分,关键是要明大德、对党忠诚,守公德、勤政为民,严私德、修身律己,从而筑牢为官之魂、从政之基。
三、政德涵养之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引领作用
政德淳则民德厚。优良的政德涵养是引领全社会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政德涵养需要将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相配套,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1.自律
自律就是自我规制、自我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黨员、领导干部要常怀律己之心,严格自律。
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重大职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党、国家、人民对其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即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强调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通过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其他纪律严起来。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规范,不再限于“廉洁从政”,而是扩展到“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方面,对此,党员、干部要主动学习这些社会要求,化理论为德行,严格要求自己,知边界、明底线、守纪律,把社会要求转化为内在追求,自觉以身作则,并主动在实践中践行社会要求。
主动内化社会要求要从小事做起。早在200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官德修养需要我们做到一个‘慎字,具体说来就是慎初、慎独、慎微。慎者,谨慎,小心也。慎初,就是要走好第一步,特别是在手握大权、身居要职时,在初次接触、头遭相遇时,面对不安好心的‘心意和裹着糖衣炮弹的‘意思,要高度警觉,莫轻易笑纳,勿‘下不为例。慎独,就是要在独处时谨慎不苟。独处时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一个人党性修养的最有效考验。只有做到了慎独,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无愧。慎微,就是警惕于事物细微之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防止小过酿成大错,避免‘温水效应。所以说,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高压线不能碰。慎初、慎独、慎微,关键在于‘慎字。‘慎是自尊、自爱、自强的表现。‘初‘独‘微三方面,都与生活相连,它更多的不是在台上、在公众场合,而是在台下、在家里、在八小时以外、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甚至是潜意识里的一闪念。它直接反映的是个人的‘内功,即个人的道德素质。”
2.他律
他律是指接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德建设在强调自觉的同时,更应该强调与法制等强制手段的配合;在强调自律的同时,更应该强调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党员、干部既受宪法法律的约束,也受党纪党规的约束,党纪是党的自我加压,党纪严于国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制度是硬约束,党员及干部要遵守党的各项制度,严格执政各项制度。
制度约束具有普遍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文件相继颁布,我们党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通过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同级相互监督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促使党员、干部严格执政各项制度。